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π型人 >

第6章

π型人-第6章

小说: π型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摆放好几个写着J*a、Internet字样的蓝色大针筒,提醒消费者注意电脑防毒的重要性;又精心设计灰色拳师狗图案及病毒月历,吸引路人不由得驻足观看该公司的产品。
  她以特殊的营销方式,成功打开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知名度。亮丽的红色包装,一扫过去传统软件呆板的形象,让消费者眼睛为之一亮;包装背面加注防毒软件的详细资讯,以提升使用者的信赖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双专长双领域的完美搭配(2)
陈怡蓁独到的营销策略,成功地让趋势科技的防毒软件取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也协助公司在日本顺利挂牌上市。
  文科出身的她,让生硬冰冷的科技产品得以充满人性、饶有趣味。她不受限于理科出身者的传统思考模式,而是注入活泼的创意,让公司获得更宽广的成长空间。
  事业有成后,陈怡蓁又回归到最心爱的中文上。
  她担任《天下文化》总编辑,广邀名家学者著书,并负责主编“文化趋势”丛书。在公司内部则转任首席文化长,思考企业文化本质,努力为员工创造更富弹性及创造力的工作环境,邀请专家名人讲述美学,也赞助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的海外演出。
  中文,丰富了她的人生,同时也帮助了她的公司。
  出类拔萃的双专长与双领域
  陈怡蓁的双专长让她在工作上如鱼得水,生活上亦是悠游自在,她的确也是一位典型的π型人代表人物。
  π型人的工作空间确实是海阔天空、任君遨游。
  以陈怡蓁为例,她的专长A是中文,专长B是营销;她的领域A是文化事业,领域 B是企业经营,而且她在这双专长、双领域中,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
  双专长与双领域的搭配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陈怡蓁的专长搭配领域的状况。
  专长A应用于领域A——将中文专长运用于文化事业时,她是杂志编辑,是文字创作者。
  专长A应用于领域B——将中文专长运用于公司经营时,她为公司编撰操作手册,确立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
  专长B应用于领域A——将营销专长运用于文化事业时,她为出版社规划出版方向,配合市场需求及趋势,调整出版策略。
  专长B应用于领域B——将营销专长运用于公司经营时,她能精准掌握市场脉动,清楚洞察消费者心理,让新产品迅速打入市场,制造话题及媒体焦点,达到深植人心之效。
  陈怡蓁的双专长及跨领域,让她从当年青涩的学生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美丽的彩蝶。
  轻松登顶的π型人
  为什么要成为π型人呢?
  我们知道要从低处爬往高处的方法有二:一是悬挂一条绳索,然后吃力地缓缓攀爬而上;二是架起一只梯子,然后轻松踩着踏板逐级而上。何者较为省力、省时呢?当然是后者。
  仅有单一专长或单一技能的人,犹如只有一条绳子;兼具两种专长或两项技能的人,就如同取得一只梯子。前者是I型人,后者则是π型人。每一级梯子皆可视为一个小π字,许多小π字串联起来,就成为助你顺利登顶的捷径。
  陈怡蓁是企业家兼文化人,也是文字工作者兼高级经理人。
  当年中文系的教授很可能没想到,他们可以培养出一位这么优秀的女企业家。当年惠普公司的营销主管一定也很意外,他们竟然造就了一位强大的竞争对手。
  未来的世界,也等着你拥抱。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战胜低迷的职场六大优势(1)
——曾志朗的认知与神经科学互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站稳第一专业领域
  遇上一位好老师,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
  大学时就读教育系的曾志朗,原本对所学课程缺乏兴趣,直到遇见胡教授。
  胡教授教的是心理学,他自行编撰了一本讲义,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不强调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而是教导学生如何探究心智科学,如何透过实验建立人类学习机制,如何量化心智的构成,如何观察动物的心理行为等。
  修过这门课后,曾志朗深深爱上了心理学,从此与心理学结下不解之缘。
  他在政大取得硕士学位后,又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在一个实验心理学研究团队中,进行语言学习的研究。他认为人类的记忆并非仅借由单一的一套系统,语意的记忆及信息传输的记忆应是通过不同途径形成的。
  在进行了许多实验后,他成功证实其理论的正确性,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在“认知科学”领域打下深厚的基础,站稳π型人的第一只脚。
  双专长的完美组合
  留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曾志朗,并未因在认知科学上的研究成就而骄傲自满,反而更积极延伸思考触角,尝试探究人类认知的真正机制。他开始大量涉猎“神经科学”的书籍,学习有关神经的基础知识,探索人类及动物身体中错综复杂的神经构造。
  “为什么有些鸟会唱歌?有些鸟却不会唱?”曾志朗注意到这个奇怪而有趣的问题。
  经过长期研究后,他发现当鸟类过了求偶期,左脑神经就会大幅萎缩,以致无法唱歌。但到了隔年夏天,左脑神经便会恢复原状,此时又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叫声。原来鸟类会不会唱歌与它们的大脑有关。
  他也深入研究人类脑神经和语言能力的关系,探讨阅读过程中脑神经的运作方式,同时针对失语症及失读症患者的语言行为进行实验,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站立起π型人的第二只脚。
  曾志朗随后返台服务,更积极地紧密结合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以两个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相互激荡与撞击,产生更耀眼的火花,也在竞争激烈的学术界中,走出一条与他人截然不同的康庄大道。
  他在大学设立研究中心,进行整合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的跨领域研究。
  “鸟类大脑与人类大脑有什么异同呢?”曾志朗开始深思这个问题。
  他在鸟类大脑中找到主宰唱歌的神经,也在脑伤患者的大脑中发现影响行为能力的关键。他又扩大研究主题,分析人类阅读文字时大脑神经的反应与变化,并与医院合作,探讨自闭症与学习障碍患者的大脑神经运作方式。
  他在研究中发现,真的有人听到钢琴声,大脑就会浮现蓝天的画面;也有人听到萨克斯演奏,眼前就会闪出霓虹灯。
  如果曾志朗只钻研认知科学,便不会了解大脑构造的奥秘。倘若他只专注于神经科学,也不会知晓大脑神经对认知行为的影响。
  曾志朗的双专长在个人的研究领域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构成了最完美的组合,也是π型人能产生最大实质效益的实证。
  π型人的职场六大优势
  为什么要成为π型人呢?因为他们在职场上具有独特的六大优势。
  拥有别人难以具有的特殊技能
  职场上可谓卧虎藏龙,来自各地的英雄好汉竞相逐鹿于同一领域,构成激烈的竞争关系。要强化自己的竞争力,不该以特立独行的言行举止来引人注目,而是要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准,使自己比同领域的竞争者更具优势。

战胜低迷的职场六大优势(2)
π型人因拥有在该领域中别人少有,又有利于工作的特殊技能,自然会成为职场上耀眼的明日之星。
  掌握别人难以精通的专业知识
  能在同一行业担任类似工作的人,普遍具有相近的专业背景,例如银行的理财专员,多是财经专业的毕业生;医院的医师,多是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法院的法官,多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汽车厂的工程师,多是机械专业的毕业生。
  若能在原有的专业知识外,另行修习有用的第二专业,将可大幅提升自己的工作实力。
  银行理财专员如果懂得心理学,将可洞悉客户微妙的心态变化;医生如果懂得电子学,将可善用电子仪器来帮助诊断及治疗病人;法官如果懂得经济学,将可顺利破解经济犯罪的手段及途径;机械工程师如果懂得美术设计,将可为新车款打造美丽的外形。
  当你具备第二专业后,将使第一专业有更大的挥洒空间。
  突破别人难以突破的职场瓶颈
  工作有瓶颈,事业有瓶颈,个人升迁之路也有瓶颈。换工作、换职业、换老板,未必是突破瓶颈的最好办法,重点是要找到突破瓶颈的关键。
  其实,在就业前即具备的本职技能,原本就只能支持有限度的薪资成长。假使不积极进入第二条学习成长曲线,即使更换工作,仍会遇到相同的瓶颈。π型人培养了第二能力,就可顺利越过关卡,让自己的升迁之路畅行无阻。
  具备别人难以培养的跨界视野
  在同一领域工作的人往往具有类似的视野,思考模式也颇为相近。在这种情形下,公司或许仍小有成长,但不易突破现状,也难以开创崭新格局。
  具有第二视野的π型人可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跨越原领域的限制,寻找新资源,制定新策略,摆脱既有的工作模式及思考框架,为公司注入一股正面向上的力量。
  进入别人难以接触的独特领域
  世界上聪明人很多,勤奋工作者更多。希望自己表现杰出,能从众多聪明又勤奋的工作者中脱颖而出,确实不容易。
  与其在红海中与众多优秀者竞争,不如另辟战场。π型人可进入全新的蓝海领域,以与众不同的双专长或双技能,开发新的市场,开启新的格局。
  开创别人难以构想的美丽世界
  徒弟从单一师傅身上学到的技能,往往难以超越这位师傅历练一生的功力。然而,π型人向两位师傅拜师学艺,习得互补的两套功夫,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故大有机会胜过师傅一生的成就。
  π型人不仅可在原工作单位获得升迁、获得加薪,也可创造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的功力足以让他成为别人的师傅,故有能力构筑出自己的师傅无法想象的壮丽景致。
  π型人的价值
  π型人策略能为你创造什么价值?
  第二技能让你拥有别人难以具有的特殊技能。
  第二专业让你掌握同业难以精通的专业知识。
  第二文凭让你突破别人难以突破的职场瓶颈。
  第二能力让你跨足别人难以接触的独特领域。
  第二视野让你开创别人难以构思的美丽世界。
  π型人的价值确实难以估计。在下一章,我将告诉你成为π型人的技巧及方法。
  π型人策略,为曾志朗开辟了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让他成为那个新领域的大师。
  π型人的优势,也会帮你战胜大环境,打通一条取得成功奖杯的捷径,帮助自己摘取甜美的成功果实。
  

踏出迈进新领域的第一步(1)
——我自己的第一本书
  企业的幸福,来自于幸福的员工。
  个人的幸福,来自于自身的满足。
  幸福企业的定义
  人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幸福,企业则希望员工个个幸福。
  一○四人力银行曾对上班族进行一项有趣的调查,询问这些职场工作者,何谓“幸福企业”?
  结果上班族普遍认为“幸福企业”应具备以下五大要素:薪资福利佳、有好的主管领导、公司产业前景佳、有自我发挥的空间、能弹性上下班。
  他们通过调查得到一项重要的结论——一般上班族对“幸福”的定义是:经济上能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生活上能实现自我梦想+职场中能有稳定工作。
  这次调查的对象并未包括学校。如果我受访的话,我会明确地说,学校也是幸福的职场之一,因为它给我极大的空间,于教学及研究外,让我从事自己想做的事。
  我自己的第一本书
  我的众多亲友都很好奇,什么原因促使我开始写书?其实之前我从未有过想出书的念头。
  小时候,父亲认为我的手指很修长,应该十分适合弹钢琴,不过我没有去读音乐专业。
  母亲认为家族中没有人当医生,建议我应该去读医科,不过我也没有选择医学系。
  语文老师见我还颇有文采,鼓励我多投稿,不过她没说我将来可以当作家。  就读建中时,加入校刊社,参与编撰《建中青年》。高二那年,当上班刊主编,负责班刊《青穗》的编辑工作。进入台大后,又加入校刊社,编写《台大青年》。
  参与校刊及班刊的编撰,让我对文字的喜爱得到恣意发挥的空间。
  去国外念书时期,开始大量运用日文与英文。返台后在校任教,除了填写办公室表单及撰写研究计划外,书写中文的机会微乎其微。平时上课的讲义、研究成果的论文,甚至是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