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π型人 >

第5章

π型人-第5章

小说: π型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将个人的管理心得撰写成书,出版了《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游向彼岸》等管理类畅销书,成为名副其实的管理大师。
  他曾被《时代》杂志选为年度风云人物——美国之梦的标杆,被沃顿商学院选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亦被美国管理学会选为“年度卓越经营者”。  格鲁夫在管理领域的丰富知识与卓越能力,为他树立起扎实的π型人的第二只脚。
  π型人的胜出机会
  格鲁夫的事业殿堂来自于两大支柱。化工领域的知识为他打造出第一根支柱,让他对生产流程、工程设计、原材料输送、合格率管控等,有清晰明确的概念。在管理领域的知识则为他架构起第二根支柱,帮助他从经营者的角度,通盘思考公司内部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生产管理、成本控制等重要课题。
  “化工专业”及“管理技能”两大支柱,合力撑起他庞大的半导体事业。若他当初没有即时建立起这两大支柱,英特尔公司可能早就宣布破产倒闭,更遑论成为今日雄霸半导体界的科技巨擘。
  读了格鲁夫的传记,得知他是化工界的前辈,我深感荣幸,因为自己大学也是毕业于化工系。到国外就读研究所时,我转为攻读无机材料,获得材料领域的学位。返台后,又回到化工系任教。
  由于我熟悉化工及材料的知识与技能,也专精于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无意之中,我也成了π型人。时常有学生问我,化工与材料的区别何在?我告诉他们:化工重视的是系统概念,材料重视的是物质概念。两者各有专精,亦各有不足。化工专长者容易“见林不见树”,而材料专长者容易“见树不见林”。希望“见林又见树”,必须融合两个领域,取长补短,才能架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化工的训练,让我具备了一般材料专家少有的整体系统概念;对材料的钻研,则让我具备了一般化工专家忽视的材料分析能力。
  格鲁夫的杰出成就,绝对是化工人最大的骄傲。
  或许你我在事业上的表现无法与他相提并论,但是他的双柱并立理念,可适用于各行各业,值得大家参考及效法。
  多一根柱子,成功的机会将比别人高出一倍。
  多一根柱子,找到工作的机会也会高出一倍。
   。。

提升价值的自我成长规划(1)
——前台大校长陈维昭最有价值的投资
  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德川家康
  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不平凡
  遭遇经济低迷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不景气中,我们不能自怨自艾。做好自我成长的规划,才能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低迷的经济环境。
  能成为台大医院的主治医师非常不简单,要成为台大校长更是难上加难。
  以分割忠仁、忠义这对连体婴儿而享誉国际的前台大校长陈维昭,大学时攻读的是医学系。
  天资聪颖的他参加完台湾的大*考后,就兴高采烈地与家人一同到埔里山上度假,玩到甚至忘记何时放榜。尽兴游玩了许多天,在埔里准备搭火车返家时,才在商店摆放的旧报纸上,看到放榜名单——他考上了第一志愿台大医科。
  完成医学系的7年教育后,他继续留在台大医院服务,再赴日本东北大学深造。一开始,指导教授并未指派明确的研究课题,仅要求他不断替病人抽血及化验。
  陈维昭在赴日进修前,已升任总医师的职位,具有相当的资历与经验。然而到了日本后,竟然只从事技术员层级的工作,没有进行任何高深的医学研究,让他深感无奈。
  “教授为什么要让我做这么无聊的工作呢?”他有些抱怨,但并未亲自向教授表达不满。
  他仍天天忙着帮病患抽血及分析,在经过一段长期的化验工作后,他注意到一个奇特又有趣的现象。
  他发现有的病人血液中的尿素氮浓度极低,甚至低到让人怀疑是否分析错误。但反复检验后,确认结果是正确无误的。
  他经过一番细心观察及审慎评估后,推导出如果给予患者较高的热量,会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使得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随之降低。
  虽然他的判断言之有理,但仍欠缺强有力的证据。他为了验证上述推论,便进行动物试验,在狗身上打点滴。“狗会乱跑乱动,如何帮它打点滴呢?”这个问题让聪明的他伤透脑筋。
  最后他想到让狗穿上一件特制的“狗背心”,再将点滴固定在背心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动物试验的结果证实上述推论完全正确,于是他顺利完成论文,取得博士学位,为自己站立起π型人的第一只脚。
  最有价值的投资
  带着烫金的博士毕业证书,陈维昭返台继续在台大医院服务。
  台大医院人才济济,汇集全台湾最顶尖的医疗精英,但因当时制度未臻完善,社会上一直存有“一流人才、三流管理”的议论。为了大幅改革管理体制,院方选派陈维昭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医院管理。
  “到底要不要出国呢?”他考虑良久,最后毅然决然做了决定。
  他第二次出国进修时,已将近50岁。
  年近半百才攻读第二学位,其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但陈维昭并没有以年龄作为借口,仍与年轻学生一样拼命苦读,全力以赴,部分科目甚至还拿到全班最高分。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终于顺利取得医院管理学位,为自己站立起π型人的第二只脚。
  因为他具有双学位、双专长,加上过去在院内表现杰出,二度返台就职的陈维昭成功获选为台大医学院院长。
  接着他又因管理医学院的绩效卓越,当选为台大校长,为台湾的大学教育开创一个崭新的格局。
  他曾提到,管理大学与管理医学院其实存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没有那段无聊的抽血训练及那件“狗背心”,陈维昭不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取得医院管理的第二学位,他也不会升任台大医学院院长,日后也不太可能获选为台大校长。 txt小说上传分享

提升价值的自我成长规划(2)
50岁那年赴美深造、建立第二专长,是陈维昭最有价值的投资,为他的人生带来难以估算的有形及无形收益。
  彼得原理
  看完陈维昭校长的成功故事后,让我们回头思考自己目前的工作状况。
  前文曾提到,格鲁夫是一位具有先知卓见的企业管理者。在他的《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一书中,谈到著名的“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系统阐述了上班族升迁的状况与机会。只要用心做好工作,就会受到上司赏识,被提拔至更高职位。在高职位上,仍然全力以赴、认真工作,就会再次受到上司赞许,升迁至下一个职位。在这种正向循环下,就有机会持续晋升,直至最高职位。
  刚就任职位A时,经过短暂的适应期,终于熟悉工作状况,自身的实力得以充分发挥,顺利创造出良好绩效,故薪资亦水涨船高,进入“薪资快速成长区”。
  随着服务时间的增加,因自身能力及体力未必能适应环境的迅速变迁,业绩表现不如以往,薪资仅获微幅调升,故进入“薪资缓长区”。
  最后,如果工作实力或专业技能没有进步,业绩也乏善可陈,对公司的贡献度无法超越所获得的薪资,则薪水不再有实质的提升,故进入“薪资停滞区”。
  期望自己的薪资持续快速成长,避免进入缓长阶段,就必须在步入“薪资缓长区”前,乘坐 晋升的电梯,进入第二条上升曲线,在新职务、新工作上,充分发挥所长,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以争取加薪的实质奖励。
  π型人的自我成长规划
  如何打造通往第二条上升曲线的晋升电梯呢?
  在职进修,让自己成为π型人,就是晋升的捷径。你可以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各高校的学位进修班等,多多学习对个人工作有帮助的知识与技能,以达成下列任一目标:
  学习第二专长——能与第一专长相辅相成。
  熟悉第二技能——可与第一技能搭配运用。
  取得第二文凭——以弥补第一文凭的不足。
  涉足第二领域——以产生跨领域的增值效应。
  精通第二外语——以扩展英语以外的外语应用范围。
  建立第二视野——能摆脱单一视野的局限。
  达成上述任一目标,即算是标准的π型人。趁着尚在“薪资快速成长区”时,及早为进入下一阶段做好准备,让自己得以快速加薪。
  彼得原理说明,人人都有晋升的机会。当你的“工作价值”及“能力价值”大于原有职位要求时,即可能被拔擢至下一个更高职位。反之,当你的“工作价值”及“能力价值”等于或小于原有职位要求时,升迁的机会自然是微乎其微,甚至还有突遭解雇之风险。
  陈维昭当初若没有培养医院管理的专长,或许终其一生,只能单纯当个医生,没有机会挑战更高的职位,肩负起重责大任。当他建立起医院管理的第二专长后,等于立刻搭上晋升的电梯,荣任医院高级管理职位,并因此成为最高学府的校长,在人生的第二轨道上大放异彩。
  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价值”及“能力价值”,你是否也应该开始认真规划,思考如何让自己也成为一位π型人呢?
   。 想看书来

双专长双领域的完美搭配(1)
——趋势科技陈怡蓁的营销奇招
  “双效合一”的π型人较“单效”的I型人,具备两倍的专长能力。
  横跨双领域的π型人较仅踏单领域的I型人,拥有两倍的挥洒空间。
  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
  比尔·盖茨在年轻时创立微软公司,成为信息科技产业的巨人。
  他在亲自撰写的《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一书中说:“我在19岁时,就察觉到未来的面貌,并且把它当成我的终生事业,结果证明我是对的!”他还说:“活在这个时代是件美妙的事。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一样,充满各式各样做事的机会。”
  成为π型人,你将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也更有能力抵御职场风暴。
  陈怡蓁的中文与营销
  使用电脑的人最怕自己的电脑误中病毒,唯恐被黑客植入木马程序,轻者资料遭窃,重者多年的工作心血将凭空消失。
  趋势科技公司是张明正、陈怡蓁夫妇所共同创立的。这家著名的高科技公司提供的防毒软件,为电脑使用者筑起高大的防火墙,抵御黑客入侵电脑中的重要信息。
  这原本是一家家庭式经营的小公司,但是后来竟然可以迅速成长,甚至在日本上市,进而成为跨国巨型企业。这家公司的骄人成就,除了应归功于创办人张明正的专业技能及过人胆识外,妻子陈怡蓁在背后的默默支持亦是功不可没。
  陈怡蓁大学读的是台大中文系,中文是她的第一专长。毕业后,她曾在《天下杂志》担任编辑,也曾任惠普公司营销部门的特约编辑,帮忙翻译文稿,采访客户,撰写成功案例。这是她接触高科技营销领域的开始,因此发展出自己的第二专长。
  自此之后,她的第一专长与第二专长就在职场上交互激荡,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张明正的血液里充满变动因子,壮志在胸的他一直想在电脑资讯产业大展身手。他排除万难,倾一己之力,在31岁生日当天创办了趋势科技公司,他的妻子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一号员工,也是最廉价的员工。
  当时有家公司想出高价购买趋势科技所开发的“保护锁”装置。张明正原本无意出售,但他后来考虑公司在草创时期需要足够资金运作,最后决定忍痛割爱。  就在下定决心要出售技术时,竟然发现该装置只有产品,却没有任何技术手册,故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完成交易。
  “到底要由谁来写这个手册呢?”中文系毕业又曾任杂志编辑的陈怡蓁,成了最佳人选,一肩扛起这份重任。
  她详细汇整该技术的相关重要说明文件与资料,在日夜赶工努力下,终于完成一本厚达400多页的技术手册,顺利达成技术转移,也为自家公司赚进珍贵的第一桶金。
  之后,公司开始积极研发防毒软件,设立全球最大的储存各式病毒的资料库,业绩迅速直线攀升。陈怡蓁也从第一号员工升任为执行副总,负责制定新产品的营销策略,也积极准备将产品推向日本市场。
  “如何让日本人注意到我们的产品呢?”陈怡蓁思考了很久,最后终于想出奇招。
  她让青春可爱、打扮成护士模样的美少女,走在日本东京秋叶原著名的电器街上,向路人热情介绍趋势科技的产品;并摆放好几个写着J*a、Inte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