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大起大落的传奇企业家:沉浮史玉柱 >

第8章

大起大落的传奇企业家:沉浮史玉柱-第8章

小说: 大起大落的传奇企业家:沉浮史玉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媒体给史玉柱算账,说上市公司健特生物2001年报称公司10转增7股派1元,上海华馨由2800万股增至4770万股,分红4770万;3月健特生物从上海华馨手中购买无锡健特39%的股份,支付现金1.22亿元;健特生物中报10送2转增1,派现05元,华馨增至5700万股,进账2850万;通过此次无形资产转让,上海健特再进146亿元。这样,仅上市公司派现和关联交易,上海华馨与上海健特总计收入达343亿元。因此,史玉柱卖掉脑白金赚了3亿多。

    也有媒体认为,由于上海华馨和上海健特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史玉柱,因此这次交易是左手转右手。而史玉柱直到2002年末才将〃脑白金〃完全注入健特生物,是因为2002年8月前,史玉柱虽然已通过上海华馨控制了健特生物,但是股权转让协议一直没有得到财政部的批准,史玉柱因此不敢也不愿将〃脑白金〃业务的核心环节注入上市公司,而仅仅注入了生产企业无锡健特。直到8月底,转让协议终于获得财政部批准,史玉柱才放心地把所有核心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对于这些说法,史玉柱并未在意。在媒体忙着报道这宗转让的时候,11月26日史玉柱被选进了全国工商联的执行委员会,他正在意得志满之时。

    面对媒体的追问,史玉柱只强调了两点,一个是脑白金没有走下坡路,〃不是像他们所说的,脑白金的市场不行了我才把它卖掉。我可以举这么几个数字:去年一年,单单在脑白金一个业务上,我们向国家交的税是13亿元,而今年仅头10个月,我们就交了187亿元的税,这还不是上市公司这块的。我没有必要做上市公司的利润业绩,即使说我觉悟再高,也不会在税收上打肿脸来充胖子吧?〃

第二部分 13。出售脑白金(2)

    另外一点,就是卖脑白金不是因为财务危机,〃我们肯定没有出现什么财务危机,更不可能会出现资金链的问题,我们现在随时都准备着足够的现金,应付一切可能的市场风险,这已经有过教训了。青岛健特一直希望能把脑白金的商标权和销售都持在自己手中,说这里有来自监管部门的压力和确保上市公司规避市场风险等多方面的原因。为这件事,他们来找我们谈了好几次,每一次都非常诚恳,说实在的,我舍不得卖,但经过董事会认真地研究,还是转让给了他们,大家都认为这样做将会更好地维护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绝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我们是为了圈钱。〃

    更多的媒体达成了一个共识,《经济观察报》评论说:〃史玉柱要做什么?下一个目标已浮出水面——黄金搭档,依然是保健品。11月18日央视2003年黄金段位广告招标会上,上海健特引人注目,其来年主推的产品正是黄金搭档。借助脑白金的利润和商标转让收益,史玉柱尝试开始第三个新神话。〃人们都认为,史玉柱卖掉脑白金,一个重要原因是要集中力量推广黄金搭档。

    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看,2002年末史玉柱关于脑白金没有走下坡路的说法,确实可以得到印证。2001年,脑白金带给青岛健特生物的营业收入为143亿元,毛利是5438万元;2002年,营业收入猛增到395亿元,毛利是280亿元。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来看,花上146亿元买脑白金的商标权和销售网络,对于青岛健特生物而言是一笔很合算的买卖。因为只拥有脑白金生产批准证书的青岛健特生物,赚取的仅仅是从生产成本与卖给销售代理商的价格之间的差价,以及在山东市场上的销售利润。按照2001年7月1日,无锡健特与黄山亘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书》,约定黄山亘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保健食品〃脑白金〃的全国总代理,双方交易的结算价为人民币2365元/盒(含税价)。在2001年11月22日,青岛健特生物与黄山亘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健特签订《协议书》,约定青岛健特生物负责山东市场〃脑白金〃的销售,其向无锡健特购买产品的价格也为2365元/盒(含税)。但是在终端市场上,脑白金的零售价格是68元/盒,这中间有4435元的价差,是一个相当大的空间。青岛健特生物从2001年底开始已经在山东市场上尝到了这个差价的甜头,食髓知味,明白脑白金商标和销售网络给它带来的销售收入会远远超过那146亿。

    当然,要是拿下了脑白金的商标权,就得支付庞大的广告费用。但是有每盒超过40元的新增利润空间,只要保证足够的销售量,几个亿的广告费并不是多大的数字。

    虽然脑白金让青岛健特生物扭亏为盈,并给它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利润,但让它一下子拿出1个多亿的资金收购脑白金的商标权,同时还要大规模生产黄金搭档,还是有些吃力。

    在脑白金商标转让协议签订10天之后,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于2002年11月29日签署了《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借款500万元人民币,用途为购买原材料;12月13日,无锡健特同中国工商银行无锡分行又签署了两个借款合同,分别借款2000万元人民币和2500万元人民币,借款用途均为购买原材料。

    12月2日,无锡健特与中国建设银行无锡分行签署借款合同,借入1亿元人民币,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12月25日,无锡健特又与交通银行无锡分行河埒口支行签署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3000万元人民币,用途也是补充流动资金。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无锡健特一共借入了1亿8000万元,这些借款分别由青岛健特生物和上海华馨提供担保。

    无锡健特借款的时候,刚刚在无锡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区原无锡健特厂房旁边,获得了一块30亩的土地。无锡健特在这里盖了一座新厂房,主要用于黄金搭档的生产。无锡健特所借款项,大多用于黄金搭档的启动。

    时间很快到了2003年10月,在这10个月中,史玉柱没有什么新的动作供媒体关注,人们只是从电视里铺天盖地的黄金搭档广告,知道史玉柱在全力推广他的新产品。

    就在这个时候,2003年10月16日,青岛健特生物发布公告,上海健特终止与无锡健特于2002年签署的《脑白金商标及技术转让合同》。史玉柱不卖脑白金了。

第二部分 14。出售脑白金(3)

    这个消息自然又挑动了媒体的神经,大家纷纷猜测史玉柱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媒体说,上海健特向青岛健特提出中止协议的原因是:转让合同达成时间较长,未达成实施生效的条件,错过了收购的最佳时机。但这种说法遭到青岛健特生物方面的否认,公司证券事务部一位工作人员说:〃不存在这个问题,证监会在9月份已经批准。〃

    还有的媒体猜测,在2003年6月份,就传出史玉柱有意把脑白金高价出售给世界第三大制药企业美国强生公司医疗器械集团的消息,当时上海健特对外的口径是〃我们已经有了引进国际战略投资伙伴的想法〃。强生公司医疗器械集团国际副总裁李炳容先生也表示的确和史玉柱有接触,并且还见过两次面。因此,有人分析,目前史玉柱最能拿出手的也就是脑白金,这次拿回脑白金商标有可能是为找买家,增加筹码。

    答案并没有让大家等太长时间。

    2003年12月3日,香港和内地的大城市已经沉浸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欢乐气氛中。这时,在香港上市的四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内容是:应四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要求,该公司股份于当日暂停买卖,等待公司披露近期发生的重大交易。

    这是一则不起眼的公告,四通电子已经亏损多年,不论内地资本市场还是香港资本市场,都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个公司——尽管它的董事长段永基是中国企业界里的大佬级人物。

    10天之后,四通电子发布的主要交易公告内容,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交易的内容是:2003年12月3日,四通电子与一家叫作ReadyFinance的公司签署收购协议,以11亿7195万5403港元的价格,收购ReadyFinance全资拥有的公司CentralNew的全部股份。这笔接近12亿港元的收购款分两种方式支付:其中6亿港元以现金支付,余款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方式支付。

    CentralNew究竟是何方神圣,值得连年亏损的四通电子花费将近12亿港元来收购,它能给四通电子带来什么?

    原来,这家名为CentralNew的公司,乃是2003年10月1日在英属维京岛注册的企业,它的股东ReadyFinance2002年12月3日在英属维京岛注册成立,这是一家史玉柱本人全资拥有的公司。而CentralNew的唯一资产,就是它所拥有的黄金搭档生物科技公司75%股份。按照史玉柱后来接受《21世纪商业评论》采访时的说法,CentralNew是专为收购黄金搭档生物科技公司股权而注册的。

    公告显示,在收购完成后,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进行重组,它将收购〃黄金搭档〃和〃脑白金〃的知识产权、接管这两个产品的分销网络、收购珠海康奇10%的股权。按照公告的说法,经过这番重组,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中国最大型保健食品公司之一〃。

    同一年之前史玉柱的上海健特与国内A股上市公司青岛健特生物签署的出售协议相比,史玉柱这一次仅卖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75%的权益,就获得了将近12亿港元,比一年前的成交价高出了10多亿元。

    当然,四通电子也有附加的条件:史玉柱必须要保证黄金搭档生物科技的经营业绩,具体来说,就是除税和少数股东权益后的利润,第一年不少于人民币9000万元人民币,第二年不少于1亿7000万元人民币,第三年也不少于1亿7000万元人民币。如果达不到这个业绩,就要按照一定比例对四通电子进行赔偿。此外,史玉柱在五年内不能做与脑白金、黄金搭档的竞争性产品。

    这起涉及金额近12亿港元的收购,引起了国内所有主流财经媒体的关注。以深入挖掘公司内幕著称,在财经界有很大影响力的《财经》杂志,在以往史玉柱复出引得全国媒体关注之时始终没有对史玉柱进行报道,这一次也拟派记者到安徽怀远史玉柱的老家,探寻史玉柱系公司的奥秘。不过,《财经》杂志最后报道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段永基身上。

    段永基的确是这一次收购的关键所在。

    其实,段永基和史玉柱的交情已经持续了多年。最早,是在泰山产业研究院。

第二部分 15。出售脑白金(4)

    〃泰山产业研究院〃成立于1994年,原名叫作〃泰山产业研究会〃,1998年才改为现在的名字。这是一个企业家沙龙,它聚集了一批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领袖人物,其中包括柳传志、段永基、冯仑等人。〃泰山产业研究院〃每年召开一次例会,企业家们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交流信息、分析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并创造合作的机会。

    史玉柱是〃泰山产业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当年巨人集团曾承办了第二届年会,即使在史玉柱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每年都坚持参加泰山的例会。史玉柱自己认为,他在这里获得的精神支持和经验总结,是他能够复出的重要条件。1996年〃泰山产业研究院〃举行的活动,主题是谈史玉柱的企业经营。当时史玉柱的巨人公司走下坡路,但外界还不知道,史玉柱主动提出后,大家讨论。但会上没有探讨怎么施以援手的问题,因为这个组织不鼓励。

    就企业经营思路而言,〃泰山产业研究院〃中对史玉柱影响最大的就是柳传志和段永基。柳传志是〃泰山产业研究院〃的院长,史玉柱的巨人集团陷入困境之后,他曾给史玉柱讲过不少经营企业的道理,比如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是健康的、实用的。史玉柱复出之后,抛弃了以前巨人集团动辄就提出空洞口号的企业文化,转而在企业文化中强调实用性,就是受了柳传志的影响。

    段永基是〃泰山产业研究院〃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在史玉柱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曾多次给史玉柱打电话,调节他的心情。段永基曾对史玉柱说:〃成功经验的总结多数是扭曲的,失败教训的总结才是正确的。〃这句话给史玉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史玉柱复出后,段永基还召集〃泰山产业研究院〃专门为史玉柱举行了一次名为〃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座谈会,并亲任主持。

    史玉柱自己曾表示,〃我跟柳传志、段永基都聊过。柳传志给了我很多管理上的经验。段永基给我很多宏观理念上的启发。〃

    当然,在史玉柱复出之后,段永基和他的关系绝不仅仅是提供宏观理念上的启发,从史玉柱踏入资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