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风雨人生 >

第19章

风雨人生-第19章

小说: 风雨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间,小影的爸爸已经到屋了,背着一背篓蔬菜。小影和李达一边从老人家的背上接过背篓,一边互相介绍一通,不在话下。

  两位老人都非常客气,特别是小影的爸爸,很是健谈,不断的向李达打听有关工作方面的事。李达觉得这是老人家在检验自己的能力,所以,对每一个问题,都尽量做到让老人家感到满意为止;见老人家不住地点头认可,李达很快就消除了拘束的感觉。

  吃过早饭,李达向老人家告辞而去;小影送李达一程,顺便一道去街上挑选各自喜欢和需要的东西。李达倒无需买什么,但他要陪小影去买衣服。

  来到一家品牌服装店,东挑西选,不是嫌价格太贵,就是嫌样式不好;如此走了好几家之后,才选得一套合身又合体的紫色羽绒服,价格也合适,不过三百多块。李达正要付钱,小影却拦住了,说:“你不是已经把钱给了我吗?”

  “那是应当给你的。”

  “你就别逞能了,我自己给。”说着,已经掏出钱袋;又给李达选一套好看的休闲服,一并付了钱。

  之后,又来到一家中老年人服装专卖店,小影让李达给自己的父母各选一套。李达推辞,可小影说:“难道你回家过年不向老人家表示一点孝心吗?”

  李达说:“他们需要的是现金,我只给他们现金就行了。”

  “这套衣服就当是我给他们买的吧。”

  李达不再拒绝,心想,只要你愿意买,我可是来者不拒呀,认为头天晚上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小影还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

  来到车站,李达正要上车,却发现车上已经挤满了人。原来,李达老家那边的人趁这个时候都赶到城里来买这买那,又只有这一趟车,根本就挤不上去了。

  小影说:“干脆明天回去吧。”

  李达无奈,只好笑着说:“真是天意让我留下来陪你呀!”

  于是,李达不得不和不影一起打道回府。

  小影的父母也高兴,吩咐小影:“你去通知你的姐姐,干脆叫他们三个人下午都来,我们来个提前团年吧。”

  小影当然高兴,吃过午饭,就带着李达去姐姐那里,又一同回来。全家人其乐融融神采奕奕自不必说。

  且说吃晚饭,大家都很高兴,小影的父亲兴致勃勃,主动提出要喝酒。看来,李达这个未来女婿还真的受到老人家的喜爱,连小影都说:“爸爸今天的兴致真是太高了,你可是一年到头都难得沾一点酒啊。”

  “这叫人逢喜事精神爽嘛,哪有这么团聚过的?再说……”

  只见老人家说到这里,张着嘴巴,瞪着眼睛,再也没有说出话来。坐在旁边的是小影的姐夫,一把扶住。

  他们迅速送到医院,医生却说:“已无救治了。”

  原来是高血压引起脑溢血。

  这下可把一家老少弄得悲悲啼啼,特别是李达,很是不自在,很是过意不去,心想:如果不是为了我,老人家怎么会喝酒呢?如果今天回了老家,不就避免了这事吗?

  好在医院诊断说:“老人家的血压早就超标,即使今天不出事,明天后天也可能出事。”

  小影一把鼻涕一把泪,把做梦的事和李达的提醒讲给大家听,还说叫我提醒爸爸要注意安全,可哪里想到却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好在全家人都在一起,谁也没有劝老人家喝酒,完全是因为他高兴引起的;再说,老人家自认为身体很好,从来没有做个什么血压之类的身体检测,所以,这个意外注定了在所难免,只是迟早的事。大家都只好这样想: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

  小影的妈妈虽然很悲痛,但头脑清醒,当着大女儿大女婿和小影及李达的面,在灵堂前宣布李达正是成为自己未来的女婿,共同料理丧事。

27 辛酸打工路
一个月之后,李达的父亲李能正好满六十一周岁生日。

  李达想,春节因为小影的父亲猝然去世没能回老家,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给父亲祝寿,何况老家那边有为“起一”祝寿的风俗,并且每个人都相当看重。

  没想到,生日那天,比预想的客人多了三桌,烟花爆竹彼此起伏,煞是热闹。这在当地算是少有的场面,虽然都是些农村的亲戚朋友,但明显让人感受到身份和名望的分量,倘若李达没有工作,倘若李达和周围的同龄人一样是打工仔或者是农民,父亲的生日有这么风光吗?

  李达不难感觉到,乡亲们已经对他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这种崇敬没有别的企图和目的,不过就是在需要得到别人帮忙的时候,也希望得到李达的帮助,更希望李达能为父老乡亲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和实事。在乡亲们的意识里,像李达这样的人,有时候哪怕一句话也许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再想想自己过去读书时的艰辛,乡亲们或多或少都帮助过自己,有的是现金扶助,哪怕一元两元;有的是物质帮助,哪怕是送些好吃的土特产或者蔬菜和肉类;有的是劳动力支持,帮助家里做些农活,让父亲有多余的时间去做那些能变成现钱的手艺活。等等。长短是根棍,大小是个情,哪怕一点一滴,都关乎父老乡亲们的牵挂和友谊,李达岂能忘记?

  这些恩惠和情感,让李达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和压力更加沉重,由此生发一种更需进取的精神,那就是只有自己的成就越大,地位越高,掌握了一定的实际权力之后,才能为父老乡亲们做更多有益的事,才会在乡亲们的心目中树立更加良好的印象;这样,就能进一步给自己争光,给家人争光,给父老乡亲们争光。乡亲们当然求之不得。

  小影也跟随李达一道,第一次来到那偏远的高山之上。虽然觉得道路凶险,农村的居住环境很差,但看到农民,小影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一点也没有嫌弃的意思,毕竟自己也是经常做农村工作的计划生育干部,对农村的风俗习惯早已熟悉,早已适应,也为李达的老家有这么多友好的亲戚和朋友感到高兴。

  也在这时候,李达的三叔回来了。三叔自从几个月前在凤县承包铅锌矿搞砸了之后,就一直在陕西、河南接壤的几个邻县之间跑来跑去,目的就是在矿山上寻找到适合的工程。三叔本人一向都不亲自下力做活,都是承包那些小工程,然后组织工人,从中提成,赚取过河钱。这样的思路本来不错,并且可取,但必须要有经营头脑,会划算才行。三叔虽然有这方面的组织能力,并且许多老板都愿意把工程承包给他,但他却有个致命的弱点,不会精打细算,不管赚钱不赚钱的工程,先承包过来再说,往往让工人赚了钱,自己却亏了损;即使赚到了钱,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顾头不顾尾,先享受一番再说。所以,在他手下干活的工人好多都发了财,家里的土房子变成了小洋楼,并且变得很现代很入流,可三叔却还是个老样。

  这次回来,一则为了给自己的大哥祝寿,二则想招些工人。几个老乡听说后,都想跟他一道去金矿山上打工,可都没有路费,希望李荣能够垫出来,以后从工钱里扣除。

  为此,李达和三叔李荣深深的长谈了一个通天大亮。他们已经有五年没见过面了,叔侄之间那种亲热和感动自不必说。李达知道三叔的优点和短处,不管他长辈不长辈,也不管他岁数比自己大,毫不客气一针见血地指出三叔的弱点,叮嘱他要会算帐,不要大手大脚铺张消费。

  可李荣却说:“长期在社会上混,如果不大套,别人就不会和你走得太近,你找工人也好,找老板承包工程也好,都没有多少人买你的帐。”

  可见,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多么顽固,你瞧,即使李达指出了三叔的缺点,他也根本就没有听到心里去。建议他节约的时候一定要节约,他却天一支烟地一支烟不断的抽,一个晚上下来,两盒烟早已一干二净。

  看着满地都是三叔扔下的烟蒂,李达无不忧虑地说:“当你能够挣钱的时候,你当然说得起这样的硬话,抽得起这么多的烟;可是,你以这种方式去为人处世,一是成本高,二是关系不牢固,往往结交的朋友都是一些酒肉朋友。酒肉朋友是什么朋友?需要你的时候别人会把你当成坐上宾对待,不需要你的时候或者说用不上你的时候,谁还买你的帐?”

  李荣很有同感:“是啊,你说得没错。可是,人的习惯一旦成为一种定式,就真的难以改变。如果我没有这种性格和待人的大度,又凭什么去结交朋友,凭什么能够在别人承包不到工程的时候,我却能顺风顺水,轻而易举就能包到工程?”

  又对李达说:“这次回来就是招工人的,在河南灵宝包了一个金矿洞子,需要四五十个工人;现在已经有三十个工人在做活儿,还差二十来个。我的钱都垫在工程的生活和押金上去了,身上的现金已经不多,还需要你帮我借两千元才能给工人垫路费。”

  李达虽然想帮这个忙,但很为难:“只要你是做正事,我当然愿意帮这个忙;但你是知道我的实力的,你想,我才参加工作一年多时间,原本就欠了万多块钱的帐,并且现在全都转成了有利息的贷款,有条件帮你吗?”

  “这我知道,如果叫你拿自己的钱来帮我,你确实没有这个条件;不过,如果你真的帮了这个忙,也不用发愁,只要我的工程运转正常,你那一点债务算什么?不过两个月,我就能够赚足四五万块钱,到时候我给你借个万把块钱,不要利息,你拿去把有利息的贷款还了不就行了?”

  “我知道你如果赚到了钱,肯定愿意这样支持我;可是,各种意外情况多的是,万一到时候赚不了钱,又怎么办?不是又把我扯得紧紧的吗?”

  “真的没问题,我那是签了约的,老板按月算帐,只赚不亏。”

  听到这个份上,小影却动了心,她知道李达过去全靠三叔的支持,才顺利完成了学业,也早就听说三叔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人,又想到当时确实有很多的人都在金矿山上打工,并且很多人都因为像三叔那样承包工程发了大财,便自告奋勇地说:“李达,不就两千块吗?何况你还欠三叔一千多,你应当帮这个忙。”

  李达说:“我不是不想帮,而是确实无能为力,大家都知道我没有钱,即使要帮他,还不是只有找人家去借。现在,你叫我到哪儿去借呀?”

  小影说:“既然你不能帮这个忙,我来想法,我帮三叔借两千元。不过,希望三叔一定要把钱早些汇回来哟。”

  大家一听,无不惊喜,打心眼里称赞和羡慕李达找了这么个美丽贤惠、善解人意、助人为乐的好对象。

  第二天,李达还没走,三叔已经带着一帮工人离开了。李达的弟弟李标听说能够挣钱,也随同三叔一道去了那金矿山上。

  李达心头默念道:但愿三叔真的像他说的那样,能够赚到钱,并且能够早一天把钱汇回来,帮自己再次轻松一下身上的包袱。

  可是,算路不打算路来,正当金矿行情好得没话说的时候,矿山出事了。

  原来,两个老板为了争夺同一处金矿,同时从不同的地方朝一个方向钻井打洞。当两洞相遇后,对方的老板居然把上百斤的炸药和雷管放在洞中央,等李达的几个工人进去采矿时,以不知情为由引燃了炸药。好在李标当时没有进洞,并且和对方的工人还有一面之缘,对方连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李标想到自己的几个老乡和工友还在洞子里,希望能够通知他们赶紧撤离。可就在离洞口还有几十米远的地方,里面发生了爆炸,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洞子里冲出,把李标重重的掀翻在地。可怜工友们连尸骨也没有找到一点,就那样不明不白地葬身于异地他乡。那时那矿山上就那么混乱,完全凭借势力抢饭吃,有多少热血男儿牺牲在那金矿山上,没有人统计过。出了这么重大的安全事故,当事人却一点责任也不负,死去的工人们完全就是白送一条命,这和草芥有什么差别?当听了这一幕惊心动魄的事故之后,大家无不感慨万千,李达和父母更是热泪盈眶,心想,这打工的生涯真是太不可捉摸,太难以预料了。可为了生计,为了在金矿山上挣那泡沫似的钱,人们却前仆后继,明知有很多很大的危险,可还得坚持继续在那矿山上凄凄惨惨地寻寻觅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8 为了李标
提到李标,全家人无不为他的前途和命运忧心忡忡。

  李标比李达小四岁,是家中的老幺,乐观开朗。可是,在上小学的时候,由于长期坐在教室靠墙的一面,老师和父母没有注意他的坐姿,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