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大国的较量 >

第5章

大国的较量-第5章

小说: 大国的较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遇到的困难是明摆着的。谈判破裂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明摆着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形成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标准也是明摆着的。
  怎么办?
  这个问号像沉重的钩子钩着每一位代表的心。
  会议一开始非常沉闷。
  一提到作出让步,激烈的争论又爆发了。
  由于中国谈判代表团的成员来自各个有关部门,由于各个部门的代表都要维护本部门的利益,由于在谈判中的让步意味着牺牲某些部门的利益,由于这种牺牲意味着很大的经济代价,由于参加谈判的代表要为这种代价承担责任,于是,反对作出让步的观点很尖锐。同意让步与反对让步的两种意见争论非常激烈。
  同意作出让步的意见渐渐占了上风。
  每个代表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经过激烈争论,意见逐渐统一起来。结论是:在谈判桌上退一小步,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上前进一大步。
  来自医药部门的代表本来极力反对作出让步,这时候也感慨地说:“中国原子弹上天,要感谢赫鲁晓夫,因为他撤走苏联专家,激励我们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如果中国化学药品能够突飞猛进走向世界的话,要感谢布什。他的贸易报复大棒令我们惊醒,催我们奋发,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自己争口气。”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五、“铁娘子”言和(1)
对一场双边谈判来说,单单具有谈成的政治意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体解决双方的诸多分歧。这些分歧涉及到的是双方实实在在的利益。
  只要存在分歧,就无法达成协议。
  美国方面有点着急了。他们觉得在谈判桌上不能解决所有分歧,就通过外交途径直接向北京施加压力。1月16日下午,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紧急约见外经贸部副部长佟志广,声称:中美双方只剩下最后一点分歧,希望中方能作出让步,以使协议顺利签署。佟志广则坚持说:这是美方的过分要求,中国不能同意。
  于是,最后时刻到来的时候,双方仍然在僵持着。
  焦点越来越集中在有关药品化学制品专利的专有权追溯年限和保护年限上。中方承诺,从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考虑,对美国企业来华投资转让或使用的美国药品、化学物质专利,有条件地实施行政保护。美方赞赏中方的灵活措施,但在保护的年限上双方各执一端,中方提出5年,美方要求10年。
  中方:“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只能给予5年。”
  美方:“5年根本不够,必须保护10年。”
  中方:“5年!”
  美方:“10年!”
  仅仅为这个年限问题,差不多就争论了一天,双方僵在那儿动弹不了了。
  休息的时候,善于打破僵局的段瑞春找到*,说:“我想给您说句话。”
  *对段瑞春的意见是特别重视的。来自国家科委的段瑞春不仅对知识产权谈判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具有发言权和影响力。
  段瑞春悄声说:“目前。双方立场是‘一五、一十’,僵持至今,形势严峻。能否主动打出一张牌,再让两年,7年。这样,代价并不大。但是,一来显示我方仁至义尽,二来也给美国人一个下台的台阶,估计他们也在寻找让步的途径。”
  *说:“好吧。派几个代表去继续跟美国人磨吧。我们马上给国内打报告。”
  谈判场上,双方继续争执。
  最后的僵局不能就这样一直僵下去。
  双方经过授权各自再让一步:7年半。但起始时间缩短半年,取得平衡。
  此时,无论是北京的中南海,还是华盛顿的白宫,都在紧张地等待着谈判厅里传出的最后消息。中美两国各主要新闻机构都作出了应急处理,或留下了版面,或空出了播出时间。华盛顿和香港等地的股票交易厅里挤满了炒股的人群。中国东南沿海众多服装企业和制鞋企业的经理们随身带上了收音机。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的董事会会场上打开了电视机。太平洋两岸的海关也在紧张地准备制定新的调税方案。千千万万人都在等待着同一个消息。
  在美国贸易代表处大门外,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从早上开始已经等候了一天。他们随时准备着蜂拥而上围住走出大门的谈判代表,以尽快发出最新消息。也许这是一条震惊世界的爆炸性消息?
  这时候,谈判厅里还在继续争吵。
  讨价还价阶段的争吵结束了,对照文本阶段的争吵却开始了。
  按照双方的商定,谈判结果以一份《中美知识产权凉解备忘录》的方式确定,由*和希尔斯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字。事先,双方根据谈判内容各自草拟一个备忘录的文本,即中方拿出一个中文文本,美方拿出一个英文文本,再互相交换进行对照修改。但在对照修改文本的过程中,双方的分歧又在许多条款上出现了。
  谈判的最后时限不得不因此推迟。
  下午,中方被告知,期限可以放宽到17日零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五、“铁娘子”言和(2)
等候在美国贸易代表处门外的记者们一个个非常焦急。有的已经草拟好了达成协议的消息稿,却迟迟不能发出。有经验的记者则不时的发出一些令人不安的动态性消息,如《双方分歧仍在 谈判一再推迟》、《最后期限已到 谈判吉凶未卜》、《中美贸易战的阴影依然存在》、《最后时刻双方仍然不肯妥协》……这些消息在世界各地报道出来,引起人们的一阵阵担忧和惊慌。
  1月17日零点到了。
  所有关心这场谈判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
  然而,仍然没有结果。
  贸易大战的“定时炸弹”既没有引爆,也没有排除。
  等待消息的人们已经把心揪了起来。
  在谈判厅里,此刻还有8个人在对照检查各自的文本。中方5人,美方3人。
  时间已经一次次地延长,总不能延长到17日零时以后吧?如果再超过这个期限,美国人说话到底还算数不算数?还不是要彻底威信扫地?
  美国人的幽默感和优越感在这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一个美国代表突然把墙上的挂钟摘了下来,把表针固定在零点的位置。
  时间凝固了。
  时针是按照美国人的意志停摆的。
  无论拖延多长时间,都不会超过美国人确定的最后期限了。
  这种举动使在场的中国代表非常惊讶。
  中方:“不管拖多久,中方在原则问题上也不会让步。”
  美方:“美方在细节问题上也不会让步。”
  于是,争论仍在继续……
  中方写道:“中国方面原则同意……”
  美方质问:“原则?原则是几分之几?”
  中方写道:“中国方面基本同意……”
  美方质问:“基本同意是同意多少?是十分之九还是十分之八?”
  中方写道:“中国方面将尽最大努力……”
  美方质问:“最大到底是多大?怎样才称得上最?”
  中方写道:“中国方面将依法处理……”
  美方质问:“依的是哪一部法?是法的第几条第几款?”
  中方代表不得不一次次地解释。
  美方代表还是不放心。他们专门请来了一个精通汉语的高级职员,来逐句逐字地检查中方文本中的“可疑之处”。
  突然,美国人象是发现了什么。
  他们指着中文文本高喊:“NO,NO!”
  中方代表一阵紧张,以为出现了什么重大问题。
  美方代表如临大敌,板结的面孔绷得更紧。
  原来,文本第二条第七款中出现“这种”二字。
  美方:“‘这种’必须改为‘该’。”
  中方:“‘这种’和‘该’是一个意思。”
  美方:“NO,NO。在汉语中,‘这种’的外延比‘该’大。”
  双方为这一字之差争执了好长一阵儿。
  最后,“这种”改成了“该”。
  直到17日12时,《中美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才举行。所有参加谈判的中美双方代表都聚齐了,分三排肃穆地站在签字桌的后面。记者们一个劲儿地拍照,镁光灯在大厅里闪闪烁烁。
  中美双方的谈判代表都一个个显得非常疲惫。但他们又非常兴奋,用几天来剩下的最后一点精力对协议的签订表示祝贺。
  *和希尔斯分别在各自的文本上签了字。
  而后,交换文本,握手,拥抱,热烈鼓掌。
  香槟酒端出来了。
  上次华盛顿之行,眼看着这香槟酒已经到了嘴边上却没能喝成,反倒咽下了一口苦涩的泪水。这一次品到香槟酒,大家自然觉得余味深长。
  *与希尔斯碰杯。
  “铁娘子”第一次露出了微笑。
  希尔斯有感而发:“这项协议在两国分歧的问题上搭起了一座更好的相互谅解的桥梁。中国谈判代表表现出对国家的忠心耿耿。我们赞赏他们的坚韧不拔与勤奋,赞赏他们的创造性和努力工作的精神。”
  同一时刻,白宫和中南海都松了一口气。
  同一时刻,记者们把签订协议的新闻发向了全世界。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贸易大战的阴影顿时消散。华盛顿灰色的的天空此时也变蓝了。
  同一时刻,美驻华大使馆举行了马丁.路德.金纪念活动,在几位到会的中国学者面前,芮效俭大使喜形于色,他双手一摊,说:“现在大家至少可以松一口气了。”据说,他刚刚接到美国IBM等跨国公司驻京代表、美国商会领导打来的电话,他们对谈判没有破裂感到由衷的高兴。芮效俭说:“对美国飞机公司、农场主们来说,双方达成协议更是一个好消息。协议对中国也是有利的,这对维持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以及中国以后加入关贸总协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同一时刻,香港股票市场上的恒生指数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本周最低的4325.91点猛增到4454.89点,劲增128.98点。
  《华侨日报》报道:“这是一个举世视为‘好消息’的消息。中美互惠贸易已迈进一大步,形势大好。”
  《快报》报道:“本港的工商界对中美达成协议,相信喜不自胜。香港处于中美之间的夹缝,贸易谈判一直感受到池鱼之殃的威胁。如今威胁解除,谈判结果显然会对香港贸易产生正面影响。”
  《天天日报》报道:“谈判的和气收场,中、美、港三方皆大欢喜。它除了标志着两国在经贸方面进一步合作交流外,在政治层面上,中美关系亦稳步朝正常化发展,尤其对延长美与中国最惠国待遇关税地位国有很大帮助。”
  在全世界出现的轻松气氛中,中国知识产权谈判代表团回到北京,他们的工作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称赞。
  然而,*的心情并不轻松。
  在代表团回国后的内部总结会上,她讲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担心。
  担心什么呢?谈判中的让步是不是太多?特别是在专利保护上作出的承诺会不会对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这种心情,就像是打了一场大仗之后清点战场时的心情,虽然取得了大胜,但指挥作战的将军突然发现已方也有战士阵亡。尽管这种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但将军的心情却变得非常沉重。
  代表团的其他同志都劝说*:“历史会证明,你做的是对的,是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问题上为国家立了大功。”
  *这才露出了笑容。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六、克林顿不肯作出承诺(1)
1994年11月11日,*和克林顿从太平洋的两岸出发,飞抵“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出席亚太地区元首级经济合作会议。趁此机会,*和克林顿将进行一次高峰会晤。人们普遍看重这次会晤,因为它与中美之间的两场重要谈判--复关谈判和知识产权谈判,在日程上形成了一种巧合。两场谈判都到了决定命运的最后一个月。对复关谈判来说,12月31日是“最后期限”,它关系到中国能否在年底结束复关谈判,并以创始国的身份加入即将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对知识产权谈判来说,“最后期限”也是12月30日,它关系到中美之间是否真的要爆发一场震惊世界的贸易大战。两场谈判又是紧紧连在一起的。美国人特别提出,知识产权问题是中国复关的“最后一道门槛”。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代表们已经争吵一年,争得累了,也吵得腻了。他们清醒地知道,自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局,而只能为大局所改变。他们之间的谈判不过是具体工作性质的谈判,是多得一分或少得一分的讨价还价的谈判,谈判能否成功,大前提是中美两国的政治意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