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陈云与当代中国 >

第3章

陈云与当代中国-第3章

小说: 陈云与当代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陈云的党建思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在第四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

    (2010年5月26日)每年在陈云同志诞辰日前后举办一次“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是我会旨在为了深入持久开展陈云研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于2007年做出的一项制度性安排,至今已举办了四届。从第二届研讨会开始,为使研讨问题相对集中,征文前都要给会议定一个主题。第二届研讨会正逢党的十七大开过不久,故将会议主题定为“科学发展观与陈云的思想”。第三届也就是去年的研讨会正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故将会议主题定为“陈云与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本届研讨会鉴于全党正在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故将“陈云与党的建设”作为会议主题。征文通知发出后,陆续收到122篇论文,是历届研讨会收到应征论文最多的一次。由于会议规模所限,经专家评审,有68篇论文入选,入选率56%。其中除3篇是有关陈云生平的,8篇是有关陈云经济思想的,其余57篇都围绕陈云同志的党建实践和党建思想,占入选论文的83%。这种论文紧扣研讨会主题的比率,在历届研讨会中也是最高的。

    陈云同志在延安时代曾兼任七年中央组织部部长,改革开放初期又兼任九年中纪委第一书记,对我们党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形成了既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一致又有自己特点的系统的党建思想。这一思想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和改革开放年代的反复检验,被证明是完全符合我们党的实际的,是我们党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要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特别需要回顾陈云同志的党建实践,重温陈云同志在党建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研究陈云同志的党建思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强调,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严治党,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同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五湖四海,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要增加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实效性,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保护坚持党性原则的党员,不准压制批评,严禁打击报复;要教育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和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等等。决议中的所有这些观点和要求,都可以从陈云同志的著作中找到相关论述。我们研讨陈云同志的党建思想,就要把它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增强研讨的针对性、现实性。我相信,只要我们紧密联系实际,本届研讨会一定会为推动陈云党建思想的研究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7节,
q米q花q书q库q ;http://www。7mihua。com
    遵义城在我们党的历史和陈云同志的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陈云同志是以中央政治局常委身份出席遵义会议的四人之一,在会上明确表示了对毛泽东的支持,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留下了会议唯一的一份传达提纲,使后人得以了解到会上的许多具体内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正是由于他长征中途授命折返上海,恢复地下党组织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以后又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斯大林汇报了遵义会议的情况,为使他们正确了解中国红军战略转移和中共中央变化的情况,并转而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提供了重要依据。遵义会议期间,他还同刘伯承同志分别担任遵义警备司令部的政委和司令员,在遵义城中留下了深深的足印。今年6月13日是陈云同志诞辰105周年,此时此刻在遵义召开“陈云与党的建设”研讨会,无论对于深刻体会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来之不易,还是对于缅怀陈云同志为我们党所建立的不朽功勋,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当年红军第二次进军遵义时,毛泽东同志曾写下著名诗篇《忆秦娥·娄山关》。诗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个未知领域,也如同军事上的一道道关隘一样,只有经过刻苦钻研才能被攻克。让我们大家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用手中的笔去攻克科研中那些“如铁”的“雄关”,不断“迈步从头越”吧!

    在第四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上的会议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星星

    (2010年5月27日)我们这次学术研讨会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密切联系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深入学习、研究陈云同志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和实践,为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作出了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重要的收获。

    本次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学习陈云同志密切关注党的建设,牢牢把握这一重要法宝,

    把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运用于新的伟大工程陈云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曾经长时间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纪委第一书记,始终如一地密切关注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注重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党的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观点,成为党的建设的卓越领导人。

    本届研讨会有13篇论文着重研究了陈云同志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建设作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概括和总结了陈云同志对党的建设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遵义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陈云同志不仅亲历了这两次重要会议,而且作为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实现两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发挥了重要作用。遵义会议纪念馆陈松、费侃如撰写的《陈云与遵义会议》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撰写的《改革开放初期的陈云与邓小平》、中央文献研究室宋毅军撰写的《坚决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陈云与党的建设》,深入研究和阐述了陈云同志对两次重要会议和两次伟大历史性转折作出的杰出贡献。抗日战争时期,陈云同志担任7年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对党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建树。中央党史研究室李蓉撰写的《试论陈云思考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问题的几个特点》,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这一时期陈云党建思想的整体性、针对性、预见性、深刻性、指导性等重要特点。当代中国研究所(以下简称当代所)李正华撰写的《陈云晚年的党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国新撰写的《陈云建党思想再认识——以中共十七大党章为视角》和淮阴师范学院王家云等撰写的《陈云对党建工程的奠基性贡献——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谈起》,着重研究探讨了陈云同志在新时期的党建思想和实践,并结合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阐述了陈云党建思想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8节,
    二、学习陈云同志关于加强学习的思想,坚持把思想

    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陈云同志高度重视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的学习问题,把加强学习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环节。在延安时期,他就提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对共产党员的学习问题作出系统的论述。新时期以来,他又反复倡导学习,特别是强调要学习哲学,指出:“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他从实践经验中总结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15字箴言,对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届研讨会有12篇论文集中研究了陈云同志对党的思想路线、思想理论建设和关于共产党员学习问题的重要贡献。安徽省社科院邸乘光撰写的《陈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系统研究和阐述了陈云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重新确立作出的历史贡献,深入分析了陈云同志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想和实践特点。陈云同志关于学习的思想和论述,成为本届研讨会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如上海复旦大学金邦秋撰写的《论陈云的学习之道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河南师范大学张田水撰写的《陈云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探索》,河南科技大学张俊国撰写的《毛泽东陈云对构建学习型政党的探索和贡献》,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宋键撰写的《论陈云的学习思想及其启示》,安徽师范大学王先俊撰写的《陈云关于党员干部学习的论述》,当代所孙丹撰写的《陈云论学习》、王巧荣撰写的《陈云党员干部学习思想论析》等,比较系统地梳理和研究了陈云同志关于学习的思想和论述,并结合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践,作了多方面的探讨。首都经贸大学匡长福撰写的《学习陈云关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思想》,深刻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渗透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了陈云同志关于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思考,认为这些战略思考为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有力武器。¤米¤花¤书¤库¤ ;http://__

    三、学习陈云同志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思想,坚持和健全民

    主集中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陈云同志十分关注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把能否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政治生活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他强调必须认真实行集体领导制度,“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经过集体的充分讨论”;他强调要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允许党内存在不同意见,防止“一言堂”、“一边倒”;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党的纪律和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认为在改革开放中“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他对党的干部工作特别是新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届研讨会有15篇论文从不同角度着重研究了陈云同志对党的组织建设作出的探索,梳理和概括了陈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