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谁在不高兴 >

第2章

中国谁在不高兴-第2章

小说: 中国谁在不高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不来圣人、君子,其实可以做个凡人。如果学不来也要硬着头皮学,只能催生假托圣训的伪君子、伪人,如果伪君子、伪人可恶得很,正好把大批的人往溜须拍马、奴颜婢膝的小人之路上赶。愿望与结果背道而驰,正是伪善的道德不易觉察的弊病。
  伪善的道德滋养出信仰与行为背离的人格分裂症患者,“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就是这些人的真实画像。伪善的道德还培育出根深蒂固的国民劣根性。当鲁迅反思出“礼教吃人”,痛批劣根性时,我们不能不钦佩他的火眼金睛。伪善的道德之所以大有市场,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别人而不是自己谨守这种道德,只有这样,自己才尽可能地从中获益,走入了人格分裂的恶性循环。
  千百年来,儒家主张“*”,每个人“济苍生、安社稷”的基础和前提是修身,用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道德是一种“君子协定”,而非法律契约,全赖每个人的高尚人格做担保,看似坚不可摧,一碰到具体利益就稀里哗啦。先贤教诲人们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高于“利”,君子不可见利忘义。但是谁都知道,人首先是活着,爱才有所附,做君子做圣贤才有本钱。又要表明自己重义轻利,又要活命在先,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装着装着就装出了一堆以假话和空话敷衍应事的伪人,装出了一堆双重标准不仅被心照不宣地原谅了,而且成为人人奉行社会潜规则的人。
  道德是一种自我要求,缺乏制度的保证和约束。在道德准则能震撼人的心灵的时候,在唾沫可以淹死人的时候,道德可以有积极的作为,一旦道德舆论的力量削弱,道德的*布就可能被扯掉。因此,中国人明知是非对错、好坏荣辱,一遇到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时,又会背“道”而行,出现严重的人格双重性。
  那些表现出严重的人格分裂的愤青,也有可能并不是“先天性”的,他们只是一些或滑头圆脑的,或“打左灯向右转”的假愤青。真正的愤青即便人格分裂,也分裂得纯粹,愤得纯洁,愤得有点让人起敬。如此看来,中国可能存在大量的假愤青、伪愤青,挂羊头卖狗肉的愤青,皮里阳秋的愤青。
  不记得在哪本书读到一个事例,说是“*”时,一个女高中生狂热地崇拜毛主席,把毛语录当成金科玉律,属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那种,一个典型的愤青,对“黑五类”恨之入骨。当一群貌似被仇恨冲昏头脑的伪愤青准备对黑五类下毒手时,她却跳出来用身体护住“黑五类”,高喊语录“毛主席说过要文斗不要武斗”,“毛主席说过不准杀人”,结果被伪愤青打死了。这个女生就是真愤青,她是真的有自己的信仰,并且照此践行。而假愤青呢,是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的,不过是找了个“阶级斗争”的幌子来发泄私愤罢了,就像现在的一些伪愤青,跑去家乐福企图过过“打砸抢”的瘾,发泄过多的荷尔蒙,他们没有真正的民族主义信仰,不是真愤怒,也不是真仇恨,只是见风使舵,表明立场,捞取功劳。

打在愤青脸上的响亮耳光
廖保平:打在愤青脸上的响亮耳光
  愤青被打耳光是常有的事,愤青的无知注定了经常会被打耳光,有的打了也就打了,有的是打个耳光给颗糖。
  远的如义和团那阵子,愤青被西太后掴了一个响亮的耳光,连人都掴死了一大片。那是陈旧事了,就说现在吧,愤青也还经常地被打耳刮子,当愤青抵制某某洋货时,却不幸发现有钱有势的人正在洋国公款旅游,花天酒地,狂扫以高档著称的某某洋货,这样的耳光真是打得他们眼冒金星,却又忍气吞声。
  类似这样的鲁莽行为被按下去扇耳光的事实在多的去了。
  还有啊,最近据传策划《中国不高兴》的书商张××准备移民加拿大,真是搞笑水平超过了卓别林,他一面鼓动愤青对外国不高兴,一面自己很高兴地投奔外国。如果张××确有移民加拿大一事,这个抽在愤青脸上的耳光估计可以载入史册了。
  北京奥运会时,愤青们满以为被视作“民族英雄”的刘翔会给他们带来脸上的荣誉,却不料刘翔因伤退出比赛,等于送过来的是一记耳光,愤青们当时那个疼痛啊,简直无以形容。
  当法国总统萨科奇与*会见时,中国愤青喊出了“与法国断交”的话,过不多久,在G20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又与萨科奇的手握到了一起,不就是抽给那些“断交派”愤青的响亮耳光么!
  去年底,我还在跟愤青们为抵制或是不抵制法国货、抵制或是不抵制家乐福而费尽口舌,连写了数篇文章来“争鸣”。说实话,我自己觉得跟愤青讲道理都讲得想吐了,总得有一些鲜活的事实来力证我的观点才好。
  真是“瞌睡偏来好枕头”,2008年12月21日《新京报》报道:“北京家乐福新店开张,数十武警维持秩序遭抢购”。原因是,家乐福开业之际,很多商品低价促销,还送一张5元的抵金券,因此拥入大量顾客,发生货架被挤倒等事情,超市只好暂停营业,到12月26日再开业,还配了很有冲击力的照片。
  这个场景,就像一记响亮的巴掌,抽在那些自诩爱国的愤青脸上(这估计已是第N次被抽了,但不长记性也没法),疼痛到傻眼至愤怒的地步,愤青只得用习惯的口吻说:法国人在偷笑;“汉奸”、“无耻”;没有民族气节;奴才终究是奴才;一帮只知道吃的畜生;有了钱爹妈都不要了……
  宽宏大量一点的愤青说,这些抢购者素质、觉悟太低,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以显出自己的高素质、高觉悟来,甚至还要将抢购者归为“不明真相的群众”。可是很显然,买东西是要自己掏腰包的,他们为物美价廉而来,并不受“一小撮不法分子”的煽动,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并不是不过脑子的。
  莫非,这些老百姓是用另一种方式来抵制法货?即通过万众一心的疯狂抢购,买光家乐福的东西,让家乐福无货可卖,只好草草关门停业?问题是,抢购者只管买,家乐福只管拼命进货,这场抵制岂不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抵制得了家乐福赚得钵满盘溢吗?这种抵制的办法也太笨拙了点吧。
  又莫非,这是抢购者的策略,等买完便宜货后,再来抵制?果真如此,这种爱国也爱得太势利、太不纯粹了吧。要做一个纯粹的爱国者,哪怕家乐福白送也不要才好,那才算正宗的爱国者咧!
  如此分析,普通老百姓真的让愤青们失望不已了,一张购物券就把他们给“收买”了,而且还是首善之区的老百姓!愤青们除了连普通老百姓也不放过地骂北京人为“汉奸”,一定还会心生起老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事实绝非如此,老百姓才是真正爱国的,因为,他们懂得爱自己就是爱国家,因为国家就是由他们自己构成的,连“自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不爱,如何去爱那个离开了“自己”就虚空的国家?老百姓也明白一个道理,人首先要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爱国,一个为活命而奔忙的人,恐怕是没有工夫去爱国的。吃饱肚子与爱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谁给他们实惠,他们就支持谁,谁对他们敲骨吸髓,他们就反对谁,这种道理极其简单,就好比一个人能够分得清楚谁在爱他,谁不爱他一样。家乐福能给老百姓带来一点实惠,他们为什么要抵制呢?
  人们对自身经济、政治、话语等利益的追求,天赋而正当,人们对自身利益的正当追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初动力,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那种“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黄金世界”固然很美好,但因为漠视、违离人性而行之不远,百姓最终会冲破围困他们的藩篱,历史终究要回到“以人为本(本位而非本钱)”的轨道,这是无论什么都阻挡不住的力量,包括冠冕堂皇的口号、假借爱国的迷魂药。
  如果暂且撇开民生之多艰不提,打肿脸充胖子地将不抵制家乐福拔高到国际的高度来看,抢购或不抵制也不等同于丢国人的脸,更不等同于不爱国,恰恰是爱得那么高明深刻,即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在国际上为中国赢得“国民成熟理性”的高分,这岂是那些愤青所懂得的?
  愤青被扇耳光是好事,多让民众扇他们耳光,而且要势大力沉地扇,把他们脑子里的淤积污水都扇出去,看能不能把他们扇醒过来,尽管对此,我并不抱太多信心。
  很多时候,就算我们不打愤青的耳光,他们也会被现实打耳光的。那些抱着天真幻想的愤青经常满含泪光地质问:你为什么说我们国家不好?你为什么批评我们的文化有毒?你以为你很高明,以为你吃的盐比我吃的米饭还多?好吧,我们闭上嘴巴,不装高明也不装懂事好吧。人可能真的需要自己去碰钉子才会长大,我确信,那些抱着天真幻想的愤青不需要我们扇耳光,当他们踏入社会的时候,现实会自动地扇他们耳光的,而且绝对以令他们猝不及防的形式打将过来:不是说我们国家很好吗,为什么生活对我如此不公?不是说我们的文化很好吗,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如此冷漠?
  不排除,有的愤青挨了一记沉重的耳光之后,还不知道耳光是从哪里抽来的,对此,我只能如此鉴定:此愤青已无可救药,请准备“后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愤青“不高兴”也没用(1)
廖保平:愤青“不高兴”也没用
  前些时,20国集团伦敦峰会召开,被一些媒体强调成G20的核心是G2——中国和美国。愤青又兴奋了一回,好像这个世界就是中国与美国的事情了,我们现在把美国扳倒我们就成为全球霸主了。
  人一旦无知加狂妄,什么话都敢讲。美国不是一天练成的,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都没有卷入战争,反而发了战争财,二战结束时美国成了“世界盟主”,然后基本平稳发展到现在,上百年来积累了多少财富以及财富以外的东西?如美国文化制度、创新能力、国际资源的调配能力等等,光是美国人能选出一个黑人总统就足以让世人对美国制度刮目相看。
  现在世界正遭受金融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收缩战略、调整政策,但这绝不等于“美国破产了”、“资本主义完蛋了”。说这话的人不知道有何理由,是因为美国的政治制度不灵了?是美国对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失去了吸引力?是美国的资源耗光了?还是美国的基础科学一下子从世界前列掉到了世界后列?
  他们只看到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只是,人家搞了上百年的市场经济,又不是头一回遇到经济危机,我们从经济崩溃的边缘走过来,才搞了30年市场经济,刚刚解决温饱,我们居然自信比人家玩得更转,自以为机会来了,又是抄技术的底,又是抄金融的底。抄底可以,但别以为自己了不起,过高估计自己是“取败之道”。
  很简单的一点,愤青没有明白:要想成就世界霸权(当然我是极力反对“霸权”的),必须成就经济霸权;而要想成就经济霸权,必须使本国货币成为世界的核心货币。就是说你有铸币权,世界各国都以你的货币来结算,那就非同寻常了。美元现在是硬通货,美国开动印钞机,你就得为他白白打工。当然美国不可能那么个搞法,因为那样受损的首先是美国人,美国人不会同意。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很高的话,美国就产生不了庞大的中产阶层。
  在G20峰会上,中国提出改革由美国长期主导的金融系统,可谓抓住了美国的“七寸”。可惜,这一抓只能算“严重抗议”,因为,美元不是一天硬起来的,它的背后是美国一整套的制度文化的保障。人民币要硬起来还有段漫长的路程,目前,人民币没有实现可自由兑换,连一个区域货币都不算,要当货币老大,何其难也!
  当年,中央高层高薪聘请外国高级金融人才来帮助中国建立资本市场,何等有远见有魄力!今天,以《中国不高兴》为代表的愤青却鼓吹“武力战争”,不愿意参与国际金融体系,这是大谬。他们之所以认为中国不需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是因为国际金融体系很*。但问题是,需要与*是两码事,不能因为吃饭会撑死人所以我们就不吃饭吧,关键是要解决不吃得撑死人嘛!可是愤青的思考能力也就到此为止了,只字不提中国金融也有*的话题,不知道是他们有意回避还是不知道。
  事实是,中国金融也存在*现象,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国有银行的国有性质决定其资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国有资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