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一个人住在巴黎 >

第1章

一个人住在巴黎-第1章

小说: 一个人住在巴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住在巴黎

    书名:一个人住在巴黎

    作者:吴辛欣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吴辛欣:

    1983年出生的女生,留学法国,现居巴黎,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巴黎记者。久居巴黎的她,曾经翻译过多部法语作品,也是一个巴黎通,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内容简介:

    海明威说: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甚至贫穷,意外所得的钱财,月光,是与非以及那在月光下睡在你身边的人的呼吸,都不简单。

    巴黎,温情而浪漫,优雅且迷人,在它的每一处拐角都能遇见故事,而每个故事背后都能看见情感。

    久居巴黎的吴辛欣是一个〃巴黎通〃,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这本书写的就是她的巴黎生活。记者的身份,让她可以自由地穿行在巴黎人的各个阶层中,而不再是远远地打量。她笔下的巴黎是很近的巴黎,她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式,让你尽可能多的接近巴黎人、法国人的内心,然后才是对城市的理解。她用轻柔舒缓的文字,将巴黎的平民生活拉近到你的面前,也将生活中流动的优雅呈现给你,没有故作高雅的姿态,没有套上〃时尚〃的外套,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可以感受到的巴黎。这本书告诉你,街角的面包店散发的面包浓香才是本质的巴黎。巴黎人骨子里流动着艺术,他们将浪漫植入生活,不会辜负每一缕阳光。

    《一个人住在巴黎》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却也不是生硬的攻略书,她将巴黎女人、巴黎的美食、咖啡馆、打折季、大罢工、药妆店、面包房、跳蚤市场、露天集市、地铁站等等,一一展现,读者犹如亲临,更是可以作为游巴黎所参考的〃百科书〃。

    书摘正文:

    序言巴黎,看不透

    初到这座城市做短途旅行的人,如果对法国文化不甚了解和热爱,带着一种对繁华大都市的挑剔眼光,又不巧报了个一日多游的团,那一定会失望的。因为巴黎这个没落的帝国都市,它太多的过往尘烟和精彩往事都早已随着绵绵阴雨融化在砖石之下。用最世俗的眼光来打量她,如何能够看得透。

    如果够幸运,能够在这里停留一段时光,不管时间多长,至少能够放下心中的一切执著和浮躁,在巴黎的街头走一走,在咖啡馆里喝一杯,在蓝天白云下和着梧桐树的树影婆娑沿着塞纳河独自徘徊。在人的内心深处,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依恋感。

    而此时,你会开始试图了解这座城市,就如同对自己心仪的姑娘想尽办法要了解她的身世一般。巴黎,在一片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精美肌肤下,有多少恢宏的历史,有多少英雄美人的传奇,有多少低吟浅唱的感慨,有多少细腻精致的生活表达

    如果只是这样看巴黎,像是站在了帝国都市脚下的一种仰望,虽然多了几分感叹,添了几分喜爱,但也只是变成了用来炫耀自己经历的附庸风雅而已。
γ米γ花γ书γ库γ ;http://www。7mihua。com
第2页:
    你还不能看透巴黎,不能。因为,你还没有理解这座城市存在的原因,和你来到这座城市的真正原因。

    会不会有一种方式,能够让我们更接近一些这座城市,同样更接近一些我们的内心深处?

    能够在巴黎这座城市生活,是令人艳羡的,如果身份是记者,那就更让人嫉妒了。记者的身份,让人可以自由地穿行在巴黎人的各个阶层中,不再是远远地打量,而是深入其中,甚至与法国人融为一体。我的朋友、这本书的作者吴辛欣就是这样一位幸运儿。

    辛欣对于巴黎吃喝玩乐的诸多生活信息极为灵通。巴黎打折季的时候有哪些小店值得逛,哪些餐馆有法国风情,这些信息我会时常向她打听。

    我的感受是,当一个人在一个城市生活了三年后,生活和工作周而复始,外人看得精彩,自己只觉得疲倦。对巴黎的印象,也从向往、喜爱、留恋,渐入平淡。一场恋爱谈三年都会平淡,何况是对一个城市。

    而当我打开辛欣的书稿,细细阅读时,仿佛饮一杯清茶,让我对巴黎的那些粗糙的和片断式的回忆勾连起来,清晰起来,流动起来。她的文风如同我所熟悉的那个人一样,轻盈舒缓、娓娓道来,巴黎的咖啡馆、葡萄酒博物馆、打折季、药妆店、面包房、跳蚤市场、露天集市、地铁、罢工、各种节日,应有尽有。或者干脆带着读者“逃出”巴黎,到她所熟悉的里昂城、乡土小城利摩日、布列塔尼海滩和雅典去走一走。内容包罗万象,完全可以当作一本“小百科”全书来看。

    而真正吸引我的,是书中写的那些精彩的人物。旧货摊主皮埃尔、巧克力品牌JeffdeBruges的创始人菲利普…让彭、“欧莱耶”家肉铺的父子俩、法国女人Margaux、世界最贵餐厅的主人阿兰…杜卡斯、埃菲尔咖啡馆的老板、开面包房的音乐家Djohal……我虽然不认识这些人物,但他们都是我非常熟悉的法国人的形象。他们的生活,是法国人所独有的。这本书其实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式,让你有可能接近巴黎人、法国人的内心,然后才是对城市的理解……

    如果他曾爱过这个城市,他会明白,这个城市一直在深深地爱着他。
第3页:阴天只爱面包店
    阴天只爱面包店

    几次去朋友小F家的路上,都遭遇了巴黎突如其来的雨。尽管我很喜欢巴黎下雨的味道,也喜欢《午夜巴黎》里面微雨时的巴黎街头,但还是觉得淋雨不是我很在行的一件事。因为躲雨,所以爱上了两家相距不过20米的面包店…“LeMoulindelaVierge”(少女的磨坊)和“LesChantsdeble”(麦之歌)。这是两家隔街相望的面包店,风格迥然不同,喜爱的人也不尽相同。

    “少女的磨坊”在巴黎一共有四家分店,而且属于少有的从周一到周日都正常营业的面包店。店面很有味道,据说这家磨坊从1356年就存在了,就算历数这家店开始做糕点生意的年头,也有上百年了。我住在巴黎的15区,自然对Garibaldi大街上这家店更加熟悉,传统的柴火炉子将有机面粉和天然酵母结合得恰到好处。一根普通的Baguette(棍子面包)有时要赶早才有的买,不然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尽管离晚上8点的关门时间还有几个小时,但是剩下的往往都不是经典款了。很喜欢这家面包店小餐桌旁的壁画,“少女的磨坊”几个字仿佛从画中浮现出来的一般,让雨中在这里歇脚的人很留恋那一杯美式咖啡和几个法式经典Chouquettes(泡芙),习惯了在雨中留在面包店里吃上一顿Brunch(早午餐)或者下午茶。只是因为巴黎的雨水太多,夏日的我才有更多的时间慵懒地端着咖啡杯看窗玻璃上一串串雨滴悄然地滑落。从这里可以远远地望到拍摄电影《梦空间》的那条大街,折叠的大街和斗转星移的梦境似乎就在窗外触手可及,不过却又很快因为咖啡没加糖的苦涩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

    少女的磨坊…1356年。雨中的节奏伴随着咖啡不加糖的我。

    与“少女的磨坊”隔街相望的面包店叫“LesChantsdeble”(麦之歌)。坦白说,我是对“麦之歌”钟爱有加的,记得第一次去这家面包店时,四十来岁的女店主Djohal和她的女雇员Dana正在忙碌着接待来买面包的客人。那天又是一个微雨的清晨,我和小F因为刚看完电影《梦空间》而意犹未尽地想在我们平时闲逛的街区找寻电影中的影子。

    就在“麦之歌”面包房出门右手边的那条路,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电影中PlaceGeorgesMulot与RueBouchut的十字路口折叠起来的真实场景,但却很难想象电影中巴黎奥斯曼似的大楼像巨大的海浪一样翻卷起来的画面其实出自平时异常平静的两条相交的街道。因为《梦空间》的空前火热,“麦之歌”的店主会不厌其烦地带着来这里找寻拍摄场景的每一个好奇的游客到实地去看一看。店里的人手十分有限,除了Djohal和Dana,最忙的时候也就是Djohal的妹妹来帮忙搭把手。但是即便如此,Djohal也从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位客人的请求。

    关于Djohal我听到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用“麦之歌”作为店名其实是因为一首歌,Djohal在经营面包店之前原本是一位音乐家,所以每天结束面包房的工作后,她都会和家人一起演奏上几支曲子,这也让她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开面包房的音乐家。
第4页:
    阿尔及利亚裔的Djohal,从小和爷爷一起在法国南部的瓦尔省长大,爷爷就是在那里的一座小城开面包房的。年幼的她虽然是闻着面包味长大的,但是却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远离面包,从事一个全新的职业。音乐成为她的第一个伴侣,也为她带来了在巴黎的工作机会。但是就在她和丈夫相识结婚后,丈夫却告诉她,自己的愿望是在巴黎开两家面包店。乐观的Djohal只觉得是上帝的安排,明明自己最希望远离的面包却成为她和丈夫日后谋生的手段。12年的时间,在巴黎15区的“麦之歌”依然是一家袖珍的面包店,尽管丈夫在5区开了另一家分店,但是他们同样把店铺弄得很袖珍,不为其他,只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店面小而精致,客人虽不算太多,却也不少,但家喻户晓的品质是无人能及的。、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12年的时间,一根普通的棍子面包从0。8欧涨到0。85欧再到现在的0。9欧。Djohal说自己已经越来越习惯身体从上到下面包的味道,她甚至觉得家里的琴键中都弥漫着面包房的香味。

    因为我们很聊得来,也因为喜欢他们一家人的故事,所以我常常会要一份甜点加一杯咖啡,躲在“麦之歌”收银台后面的小沙龙里面闲看街上的人来人往。Djohal忙完了厨房的事儿,就会过来和我聊上几句她家里的近,还会让我给他们参谋参谋店里最新的布置。7月份是一年一度的巴黎沙滩节,Djohal也应景地把店里布置得很有沙滩节的味道,小鱼和灯饰都是夫妻俩在家乐福买来原料后自己亲手制作的。通常情下,Djohal会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而丈夫Nasser就会乐此不疲地将这些装饰品连接成音符的颜色。40多岁的夫妻俩从不会在夏天关门,因为他们希望店里忠实的顾客们在休假的季节也可以吃到自家店里的面包。因为有了音乐,他们一年到头的生活不会因为只有面包而枯燥。Djohal常说的一句话便是“音乐让面包天天有不同”!

    我依旧是那个因为一个故事而爱上一家店的人,所以Djohal的音乐面包房在我的推荐序列中永远排第一。

    一根古老的法棍面包+惬意的一家人+两家店=独一无二的音乐面包房。
第5页:晴天只爱咖啡馆
    晴天只爱咖啡馆

    巴黎是个被上帝眷顾的城市,冬天不会太冷,夏天也不会太热。巴黎人冬天会用暖气,但是出门只穿着大衣长裙配一条厚厚的袜子便可以过冬。比起邻近的西班牙、意大利,巴黎人的夏天从不会因为汗流浃背而烦恼,因为二十四五度的气温会伴随着巴黎人度过大部分的夏日时节。

    走路在巴黎是一种很特别的享受,塞纳河和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晴雨表。天晴的日子,白云伴随着塞纳河的游船,每张照片拍下来都是一张天然的明信片。铁塔在天晴的时候显得有些俏皮,不再禁锢于自己暗淡的颜色,而与晴天白云相映成趣。巴黎的晴天会让人心情大好。除了散步,晴天的巴黎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时候是属于咖啡馆的。Ж米Ж花Ж书Ж库Ж ;www。7mihua。com

    天气晴好的时候,午后两点的慵懒的下午茶时光,很多时候都交给了离住处不远的那家“埃菲尔”咖啡馆。如同红酒一样,咖啡也是巴黎人难以割舍的情结。遍布于巴黎大街小巷的各种咖啡馆,让这座城市全身心地浸泡在咖啡的香味中,难怪一位诗人说,街头随处可见的咖啡馆以及闲暇的喝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