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我的哈佛日记 >

第1章

我的哈佛日记-第1章

小说: 我的哈佛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清华到哈佛……笑看过去(1)
从1998年9月离开父母去武汉读书算起,2007年是我在外求学的第九个年头了,也是最后一年。九年中我经历了四所学校:本科的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的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当然还有新东方,虽然我没有机会上过这所学校的任何一个班,但是却在这里教了将近4年的书。
  从1985年五岁走进小学算起,27岁的我已经在学校里待了22年。从小学到惊险考入当时我们那个小城历史上唯一一届的重点初中(之前没有,之后取消了重点初中制),到后来更加惊险,几乎是最后几 名考入在我们那里久负盛名的枝江一中,再到后来高中成绩起起落落,连累爸爸妈妈也跟着我一惊一乍的,担惊受怕。
  很多人说,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相信这句话的道理。教育让我从一个小县城走到了湖北的省府——九省通衢的大武汉。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见过的新奇东西,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小小的改变。大一暑假,我带着几百块钱,坐着最便宜的绿皮火车,和一个朋友去北京看了清华和北大。当时看着北大的未名湖和清华的大牌坊,我心里默默地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到这两所中国顶级的大学读书,该有多好啊!”然后从北京到上海,去看了看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当时住在刚刚从上海交大毕业的一个大哥家里。大哥对我非常好,以前两个暑假和寒假都给我免费补课。但当时我坐不住,就像一个猴子一样动来动去。按照我妈的说法:“补课的人比上课的人还认真。”大哥带着我去看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记得当时塔有三个珠子可以让游客参观,越往上的价格越高。我们当时钱不多,所以只能爬到第二个珠子。当时和大哥有一个约定:若干年后再回上海,我们一定要爬到最上面的那颗珠子的餐厅去吃晚餐。若干年后,大哥从密歇根大学毕业,侨居休斯敦,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而我在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学习。我们没有实现那个同回上海的约定,但是我却一个人爬到了纽约帝国大厦的最高层,哪怕那张门票要比东方明珠的贵得多。
  考上清华之后,实现一个小小的梦想——来到了北京。刚来北京,似乎觉得自己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没有几天就发现这里应该不是我的终点。我的导师董关鹏老师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他毕业典礼时跪着接受学位的照片,而董老师的外交风范也让我向往一个更大的世界。李希光老师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访问学者,他独特的见解让我认识到自己思维和视野的局限。所以刚刚到清华的时候,我就开始向往一个更大的世界——我希望走出中国,看看世界是什么样的。读书的时候在新东方默默地教了近四年书,认认真真地旁听了北京大学法语系的课程,那个时候很想去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院学习,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我没有受过正式的法语训练,最早是在华中师范大学跟着杨芬老师学习,后来在法国文化部的法语联盟学校学习。但是我一直学得很努力,2004年还得到了北京地区法语演讲比赛的三等奖,而我是其中唯一的一个非法语专业的学生。
  2004年底,我申请了巴黎高政,本来是志在必得,没想到第一轮就被淘汰了。看着和我一起申请的同学拿着法国政府的艾菲尔奖学金去巴黎学习,我经历了自己所谓的“人生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消沉的几个月里,董老师给我联系了路透社实习的机会。这个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结识了路透中国的首席记者罗朗先生,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政治系。后来,我又得到机会参加了###和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在这个全国各省巡回的培训项目中,我有幸跟着时任美国新闻发言人的裴士莲女士和公使衔参赞裴孝贤先生,他们和美国大使馆公共事务处高级助理王培女士对我的英文翻译给了极大的鼓励和肯定,所以我也跟着参加了很多省份高级官员的培训。旅行成了一份工作,也成了一种学习。这些经历让我走出了申请赴法国留学惨败的阴影,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刚好这个时候,我在新东方的好朋友张晓楠被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的
  

从清华到哈佛……笑看过去(2)
MPA公共管理硕士项目录取。临走的时候,我们几个新东方的好朋友做饭给她饯行,晓楠给我们讲了她申请的经历,这些经历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
  我也开始了向美国大学的申请。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晓楠能申请上这么多所美国知名的大学,也许我没有她优秀,但是我可以广泛申请,总有一所会录取我吧。”可是当我准备申请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从来没有参加过托福和GRE考试,而这个时候距离申请前的最后一次托福和GRE考试只有三个月了。这三个月是我最辛苦的三个月——路透社的实习、新东方的暑假班,再加上新闻办的全国培训,身体处于非常透支的状态。10月份,我在一周内陆续考完了托福和GRE,开始了申请。由于上次申请失败的经历,这次申请我非常谨慎。我挑选了自己比较向往的8所学校,根据每所学校的情况认真写好了申请材料,赶在2005年圣诞节之前寄出。刚刚寄完材料,就传来爷爷在圣诞节去世的消息。我陪着妈妈度过了她最痛苦的一段时刻,回北京上完了寒假班,然后去三亚度假。三亚让我慢慢从爷爷去世的悲痛中走了出来,暂时忘记了过去的很多事情——不过,也把自己刚买的一个很好的相机忘在了那边。
  回到北京的那天晚上,也就是2006年3月1号的晚上,我正在为丢相机的事情伤心不已,却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电话——我已经被这所学校提前录取。这是非常超出我意料的一个结果。因为哥大正是晓楠读书的学校,美国排名第9。我恨不得马上就告诉哥大我会去读书,妈妈劝我再等等。这个时候反而是最难熬的时候:一方面很想去哥大,一方面又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更好的机会。正好新东方在烟台、威海和青岛有一个巡讲,新东方多语种部的主任好友范猛叫上我和他一起去讲讲学习法语的心得。出差旅行让我暂时缓和了等待的焦虑。3月7号的晚上6点钟,去青岛海洋大学讲座前的5分钟,我最后检查了一遍邮箱,意外地收到了斯坦福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及政策领袖专业的项目主任给我写的一封信,我知道自己被美国排名第4的斯坦福大学录取了,马上给曾为我写过推荐信的路透社北京首席记者罗朗写了一封短信,告诉他我已被他的母校录取。他的回信是:“你会发现,斯坦福有全世界最美的校园。”
  说实话,我当时心里的斗争很激烈。在加州的小城和纽约之间,我更希望到纽约,因为这里有更多的机会,但又有些舍不得斯坦福。
  这个时候,其他学校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波士顿大学的通知陆陆续续都到了,除了哈佛。当时也没有在等哈佛。这所学校的网站上写着每年录取的竞争是多么多么惨烈,我想自己不可能会被这所美国排名第一的学校录取。于是每天就在斯坦福和哥伦比亚大学之间斗争来斗争去,实在是一个很难的决定。为了放松心情,我每天6点起床去北京的郊区学车,好暂时忘记这些事情。3月15号的中午学完了最后一节课,约好了路考,看看时间还早,就去新东方总部办了一些事情。正好范猛在办公室,大家约好一起吃饭。快出门的时候,也就是中午12点刚过,范猛关电脑的时候我说来查查邮箱吧。没有抱任何的希望,因为这个时候是美国东部时间深夜12点,没有哪个教授会这个时候给你写信。但是打开信箱,收到了一封哈佛的信。看标题看不出到底是录取还是被拒了。打开信,第一句话是:“恭喜您,经过认真考虑,您已经被我们录取。”后面写的是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我不用再选择了,我有机会可以去这所著名的大学学习了。
  现在回想当时的整个申请过程,我似乎还有一些激动。最渺茫的希望慢慢变成了现实,我越发觉得人生的很多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使是最小的梦想也有可能慢慢变成现实。前提是这个梦想本身是可行的——如果一只大马哈鱼的梦想是爬到喜马拉雅山上去,这只大马哈鱼这辈子估计很难实现这个梦想了。现在回想当时的每一个场景,似乎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当时最受打击的时候,幸好自己没有放弃和消沉下去,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些机会,重新找回了自信;比如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尽量避免用自己的弱项和别人的强项硬拼;比如多向身边朋友请教,很多人生重要的决定或许是在一次不经意的交谈中获得灵感的。
  

我所经历的留学与考研:我所经历的留学与考研(1)
人生会经历很多选择,有时候一个正确的选择会给一个人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而一个不切实际的选择会让我们走很多弯路。当代的很多大学生,包括我自己在内,总是很难判断大学毕业之后到底哪条路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究竟是应该出国、考研还是工作?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很难找到合适的朋友或者师长来咨询。首先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职业规划咨询系统。在美国,在所有的大学和学院里,职业规划和咨询是由专门的办公室和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负责的。以哈佛大学为例,进学校的第一天,学校就会让学生意识到找工作的重要性。每一个学院都有Career Office(职业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找工作,包括尽最大的努力来联系校友,邀请他们回学院聚餐、讲座和咨询,甚至带回一些工作机会,或者在纽约、旧金山和华盛顿这样的主要城市举行Career Day(职业咨询日),让学生在那个时间段飞到这些城市,学校则会邀请重要工作单位的校友举行咨询会,集中解决学生的疑问。如果学生平时有疑问,可以随时预约这个办公室的咨询老师,咨询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可以请他们帮助你修改简历和个人陈述信。另外一个原因是在中国,读书的重要性被过度地夸大。中国的很多父母不太希望孩子们经历太多的风险,他们希望孩子们走的路越稳越好。于是孩子们即使发现读书并不是自己最感兴趣的选择,也会迫于父母的压力而选择读书,于是本科毕业之后读硕士、硕士毕业之后读博士、博士毕业之后读博士后,最后终于读成了“烈士”甚至是“圣斗士”。千军万马在通过了高考这一关之后直接冲向了考研这下一关,太多的人壮烈牺牲了自己的宝贵青春。
  选择,改变我们的命运。正确的选择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1998年走进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本科毕业考上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年考上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我亲身经历了考研和出国的全过程。虽然很难说这条路是不是最适合我的或者说这样的选择是否是最好的,但是很幸运的一点是,从南方的一个小镇,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和资源的家庭,我一步一步地进入了中国和世界最好的大学去读书,在年轻的时候获得了最宝贵的教育机会,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这样的选择也是经历过很多次失败或者成功之后才慢慢探索出来的。
  在我上本科的时候,最开始的想法是要在大学毕业之后马上出国。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去关注那些出国留学的信息,最喜欢读的书是关于出国留学成功人士的书。杨澜的《凭海临风》,王辉耀的《我在东西方的奋斗》,还有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出版的《精神的家园》几乎都被我翻破了。我不厌其烦地看着那些描写留学经历的故事,然后做着自己的美梦。但是我慢慢发现这样的选择对于我而言似乎是非常不现实的。首先,出国留学需要良好的经济条件。从准备出国留学开始,就得花很多钱,比如报名参加培训班、考试报名费、申请学校时要交的注册费(哈佛是75美金左右,斯坦福是100美金左右)、制作申请材料的费用、邮寄费(快递一份大概是130元人民币)。2006年我申请了8所学校,后来统计了一下大概用了两万块钱,这么大一笔费用是本科时期的我肯定没有办法支付的。因为当时的我并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爸爸妈妈每个月给的500块钱的生活费。除了准备出国的费用以外,还得准备一笔数目不小的学费。美国的很多硕士项目,尤其是非常热门的硕士项目的奖学金是非常少的。如果全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