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

第14章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第14章

小说: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人都要争取实现经济自由的梦想(1)
穷人的钱包是个现实
  一、认识我国的穷人状况
  1。怎样才是穷人
  穷人是和富人相对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穷人数目与日俱增,与富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穷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难题。我国也不能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继续发展,我国贫富分化差距越拉越大,相对于那些处于收入分配顶端的富人来讲,我国大多数老百姓都属于穷人。穷人意味着贫困,于是我们用“贫困”来代表穷人的生活状态。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贫困”是这样描述的:贫困是指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绝对贫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1997》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贫困是指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即人文贫困。人文贫困一方面强调政府有义务为人们提供更好条件,以消除贫困;另一方面它更注重贫困的“质量”,即贫困可以是国民普遍幸福条件下部分人生活改善相对滞后——相对贫困。
  2。我国穷人的状况
  2001年亚洲发展银行的专家指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为1480万人。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3月31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万人。另外学术界认为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应在1500万至3100万人之间,占中国城镇人口总数的4%—8%。总体而言,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数量较大,并且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而新华社的一篇报道援引一位权威人士的话说,中国目前城市贫困人口有3000万左右,约占城市总人口的1/10,并仍在不断增长。
  这仅仅是占中国人口约1/5的城市。要加上广袤的乡村地区数量该是多少?对具体数字学界估算不一,但最保守的估计农村的贫困人口也在3000万左右。
  亚行在《2002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说,中国在最近几年已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以消除贫困为目标的政策的确立,已使农村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8000万下降到2001年的3000万以下,大约占农村人口的3%。然而,中国政府制定的贫困线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的,比每天1美元的国际标准低很多。
  对于那些城市穷人,他们收入低,入不敷出;营养水平较低;穿戴和日用品简陋;住房条件差,有的甚至无力支付电费,晚上不敢开灯。困难职工反映最怕的是过“三关”,即生病关,子女辍学关和年节关。原民政部杨衍银副部长发表讲话称:“我国低保对象领到的低保金平均每人每月只有61元,甚至在有的地区,低保对象一个月仅仅领到10元钱,一家三口每个月就依靠30元低保金生活。我国城镇60%以上的低保户每月获得低保金100元以下,近30%的低保户每月获得的低保金在101至200元之间,仅仅的低保户每月获得200元以上。”
  二、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1。我国贫困人口有着明显的“转型期”或“过渡期”贫困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完全实行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我国不仅是低收入国家,也是收入分配高度均等化的国家,城镇人均收入为316元,基尼系数为,不存在城镇贫困现象。什么是基尼系数呢?我们应该做个了解。

人人都要争取实现经济自由的梦想(2)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为“差距偏大”,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如今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的速度快速增长,城市经济发展更快,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总体实现小康。由此可见,我国近年来城市中的贫困现象是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快速提高同时发生的。因此,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问题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贫困,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问题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现象。随着整个经济和转型期的结束,目前城市贫困的特点也就会发生变化。
  2。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并且有加剧趋势
  一般来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可以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加以体现,但是仅从这三个方面难以全面反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所以,根据我国国情,为系统地反映我国全社会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中的合理因素与不合理因素,并研究相应的具体对策,须以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为参考,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具体细分为城乡之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城镇贫困人口与城镇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乡村贫困人口与乡村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国家垄断行业与一般竞争性行业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公共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地方公共事业部门)与社会成员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同一行业(部门、企业)内不同职级或岗位成员间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等。在分析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基础上,须结合居民实际可享受的社会基本公共福利(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才能够真正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出实际差距。
  研究表明:200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经达到∶,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各类保障性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比将达到6∶1。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在2000年为,2005年为,在2000年已超过这一国际警戒线,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人人都要争取实现经济自由的梦想(3)
①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之比为∶∶,如果考虑东中西部居民享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各类保障性因素,实际上东中西部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将达到∶∶。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与城镇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城镇贫困人口与城镇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之比已达到∶,如果考虑居民享有的各类保障性因素,实际上我国城镇贫困人口与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差距将达到∶1。我国乡村贫困人口与乡村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我国乡村贫困人口与乡村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之比已达到∶。
  ③行业收入差距拉大
  国有垄断行业与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我国垄断行业与一般竞争性行业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之比已达到∶,如果考虑行业内成员享有的单位福利和各类保障性因素,我国垄断行业与一般竞争性行业居民平均实际生活水平差距已达到∶。我国公共部门与其他领域社会成员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亦迅速扩大,我国公共部门与其他领域社会成员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之比已达到∶,如果考虑居民享有的单位福利和各类保障性因素,我国公共部门与其他领域社会成员平均实际生活水平差距已达到∶。
  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显示:2003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年工资为14040元。其中,非垄断行业的农林牧渔业职工工资为6969元,电力、煤气、水等垄断行业是18752元,而金融业,职工年工资高达22457元,为农林牧渔业的3倍。如果再进一步细分,在电力、煤气、水行业中,电力工资又高于煤气、水这两个行业。据了解,广州市电力集团公司一名普通职工的月工资不到6000元,但加上奖金、住房公积金及各种补贴后,其年薪可达到15万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的10倍。深圳一家证券公司的司机年薪达12万元,是广东省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的8倍。垄断行业工资过高,早已引起社会众怒,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抑制措施。但让人意外的是,其垄断性行业的工资不但没有回归合理水平,却“增幅”依然领先。
  ④职业收入差距明显
  近年来,我国同一行业(部门、企业)内不同职级或岗位成员间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显著分化,其中垄断行业、公共部门、外资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高层、中层和基层成员实际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12∶5∶1,如果考虑成员享有的单位福利待遇、职务消费和各类保障性因素,我国垄断行业、公共部门、外资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高层、中层和基层成员实际生活水平差距已达到35∶13∶1;我国一般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的高层、中层和基层成员实际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5∶2∶1,如果考虑成员享有的单位福利待遇、职务消费和各类保障性因素,我国一般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的高层、中层和基层成员实际生活水平差距已达到12∶7∶1。
  3。贫困人口的行业和区域分布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贫困人口多来源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采掘、制造、建筑和商业等行业。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数据显示:贫困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煤炭等采掘业()。我国贫困人口多在内陆地区、“三线”地区、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较浓的地区。有数据显示,中部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为,西部为,而东部沿海地区则只有4%。

人人都要争取实现经济自由的梦想(4)
4。财富集中度高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年对全国54000多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72元,比上年增加2012元,增长;占总体20%的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5元,比上年增加263元,增长。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1扩大到∶1,最高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最低组。占城市居民10%的富人占有45%的城市财富,而同样比例穷人只拥有城市财富的。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全国城市居民综合社会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及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仅为收入最高的1/5人口拥有收入的。
  可见,少数人掌握了绝大多数财富,多数人却只有着少数财富,财富越来越趋向于集中。从我国财富在人群中的这种分布态势来看,已经到了必须引起各界特别是高管层重视与警戒的严重地步。问题的严重性不止于此,我们的收入差距,是建立在一个庞大的贫困人口基础之上的。不可否认,经过20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全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30%下降到3%。但按照中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来看,贫困人口界定的标准也要与时俱进。因为按人均收入一天一美元的国际通行标准和购买力评价折算(中国的贫困线实际为年收入924元人民币),那么,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当有7580万人。如按世界银行贫困标准测算,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却有2亿人之巨。
  5。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实质是收入分配制度与政策设计滞后于改革开放的进程,收入分配秩序较为混乱,有失社会公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