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俞敏洪如是说 >

第6章

俞敏洪如是说-第6章

小说: 俞敏洪如是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比别人做得好一点”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俞敏洪的大学时代。
  俞敏洪刚迈进北京大学校园时,由于他难懂的江苏农村普通话而被“边缘化”,对于一个学习英文的学生来说,缺乏沟通和交流很难学好英语,曾流传说有老师这样批评俞敏洪:“你除了俞敏洪三个字能听懂外,恐怕再没有什么能听得懂了!”可想而知俞敏洪当时是何等的自卑。
  自卑犹在,俞敏洪却不甘心当一个被忽略的边缘人,他决心改变现状。他戴着耳机,在北大语音实验室废寝忘食地练习英文听力,但是两个多月以后,不会说、听不懂的现状依然没有多少改变。这时,他决定摆脱现行教学模式的束缚,另辟蹊径。他从小书店里买了一套《新概念英语》,抱着大录音机,钻到了北大的小树林里,开始了他的疯狂之旅。
  俞敏洪杜绝了一切人情往来,也不去上课,一天十几个小时地狂听狂背,用他自己的话说,眼睛都听绿了。这样疯狂地学习了两个半月以后,他就能听懂任何人所讲的任何英文,他终于成了会听英文、会说英文的人。当时,班上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有人语音标准,有人文笔优美,有人口头表达能力强,还有的阅读速度奇快。俞敏洪发现自己发音不是强项,但是他记性好,很多次老师讲课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生僻单词,一般同学都被难倒,他却能将其词性、词义以及延伸意思娓娓道来,令老师和其他同学刮目相看。而俞敏洪也渐渐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的强项。他想,我为什么不把时间放到效果更显著的记背单词上呢?
  俞敏洪的方法很笨,很简单,同时也很有效,那就是每天比别人多背多记。
  你做任何事只要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做好一点点就行了。如果别人每天背10个单词,你每天背11个单词,这样一年下来你就比别人多背365个单词,而一年后那个人想追赶上你,可能要多花两个月的时间。
  俞敏洪就是这样成为了班上小有名气的“活字典”。1985年他留校任教,他的英语词汇量达到了巅峰——7万多个,比一本六七厘米厚的《朗文英汉双解词典》还要多一倍,也因此他获得了一个称号:“超级英文词典”。这也是他为什么后来从北大辞职后,首先想到的自己能做的事情——培训别人如何学习英语。
  

把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
任何一个大的目标都可以分成许多小的目标来实现,即使你不能一下子达到最高目标,你只要一步一步向前走,最终就能实现。因为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是为你下一个更大的目标做准备的。
  没有远大目标的人注定不能成功,但是有了远大的目标却不善于将其细分化,这样的人也很难获得成功。
  俞敏洪喜欢用金字塔和石头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目标细分的必要性:
  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集成了生命的永恒。
  如果将创业目标比作金字塔的话,那么到达终极目标的路程就是一个建造金字塔的艰难过程。巍峨雄伟的金字塔,人类智慧完美体现的伟大结晶,事实上也是从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造出来的。这一块块的石头就是一个个被细化了的目标,没有它们,作为终极目标的金字塔就不可能竖立起来。
  俞敏洪的这个认知,是从父亲所做的一件小事中总结出来的。俞敏洪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烂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顺手捡起带回家。久而久之,俞家的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俞敏洪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狭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更加拥挤不堪。直到有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俞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父亲做的这一件事情给俞敏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深深地影响了俞敏洪后来做事的心态和态度。
  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我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在我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在古今中外,将大目标分成小目标而获得成功的大有人在。比如,著名的国际马拉松两届冠军、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就是这样一个人。
  1984年,之前默默无闻的山田本一获得了在东京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冠军,成为当时最受注目的“黑马”。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山田本一的运气好,所以当山田本一回答记者说他是凭着智慧获得了胜利时,大家都不以为然。然而,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在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比赛上,山田本一再次战胜了众多“重量级”选手,获得了冠军,并且再次以“我凭着智慧战胜了对手”让想找到答案的人们如坠五里雾中。直到10年后他出版了自传,才将这一谜底公之于大众,他说:“每次比赛前,我都要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勘察清楚,并将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幢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终点。比赛过程中,我以最快的速度奋力向银行冲去,因为它就是我的第一个目标,接着我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红房子,因为它是我的第二个目标……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成了几个小目标,并一一攻破,全程就这样轻松地跑下来了。”这一道理是山田本一慢慢琢磨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和其他比赛选手一样,将终点设为自己唯一的一个目标,结果他发现跑了十几公里就已经疲惫不堪了,他被前面那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这样的道理早就被俞敏洪悟到了。新东方的整个创办过程就是从一点点希望做起,最后不断扩大发展的过程。
  当年别的培训班每期招30个学生的时候,我就想我能不能每期招40人,我并不因为一些大的培训班每期能招几百甚至上千人我就绝望了,就用头碰南墙,我只想每期多招一些学生我就满足了。
  新东方的学员人数就这样一年比一年增加,俞敏洪生性谨慎,他不求快,他要求的是新东方一点一点长大,顺其自然,而与他同期的许多人因为求快求大心切,如今已经无从寻找其踪迹。新东方从1993年的拥有13个学员发展到了2007年的将近500万学员,成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新东方的成功,其实就是目标管理的成功运用。
   。。

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
创业者在具体运作中不一定要事事亲为,面面俱到,但是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却是保证自己在业内游刃有余的必备条件。尤其对于从零开始的创业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俞敏洪以自己创业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绝对不做自己能力控制不了的事情。自己一定要能当大厨,这样当你的大厨撂勺子时,你还可以救场。
  2006年9月30日,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召开的“中关村优秀留学人员企业”的表彰大会上,俞敏洪谈到他的创业心得时同样强调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促成创业取得初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创业者本人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或行业中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威信和说服力,才会有更多有才能的人愿意追随自己。
  在创业初期,俞敏洪之所以能够召集一帮优秀老师把新东方的出国考试辅导做到最好,是因为他本人就是搞出国考试辅导出身的。他对国内同行业的培训学校很了解,所以在招聘老师的时候,他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哪些人符合新东方的要求,哪些人不符合。况且,他自己就是一名优秀的培训老师,在与老师们谈薪酬的时候,他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1996年以后,新东方涌进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英语人才,他们都拥有各自的强项,如王强的美式思维口语教学,包凡一和何庆权的英语写作教学,罗永浩的GRE填空教学,钱永强的GMAT和GRE逻辑教学,胡敏和何钢的雅思、基础英语教学,江博的激情新概念英语教学,等等。但是他们都非常佩服俞敏洪的一点,那就是他的GRE词汇。俞敏洪的词汇量在巅峰时期达到了7万以上,7万词汇是什么概念?即使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也是吓人和罕见的,在全中国可以排在前十名。
  俞敏洪在英语培训上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还有一个好处,如果有老师甩手不干了,俞敏洪也能临时救急,顶替该老师的课。
  在讲课风格上,俞敏洪是新东方“激励派”的代表人,在当时所有的新东方老师里,他教得最好,对于这点,俞敏洪非常自信:
  我去给学生上课,我一定是个合格的老师,打90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不仅如此,俞敏洪还出版了数本英语教学与学术著作,其中包括:《GRE词汇精选》、《GRE词汇逆序小辞典》、《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英语现代文背诵文选》等,主编了《英语我爱背单词》光盘、《英语GRE词汇大突破》光盘、《GRE模考》光盘、《GMAT模考》光盘等,成为中国颇有名气的英语教学专家。
  因此,能让当时英语教学领域中的这些数一数二的精英人才追随自己,除了俞敏洪的个人魅力,他在专业知识与能力上的造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情绪也是一种重要资本
英国著名管理学者凯文?汤姆森在其《情绪资本》一书中说道:“在新世纪,情绪资本(Emotional Capital)将成为每个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一项重要资产。”凯文?汤姆森认为,只有经营好情绪资本,企业才可能整合和优化信息资源,挖掘更多的智力资本。而在俞敏洪看来,创业者的身上必须兼有“激情”和“理智”两种情绪资本。“新东方”可以说就是这两种情绪资本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有激情的一面,也有很冷静的时候,我用激情做了梦想,用冷静做了新东方。北大的人一般不脚踏实地,我在做新东方的时候还比较理智,因为做一个企业不理智不行,但新东方恰恰又是一个承载着梦想的企业,没有激情也不行。
   。。

拥有高昂的创业激情
世界上做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全身心热爱自己做的事情的,否则他一定会半途而废。对我个人来说,我一定是全身心在做新东方,就像沃尔玛的总裁一辈子都开着自己的小飞机在全世界每个店飞来飞去,看到商品都恨不得去亲吻一下,他对每个商品都充满感情,你说他能不把每个商品卖得像艺术品一样吗?
  俞敏洪所说的“全身心热爱”就是一种创业激情。激情是创业者最基本的前提与素质之一,创业者大多是非常有激情的人,一个没有野心没有魄力没有激情的人,期待他去创业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从北大出来的第一个梦想是每个月能比原来多挣一些钱,我充满激情地去上课,去挣钱,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现在我对新东方的教育梦想充满了激情,所以我才有勇气继续把新东方做下去。
  1992年12月的某一天,俞敏洪租了北京图书馆(现在的国家图书馆)一个能容纳1200多人的报告厅举办免费的讲座。寒冬腊月,俞敏洪穿着大衣都觉得冷,所以他想最多能来几百人就不错了。没想到,竟来了四千多名学生。报告厅坐满后,剩余的学生被关在门外。结果进不去的学生就很愤怒,在外面又是推门又是砸玻璃,附近紫竹院的几十名警察全部出动维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