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正传-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思之后便是茅塞顿开,他决定发愤图强,苦学英语!就在那堂地理课结束以后,一放学回家,马云就开始行动了。他从自己的小“金库”(储蓄罐)里拿出6毛钱,到小卖部里买了个袖珍型的纸喇叭,并确定了自己的伟大目标——苦练英语,成为“杭州英语第一人”!
从此,他开始每天坚持听英文广播,包括英国的BBC,*。除此之外,那位地理老师常去的西湖边,也成了马云最爱去的地方,成了他学习英语的
“宝地”。
马云的少年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之间,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神州大地刚刚刮起,来自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外国游客,像赶集似的涌入这片古老的东方圣土:他们游览长城、故宫这样的名胜古迹,参观上海外滩、东方明珠这些近现代的宏伟景观……当然,在这中间,少不了美丽的“人间天堂”杭州,少不了雷峰塔、西子湖。
少年求学梦(3)
于是,在西湖边,每当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马云就主动凑上去和人家练几句,还经常免费给老外充当导游,骑着自行车带着他们围着杭州城满大街跑……
疯狂英语的发起者李阳老师说过,中国人学英语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怕”字——怕丢脸而不敢说,怕丢脸而不敢大声说。而马云的优点恰恰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脸皮厚”,所以不怕出丑,不怕被人嘲讽,也不怕遭人白眼,他只有一个信念:只要给我机会说英语,别人怎么说都不重要!
马云就这样孜孜不倦地苦练英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昔日的“差生”竟然成了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英语奇才。一个从没出过国的中国学生,口语流利到如此程度,的确是罕见的,就在西湖边上,由于马云经常给外国游客做导游,有时候连老外都以为这个小朋友是从欧美回来的归国“小华侨”。
经常出去做导游,找老外练口语,不仅让马云练就了过硬的“真功夫”,更让他在小小年纪就打下了广泛的人脉基础,并不断冲击着这个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据马云后来回忆,“在和这些外国人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外国人的想法和我受到的教育有很大不同,让我了解到外面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1979年一天,15岁的马云一个人站在杭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门口:他又开始寻找“猎物”了。结果,就是在那一天,他结识了一对来杭州旅游的澳大利亚夫妇。
那对夫妇非常喜欢这个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着他们跑遍杭州城的中国少年,喜欢马云的韧劲、乐观、刻苦。后来,在那对夫妇回国以后,马云还一直和他们保持着长期的通信往来,“几乎每个礼拜通一次信”,成为那个时代的“笔友”,更是忘年之交。
3。 屡战屡败的“高考老兵”
从小学开始,各门功课中最让马云感到头疼的,非数学莫属。
那可不是一般的头疼,简直糟糕得一塌糊涂。初中毕业那年,颇有自知之明的他想考个退而求其次的二流高中。结果,连考两次都名落孙山,最大的原因就是数学太差。
马云自嘲说,这其中的原因,也许与脑袋太小有些关系。从小马云就以这样一种形象而广为周围人所知:小脑袋,小身子,小眼睛。脑袋小的人,大多给人以一种不够聪明的感觉,而他自己似乎也心知肚明,“我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
明知自己的数学只有那半斤八两,马云天生却非常“阿Q”。18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在报考志愿表上填了让自己无比自豪的四个大字:北京大学。
几个月后,在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怀疑下,马云第一次走进了考场。结果,那一年他的数学考了1分。
这个成绩,说是全国倒数第一未免太过武断,至少在整个浙江省也是“榜下有名”的。
落榜后的马云,垂头丧气,他觉得自己根本不是上大学的料,也没那个好命,便准备去做个临时工以贴补家用。
在一位表弟的引领下,他先去西湖边一家宾馆应聘,想做个端盘子、洗碗的服务生。结果,陪他一块去的表弟被顺利录用了,而他自己却遭无情拒绝。被拒绝的理由很简单:那位表弟长得又高又帅,而马云长得又矮、又瘦、又难看。马云无语,只能暗叹:长得不好,也是我的错。极富意味的是,至今马云这位表弟还在一家饭店的洗衣班里,做一名普通的洗衣工。于是,若干年后便有了那句脍炙人口的“马氏语录”:一个男人的才华往往与容貌成反比。
无奈之下,马云只好去寻找那些不要求长相好看只要求有力气就行的活儿干。通过父亲的关系,他找到了《山海经》《东海》《江南》等杂志社,为他们打零工。于是,在那炎炎烈日之下,在那狂风暴雨之中,杭州城里又多一个18岁的瘦弱少年,肩上披着个比他身子短不了多少的大毛巾,一边擦汗,一边用力蹬着那笨重的三轮车,沿着那崎岖不平的小路,缓缓而行……
而他每天出苦力的唯一报酬,就是赚取那微不足道的一块钱工费。可以想象,对一个刚刚成年的男孩子而言,这条路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一直走下去,他的未来在哪里呢?他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也许如老舍笔下那个同样顶着炎炎烈日、卖力拉着黄包车的“骆驼祥子”,也许是列宾笔下那些手里拉着纤绳、嘴里绝望般的念叨着“路还长着呢”的伏尔加河纤夫们……
少年求学梦(4)
不过,上帝似乎并没有对马云那么刻薄、麻木,在最关键的人生旅程上,还是慷慨地为他点亮了一盏明灯。
有一天,在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时,他蹬着三轮车来到了数十里之外的金华。就是在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他捡到一本让自己从此之后爱不释手的书——陕西作家路遥写的《人生》。
《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知识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在他向理想靠近一步的时候,定会有一种东西横在他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可以影响整整一代人的。正如路遥之后的《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几乎所有70年代生人一样,《人生》也影响了许多出生60年代也包括马云在内的那一代。
闲暇时,马云随手翻阅此书,被这部作品彻底感染了。不仅仅是其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主人公高加林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更是深深地打动了刚刚经历一场人生“滑铁卢”的少年马云。
渐渐地,马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练。用孟子的话说,那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用一首多年以后马云经常唱的歌曲来表达,那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再回首,马云常常感慨: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春风不解风情,吹动少年的心,让昨日脸上的泪痕,随记忆风干了……
读完这部作品,经历一番灵魂深处“闹革命”般的反思之后,少年马云开始下定决心:再战高考!
于是,在他19岁那年,信心十足的马云终于再次走进高考的考场。那一次,他的数学考了19分。
拿到成绩单以后,父母这回再也不对这个“不争气的孩子”抱任何希望了,他们无奈地摇摇头,“没治了,没一点希望了”。这一回,父母都劝他,“你就彻底死了这条心,安安稳稳做个临时工,学点手艺吧”。
然而,马云却毫不甘心,连续两次高考失利,反而让他越战越勇。由于无法说服父母让他继续复读,马云只得一边打工,一边复习。于是,为了工作学习两不误,马云白天打工,晚上念夜校。为了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了鼓励自己一下,每到星期日,他就早早起床,赶到离家有一个多小时路程的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复习。
由于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复习功课的学生很多,座位根本不够用,只能遵循“物竞天择”这种最古老的竞争法则——谁来得早谁有座位,谁抢得上谁坐。
常言说得好,“不打不相识”。有一次,在抢座位的“争斗”中,马云意外遭遇了5个大个子“死党”。后来,在双方交手几个回合之后,志趣相投的他们竟然奇迹般成为生死之交的“铁哥们”。于是,在一个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在浙江大学美丽、宽阔的校园里,经常会看到6个年龄相仿的落榜少年,毫无顾忌地躺在那翠绿的大草坪上,对着蔚蓝而空旷的天空大声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
20岁那年,马云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在走进考场前的一天,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告诉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后,马云和同学核对数学题的答案,然后马云就很自信地说:“这次肯定能及格了!”那一次,他的数学考了79分(那时,数学一科满分是120分)。
第三次高考成绩出来后,数学课虽然“超长发挥”并破天荒地考了个79分,但若以总分计算,他的成绩仍然在本科线之外,差5分。不过,马云似乎已经很知足了,他倒是心安理得:就我这水平,能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管他什么专科、本科!
令人惊喜的是,就在马云准备进杭州师范学院读专科时,天上居然掉下了个硕大无比的“馅饼”。由于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刚刚升级到本科不久,在马云报考英语专科的那一年,本科专业居然出现了报考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的意外情况。于是,为了完成计划,外语系的领导们破例做出了让部分成绩优秀的专科生“直升”本科的特殊政策。就这样,在专科生里英语成绩最好的马云,摇摇晃晃地被调配到了本科专业,捡了一个“馅饼”!
txt小说上传分享
风雨马老师(1)
今天,当镁光灯聚焦在马云身上,闪耀的光环笼罩在他的头顶时,马云经常提醒人们:“我是教师出身,曾经教过六年的书。”
那六年,他收获了最诚挚的友情,并为日后走上创业之路、成功之路积累了最宝贵的财富;那六年,他收获了最纯美的爱情,实现了日后为人所称颂的“人生伴侣+创业伙伴”之美丽梦想;那六年,是海博翻译社的磨难,让他一生都信奉四个字:永不放弃。
上天待马云总算不薄,终于在其接近而立之年时,为他绽放了命运的第一缕阳光……
1。 象牙塔里的幸福生活
1984年,20岁的马云终于以“阿甘”般的傻劲,跨进了大学的校门。从这时起,命运之神也开始眷顾他。
大学校园里的马云,如鱼得水。“并不十分用功”的他,却能稳坐英语专业的前五名。于是,他把更多心思花在学业之外,参加各种学生社团。
到1985年的时候,马云已经读大学二年级了,在六年前结识的那对澳大利亚夫妇的邀请下,他第一次有机会出国,到他们家里访问。而正是这次到国外的机会,真正改变了马云的观念。从那以后,那对夫妇几乎每一年都要到杭州来玩,在马云家里住上一到两个月,并把马云当作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不仅如此,在马云念大学那几年,家里经济条件是很差的,而那对夫妇则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直资助马云读完大学。
入学后不久,他就参加了学生会。结果,将往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气魄用于工作中的他,竟在学生会中名气大震。这名气,甚至扩大到杭州师范临近的高校中。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马云当选为杭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再过不久,他又登上了杭州市*主席的位置。
有一次,班上有一个同学因一点小错被取消研究生考试的资格,而这个同学和马云并没有特别深的关系,但是马云深为他痛惜,因为这个同学的专业成绩相当不错。如果他不能参加研究生考试,就意味着要被分回远在农村的家乡,再也不会有专业发展的机会。
马云对他说:“OK,我去给你说说。”
紧接着,马云找班主任,找系领导,找院领导,足足花了两天半时间,终于说服了他们。最后,他们同意恢复那位同学的考试资格。从那以后的四五年里,马云再也没有听到他的音信,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