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原理-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29 吴传清,孙智君,许军。 点轴系统理论及其拓展与应用:一个文献述评'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2):30…36。
230 陆大道。 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34。
231 陆大道(1986)最早将〃轴〃界定为〃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将〃重点开发轴〃界定为〃重要的交通干线(港、站在内),有时还加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所经过的、附近有较好的位置、资源、经济基础等条件,因而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和远景的地带〃(陆大道。 二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2):110…118)。陆大道。1995年将〃轴〃进一步界定为:〃轴〃是指在一定的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由于轴线及其附近地区已经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并且还有较大的潜力,又可称作〃开发轴线〃或〃发展轴线〃,〃轴线不是单纯几个中心城镇之间的联络线,而是一个社会经济密集带〃(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7)。陆大道在2001、2002、2003年对〃轴〃作了更为简炼的诠释, 认为〃轴〃指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轴〃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活动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员、金融等方式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在〃基础设施束〃上往往会形成产业聚集带(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再回顾'J'。地理学报,2001,56(2):127…134;。陆大道。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1):1…6;刘卫东、陆大道,等。 中国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
232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9。
233 陆大道。 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20…221;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7…138。
234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8;陆大道。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1):1…6。
235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64;陆大道。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1):1…6。
236 魏后凯。 区域开发理论研究'M'。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1):16…19。
237 聂华林,高新才,等。 区域发展战略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9…110。
238 陆玉麒。 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4…146。
239 陆玉麒。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1):85…95。
240 陆大道关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的论述最早见于《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97…98);在《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18)中沿用1988年的表述,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表述为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由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四个阶段;在《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04…107)、《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11…313)等著作中进一步规范完善。此外,陆大道(1995,2002)还论述了点…轴系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规律,参见本章第三节。
241 该理论最早见于安虎森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空间二元结构的形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63…67)。他认为,区域空间结构演进分为农业经济占优势的低水平均衡阶段;集聚、核心…外围形成阶段;扩散…多核阶段;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化阶段。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09…311;第二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27…329)、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490…493)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
242 '台'于宗先,等。 空间经济学'M'。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144…145。
243 薛普文。 区域经济成长与区域结构的演变'J'。地理科学,1988(4):379…384。
244 刘再兴,等。 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176…179。也有学者以〃区位指向〃来解释促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这一机制,参见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9…180;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0。
245 覃成林,等。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原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86…87;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0…181; 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0…192。
246 覃成林,等。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原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92…95。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3-184。 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92-193。
247 魏后凯。 走向可持续协调发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31。
248 吴传清,孙智君,李群峰。促进中部崛起的产业增长极战略研究'M'。 学习与实践,2007(10):26…32; 吴传清,李群峰。 促进中部崛起的区域增长极战略研究'M'。经济前沿,2007(11):19…22。
249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 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7;崔功豪, 魏清泉,刘科伟。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08。
250 陆大道。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1):1…6。
251 陆大道。 二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2):110…118。
252 陆大道。 二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2):110…118。
253 魏后凯。 走向可持续协调发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35。
254 陆大道。 二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2):110…118。
255《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及:在生产力的总体布局方面,以东部沿海地带和横贯东西的长江沿岸相结合的〃T〃型结构为主发展轴线,以其他主要交通干线为二级发展轴线,按照点、线、面逐步扩展的方式进一步展开生产力布局。《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提及:2000前后,我国生产力布局以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为主发展轴线,结合陇海、京广、浙赣…湘黔、太焦…焦枝、哈大、南昆铁路沿线等为二级发展轴线,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建设总体布局的基本框架。
256 陆玉麒。 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应用前景'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3):10…13。
257 魏后凯。 区域开发理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1):16…19。
258 魏后凯,等。 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33…334。
259 魏后凯 区域开发理论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1):16…19。
260 目前国内出版的大多数区域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都是沿用国际经济学中的国际经济分工理论、经济地理学中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来阐释一国范围内区际经济分工问题,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具有区域经济学学科特色的区际经济分工理论体系。有关原苏联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家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中国学者的代表性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述评可参见《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吴传清,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5…36、141…152)。
261 目前国内出版的大多数区域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都是沿用国际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理论来阐释一国范围内区际贸易问题,未能揭示出区际贸易的一般性规律,区域经济学的区际贸易理论亟待拓展建设。
262 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中专辟一章(第十章)论述经济增长中的区际传递和国际传递问题,内容涉及区际传递的效应分析、区际传递与国际传递的比较等。
263 郭万清。 论经济增长的区际传递'J'。 江淮论坛,1988(3):18…25。
264 曾坤生。 动态协调发展:迈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1998:133…134
265 程必定。 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J'。经济研究,1995(7):61…66;程必定。 区域经济空间秩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117。
266 武友德。不发达地域经济成长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34。
267 马海霞。 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3。
268 郭万清。 论经济增长的区际传递'J'。 江淮论坛,1988(3):18…25。
269 厉以宁,等。 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26…30、245…271。
270 马海霞。 区域传递两种空间模式的比较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1(2):30…32;马海霞。 区域产业传递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1…24;马海霞。 区域传递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3):82…85;马海霞。 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71 M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M'。London:Duckworth;1957。
272 冈纳·米尔达尔。一国地区经济不平等的趋势'G' ∥郭熙保,等。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349。国内区域经济学界一般将作者及该文献译作:〃冈纳·缪尔达尔〃;〃一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趋势〃…引者注。
273 冈纳·米尔达尔。一国地区经济不平等的趋势'G' ∥郭熙保,等。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349。
274 冈纳·米尔达尔。一国地区经济不平等的趋势'G' ∥ 郭熙保,等。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352。
275 冈纳·米尔达尔。一国地区经济不平等的趋势'G' ∥郭熙保,等。 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348。
276 赫希曼1958年指出:他关于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的论点最初来自其论文《不发达国家中的投资政策与〃二元性〃》(载《美国经济评论》1957年9月第47期);他发现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1957)一书中也对相同问题进行了探讨,使用的概念工具相类似,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正和他的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相对应,但在重点与结论部分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赫希曼认为缪尔达尔的分析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他没能认识到增长点的出现和由此引起的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发展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任何地方进一步成长的条件;其次,他对累积因果机制的先入为见,使他看不到一旦向南北极的分化运动在某国内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强大的力量,把它推向转折点;最后,他所描述的国际间的增长传递仍然太黯淡,因为他忽视了国家之间的极化(回波)效应要比在同一国家区域间的极化效应薄弱得多〃。参见'美'艾伯特·赫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M'。曹征海,潘照东,译。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169…170。
277 HIRSCHMAN A O。 Investment Policies and 〃Dualism〃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47):550…570。
278 HIRSCHMAN A O。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279 '美'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曹征海,潘照东,译。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166。
280 RICHARDSON H W。 Growth Pole Spillovers:The 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