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区域经济学原理 >

第2章

区域经济学原理-第2章

小说: 区域经济学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区域〃 和〃区域经济〃范畴分析
  
  
  经济学是从时间、空间和部门(产业)三维视角探讨人类经济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人类经济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空间载体,把经济活动置于空间维的视角考察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根本所在。每一门学科都有一系列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基本范畴,这是演绎本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主要有:〃经济区域〃(简称〃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利益〃、〃区域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区位〃( 简称〃区位〃)、〃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布局〃、〃区域产业组织〃、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简称〃区域空间结构〃)、 〃空间聚集与扩散〃、〃区域优势〃、〃区际经济差异〃、〃区际经济传递〃、〃区际经济分工〃、〃区际要素流动〃、〃区际产业转移〃、〃区际经济合作〃、〃区际经济冲突〃、〃区际经济竞争〃、〃区域竞争力〃、〃经济区划〃、〃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管理〃、〃区域治理〃等。本节重点分析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区域〃、〃区域经济〃 两大核心范畴。
  
  一、〃经济区域〃范畴
  
  (一)经济区域的内涵
   〃区域〃(Region)概念最早为地理学所使用,自17世纪以来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20世纪以来,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区域问题的研究日渐重视,〃区域〃一词已成为众多学科广泛使用的空间范畴。尽管如此,要给〃区域〃作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却极其困难。区域经济学家理查森(H·Richardson,1978)曾深有感触地指出:〃精确地定义'区域'是如此可怕的一个梦魇,以至于大多数区域经济学家宁可回避这项工作〃。①
   〃区域〃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划分的地球表面上一定的空间范围。但不同学科对〃区域〃概念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把〃区域〃理解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政治学把〃区域〃理解为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把〃区域〃理解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经济学则把〃区域〃理解为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广义的〃区域〃一般可分为〃自然区域〃、〃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三大基本类型。从学理上而言,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为狭义的〃区域〃概念,专指〃经济区域〃(Economy Region)。
  1.中外学者关于 〃经济区域〃(〃区域〃)概念的界定
   (1)国外学者的观点。国外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对〃区域〃概念进行界定的当推1922年前苏联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所作的定义。即:〃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②这一定义强调〃区域〃是一国范围内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其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国际区域经济学领域影响最广的〃区域〃定义当推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在《区域经济学导论》(1971;1975;1984)③一书中所提出的观点。胡佛从应用和管理的角度指出:〃区域即是区域经济学家获准研究的地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察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④该定义强调〃区域〃是按同质性标准或功能一体化标准划分出的〃一片地区〃。
   (2)国内学者的观点。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概念提出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见表1。1)。其中,程必定等(1989)提出的〃区域〃定义是中国区域经济学形成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⑤它强调〃区域〃是一国范围内具有特定的地域构成要素、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郝寿义、安虎森等(1999,2004)提出的〃区域〃定义借鉴了胡佛观点的合理内核,强调〃区域〃通常是指〃极化区域〃。张可云(2001)提出的〃区域〃定义强调区域的同质性或内聚性特征、毗邻性特征以及共同利益特征。张敦富等(1999)提出的〃区域〃定义强调区域的地域性、独立性、内部联系紧密性等特征。魏后凯等(2006)提出的〃区域〃定义强调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构成区域的五大基本要素。杜肯堂、戴士根等(2004)提出的〃经济区域〃定义是一种各家观点的集成之说,强调〃经济区域〃是一国范围内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的、赋予相当自主权益的、载负一定经济活动能力的、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
  表1。1         国内区域经济学学者关于〃经济区域〃(〃区域〃)概念定义的代表性观点
 学者(年份)
  基本观点
 程必定(1989)
  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的地域构成要素的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在国家没有消亡的时代,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一般是指一国范围的经济区域。
 张敦富(1999)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郝寿义、安虎森(1999、2004)
  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有一个以上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张可云(2001)
  区域是指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且构成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的彼此邻接的地区,是通过选择与特定经济问题相关的特性并排除不相关特征而有目的地界定的。
杜肯堂、戴士根(2004)
  经济区域是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魏后凯(2006)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整体。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是构成一个区域的五个基本要素。
  资料来源:整理自程必定,等。 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4; 张敦富,等。 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 郝寿义;安虎森,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8; 郝寿义;安虎森,等。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8; 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170; 杜肯堂;戴士根,等。区域经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魏后凯,等。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2、19。
  
  2.〃经济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
  上述〃经济区域〃概念界定众说纷纭的状况说明对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区域〃作一个比较确切且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界定是比较困难的。综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区域〃(一般简称〃区域〃)概念包含以下基本内涵:
   (1)经济区域是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基于分析、研究、规划、管理的需要而划分的经济空间。经济学视域中的〃经济区域〃一般可分为三个层面。即:①一国范围内的经济区域。如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湾地区等。②跨越国家边界、由若干国家疆土或部分疆土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如欧盟经济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等。③由若干国家部分疆土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如湄公河流域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区域〃特指第一个层面的经济区域,即一国范围内所划分出的不同的经济区域。跨越国家界限的第二、三层面的经济区域属国际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⑥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中央政府对各经济区域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为各经济区域发展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并通过宏观调控支持各经济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一国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是一国空间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在地域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国国民经济整体。
   (2)经济区域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内聚性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同质性和内聚性是界定和划分经济区域的两大基准。在某一或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特点的多个不同空间经济单元所组成的经济区域为〃均质区域〃(Homogeneous Region)。如西方国家常常根据人均收入和就业率指标,划分出贫困区、萧条区和发达区等类型。又如中国基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发展基础及潜力等因素的一致性,将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四类主体功能区。由若干异质空间经济单元所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经济区域为〃极化区域〃(Polarizable Region,又称〃集聚区域〃、〃功能区域〃、〃节结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区域、珠江三角洲城市圈区域、武汉都市圈区域等。尽管〃规划区域〃(Planning Region)是基于政府规划或政策取向而划定的经济区域,但其划分方法实质上仍是以同质性或内聚性为基本原则。
   (3)经济区域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共同利益、在地缘上彼此邻接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内聚力是构成经济区域的基本要素之一。胡佛(1975)强调〃一个区域,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区域,就在于区内有一种认识到某种共同区域利益的一般意识〃。⑦张可云(2001)将〃共同利益〃引入经济区域概念的内涵之中,提出了〃区域:一个空间利益共同体〃命题,认为没有任何共同利益的多个空间单元是不能构成一个经济区域的,匀质区域的共同利益来源于其同质性,节点区域的共同利益来源于彼此功能的相互依存,规划区域的共同利益在于区内统一的政策与规划;若没有一个共同利益维系,多个地域单元将缺乏凝聚力,既不可能有共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也不可能产生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行为。⑧
   (4)经济区域是一个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结构较为完整的社会经济综合体。经济区域既不是以自然特征(如地质、地貌、气候、植物等)为标准划分的自然地理区域,也不纯粹是一国的行政区域,而是在考虑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按照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划定的经济空间。研究经济区域离不开行政区划的理由在于:两者在相当程度上有着叠合一致性,行政区划应考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经济区域的形成又大多受到政府规划和政策导向的影响;行政区划便于政府规划和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权益的协调,同时也便于研究人员获取统计资料和数据开展区域分析。正是基于这一点,胡佛提出了〃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这一论断。⑨经济区域不是单一生产结构,而往往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导、围绕专业化部门相关的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都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并且是包容社会文化、政治诸因素在内的综合性的统一体。经济区域应具有组织和协调内部经济活动和区际经济联系的能力。经济区域一般都具有各自专业化特点,区域内的同质性与区际间的差异性表现为区际间的分工与专业化。不同经济区域之间基于分工与专业化所结成的密切的经济联系,构成了一国的国民经济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将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区域〃(简称〃区域〃)概念进一步界定为:经济区域(区域)是指一国范围内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经济结构较为完整且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的地域空间。
   (二)经济区域的类型
  1.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
  尽管目前国内外尚无一个公认的将一国国土空间划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