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好父母 好孩子 >

第18章

好父母 好孩子-第18章

小说: 好父母 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宝之一:激情和爱。
  爱情之树,要靠激情来浇灌,才能根深叶茂,结满果实。初恋时,男人充满激情的亲吻,会令女人激动得流下热泪;女人充满激情的亲昵,也会使男人倾倒。结婚以后,一些年轻的夫妻都忽视了自己激情的魅力,整天熟视无睹,甚至变得冷冰冰的。爱情之树的枝叶开始枯黄了。
  一次,我去外地讲课。一位职位很高的女领导干部,听了很受感动,邀请我去她家和她丈夫谈谈。她说,他们夫妇俩的关系很紧张。
  我接受了她的邀请。走进她那装修得挺豪华的四居室的家,发现家庭气氛过于冷清。她的丈夫是某杂志社的摄影记者。女儿上了大学,住在学校。

5.培养合作能力……学会微笑和赞美(2)
  “你跟‘知心姐姐’谈谈。”这位女士用命令的口气对丈夫说。我立刻觉得有点不自在。
  “好吧,请到我的房间来。”男士站起身,我只好随他进去。
  他说:“我从小就看《中国少年报》,知道‘知心姐姐’。今天,我要跟你讲点心里话,我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结婚!”
  “为什么?”我不太理解。
  “她根本不是一个女人,每天就会向我下命令。别的男人都拼命挣钱,给自己的妻子买衣服,可我却没那个情绪,我买的衣服她从来不穿,她说,当领导哪能穿这样的衣服!白天她很忙,晚上倒头就睡,醒了爬起来就走,像住旅馆一样。她这样无视我的存在,我觉得很没意思……”说着,他流泪了。
  我惊呆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男人痛苦的眼泪。同时,也第一次感觉到,女人对男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这位女士送我出来时,问我她的丈夫跟我谈了什么,我如实地讲了她丈夫的苦恼。
  女士也流泪了。“我辞职回家做饭去。”她赌气说。
  我说:“我观察,你的丈夫不需要厨师,他需要一个妻子。在外面你是领导,在家你是他的妻子,你不该用命令的口气跟他讲话。再忙,你也该给他留下一片温柔。”
  这件事已过去多年,但我却难以忘却。我觉得,即便是一个功绩显赫的女人,如果爱在她心中消失了,美的力量也就不复存在了。
  做个女人的确不易。女人的爱要分成三份:一份给事业,一份给孩子,一份要留给丈夫。女人的爱,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是孩子成长的营养,也是丈夫生命的力量。
  有人说:“吃,悦己;穿,悦人。”婚后的女人,出门时才打扮自己;在家干活时,总是邋里邋遢,不注意仪表。其实,丈夫和孩子都希望每天看到的是一位端庄大方、整洁而美丽的女性。女人打扮自己,不光是给别人看,也该给家人看,给自己看。保持一种激情,女人的事业与家庭都会幸福。
  现在,不少年轻夫妇闹离婚。从他们陈述的理由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许多婚后感情尚好的夫妻,从孩子诞生之日起,大吵小闹便接连不断,最终导致感情破裂。什么原因呢?请听一位司机的陈述。
  “自从孩子出生后,她心里只有孩子没有我。白天,她支使我干这干那,买菜、做饭、煮奶、洗尿布……可到了晚上,她搂着孩子一起在大床上睡,让我去睡沙发,从来不愿理我。起初,我还忍着。后来,我觉得这个家越来越没意思,我在家里算什么?用人?奴隶?我不愿回家,每天下了班先到我妈那儿呆一会儿,在街上遛几圈再回家。为这,她老跟我吵,说我不顾家,不管孩子……”
  女方在陈述中说:“婚后感情还可以,生孩子以后烦夫妻生活!”“他脾气大,有了孩子后更厉害了,对家庭不负责任!……”
  由此可见,孩子的出生,使家庭的人际关系复杂化了。如何养育孩子?如何分配家务?这一切都需要夫妻间的协调、理解和沟通。然而,初为人母的妻子却忽略了这一点,她们往往有意无意地把当初对丈夫的爱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倾注了所有的感情。与此同时,却忽略了丈夫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丈夫、孩子,谁第一?东西方人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总是把夫妻之爱放在第一位,孩子出生后安排单独的房间或床,从不与父母住在一起,更不允许孩子挤占双方的位置。而中国的夫妻却为了孩子而腾出自己的情感空间,对孩子的爱也远远超过对配偶的关心,其结果是宠坏了孩子的同时,夫妻之间的感情消失殆尽!
  一位明智的母亲,不应该只顾在孩子身上倾注时间和精力,还应为孩子营造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环境,这需要夫妻间的亲密合作。把自己的丈夫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在爱孩子的同时深爱自己的丈夫,这样不仅可以使夫妻之间的情爱绵绵,而且可以为孩子营建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父母之爱!这无论对于自己、对于丈夫、对于孩子,都是极为重要的。
  法宝之二:微笑与赞美。
  微笑是友善的信号,赞美是赏识的外溢。
  有一首歌,歌词中的一句话我一直铭刻在心:“一句亲切的话语,也许胜过万钧雷霆。”我想,微笑和赞美有时真有这样的“威力”。
  女人最需要微笑和赞美。男人对女人的微笑和赞美是对女人最好的激励。然而,现在的女人容易得到周围同事、朋友的微笑和赞美,却很难得到丈夫的微笑和赞美。丈夫的挑剔、指责、埋怨,常常使女人望而生畏、心灰意冷:炒菜怕丈夫嫌难吃,不敢做;买衣服怕丈夫嫌难看,不敢买。久而久之,就没有了做饭、买衣的兴趣,谁愿意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一些和妻子闹矛盾的男士来找我调解或倾诉时,我为他们开的“诊断书”上写的是“缺少微笑和赞美”。我对他们说:妻子工作一天,下班回来做好了饭,你却挑剔说:“你炒的叫什么菜呀!”于是妻子就会说:“你嫌我做得不好,以后你自己做吧。”如果你不服气,再添一句:“做就做,大不了我去饭馆里吃,那儿的菜好吃,还不用听人唠叨!”……这样一来,你们俩准打架。你不妨换一种心态,想着妻子干了一天工作,回家还要做饭,多么辛苦,就会觉得饭菜很香。你如果能发自内心地赞美说:“我妻子做的菜就是好吃,比饭馆做的又干净又好吃。”那你的妻子一定乐意为你服务。

5.培养合作能力……学会微笑和赞美(3)
  我有一位女友在回忆因车祸死去的丈夫时说:“每次他的朋友们来我家吃饭,我下厨房去炒菜,他一定要等我上桌再开饭。他总是在朋友面前夸耀说:‘我最爱吃我妻子做的菜。’他的朋友们都很羡慕他有一个漂亮能干的妻子。我心里很高兴,多累也不嫌烦……”
  妻子从丈夫的微笑和赞美中得到的是爱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女人保持激情的源泉。
  有一个日本人与妻子相处得很紧张,面临着离婚的危险。他的心理医生告诉他:“你没有什么毛病,就是不会微笑。”他听了以后并未十分在意。第二天早晨,妻子拿衣服来给他穿,他忽然想起心理医生的话,朝妻子微笑了一下。妻子惊讶之余欣喜若狂,于是做了一顿十分丰盛的晚餐,等着他回来吃。吃晚餐的时候,他又想起医生的话,便又笑了一下。结果,夫妻关系竟一天天好起来。他的妻子幸福地对别的女人说:“我觉得像新婚一样。”这位丈夫,什么都没有做,仅仅是微笑就挽救了这桩婚姻。有许多男人,在外面对别的女人嘻嘻哈哈,一回到家里就对自己的妻子满脸“阶级斗争”,这没法不引起夫妻间的感情不和。
  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对别人的关心要及时表示感谢,对别人的成绩也要及时表示赞美。
  父母之间这种微妙的合作,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们也会学着与他人友好地合作。
  婆媳之间的合作
  每一位年轻的妈妈都是婆婆的儿媳妇,因此有必要说一说与婆婆的合作。“婆媳是因一个男人而相遇的两个时代的两个女人。”婆媳关系历来被认为是最难处的。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年轻女性,应当体谅上一个时代过来的老人。婆婆心里希望让儿子得到母亲和妻子双重的爱,这也是人之常情。有的年轻媳妇爱当着婆婆的面让丈夫为自己盛饭、倒水……显示丈夫对自己的爱和顺从;婆婆则看不惯自己的儿子被支使,希望儿子得到别人的照顾……这些矛盾,并不难处理。如果你能勤快地为公公婆婆和丈夫做一些事,丈夫会觉得你很尊敬老人,一定会感谢你。
  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得不错,所以婆婆很疼爱我,我也很爱她。我总想:多得到一份妈妈的爱有多么好!跟婆婆对着干,给婆婆难堪,无疑也给丈夫难堪。自己有个儿子,早晚你也会成为婆婆,你愿意自己的媳妇也跟你别别扭扭的吗?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中曾写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试想,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够生长在一个充满文明、祥和、赞美和友谊的氛围中,那么,他们一定会是有情有义、有合作能力、善于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乐观的人,他的一生将充满爱,充满快乐和成功。作为妈妈的你,一定会倍感欣慰,觉得自己的一生辛苦没有白费,你奉献给了人类一部最辉煌的作品。
  让我们为了这样的日子努力吧!

第十章 家庭教育面临什么……三大渴求
 
  在计划经济下,没有人才市场,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包分配。毕业生只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就可以了,只要“服从分配”就可以走上工作岗位。在单向选择中,用人单位也只能是“爱你没商量”,“厌你没办法”,不要也得要。作为毕业生,不想去也得去,否则要按“不服从分配”论处。

写在前面
  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一代父母都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
  我自己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热度,是从我写的《写给年轻妈妈》一书的发行中体验到的。这本书三年内印刷46次,发行量达到213万册。为此《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报道,题目是《一本书引出一股热潮……年轻父母渴望家教知识》。文章中说:
  ……很多家长连夜读完了这本书,含泪给作者和出版社写去了自己的感想。北京太平路小学学生家长赵燕华在信中说:“这本书写得太好了,许多章节催人泪下,它像一面镜子,鉴别出我做母亲经历中的对与错,它是开启年轻母亲们走进成功教子之门的一把钥匙。”很多小学生也纷纷写信或打电话告诉“知心姐姐”,他们的爸爸妈妈看了书后的确变了。一个同学说,他们年级最近进行了考试,由于题目有点偏,大多数同学没有考好。他们像往常一样准备好了回家挨揍,但是出乎意料地没有一个人挨打。他代表全体同学给“知心姐姐”鞠躬,谢谢“知心姐姐”改变了他们的父母。
  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在社会上竟然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是出版界甚至作者本人都始料不及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巨大的社会需求:家长们渴望了解孩子,渴求家教知识。
  这种渴望,并非“中国特色”,它也带有很强的国际性。
  几年前的一天,一位名叫侯明的年轻女士来找我,她说,她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考察了美国的家教,撰写了一部书稿《美国人的家庭教育》,希望由我来写序。
  我对她说:“我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但写序最好请德高望重的人,我是一个普通人,从未写过序。”
  侯明非常诚恳,我答应看了再说。看完书稿,让我惊讶的是,书中大量发生在美国家庭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不是书中的孩子叫“艾米”、“卡特”、“杰西卡”……我甚至忘记了这是一本介绍美国的书。我看到,我们国家今天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家庭教育遇到的问题是何等相似!
  这种相似并非偶然。孩子的成长始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他们生存的环境是不可分的。美国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一段大动荡,主要根源来自在60年代成熟起来的年轻人。这批青年成长的过程中,美国经历了其历史上最辉煌的发展年代。经济与综合国力的强盛给整个美国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