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因缘际会-走进EMBA >

第2章

因缘际会-走进EMBA-第2章

小说: 因缘际会-走进EMBA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去改变这种现状,消除这种不满,你就得向前向上。”北京盛世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伟峰这么对我说。  上大学的时候周伟峰也想过出国,想去追求一种梦想;或者是对当时生存环境的不满,觉得自己的一生不应该老是这样度过。1997年周伟峰28岁,在公司里待了6年,有一天他沾沾自喜地跟太太说:“很快就可以分到一套50万的房子。”太太反问道:“那你不是还要等4年?难道出去干4年你连一套房子都挣不到?”这话一下子把他问醒了。长期待在一个非常稳定的大公司里,他已经忘记了这些。在这种体制内身居高位,往往会使人麻木,觉得一切都只需随波逐流,虽然看起来前景也不错,升官顺利,住着公司的房子,开着公司的车,薪水比社会上很多人要高,但他已经意识不到自己真正的潜力还有哪些。周伟峰就这样辞职了。很多人离开哪个地方表面上是为了一些小委屈或者小冲突,但慢慢他们才发现自己的不满是源自内心深处,一种要摆脱当时那种生活状态的恒心。  那时周伟峰还很年轻,做了也就做了,可能这跟北大人的性格也有关系吧。出来之后他就发现一切都跟周边不一样了。过去可以利用公司所有资源来为你办事,一旦离开了那个集体,所有的东西都要靠你一个人张罗。起初真是处处不顺。过去你以为很简单,只要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现在都要自己亲历亲为。年轻人做事总不考虑风险,只想着成功,真开始闯荡时就会发现连应变的准备都没有,所以成就很大程度上要看运气,靠本能。而靠本能做出的反应并非完全没有根据,比如说,一个训练良好的运动员,他可以凭本能很轻松地跨越某个障碍,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即使发挥他最大的潜能也无法做到。EMBA就是调动并发挥你潜藏能力的一种形式。在这里,周伟峰指的个人潜能是一种综合调动运作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根据一个方法推导出一个计划的能力。也就是说,在面临重大问题的时候,你所有的经验知识都被浓缩,支持你做出一个最快的反应,这就是你的潜在本能,一个被压缩的思考过程。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意思是知识就像一个圆,它越庞大,圆向外扩张得就越多,圆里面的人就会发现越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越来越了解到自己的无知。近代管理学中有个“彼得原则”与此类似,就是说一个人总会被不断提拔到他不能胜任的岗位上,直到他发现自己有一天再也混不下去。企业也一样,企业生存的基本动力是利润,通过为社会提供产品来创造利润。企业需要增长,需要每年都制定目标,需要每年都有发展。发展中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的资产额已经无法控制了…造成这种状况的最大根源是什么呢?对中国企业来说,它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各方面素质的经理人和执行目标。周伟峰说:“我们创业的这些人,当每年营业额达到两个亿时,靠几个人一条线滚下去没有问题;当达到七八个亿时,就发现问题越来越多。再回头看以前的管理,过去我们强调的那种团队作战,其实是一种误导,因为它忽略了独立运作的能力。即使变革成功,营业额突破10个亿时,又该怎么办?其实我并不知道EMBA能给我带来什么,我只是觉得它也许可以给我带来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某些启迪。有种说法是:当你成功之后,你才会发现其实你走的路是最短的。希望通过学习,我能少走些弯路吧。”不惑中的抉择在北京信泽尔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的方礼勇,对他为何来读书总结了4点,许是更能代表这些在事业得意之际由于不惑之年困惑的来临而引发的思考吧。在他看来,能够做到四十不惑的人实在很幸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走出困境(2)
1。 结交朋友,编织一个更大的人际网络。结交朋友的黄金期应该是念书的时候。同学关系总是最单纯、最亲近的,即使是不那么单纯的EMBA,这种亲近关系仍然存在。无论是书记、厂长,还是董事长,课堂之中人人平等。日日相处,自然会产生友谊。大家都是生意人,都知道生意和友谊之间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  2。 难得的悠闲时光,成功后的一种享受。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得承认它的确存在。我惊讶之余也很欣赏。细想起来也对,学校生活在每个人眼里都是单纯和放松的,既然如此,回来重新经历总是好的。  3。 职业生涯的第二次冲刺,也许是最后一次冲刺前的电力补充。不过,有半数的人来学习是为了卧薪尝胆,积攒力量,准备发起职业生涯的第二次冲刺。40岁的人,十几年的日夜拼搏,知识积蓄早已掏空,自我的积累多是急功近利的快餐,更多的是似是而非的概念。实际经验和理论的冲突,直观感觉和决策的冲突,网络经济带来的躁动和浮躁,无不需要找到答案。而系统化的、前沿的理论和实践就成为当务之急。也许这是最后一次了,毕竟人到中年,后生可畏。经验的作用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里被淡化了。  4。 转型时期转型人。网络时代的转型是全球经济转型的一个直接信号,伴随而至的是人类知识面临的一次挑战,即重新整理人类近十年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创新,将之和传统创新与经验相互整合起来,实现人类智商的一次磨合和进步。全球经济的转型,也是当代中国的转型;转型也是人到中年事业的必然;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到底什么是服务型企业的商业模式?衰落企业生存的机会又在哪里?转吧!时代在转,我们岂有观望的余地?北大国际EMBA的学员与其他单纯学习MBA的人不同的地方,也许在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或者真的很自私,或者自认为最务实,却都是孤独的理想主义者。毕竟,读书太不容易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要飞跃千里坐在教室里连续几天紧张地听课;大量的作业、案例,每两个月两门课的严格考试。在商场上逞强的学员们在这里一如既往地逞强着,为作业争论,为案例深思,为考试休假、熬夜、绞尽脑汁;上课时和老师辩论,下课后自发研讨。做什么都要做到一流,是一种致命的基因,把他们席卷进来,他们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机会成本。至于究竟能够得到什么,谁知道?10年后,这些理想主义者或者会消失在商海中,或者会撑起中国企业的一片天!反思后的出路身任中国贸易促进会副秘书长职位的于平始终在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并希望理论学习能帮他找到答案:“作为一个政府企业,贸促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应该如何经营它,让它适应市场经济的轨道?如何为社会服务?如何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迎接市场挑战?”02级于金伟副总经理说:“因为看到电视同行00级毕业生杨扬的思维以及作业方式上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特别是他那种打破常规,最终取得双赢的经济效益的成就,我因而确信北大国际EMBA的学习有相当的指导作用,所以自己也认识到了学习的必要性。”经历国企改革的企业老总毕健毅,想通过这次学习找根线把自己的思路串起来。他关注的问题是:如果说所有制问题是改革的源头,我们该如何来面对?分配制度有问题,该如何进行效益评估?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他还感慨万分地说:“能有这两年连续系统的学习机会,实在太难得了,也许这是我生命中最后一次,一定要加倍地珍惜。”当企业被推向市场以后,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蒋新生在从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遇到的全是挑战。而企业进来的新人都是掌握现代知识和理念的大学生,如何管理企业,如何领导到位,如何从老的理念中解脱出来?如果说只是混,也不是没办法,比如把领导哄好,不犯大错,位子就能坐稳。然而,作为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他的生命中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中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了,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太多的思路需要过滤,特别是对产权所有制的解释,迫在眉睫。  过去的国有企业,对财务的认识就是把账务管好,不乱花钱,如果这是片面的,现代财务管理应该是一个什么概念?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应该如何抓自己的强项,怎样体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西方专家曾断言孟加拉没有矿,即使有质量也不会好,而中技公司不仅给他们开采出了煤,还为他们设计出了未来的发电站。我们也一样,提供的是高质量的服务,卖的是外贸的品牌。  蒋新生手下有一千多了解高科技的大学生,身为总裁的他压力很大,为了让工作更有成效,他觉得必须安下心把知识学得完整扎实。旧知识与新知识有何不同,蒋新生认为:“过去我们学习经济,课程叫‘政治经济学’,政治摆在前面,经济放后面。”说到EMBA学习给他带来的震撼,他觉得,在经济转轨阶段,非理性的盲目追求少不了。尽管中国总体情况不错,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防范,迟早会出问题。现代企业真正该寻觅的东西是现代理论和知识,挑战也好,机遇也好,面对市场变化,科学和理智非常重要。闯荡了多年的企业领导,对此都有相当高的悟性,如果说更需要学习什么,蒋新生说:“也许是基础理论的东西,一个理论听下来,我们即刻就会举一反三,许多新的思路就被激活了。”再回到财务问题上,现在财务管理上的普遍问题是只管不理。公司会出现这种问题,与不清楚基础理论有很大关系。比如为何管理不到位?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公司内部管理会计更重要,它是决策者确定方向的指导依据。很多公司过去只重视财务会计中的表面数字,而忽视了管理的职能。所以老总来学习时,通常带着这样的反思:企业财务的薄弱环节是什么?财务人员应该向我们报告什么?像中技这样的企业,资源多,渠道多,三角债务也很多,他要学习管理的内容不只是以往单纯的概念。任何一个企业领导,只有管理才干与理财能力兼备,才有可能适应新的市场和经济;而他本人知识结构的提高,会给整个企业的员工带来激励与压力,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良性循环。   。 想看书来

走出困境(3)
他们来学习,并不仅限于企业中的压力,还有学习精力上的压力。现在读书已经不像学生时代那么轻松了,像白纸一样接受老师讲的一切。他们会随时质疑教授,如果学校还是用对普通学生的方法对待他们,比如通过考试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对他们就没什么意义,因为他们更希望多学实用的东西,可以用到现实的企业问题中去,而不希望花大量的时间应付老师的考试。蒋新生这样说:“我来,就是想在导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理论,提升自己对问题的判断分析。一年里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全世界跑,考试我肯定应付不了。毕业证能不能拿到其实对我也不重要,能真心实意地接受撞击与挑战就足够了。”再给自己加次“油”在国家计委工作10年后,选择了“下海”经商的大地桥基础设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周舰,参与组建、经营大地桥基础设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已有7年之久。公司不仅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稳了脚跟,步入了平稳发展阶段,同时也成为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投资咨询领域内具有领先地位和影响力的中介机构。至于周舰自己,不仅创造了一定的业绩,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完成了从政府官员到企业经营者的转变,成为国内BOT领域具有一定权威的咨询专家。  但是,取得成绩之后,周舰自己感到了茫然和彷徨:未来该怎样走下去?从定性思维上说,人近中年,维持现状,依靠过去的成果和经验享受生活也不失为自己后半生的选择,但是这并非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不符合周舰本人的性格和处世原则。在他看来,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过程,只有在积极的追求中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天社会的发展,才能使自己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齐白石年过六旬,开始求变创新,成为一代国画宗师;吴敬琏五十多岁赴美留学,奠定了经济大家的基础。而周舰才40岁,未来的人生之路还会有许多可为之处。因此,他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愿望,为自己找个机会,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补充知识,激发斗志,进一步完善自己,迎接新的挑战,这也就形成了他学习EMBA的内在动力。  周舰希望:通过系统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高科学管理的意识;扩充知识结构。  要读就在30岁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