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玄奘精神 >

第6章

玄奘精神-第6章

小说: 玄奘精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牛卫是唐代负责保护皇帝和宫中安全的高级侍卫,千牛一词,取自千牛卫所佩带的〃千牛刀〃,意思是刀法能够斩杀一千头牛,可见千牛卫的身手武艺。能够派皇家卫队前来,也足见唐太宗对玄奘的重视。   

  高阳公主斜了丈夫一眼,道:〃亏你还是宰相的儿子,竟连这点消息都不通!玄奘法师从洛阳回来后,陛下就派人从留守大明宫的千牛卫中选了一队出来轮班保护法师。如今玄奘法师俨然已是我大唐第一高僧,指不定哪家和尚不服气前来骚扰,法师如何能安心译经?〃   

  房遗爱有些惶恐的点了点头,对于妻子意气指使,他早已习惯,皇帝陛下器重玄奘法师他也知道,只不过房玄龄在家里很少提及政务,所以很多事情他还不如八面玲珑与佛道两面都有交情的高阳公主消息灵通。不过高阳公主真正关心的不是什么千牛卫,而是即将由玄奘法师主持开办的译场。玄奘从西域和印度带回来了大量梵文经书,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全部翻译成汉文,所以在唐太宗的支持、房玄龄的操办下,一项从全国著名僧人中遴选译经人才的行动很快展开,正月一过,各地选派、推荐、自荐来的僧人们就会云集弘福寺,由玄奘法师亲自面试挑选能够帮助自己译经的人选。   

  由于有了官方的支持,这次译经活动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在高阳公主眼里,这是年迈的父皇转信佛教的一个信号;在僧人们眼里,这是大唐建国以来一直受道教打压的佛教扭转颓势的契机,也是通过官方渠道前去争取〃高僧〃资格的良机。   

  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超僧〃选秀由此拉开。   

  僧舍内,玄奘凝神端坐,面前案上铺着一张白纸,上面是《大唐西域记》五个大字。   

  〃大唐西域记……〃玄奘默默念道,院外有千牛卫把守,弘福寺旺盛的香火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情绪……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那是十九年的光阴,里面包藏了多少辛酸、多少故事,只有玄奘自己知道。   

  有人说,回忆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可对玄奘而言,痛苦是一种历练,快乐也只是过眼云烟,十九年,是一种坚持、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信仰。所以,他要把它们写下来。   

  时光流转,那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秋天,大唐政府颁布了一条对玄奘至关重要、甚至可以看成是影响他一生的法令:由于天降霜灾,中原地区发生严重饥荒,大量难民涌入关中地区,给西京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压力,朝廷不得不下令允许灾民前往没有受灾、收成较好的地方逃荒就食。   

  天赐良机!在长安逗留多日的玄奘立刻行动起来,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当时,唐朝建国还不满十年,又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内部政局不稳,外部胡族,尤其北方突厥更是虎视眈眈……隋唐两朝,突厥一直是中原的最大威胁,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就曾低声下气的向突厥称臣。唐太宗登基后,对突厥采取了强硬措施,其中一项就是严格限制百姓和商人出境,一方面断绝突厥从中原获得盐铁茶叶等物资的可能,一方面避免突厥从中原流民中得到唐朝的情报。   

  玄奘是隋末唐初人,出生于河南偃师,本名陈祎。隋朝时,佛教徒可以免除诸如赋税、徭役和兵役等世俗义务,再加上官府的横征暴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躲入寺院,劳动力锐减。因此,隋朝政府将〃度僧〃制度化,严禁人们擅自出家,俗人必须通过朝廷审核资格才能剃度。这一制度有效地控制了僧人数量,保障了社会生产,也为后来的唐朝所继承。   

  公元612年,隋炀帝下诏允许洛阳剃度二十七名僧人,并决定采用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来遴选,参加考试的僧人则由各个寺院推荐。那一年,十三岁的玄奘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二十七名僧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按照佛教的规定,七岁以上出家的孩子被称作沙弥,玄奘因为年龄太小而没有得到寺院的推荐。排资论辈的结果让少年玄奘很不甘心,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争取机会,于是在举行考试的那一天,他早早地来到了衙门外,〃斗志〃昂扬的站在考官们出入的必经之路上。         

。▲虹桥▲书吧▲  

第16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2)         

  魏晋风度,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这当中就包括了〃品人〃一说。所谓品人,就是从一个人的外谈吐形举止气度上来鉴别其品性和前途,这个风气随着门阀制度的延续保留到了隋唐时期,它不但是士人博取名望的捷径,也是当时社会判断一个人资质的重要依据。巧合的是,负责主持度僧的官员郑善果就是以〃品人〃闻名的一个人;更巧的是,偏偏让他看见了昂首挺胸、〃气度不凡〃的玄奘。   

  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郑善果看见少年玄奘时的感觉一定是〃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小沙弥不一般,于是来了兴趣,便走上前问他为什么在这里。玄奘一看来者是个〃气度不凡〃的大官,当即就把因为年纪太小而没被推荐的实情告诉了他。郑善果觉得小玄奘很可怜,就问他为什么要参加这次考试,结果小玄奘的回答让郑善果再次〃惊为天人〃:   

  〃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意思是,我出家的目的是继承佛祖如来的志向,要将佛法弘扬光大。   

  〃这样的人才,这样的资质,岂能因为年纪太小而被剥夺考试的资格呢!〃郑善果爱才之心大起,心想那些老和尚们也太过迂腐了,自己身为主考官,当然有发掘人才的责任,于是大袖一挥,决意破格录取。   

  三岁看老,如果不是郑善果的慧眼识人,玄奘的一生恐怕都会发生改变,历史上会不会有玄奘西行,四大名著中还会不会有《西游记》,都将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从那时起,小沙弥有了自己的法号……玄奘,从此与兄长陈素一起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时的洛阳不但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寺院众多、高僧云集,少年玄奘往来求学,凭借着突出的悟性和勤奋的学习,在十九岁时就已小有名气。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隋炀帝的暴虐统治,中原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久,由李密率领的瓦冈军兵临洛阳城下,玄奘兄弟只得西奔长安。随着战火的蔓延,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也陷入动荡,玄奘兄弟不得不再次出奔,前往相对安定的巴蜀(四川)。   

  巴蜀,这个在当时还算不上经济文化中心的西南偏远之地,随着隋末唐初大量文人僧道的到来而成为名僧大德云集的佛教学术中心。来到成都后仅仅一年,玄奘就凭借才学也得到了西南佛教圈内高僧们的高度评价,并且受了具足戒,成为被国家登记在册,拥有度牒(凭证)的正式僧人。   

  〃陈门双骥〃,这就是时人给玄奘和他的哥哥长捷法师的尊称。   

  几年后,唐朝平定天下,巴蜀也成为大唐版图的一部分。   

  二十四岁的本命年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一个人从青涩走向成熟,决定今后命运方向的重要关口。玄奘在他二十四岁的本命年里做了两件事:其一,因精通佛学三藏,即经藏、律藏和论藏,而获得三藏法师的称号;其二,不顾兄长长捷法师的劝阻,毅然决定离开巴蜀,云游天下。   

  这是玄奘生命中的第一次不辞而别。   

  离开成都后,玄奘跟随商队顺江而下,在荆州、江南、中原等地游学数年后,终于再次返回长安。   

  来到长安后,玄奘更加刻苦的学习,当他听说有一位名叫波颇密多罗的印度僧人在长安讲经后,便立刻赶去听讲。这次听讲一下子打开了玄奘的眼界,让他感受到了印度佛学的魅力。   

  唐代以前,佛教在中国还没有形成宗派,各地寺院的高僧都是因在某一部经书上造诣非凡而闻名。玄奘的求学经历和大部分僧人不同,他没有固定跟随一位师傅学习某一部经书,而是遍求名师,广泛涉猎各种经论,并且发现在不同地区对同样的佛教理论经常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玄奘认为佛教诞生于印度,经由西域传入中原,很可能是由于梵文翻译的问题导致人们在理解上的巨大偏差。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到佛教发祥地印度去求取原始经文。因此,玄奘在游学期间就开始学习梵文。在当时,梵文不但是古代印度的官方语言,也是佛经的通用语言。   

  波颇密多罗告诉玄奘,在印度有一所那烂陀寺,寺主戒贤法师学识渊博,一定能够帮助玄奘解决这些问题,而他本人正是戒贤法师的弟子。这就给了玄奘西行最明确的目标……前往那烂陀寺,求教戒贤法师。         

※虹※桥※书※吧※。  

第17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3)         

  就在玄奘集结一些志同道合的僧人准备向大唐政府申请出国求学的前夕,也就是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春天,长安庄严寺高僧慧因病逝,大臣萧瑀向朝廷建议任命玄奘为住持。不到三十岁就能出任一所寺院的住持,这是多少僧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玄奘拒绝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决不能因为区区一个住持之位而把自己绑在长安无法西行。   

  僧人们留学申请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但是玄奘没有放弃出国的打算,就像当年不肯轻易放过考试的机会一样,他一面继续学习梵文等待时机,一面进行身体锻炼,为西行做好各种物质准备。   

  在漫长的等待中,当初联名上书朝廷表示愿意与玄奘结伴西行的僧人们纷纷选择放弃,但玄奘却没有丝毫动摇,前往印度的念头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强烈。   

  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灾荒的到来和政策的放宽终于让这个执着的僧人等到了离开长安的机会。   

  从混进难民队伍的那一刻起,玄奘的身份就从一位颇有名气的僧人变成了一位偷渡者,在茫茫人流中踏上了前往河西(甘肃)的大道。当时从长安前往西域,一路上要经过秦州(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敦煌、玉门关等地,是一段漫长而艰险的旅程。   

  玄奘进入河西的第一站是凉州,凉州不但是河西地区的首府,也是西北进入关中的要冲,是中原和西域通商和使节往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唐朝政府也在此驻扎了大量的军队。从凉州出发,沿着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一路往西,便是连接东西方、沟通亚、欧两大洲的丝绸之路。   

  然而在贞观初年,这条曾经让〃大汉〃威名远播欧亚的丝绸之路却被突厥人所占据,他们趁隋末天下大乱汉人忙着争夺中原之际夺取了丝绸之路的控制权,使得唐王朝在建国之初断绝了与西域各国的外交关系,并且时刻威胁着帝都长安的侧后方。当时,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西突厥主要在中亚一带,东突厥的统治范围则在今天的内蒙古一带,正好与唐朝接壤,因此成为威胁唐朝边疆安全的最大敌人。   

  玄奘离开长安前,刚刚在玄武门之变中夺得皇位登基还不满二十天的唐太宗就接到了东突厥颉利可汗率领十多万人马直扑渭水的消息。颉利认为唐太宗刚刚即位、国内不稳,很可能像李渊那样派人求和,于是先派出使者前往长安城去见唐太宗,扬言突厥百万骑兵已经杀到渭水四十里外。   

  唐太宗在这时表现出了过人的魄力和胆色,他毫不理会颉利的威胁,直接将使者拘押,然后亲自带着六员大将骑马来到渭水桥头,指名要与颉利隔河对话。颉利听说使者被扣,很是吃惊,当他看到顶盔贯甲跃马横刀的唐太宗和南岸军容整齐杀气腾腾的唐军后,不禁害怕起来,竟带着一班将领在北岸下马拜见唐太宗。双方很快在便桥上签订盟约,颉利没占到什么便宜,就此退兵。从此以后,唐太宗就把东突厥看成是心腹大患,一边励精图治休养生息积聚国力,一边厉兵秣马,用外交分化和封锁边关的手段削弱东突厥。   

  玄奘来到凉州时,大唐和西域的边界可谓战云密布:西南面的吐蕃实力强大,对河西和关陇地区虎视眈眈;西北,颉利可汗虽然退兵,但其它突厥部落的骑兵还是经常越边骚扰、掠夺人口。再过几个月,唐军就要发动一次针对东突厥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为了防止国内的壮丁和人口因为战乱流失到境外,唐朝政府颁布了严格的〃禁边令〃,禁止没有〃过所〃之人非法出境。   

  玄奘虽然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