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名流感悟人生:中国高端访问-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敏:我的舞台就是一亩三分地(7)
邓敏的求知欲在中国戏曲学院是有名的,住在学院的10年里,邓敏敲遍了所有老师的家门。很多人一提起邓敏,都说“她很能吃苦,从不把时间花在娱乐上。”然而当了团长以后,邓敏却爱上“交际”了。“我得多认识些企业家,多和别人接触,去说服别人支持我们京剧。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表演团体来中国占领我们的演出市场,那我们也可以同样去占领他们的市场。学着当团长的第一年,我流了不少泪,也获得了不少工作后的喜悦,受了不少委屈,也取得了以前没有享受过的成就感。”
邓敏说:“以前大家有戏要排就来团里转转,没事在家里呆着。很多青年演员在过去由于演出少,工资低得不用惦记交纳个人所得税。现在你再去团里看看,一天三个档地排戏,演出多,效益好了,大家的积极性也都调动起来了。”
京剧院为了奖励主动联系演出的演员,曾明文规定:凡是联系到演出者,给个人提成收入的15%。在2004年的100多场演出中,由邓敏联系的占了约一半,但她一分钱提成都没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全都拿出来成立了“邓敏基金”,用以奖励团里有贡献的人和培养青年同志。2004年赴东欧演出时,为了能节省出一些伙食费用发给大家做补贴,邓敏用基金的钱为大伙买了方便面和肉类罐头,和道具一起托运到国外。邓敏经常说:“虽然吃用寒酸了点,可我们的表演、我们中国的京剧艺术却很有面子呀,让老外钦佩得不得了。能让大家拿到点补贴,我有没有面子都没关系。”邓敏就是这样靠真诚与人格魅力来团结大家。
邓敏感动了团里的每一位成员。在国外的一次演出中,装台时恰逢周末,外国的剧院舞台工作人员声称,要是加班装台必须付费。面对又一笔昂贵的支出,团里的演员们主动放弃了休息和游览,全团同志一起把舞台布景装好了。邓敏说:“虽说我是个京剧演员,现在经常看些关于海尔、索尼等大企业经营之道的书。我要学学他们的管理方式和理念。”
在三十来岁一代的演员中,邓敏算一个佼佼者了,但他们各有各的流派。邓敏有没有想过出现一个“邓派”呢?当委婉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没想到邓敏的回答非常干脆:“想过。”邓敏说:“不仅我想,我也鼓励大家都创新。大师创造了那么多的辉煌都不因循守旧,我们有什么理由保守?作为一个艺术的从业者,我强烈地感受到,必须随着时代向前发展。但是,一个流派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也不是谁自封的,它是后人对艺术的有效的总结。我时刻告诫自己,要以梅兰芳大师为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生活中的自身形象,塑造舞台上的艺术形象。同时,‘邓派’也不是目的,比流派重要的是不能虚度此生。要留下更多的舞台艺术形象,这是我所梦寐以求的。”
提起京剧“杨门女将”,人们自然会想起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和那老当益壮的佘太君,率领杨家将驰骋在战场。新创作的大型交响京剧《杨门女将》(现代舞台版)主演邓敏介绍,此次改编突破了传统京剧的格局,在保留京剧《杨门女将》剧情内容主干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现代舞台艺术元素,重新设计制作了全部的布景、灯光、道具、舞美和服装,丰富和开拓了京剧艺术的表现空间和新的欣赏视点。
“京剧受到外来的一些快餐文化的冲突后,似乎生存和发展十分困难。”邓敏认为京剧要走出去,要发展,要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必须不断适应时代审美需求和变化进行创新发展,不然会僵化,会失去艺术魅力。“只有站在众多巨人的肩膀上,才能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我们不能做京剧的末代!!”
多年前跨剧种、跨行当的转向,邓敏付出过泪水和汗水;在戏曲事业走入低谷的今天,她面对众多诱惑,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不少影视剧都找我去演,但为了保住京剧这一亩三分地,我都拒绝了。”有人说她傻,邓敏说:“我感到我就是一个农民,我的舞台就是一亩三分地,我要用我的汗水、真诚去播种、去浇灌,让这块地开花、结果。我相信,热爱京剧事业的人不会为自己的付出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