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走近名流感悟人生:中国高端访问 >

第52章

走近名流感悟人生:中国高端访问-第52章

小说: 走近名流感悟人生:中国高端访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京剧院青年团演员、中国京剧院一团团长等职;现为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兼主演、国家一级演员,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一 最终舍弃学音乐、汉剧,北上京城,千里求师,改学京剧。
  1969年8月,邓敏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由于生活困难,父母只好把出生不久的邓敏送到姥姥家寄养。7岁那年,父亲见女儿酷爱音乐,于是用卖血的钱为女儿买来琵琶,送她到艺术学校。邓敏说:“当时,艺术学校包吃包住,免学费,对我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很适合。”为了女儿的营养能跟上,尽管当年不准做点什么小生意,邓敏的父母偷偷摸摸地炸花生卖、贩儿童玩具、售鞭炮,只要能赚钱的都尝试着做,但经营不成规模,家境还是没有得到改善。
  1978年,9岁的邓敏考进湖北省戏曲艺术学校。如果不是碰上被誉为“汉剧梅兰芳”的陈伯华先生,也许当年学音乐的邓敏就将在幕后为戏曲伴奏一生。幸运的是陈伯华看上了邓敏“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有灵气,有悟性,觉得有这样的条件不学表演终究是个浪费”,于是劝邓敏改学汉剧表演。
  没想到,由学音乐改学汉剧表演后不久,邓敏成了一个要退学的学生。原来由于家庭贫困,营养跟不上,而戏曲学校锻炼强度很大,于是邓敏好几次晕倒在练功场上,着实让老师吓懵了。加之,邓敏的个头比较高,别人很难同她配搭档,无法配戏。为此,学校建议邓敏退学。但邓敏哭着要学戏剧,说戏剧对自己很适应、有兴趣,父母也找到学校保证一定为孩子加强营养。几经周折,学校才答应接收。
  不多久,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让邓敏一家得到泽惠。她的父母辞去公职,大胆地下海经商,经济条件渐渐得到改善。采访时,邓敏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父母最感激的人要数邓小平了,并不是因为她姓‘邓’,而是因为他的政策好,让像我父母这样的人不再偷偷摸摸做生意了,让我家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当然,父母的吃苦精神对我有影响,我很感动的,他们都是为了培养造就我。”
  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和黄玲玲、吴绍毓等老师指导下,学习汉剧青衣和武旦的邓敏演艺与日俱增。六年学成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武汉汉剧院青年演员,又随京剧名家郑丹学习京剧武生。
  1987年,邓敏在湖北参加首届“新闻杯”全省青年演员汇演中脱颖而出,荣获银牌奖和新闻杯奖。
  然而邓敏没有觉得满足。就在这时,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邓敏看到一位男武生表演的《八大锤》比自己演得要好,京剧的表现力更加出神入化。于是18岁的邓敏下决心拜这个男武生的老师———京剧武生泰斗王金璐先生为师。
  为此,邓敏在父亲陪护下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当时,中央电视台组织的比赛还没有结束,父女俩就找到中央电视台,那里的人说,大奖赛办公室在外面的一个部队招待所。招待所叫什么名字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于是,找了八个招待所才找准了海军招待所。在那里,邓敏见到了王金璐先生。可是王先生不收女弟子,邓敏一听就哭鼻子了,边哭着说自己热爱京剧、能吃苦,并拿出自己曾经获奖的有关证书,还现场表演了《挑滑车》。王金璐大师感动了,且看出邓敏的确有一定的武功基础,于是破例收下了这位女弟子。终于如愿,邓敏破涕为笑。从此,邓敏就开始学习京剧了。
  

邓敏:我的舞台就是一亩三分地(2)
王金璐以武功扎实、腰腿灵巧称绝。当时虽已年逾七旬,可演起《挑滑车》来,仍然抬腿及鬓,“起霸”、“走边”利落,耍大枪花得心应手,开打极冲。邓敏把王先生的技巧心领神会,提高了《挑滑车》的质地,又学了如《八大锤》等长靠、箭衣、短打的武生戏。而后邓敏再演出时,俨然是一家出类拔萃的大武生。她的腿轻而易举地抬到脑后,不显吃力,博得观众连连喝彩。
  1988年,邓敏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以汉剧《重台别》,京剧《挑滑车》、《八大锤》三出风格迥异的折子戏而夺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第六届)。当时邓敏只有18岁。到目前为止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发22届了,邓敏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当年,她同时被授予湖北省文艺最高奖“金凤奖”和武汉市文化艺术最高荣誉“黄鹤杯”。
  1989年起邓敏住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悄悄准备报考中国戏曲学院,在本科毕业后又继续了研究生的课程。1994年邓敏在大学还没毕业时就被中国京剧院破格录用为青年团的主要演员。
  邓敏觉得只会唱戏还不够,那还只是个匠人,还必须做个有学有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明白人。她记录了几十万字的学戏笔记,用坏了十几个随身听录音机,购买了大量的文艺书刊和中外名著。上课、学戏、练功、读书就是她的全部生活。
  有一段时间,她每天清晨4点起床听录音,看录像;上午去老师家学戏听课,下午请曾为梅兰芳先生伴奏过的老琴师为自己调嗓子,说唱腔;晚上跑剧场,凡是能看到的戏她都要去看。团里有演出,哪怕是在台上只站一分钟的小角色,她都早早地到后台认认真真地化好妆;团里没事就到别处去替人演出,借台唱戏。借台演戏不取报酬,还要受气。记得一次化妆时梳头师傅为她插饰品刺破了头皮,她咬着牙,含着眼泪,忍着疼,演完了戏。一个人回到冷清的家里,趴在床上哇哇的哭了半宿。可是,第二天她还是早早的又坐在了化妆台前……
  邓敏走在寂寞的追求之路上。有人笑她“傻气”,也有不少朋友劝她“京剧这样不景气,传统戏年轻人都不爱看,你学好了又有什么前途?”她听到这些话时总要说:“中国不能没有京剧,也不会没有京剧。不把优秀的传统继承下来,想改革都不知怎么改,要创新都不知怎样迈步———我一定能排出这个时代青年人喜欢看的京剧。”
  二 “ 铁姑娘”由“出口转内销”,通过舞台还原世界一位“真正的东方公主”。
  1999年春,###主席访问欧洲之际,时为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学员邓敏,随同中国京剧院六十多位艺术家作为“文化先行”踏上了意大利国土。欧洲是歌剧的故乡,意大利是欧洲歌剧的发源地,当地人以喜爱歌剧为荣。中国京剧院出访前,曾有不少人关切地询问,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其文化、历史背景与西方观众有着不小的距离,外国观众能看懂吗?
  在金碧辉煌、久负盛名的罗马与佛罗伦萨歌剧院的成功演出,邓敏担纲主演的中国京剧《杨女门将》着实让欧洲观众领略了东方艺术的魅力。邓敏看到,容纳千余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许多人专程从附近一二百公里外驱车赶来观看。每场演出结束时,观众一边热烈鼓掌,一边起劲地喊着:布拉沃(好)!执意要到后台见见演员的年近七旬的保勒太太说,我虽然不懂汉语,但看字幕和通过演员的表情、手势,理解了剧情,京剧向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东方世界的窗口。中国京剧为何会博得西方观众的青睐?邓敏道破真谛:“艺术是相通的,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她还说,中国京剧院意大利访演,时间虽然短暂,但影响十分深远。它意味着中国京剧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和精美的形象走进了欧洲主流演出市场,并以东方歌剧的最高水平和神奇风韵带给以喜爱歌剧为荣的西方观众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 想看书来

邓敏:我的舞台就是一亩三分地(3)
“图兰”在蒙语中是希望的意思,京剧《图兰朵公主》的诞生过程中就满含邓敏的希望。1999年在意大利演出《杨门女将》后的那一幕深深地刻在邓敏的记忆里,以至今天提起仍然不由自主地激动。当时有外国记者问邓敏:“是不是中国的艺术只能表现打打杀杀的武术题材?”一句问话令邓敏十分震动,“我意识到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文化太概念化了,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文化、21世纪的中国主流艺术不是象征落后的辫子和小脚,不是只有打打杀杀的功夫,而是有深邃的理性内涵和慑人魂魄的魅力的!”
  邓敏当时回答外国记者的话中充满了骄傲:“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要在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演出过的舞台上演出京剧《图兰朵》。”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是精品,但演绎的是西方人眼里的东方公主,邓敏发誓要把意大利歌剧中的图兰朵搬上中国京剧舞台。当时许多同事都笑了,说邓敏又在那儿冒傻气了。
  排演《图兰朵公主》是邓敏的一个梦,她要把这个梦变成现实。她给中央宣传部、文化部领导写过信,也给剧院领导也写过信。她的执著奏效了。终于在几年以后实现了邓敏排演《图兰朵公主》的梦想。
  2003年“非典”疫情刚过,《图兰朵公主》的创作就进入最紧张的阶段。那时,邓敏每天乘车跑到编剧住的宾馆里,盯着、催着、守着,好像生怕编剧懈怠似的。她为编剧沏茶、买饭、点烟、打扇。写出一场甚至一段唱,她就请编剧读给她听,听过之后又总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那个时期她白天在宾馆“督战”,晚上回家还要观看各种版本《图兰朵》的录像,翻阅有关图兰朵的文字资料。
  中国京剧版《图兰朵公主》的情节不完全拘泥于歌剧原作,它把图兰朵拒绝众王宫贵族男子求婚的原因,由原来的家恨,变成了对这些人贪恋名利的深恶痛绝。原剧中卡拉夫王子的女仆柳儿在该剧中变成了卡拉夫王子的父亲铁木尔,铁木尔是图兰朵的乳娘陆玲公主多年前的恋人,而图兰朵是陆玲公主和燕蓟王的女儿。这样,陆玲、铁木尔、燕蓟王的爱恨情仇与图兰朵和卡拉夫的相遇相恋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使剧情和戏剧情境更加复杂、尖锐,也更中国化、戏曲化。
  世界认识东方公主图兰朵是在西方人搭建的戏剧平台上,京剧《图兰朵公主》就是要还世界一个真正的东方公主。在京剧《图兰朵公主》中,邓敏塑造了这样一位“真正的东方公主”。决定出演图兰朵公主这个角色前,邓敏“心里一直在酝酿这个角色。对图兰朵这个人物的研究就像一坛酒,有个发酵的过程。我看过魏明伦老师编的川剧,也看过意大利的歌剧和张艺谋的歌剧。我喜欢这个故事,也喜欢这个人物,对这个戏我有自己的理解。我在舞台上塑造过很多公主,有铁镜公主、代战公主、双阳公主等等。图兰朵有公主的共性———傲气、霸气、娇气;但她也有别的公主没有的个性。对图兰朵这个人物、这个故事,你可以那么理解,我可以这么理解;你理解出来的是那样的风格,我理解的是这样的风格。这就像画家观察大自然,对一样的景色,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感受,画出的作品各有各的风格”。
  为了在舞台上创造一个全新的中国公主,邓敏搬出了尘封多年的琵琶,在北京最闷热的那些日子里,把门窗紧闭,一练就是半宿。她就像一个等待临产的母亲,怀着欣喜的心情,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准备着迎接自己第一个新创作品。
  《图兰朵公主》终于在2003年11月初彩排合成了。中国京剧院隆重推出新剧目———大型京剧《图兰朵公主》,使西方人家喻户晓的图兰朵公主终于在300年后叶落归根,“出口转内销”,登上了中国的戏剧舞台。
  中央戏剧学院排演场里坐满了赶来先睹这个“回娘家的中国公主”的专家和青年学生们。当观众正沉浸在优美的旋律和剧情的悬念之中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邓敏在尽情的舞蹈中,托举的演员们由于紧张失手,把她从两米多的高度头朝下跌在地上。邓敏被摔倒在台上一动不动。
  

邓敏:我的舞台就是一亩三分地(4)
“完了,这个演员可能毁了!”“要是伤了颈椎,可能全身瘫痪!”剧场里的观众都在担心的议论着。“哇———”倒卧在台上的邓敏忽然发出了哭声。她自己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坏了。周围的同志正要询问她伤得如何时,邓敏却含着泪问大家:“我脸上的妆蹭了吗?”大家都笑了。彩排继续进行。在彩排结束时,观众涌向了舞台,他们要在距离更近一些的地方看一看这位可爱的“中国公主”。从此,“铁公主”、“铁姑娘”的绰号不胫而走。
  京剧《图兰朵公主》公演了。伴随着《茉莉花》的主旋律,风情万种的“图兰朵”盛装出场了,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