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

第6章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第6章

小说: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批评那些时兴的投资格言。就像“你的投资翻倍时就要把股票卖掉”“股票只能持有两年”“价格下跌10%的股票要及时处理以减少损失”等等。他建议最好是做一个善于思考的逆向投资者。他向投资者推荐学习富达公司麦哲伦基金的总经理……彼得·林奇。彼得·林奇在管理股票的13年中,尽管有失误,但却让每股平均都上涨了20多倍。
  巴菲特在投资经历中,一直享受着“股票”带来的巨大利润。无论是在别人公司工作,还是自己经营投资公司。都以卓越的远见创造了巨额的资金。像购买伯克希尔、《华盛顿邮报》、麦当劳、可口可乐、吉列、美国广播公司、迪斯尼、通用保险、高盛、比亚迪等公司的股票,都获得了惊人的利润,从而把他送上“股神”的宝座。总结下来,巴菲特选择股票的策略主要是关注以下几点的:
  一是关注冷门股票,回避热门股。一般来讲,投资者都是青睐和追捧那些热门行业中的股票。因为它的涨幅非常快。但是,另一方面它的跌幅也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可能就在转瞬之间,他就跌到不可想象的地步了。而一些冷门股票,虽然不被股票评论家和投资者重视,可它恰恰可能成为投资者的摇钱树,为你带来巨大价值。
  二是回避高科技公司,坚守技术公司。一直以来,巴菲特和很多成功的投资者一样只是投资自己能够完全理解的传统行业公司的股票,不去关注自己不熟悉其业务情况的、发展不稳定的科技公司的股票。他认为,盲目去追赶潮流,是难以成功的。
  三是寻找那些竞争对手少的公司,回避竞争对手多的公司。他希望投资者去关注那些可能默默无闻却是市场不可或缺的企业。他举例说,如果你钟情于兄弟公司这样的大企业,当然会有很多的竞争者。如果你的目光只是去发现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工厂,那么竞争者肯定少。
  四是保持信息灵通,关注公司回收或者员工回购公司股票的行动。假如你发现一家公司是真正往回收购自己的股票,或者公司员工在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说明他们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这个举动值得参考,因为员工比较了解自己公司的真实状况。而有些小道消息是不可信的,许多往往只是幕后人物导演的“戏剧”而已。对那些幕后消息,要细心观察和辨别,防止非正常的干扰。
  巴菲特通常采用市盈率来进行股票估值,这个数据是非常容易获得的。一般来讲,大家都是通过对同一行业不同公司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市盈率进行比较,然后选择那些市盈率较低的股票,希望从中获取高额的利润。巴菲特却告诫大家说:你不能够拿衡量通用电子公司股票价值的市盈率去衡量太平洋保险。他还提醒投资者在分析资产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公司的隐蔽资产,根据隐蔽资产的分析再计算市盈率,避免低估公司股票导致出错。
  巴菲特投资中把握的是集中投资,适当分散的投资组合。他承认如果只投资于一支股票是不安全的。当然更不能因为使投资多元化而去购买自己不熟悉的股票,多元化不是盲目地去选择投资。他赞成在选择分散投资的对象时应该对各种类型公司的股票收益率具体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因为股市千变万化,不断复查观察,了解各类型公司股票的变动情况,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投资者只有在这种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之中,才可能在市场上不断寻找到优质股票。
  

8。要专情而不是“花心”(1)
在伯克希尔这次股东大会的午餐上,面对如饥似渴的青年麦克,巴菲特还十分热心地向他讲到了自己投资的体会。他开玩笑地对麦克说:“小伙子,投资有些东西与生活几乎是非常相似的。一定要专情,而不是‘花心’。否则,你收获不了真正的‘爱情’啊!”
  纵观巴菲特在投资市场上的行为,尤其在股票的具体选择上,他是有其特殊之处的。说到这方面,巴菲特还是十分俏皮地告诉大家:我体会到的是一个专情的人会比一个多情的人更幸福。
  在股票投资上保持钟情,对于追逐利益的投资人来说,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试看一下巴菲特的投资,可以看出他的所说不虚。以下是他持有一些股票的年限:
  跨国旅行交易公司……美国运通公司股票  持股14年
  美国加州花旗银行                 持股15年
  吉列公司股票                     持股17年
  麦当劳股票                       持股18年
  可口可乐股票                     持股20年
  华盛顿邮报股票                   持股35年
  ……
  巴菲特持有一支股票在十年以上的情况是常见的。根据初步统计,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一个十分钟情的投资者。
  保持对一支股票的长期持有,是他股票获利的基本理念。他寻找的是优秀企业的股票。而且,总是能够在这些公司的股票处于最低的时候出手去购买,获得最大的利润。
  巴菲特的投资几乎很少是短线操作的行为,基本上都是坚持长期的投资。这也是他在投资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但是,对于这点,巴菲特还是告诫其他的投资人说:千万要记住,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股市是错综复杂的,没有一个理论是万能的。别人的理论永远只可以用作参考,而不是模仿。
  巴菲特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来说明长线投资的方法。他说,认识一支股票就如同认识一个姑娘。在你不断与姑娘约会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你在深入地了解她之后,很快就抛弃她另找新欢?这是不恰当的。那种耐不住性子,以为做短期投资风险会小并且比较安全,这是有误区的。巴菲特感到这些人主要是对市场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出现了投资偏差,最终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巴菲特从来不像普通投资者那样的被股票所折磨……在股票的猛烈增长和急剧下降中坐立不安、神魂颠倒。
  即使是华尔街上的投资大家索罗斯和巴鲁克,也曾经因为短线操作而损失严重。巴菲特理解那些有一夜暴富思想的人。不过,这个成功比率是让人不可期望的。他建议投资者把目光放在盈亏的质量上,从而避免一些风险和失误,并且有时间和精力在市场中充分学习和研究。
  巴菲特在购买《华盛顿邮报》股票的时候,曾经引起该公司不少股东的恐慌,认为他是想从中投机发财,甚至是别有目的。最后只有《华盛顿邮报》的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一个人信任他。然而,巴菲特最后承兑了自己的诺言。他几十年持有该公司股票不变,还扬言直到死去还会持有。这种长线投资的姿态是常人难以具备的。
  巴菲特能够做到投资一个爱一个,投资一个成功一个,做到自己和投资企业同衰共兴。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点,充分显示出一个真正的投资大家的风范。
  本来,一个“恋旧”者似乎不适合做股票投资的。但是巴菲特是一个天生的恋旧者。他的专情更显得个性和固执。

8。要专情而不是“花心”(2)
伯克希尔公司,是巴菲特开拓疆土的起源地。在他建立庞大的金融帝国之后,身边的人一直希望他另外建立一套“品牌”。因为原有的公司不管是名称还是内部情况,都已经发生了巨变。然而,直到巴菲特登上华尔街金融领袖的位置,直到“股神”名播四海,他都没有产生过对原来旧有的一切做任何更改的念头。他喜欢过去的“情人”。
  巴菲特在投资中,看准那些在未来升值空间更大的名牌企业。一旦选中,就矢志不渝,忠心耿耿。就像他投资吉列和可口可乐,都是在企业低迷的时候买进的。他就是抱定打长期的投资战,做的就是长远的生意。
  在购买麦当劳后很长的时间里,麦当劳的状况一直低迷。但是,巴菲特对市场的研究是长期的。巴菲特坚持认为,麦当劳的不景气只是暂时的。因为他看到了背后的巨大利益,每15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至少是麦当劳提供的。而每年有96%的年轻人在麦当劳用餐。不但如此,麦当劳的发展空间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潜力没有挖掘。海外市场的扩张没有进行。麦当劳是注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所以,巴菲特决定进入。在1997年,巴菲特持有麦当劳的股票达到了75000万美元。之后,原来买的100股变成了之后的27180股。对于这种成长时期的股票,巴菲特当然是抱定长期投资的理念,而且,这种收益也不是靠短期操作可以相比的。巴菲特的这种专情,证明着股票投资市场上也是有其规律可循的。对于发展中的企业,股票投资上的投机行为是伤害企业的重要因素。而投资者在短时间内的买空卖空,对于企业的成长最为不利。
  通常情况下,即使股票在一段时期出现下滑的情况,巴菲特一样不会很快将其卖掉。巴菲特进行股票投资并不是看重当前的利益。股票在市场上的动荡也绝不会影响到他的决心。时间的长短是巴菲特衡量自己的投资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的重要依据。
  巴菲特认为,他与那些最多关注股票在未来1…2年收益的投资者不同。他看重的是更长的时间或者是终生的利益。这个很多投资者做不到,所以出现了很多蒙受了部分损失就告别股市的投资人。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与很多企业的管理人成为好朋友。这也是他不做“投机”而做“投资”深受青睐的原因。他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承担着对企业的拯救义务。像他的导师都没有办法挽救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LCO)、伯克希尔公司、希斯,然而是他的直接参与让企业再次崛起。他多次伸手投资一些危难之中的公司,令那些管理者毕生难忘,感佩一世。比如他对美国捷运公司的及时出手购买,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绝处逢生,并很快重新站起。当时的公司管理人对巴菲特的那种感情难以言述,把他视为终生真正的朋友。
  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的投资,使该报的总裁凯瑟琳·格雷厄姆小姐从此成为他一生中最亲密的挚友。他对可口可乐的投资,正是可口可乐处在低潮的时候。当他准备投资10亿美元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增长了公司、市场和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有效地改善了可口可乐的内外部环境,把公司从泥潭中拉了出来。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基奥(DON KEOUGH)还为有巴菲特如此赤诚的朋友而无比自豪。他们的友谊得益于巴菲特的投资个性和人格魅力。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真正的投资家,他会与企业共患难,他会以敏锐的目光,等待着真正有前途和发展的企业成为领头羊,跻身行业的前列,立于不败之林,实现企业的永恒效益,发挥企业“品牌”的作用,造福于民。从而,也使自己在如此局面中获得利益,实现双赢的丰收。这种大智大勇,体现了一个投资家的非凡意识和卓绝能力。这是任何一个在股票市场上进行投机的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在这样的基础上,巴菲特体会着投资的快乐,甚至于不是为了个人的快乐。
  巴菲特因此得到那些企业家的钟爱是必然的。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市场的真正繁荣昌盛绝对离不开像巴菲特这样目光远大的投资家。
  巴菲特曾说:“目光远大的投资者比鼠目寸光的投资者更容易看清那些摆在眼前的商机。”
  巴菲特也是因为专情才收获了人生累累的硕果。
  

1。朝三暮四不是一个好方法(1)
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是商界云集的大会。几乎没有人不期望同“股神”巴菲特能够亲自交谈,听他讲讲投资的经验,麦克幸运地遇到了这样的机会。在崇尚财富、成功、知识的美国,巴菲特的故事广为流传。麦克做梦也想不到能够得到他的亲自指导,这一定会引起所有朋友的嫉妒。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就把巴菲特誉为“股神”、“奥马哈圣贤”、“投资奇才”。他的巨大影响力早已经延伸到金融市场之外。不仅他在证券市场上的一举一动,成为华尔街关注的焦点,他的生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可能是人们试图从他的生活之中,找到与他投资活动牵连的东西来。所以就连他戴过的帽子、用过的钱包,都是拍卖行留意的拍品。在公益拍卖会上,巴菲特所用过的物品每件都拍到了5万美元到21万美元的价格。
  麦克想到这里,朝巴菲特笑问:“先生,听说同您共进一次午餐,也有人愿意出万美元。我今天的这笔费用,是不是不用交付了?”
  “当然!和你在一起我体会到了青春的回归,你是我的新朋友。那种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