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

第11章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第11章

小说: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的投资了。 。 想看书来

6。永远盯住自己熟悉的公司去投资(2)
在投资过程中,要加强对一个公司的熟悉是有很多办法的。巴菲特建议,投资者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程度,具体了解其真正的市场普及程度。特别是那些长期受到欢迎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是不会有很大的赢利影响。再者,通过与一个公司的员工或者公司的管理人员接触,也能够对公司的治理和赢利能力有基本的了解。即使是公司一般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关心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所以说他们了解公司内部的信息,而且是非常准确的。
  在确定对了对哪些有发展前景的传统行业进行投资时,巴菲特还介绍了选择哪些公司投资的几条值得借鉴的方法:
  首先,要寻找那些具有消费垄断性的公司。这类公司有着独特的优势,消费者容易对其产生偏爱,商品品种丰富,市场的周转期快。
  其次,要寻找那些财务稳健、利润丰厚的公司。事实上,仅仅有好的产品只是一方面。公司的财务管理是保守型又是另一方面。管理层要求更要有高的素质。企业现金丰富而且没有什么长期的外债。
  最后,要寻找那些能够用留存收益去再投资的公司。这是因为,他们懂得把赚钱的利润用来扩大业务或者投资在其他的项目上,而不是仅仅靠银行存款的利率。他分析:一个公司只要能够保证留存收益的利润率超过平均利润率,就应该将赢利保存在公司进行再投资。而这种额外的收益,是存款利润无法比拟的。
  巴菲特的每次投资,都会选择自己了解和熟悉的行业。这是他没有走出校园的时候就形成的固有观念。恰恰是这种投资思维帮助了他。事实证明,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熟悉的公司是明智和正确的。
  有一名股东曾经问巴菲特关于制药业股票的看法,巴菲特回答说:“对我来讲,它是个危险的禁区。但是,对于那些了解这一个行业的投资者来说,或者就是取胜的战场。”巴菲特还补充说:“我们的知识目前还不足以对这个行业做到熟悉和了解。但这不表示科技业和制药业不好。而是说伯克希尔的投资专长不在这方面,以后随着视野的开阔还是有可能投资的。”在巴菲特看来,只要是自己不熟悉的,就是有危险的。他完全无法预测这类公司的表现,因为他清楚自己的知识结构,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发展会更加得心应手。巴菲特表示,其他人也许对科技与制药业有较深入的认识,但是他无法确定,更不敢随意地做出判断。总之,他认为对于力求降低风险与臆测的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危险区域。巴菲特形容说这是把石头扔进一口自己不知道深浅的池塘,还妄图能够做到随时找到石头。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华尔街的股指不断创出新高,股市火热升温,人们几乎把股市当成美元印刷厂,抢购股票成风。尤其是科技股和电子股,有的赢利高达100%,股市投机带来的巨额利润吸引着其他投资市场的投资者也加入其中。巴菲特的合伙公司的股东们也曾沉浸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他们建议抓紧跟风,购买科技股和电子股,以图获取最大利润。但是,巴菲特不为之所动,他反问这些建议者:你们知道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集成电路?这和你们不知道很多的动物怎样去*一样。对一个不了解的项目去进行投资,不是我一贯的做法,也不是任何一个投资者的正确做法。巴菲特始终还是坚持在传统行业投资,做长期的投资。
  就是在1995年到1999年的这几年里,高科技股票和网络股票急剧上涨,这时候,巴菲特一贯坚持的传统行业的股票经营业绩却一直不佳,这引起了股东的不满,纷纷建议他转向高科技股票的投资。在1999年的股东大会上,这个问题引起了更大的争议,这也是巴菲特受到有史以来最多的指责。但是,不管怎样,他依然不改初衷,对那些指责包括媒体的质疑不予理会。
  巴菲特年轻的时候如此,到了年老的时候,他在选择投资的目标上依然没有变化。他一直寻找那些简单的熟悉的公司进行投资。这一点是投资界尽人皆知的。但是这却曾经成为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相识的一个障碍,因为比尔·盖茨青睐的一直是高科技公司和网络公司,而这些都是巴菲特从来不去投资的股票。在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成为要好的朋友之后,巴菲特让比尔·盖茨给他推荐股票,比尔·盖茨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公司和合作公司的股票。但是,巴菲特只是象征性地购买了100股,也算是对朋友有个交代而已。巴菲特理解比尔·盖茨,因为他们分别在不同领域中拥有着话语权。他深信比尔·盖茨对网络高科技等领域的把握。只是,他永远坚持自己不熟悉的不去投资。然而巴菲特不是一个守财奴,他愿意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中,这一点足以证明:巴菲特只是在投资的选择上有着自己不可动摇的观点和执着。
  巴菲特的这种投资方式,的确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在1972年的时候,美国股市出现牛市,股价大幅度上升。大部分投资者都将资金投入到柯达、施乐、雅芳、宝丽来等市值规模较大的有名气的成长股上。因为这些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上涨了80倍,当时称呼为“漂亮50股”。这的确令很多的投资者变得疯狂。但是,这时候的巴菲特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股票去投资了,他与其他的投资者想法不一样,他觉得这些股票的股价太高了。所以,巴菲特很快将伯克希尔公司原来所拥有的一些股份出售,仅仅留下小部分。果然,第二年的时候,“漂亮50股”就一路狂跌。道·琼斯指数也从1000点跌到580点。在投资者大量出售股票,上市公司叫苦连天的惨境中,巴菲特早已经成功退身。
  正是对传统行业股票的一贯坚持,才使巴菲特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能够左右投资市场上的任何变局。对于这一点,巴菲特还是非常轻松地那句话:“因为我熟悉,所以我成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正确把握投资的时机和环境(1)
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对巴菲特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执着,而是审慎投资的哲理。从实际情况来看,巴菲特确实是一位能正确把握市场走向的成功者。他善于在股市中寻找突发机遇,在股市动荡的时候把握有利的投资时机,利用股票的时间差获得最大的利润。
  麦克在就餐时告诉巴菲特,很多人对他当初的投资都不了解,只是在最后获利时才发现他的过人之处。他不理解巴菲特是如何运算的。但是,巴菲特只是轻巧地回答他:“那很简单,正确把握投资的时机和环境就是了。”
  巴菲特强调,市场的主流偏向越厉害,市场的动荡也会越厉害,而其影响也会越大,市场动荡的时间就会越长。如果投资者能够很好地把握市场盛衰转变的时机,按照计划去认真地选择投资,那么,动荡的市场也会带给你很好的机遇。
  巴菲特在回答投资者的询问时诚恳地告诉他们:“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讲,任何股票都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是否赚钱完全在于我们购买的时机,甚至可以说,那些下跌中的股票并不都是不能够投资的股票,可以说很多股票的下跌都是一些外部原因造成的。如果你掌握了在适合的时机和环境进行投资,即使股价上涨,也会带来可观的收益。”
  巴菲特于1983年和1984年间,不动声色地购入价值亿美元的华盛顿公共电力供应系统所发行的债券(WPPSS)。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1984年的年报上透露,他买下这支债券时股东们都大吃一惊,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这家位于华盛顿州的核电厂营建公司麻烦不断,名誉低下。
  当时, WPPSS为第四期与第五期计划集资而发行的价值22亿美元的债券无法履约,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们对如此环境下的投资显得沉重无比,巴菲特之后解释说,我也是在这时候看准以极低的价格购入这批债券,尽管从信用评定上看,它们具有高风险,但我们不能凭这些来判断事情,如果我们依靠穆迪或标准普尔的评定报告来管理我们的资金,还不如就把钱直接交给他们。
  但可以肯定的是巴菲特在投资之前也是经过了充分的调研。
  威斯康星州的一家投资顾问公司的老板杰克逊斯当时也关注着,但他还是因为无法预测其前景而放弃了投资。事后他为此懊悔但还是非常理解自己的行为。他说:日常生活一般不允许我们特立独行,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只有顺应潮流的人才会成功,,抵抗潮流又不顾心理学家所谓的社会认可不符合人的本性,难怪价值投资如此困难,应用的人少之又少。像巴菲特这样逆流而进,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这样的心里承担能力,尤其是在WPPSS第一、二、三次计划都已经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巴菲特的投资经历再次告诉我们应该选择好投资的环境和时机的重要性。
  然而,在别的投资人不敢染指WPPSS的时候,巴菲特却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进行了投资。这笔投资为巴菲特赚进了不少利润。后来WPPSS的各项计划进行得都相当顺利,它提供固定的免税的当期收益率,亦即每年可以带来2700万美元的投资利润。这些税后盈余,之后准时地落入伯克希尔的账户。但是,此时如果一般企业想获得同样的赢利,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巴菲特最初买下WPPSS价钱的两倍。
  之后,华盛顿公共电力供应系统将伯克希尔购买的债券赎回,只留下了部分未到期的债券。

7。正确把握投资的时机和环境(2)
巴菲特也表示,对市场的分析和调查并不难,但是,要等到最佳的投资时机却是对投资者一个很大的心理考验。就连那些投资界的精英也是善于市场分析的。可是在投资时机上,他们还是难以把握住。巴菲特说,面对市场,绝对不能轻举妄动。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而在最好的时机时,你就要及时出手,把握投资时机,既不能盲目,又要防止犹豫不决。
  巴菲特在购买一些出问题的债券时,就充分表现出了对投资时机高超的把握力。1970年,在克莱斯勒公司濒临崩溃之际,他买下了这家公司发行的债券。当时,许多的投资者都大量抛售股票,巴菲特则选择了这个时机进入,收购大量股票。他的预料没有错,克莱斯勒公司果然不久就奇迹般地起死回生。这一次,他巧妙地利用了该公司在特殊情况下的股票变化,在股价最低时购买,成功获利。巴菲特还曾经在铁路业每况愈下时,买下了宾州中央公司的债券,价格也仅仅只是市价的一半。与克莱斯勒公司的情况一样,这家公司也在经历一番磨难之后东山再起,从而也让巴菲特收益巨大。1986年,巴菲特再次看准时机,额外购买7亿美元的中期免税债券,他认为,这是股票之外的最好选择之一。
  几十年来,巴菲特就是以自己犀利的眼光,正确地把握着投资的时机和环境,使资本无限地膨胀。
  巴菲特认为,投资市场的风向标是有不确定因素的,股票市场也兴衰无常。可是,正是这种无常的变化给市场以生机,给投资人以赢利的条件。没有这个机会也就没有投资市场巨额的利润来源。
  那么,怎样才能够拥有掌握投资时机的能力呢?巴菲特认为,除了研究基本的经济因素和掌握本行业规律的基础上,还要熟悉广阔的商业市场。巴菲特就是通过阅读大量各行各业的报刊和杂志,寻找一些有用的信息,了解更多行业的新动向。这对掌握一些企业的发展趋势很有益处。
  好的投资其实也是一个完美的投机。在把握投资时机的同时,投资的技巧也是相辅相成的,它甚至对投资时机起到主导意识的作用,或者本身就是投资时机决策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这些技巧主要有哪些方面呢?巴菲特对此有以下几点概括:
  一是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比如说,个头矮小的人不适宜打篮球;个头太高的人不适宜体操运动。在投资市场上,不管是做长期投资还是短期的投机,都要确定适合自己的方法。人的性格、思维、习惯、生活圈子的不同,对投资方式也有一定影响。
  二是要寻找合适的投资类型。如果做短期的投资,一般只要选择强势股就可以。而长期投资,除了判断股票的走势并依照经验研究股票发展的方向之外,还要对投资企业的经营、产品、营销等等,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都要了解。
  三是有完整详细的投资计划。作为短期投资者,在操作上根据股票价格设定止盈幅度和止损幅度非常必要,这是避免盲目跟风的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