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谁在暗算股指期货:"黄金十年"中国七大投资焦点 >

第9章

谁在暗算股指期货:"黄金十年"中国七大投资焦点-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腥谧矢嗟幕嫡一嵛詈笠淮蜗低掣母锘嵊檬奔洹H⒅泄と鸵腥找嫘萜菹喙兀匦朐谝涣侥昴诔鎏ㄏ低辰饩龇桨福拍芑瘴模N病�
  第一好做,第二、第三难为,需要大智慧、大决心。现今的窘困,无论是集体性愚蠢还是国民性宿命都源于贪婪和侥幸。贪婪导致了愚蠢,侥幸心态遮蔽了心智,既得利益导致了昏聩。扭转宿命,只有靠战胜我们自己的心魔。
  一年前,笔者曾经这样写道:“金融和证券改革就这样成为中国从‘可以富’到‘必定富’的生死高地。这是创造财富、加速创造财富与毁灭财富、加速毁灭财富的较量和交锋,是中国社会各种力量选择正和博弈、理性共赢,还是选择恶性剥夺、多败俱伤的分水岭。”
  现在,我仍然相信中国社会各阶层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股改必然卷土重来,权证将演重要角色
  时间:2003年11月
  背景:当时,本人出版了第一本专著《中国可以富》,尽管对于那时的一些国有股减持的相关政策相当不看好,也曾经非常激烈地写评论反对过当时的协议转让的政策,认为此政策埋伏着国有资产流失的重大缺陷,将给日后的股改制造更大的麻烦,但在我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的交流中,仍然相信股改会东山再起,而且权证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国股市必定会消除资本市场的双轨制,并由此迎来大发展。
  核心话语:中国再也不能对证券市场的结构型缺陷熟视无睹了。如果不能对中国股市正本清源,如果不能还其创造财富的本来面目,只能坐视其黑洞效应越扩越大。……当对国有股减持的方略、方式、方法认知到位后,国有股减持必然再度推向前台,并在此基础上,把中国股市改造成创造财富的加速器。这将是非常关键的一次推动。
  现实印证:以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998点为分水岭,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最重要预期———“新老划断”在一年之后基本明确后,此前从2003年11月3日点起,上证指数下跌,此后,至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16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8月22日,宝钢权证上市,权证在其后的股改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预测评价:方向正确,预测富有想象力。
  原文照登:
  中国股市面临变成“财富黑洞”的危险
  怎样确保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超过腐败导致财富的损耗速度?在我个人看来,这已成为当下中国至关重要的课题。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作者股市预测与印证(10)
创造财富和毁灭财富的行为正同时上演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创造者通过自己的企业实实在在地创造利润,从而增加了个人和社会的财富总量;毁灭行为则是国有集体存量财富所有人缺位,财富出现了大量的制度性自然损耗,或者被偷盗者在转移财富的过程中产生了乘数级的损耗。
  前者凸显在民营外资等社会存量的增长上,后者则常表现在国有存量的损耗流失上。如果前者的增长速度快于后者,则总体而言,转型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就业环境就会越来越宽松,越来越向好;如果后者占了上风,则在市场资源萎缩之下,转型中国的社会矛盾将越来越尖锐,环境越来越苛刻。若前者能成为主流,整个社会形成正和博弈;若对后者放任自流,则零和甚至负和博弈将困扰中国。因此,鼓励前者,遏制后者,正成为当今中国最至关重要的生死高地。
  这一生死争夺的最现实高地是中国证券市场,股市就国有股减持的巨大冲突正显示了这两种力量的致命较量。
  现代证券市场的目的何在?是鼓励创造利润和创造财富!市场一方面根据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对于盈利增长者给予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市盈率的笑脸奖励;冷酷的另一面是,对于利润减少,创富能力下降者给与同样倍数的严厉惩罚,从而使得资源更快速更敏捷地配置给创富能力强的企业。如此成熟市场的基本特征必然是股价回归盈利基本面的。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这种鼓吹创富的证券市场在中国却被异化。第一,股市的第一项功能被确定为为国有企业募集发展资金,低效的国有企业成为上市的主角,创富能力旺盛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反而备受冷待。从总体而言,导致了社会资源的逆向配置。第二,为了保持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将上市公司人为地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股却不同价,非流通股反而常常控制价格是它十几甚至几十倍的流通股,从而违背了市场经济中所有合法资本都平等的基本原则。第三,证券市场的架构失衡、证券监管严重缺位,客观上放纵了上市公司的造假之风,同时纵容了庄家,令他们在二级市场上利用资本和信息的不对称,与所有者缺位的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黑幕勾结交易,侵吞中小股民的利益。其结果是,股市作为现代社会创富的加速器,在中国相当程度上变成了毁灭财富的黑洞;上市公司一年ST、两年PT不脸红的现象层出不穷。据思腾思特的报告:若以EVA(资本增加值)来衡量2001年中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EVA第一次总体为负值,从总体上成为财富黑洞。
  黑洞的连锁效应是非常可怕的。一则上市公司的国有资产质量下降,势必降低国有银行的贷款质量;二来允许股票质押贷款入市,股市的兴衰跟中国金融业的命运捆成死结。
  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成败正成为中国转型成功的分水岭。
  证券市场化改革不能“叶公好龙”
  “10年不讨论国有股问题是一个方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还有就是我们集合起这一代人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2001年秋,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豪情满怀地对我说。
  1999年以来,随着基金黑幕、庄家吕梁、亿安操纵、三九挪用、银广厦造假等一系列事件被曝光,当泡沫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时,泡沫正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破灭,恐慌在人们心中来回放大反射。2000年6月,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其后,在此双重作用下,2001年7月23日~7月31日的一周内,股市账面财富蒸发掉6353亿。资金链条陡然崩紧了中国金融业的神经。
  中国再也不能对证券市场的结构型缺陷熟视无睹了。如果不能对中国股市正本清源,如果不能还其创造财富的本来面目,就只能坐视其黑洞效应越扩越大。2001年,中国114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元,比起1997年的元已经下降了%,也就是说其平均创富能力已经下降了%(据《新财富》)。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那么说其正吞噬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成果也不过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作者股市预测与印证(11)
从华尔街回来的刘啸东先生,对国有股的严重问题忧心忡忡。他说,如果上市公司国有股占了50%以上,公司治理是很困难的。大股东说了就算了,权力制衡就不存在,坐庄、关联交易等一切都会衍生出来。
  一位来自华尔街的海归人士和一个中国内地的记者,基于对中国问题的共同思考,竟然很快相互应和起来。刘说,经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那么接下来马上将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会保障的问题,有上亿的人要退休,失业需要社会保障,需要大量的社保资金。那么最现实有效的来源是什么呢?从国有股的变卖或运作中来,只有当国有资产作为资产来流动,才能增值。而这正是我在1999年扬子改制之后的设想。
  但现实的难题仍然无法逾越,那就是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减持国有股。从1999年扬子改制开始,这一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的股权转让,现在更因上市公司化而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转让的定价成为国有股减持的矛盾旋涡中心。刘啸东说,如果人为地定价,总会产生分歧,为什么不能交给市场定价?比如利用衍生产品———权证,寻找一个各方认可的价格机制,如果走出这一步,什么都好搞了。我则拍案叫绝:不谋而合。这时间我也在思考国有股减持的方案问题,也曾想到这个办法———认股权证,因为我相信这是一个市场的办法,如果能够考虑到某支股票的原有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对原有股东做相对应补偿的话,这将是考虑到各方合法利益,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案。
  这是一个市场的方法,既然我们要搞市场经济,那我们就不能叶公好龙。
  要把股市改造成财富创造的加速器
  国有股减持悬而未决之后,若想盘活股市,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回避,宣布国有股减持搁置10年;第二种是必须正视,而在老庄家和新进入者利益博弈僵持不下之后,只有通过市场的方式达成妥协。
  第一条道路走到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原因一,对当前中国所有股民和所有利益集团而言,保持僵持的现状,最后没有赢家,黑洞效应持续放大后,所有的人都会是输家,包括坚决狙击国有股减持的老庄家。因为当此轮股市泡沫破裂后,大多数老庄家深受重创,而中小股民也大多会失去对股市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陪老庄家玩下去的兴趣。老庄家们已被深度套牢,若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下滑,老庄家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原因二,如果资本市场的双轨制问题不解决,外资不可能对另类的中国证券市场大规模投资,中国股市必然缺乏新的激活力量。原因三,当股市人气凋零之时,股市为国有企业融资的功能将大大衰落,国有企业也不可能是赢家。
  与此同时,实施国有股市场化减持的现实条件反而越来越充分。第一、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当双方较量旗鼓相当,最后可能同归于尽之时,正是双方达成妥协之日。第二、随着人为操控,使某一方利益最大化的定价方式流产,市场定价将水落石出,一旦确定市场定价,并用市场方法对老股民补偿的原则,博弈双方蓄积已久的力量才能找到宣泄口,就会通过市场的随机互动达成减持的市场妥协。第三、有一个真理日趋明朗:执政者当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执政原则。国家利益最大化,绝不是国有利益的最大化,而是社会利益最大化,是国民利益的最大化,证券市场是“为国民经济服务”而不是“为国有经济服务”。在这个逻辑下,通过国有股减持消除双轨制理直气壮,顺理成章。
  当对国有股减持的方略、方式、方法认知到位后,国有股减持必然会再度被推向前台,并在此基础上,把中国股市改造成创造财富的加速器。这将是非常关键的一次推动。
    2002年股市预测与印证
    中国强庄——德隆系将败于银行改革
  时间:2002年2月4日
  背景:2001年年中,在和君创业的一次研讨会上,“唐氏兄弟”中的唐万新第一次正式露面于社会公众的视野中。我通过朋友希望能够约访唐万里,可以不作为正式采访,但对方代表明确提出两个条件:一、所有德隆系的有关稿件必须由唐氏定调;二、见唐万新前要先去一趟新疆。这两个要求当时被我断然拒绝。此后我们便加大了对德隆系的观察研究力度。鉴于2001年下半年和2002年初,股指不断下跌,德隆系等庄家股已经水落石出,我们特别策划了“股市强庄,财富股岛”专题,我为此专题撰写评论,暗示德隆系之败,并指出其导火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作者股市预测与印证(12)
核心话语:试看中国股市的财富孤岛———强庄或善庄们的前途与命运,应该与股市大盘的沉浮兴衰关联不大,反而与银行界的成败利钝,反腐倡廉,化解危机休戚相关。简言之,中国的银行们在防范强庄们时一不留神栽了,拖累了自己,而强庄们防范银行危机引火上身,将是中国金融资本新一轮的高智商游戏。
  现实印证:2004年6月,德隆系被多家银行追讨巨额债务,德隆系的多米诺骨牌连锁崩溃,令人唏嘘不已。
  预测评价:方向正确,在德隆系如日中天中敢于坚持独立判断。遗憾的是,始终未能面谈唐万新,毕竟德隆系曾经是中国民间最有摩根气象的金融公司。
  原文照登:
  中国强庄们的前途和命运
  曾经对中小股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庄家们终于被市场翻了一下手掌。
  从2001年6月14日到2002年1月22日,中国股市狂跌三轮,上证综合指数由2245点连续蹦极至1358点,跌幅%。
  于无声处,你已听到一声声惊雷———那是一个个昔日睥睨股市的庄家神话背后资金链断裂的轰鸣。除了银广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