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谁在暗算股指期货:"黄金十年"中国七大投资焦点 >

第8章

谁在暗算股指期货:"黄金十年"中国七大投资焦点-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任何一种全流通方案都会付出代价,但都会比硬着陆的代价低。更重要的是,一旦解决股权分置,并借此契机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中国内地股市将会奠定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地基,并在未来20年内,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大有可能成长为和美国纽约股市相媲美的市场,这才是真正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改革提供源源不断支持的大道。当监管当局和执政者对此有了清醒认识,就能够以大智慧大决断,出台解决股权分置方案,并迎来“大发展”。(摘自《2005年度中国与世界十大经济预言》)
    中国正处于孕育世界级资本市场的前夜
  时间:2004年11月22日
  背景:《第一财经日报》刚刚创刊的第7天,出第6期报纸,本人当时作为分管财经新闻中心的编委,为报纸撰写此文。在中国股市正不断惨烈下跌时,指出这是一个世界级的中国伟大资本市场的黎明前的黑暗,向社会各界人士公告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帮助中国“接生”和培养一个国际金融市场。
  关键话语:只要股市令中外公众信赖,未来10年中国股市规模增大5~10倍,指数提高3~5倍,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之一,股指成长最快,发展速度最快的股市之一绝不是天方夜谭。
  现实印证:从此文刊到2006年12月29日,中国A股股市规模已经增大倍,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已经分别上涨了和。
  预测评价:方向正确,预测大胆而富有想象力。
  原文照登:
  股市竞争力:中国的阿喀琉斯之踵
  随着个人合法财产境外转移大门渐开,中国股市行将直面全球竞争,它将演变成中国金融、经济的生死玄关。
  对于已经非常脆弱的中国内地股市而言,世界丛林的凶悍虎狼已近了,又一重危机将临。
  “我们不仅希望帮助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未来更希望帮助中国公民投资海外股市”,11月20日上午,在中国内地A股暂停新股发行近3个月之时,中国公司再掀海外上市潮之际,李小加———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及行政总裁这样憧憬,其实他的美梦似乎已经不远,而对于中国股市套牢族来说,那却可能是一场噩梦。
  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个人合法财产可转移海外,包括移民财产转移、海外公民的中国继承财产的转移。几乎同时,央行宣布放宽中国公民出国留学携汇额度。这意味着中国人海外投资的门已经打开半扇。按此规定,中国富豪将财产给子女继承,将其移民海外,那些财产就可合法外移。远隔重洋的纽交所、NASDAQ、法兰克福、伦敦乃至越南的股市实际上离中国人前所未有之近。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作者股市预测与印证(7)
央行的决策无可厚非。热钱凶猛涌入,为捍卫汇率稳定,央行被迫发放大量人民币基础货币,这给通胀造成了极大压力。为了对冲,央行不得不鼓励国内资本向外流动。而随着压力增大,不排除央行进一步放开资金外流的可能。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相信央行没有这样的主观意图,但客观上央行新规有可能对中国内地脆弱的股市进一步釜底抽薪。换言之,不仅从争夺上市资源,更从争夺投资者方面,中国股市将被迫面对全球股市的竞争。
  对于大多数中国股民而言,海外那些主要股市再差,也不至于像中国内地股市那样,股民10年总收益为负、其上市公司EVA(经济增加值)像2003年那样为负。所以,一旦内地投资者意识到这一点,借助这些合法渠道投资海外将渐成气候。
  或许证监会和国内券商因此会埋怨央行,但央行要回答这个问题却很容易。
  热钱涌入,先要找栖身之所。一般来说,股市是当然的受益者,会水涨船高,但海外热钱投资者对内地股市视若无物,那就怪不得别人了。更何况热钱一头就扎进了房地产等行业,导致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间接增加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了中国经济竞争力,而且直接拉高了CPI,导致央行宏观调控的效果事倍功半。此中实有股市无能之弊。
  对股市最恨铁不成钢的,想来应当是银监会和银行业。当今中国的生死命脉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再造,困难的是银行资本如何充足。指望银行自己赚钱解决会陷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怪圈;增发货币的秘籍,在热钱如此汹涌而至的情况下几乎毫无用处,唯一可以指望的只有股市。海外上市,不仅要将未来的盈利分红权拱手让人,且要与海外战略投资者分羹,还要让投行拿走5%~10%的融资。一头中国的“银牛”被人家剥三层皮,银行能怨谁,只能怪自己的股市是“扶不起的阿斗”。
  平心而论,中国股市沦落到今日的地步,实非证监会一身之责,归根结底是股市最初种下这种因———为国有企业改革融资,也只能结今日果———很少社会公众投资者愿来交易。而这条道路走下去只能有死胡同。眼看着政策利好救市效应不断递减,国有券商和基金日益成为市场主力,即使有国有保险、银行等资金的进入,股市仍演变为国有机构之间的博弈,甚至是国有机构与国家间的博弈。
  由于国有体制下“道德风险”难以根治,“老鼠仓”漏斗无法堵塞,国有机构入市的资金可能会越滚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国有银行在内地股市上市,也只能是国有机构间的内部交换,国家仍然承担无限风险。
  事已至此,相互埋怨毫无意义。在银行、利率汇率和股市三者越来越纠缠不清时,就越需要超凡的智慧与魄力,快刀斩乱麻,否则这个“三角畸恋”会越纠缠越堕落。正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所说:股市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要从货币传导机制的逼迫性,要从银行改革资本金来源的紧迫性,要从社会安全网的必需性来看待。
  逻辑已经非常清晰。中国经济的生死玄关是银行,而银行的生死玄关在股市。股市能否复活,实际上已经成为扭转中国经济乾坤的关键战役。
  股市能否真正复活,必定决定于大量社会公众资本的涌入。因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强劲。因中国居民储蓄率很高,因国际剩余资本数以10万亿美元计,只要股市令中外公众信赖,未来10年中国股市规模增大5~10倍,指数提高3~5倍,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股指成长最快,发展速度最快的股市之一绝不是天方夜谭。倘能如此,中国的企业、银行、社保和货币政策都会受益匪浅,中国的改革由此将赢得巨大空间。
  重塑公信必以制度为保障。制度奠基不外三足鼎立:一是必须同股同权,同股同酬,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二是解决上市公司效率低下问题,还上市公司主体责权,建立经营层的有效激励机制;三是严厉惩处大股东侵吞中小股民的利益的行为。
  

作者股市预测与印证(8)
最艰巨的挑战当数股权分置。能否找到出路,要看各参与方是依赖中国古老的“麻将牌桌”———幕后交易,轮流坐庄,推倒重来的路径,还是把股市变成一个现代商业的“谈判方桌”———公开博弈,市场妥协,制度锁定,而后同台竞技,各显其能,实现理性共赢。
  由此来看,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20日的讲话很有味道,在谈到股权分置问题时,他说,要以市场化的手段积极稳妥地解决;要保护公众股东的利益,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内外并重。这番话着实耐人寻味。
  中国股市就这样在判决中国经济的命运,要么它成为阿喀琉斯之踵———巨神最脆弱的脚后跟;要么就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以它披荆斩棘,冲破转型中的道道险关。
  在中国股市为“三月不知肉味”而尴尬之时,指望中国经济不断冲上世界竞争力高峰是不现实的。那我们只有面对现实的逼迫性,再造中国股市的竞争力。
    2003年股市预测与印证
    逃避股改,股市将“多败俱伤”,股指也将每况愈下
  时间:2003年11月17日
  背景:当时,我作为《21世纪经济报道》分管财富版块的编委,为了能够解决中国股市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割裂的制度性缺陷,多次献计献策,多次对市场参与者发出警告,希望各利益方能够遏制自己的贪婪,回归理性的妥协,找到共同的出路,但现实令我非常失望。于是,写了本人评论生涯中最情绪化的文章,在此请读者允许我就因当时的激动而给一些人士带来的不快表示歉意。
  预测话语:一次次不断警告,却一次次无人在乎,我们就只能这样眼睁睁看着中国的庄家们一步步逼近深渊,我们大声呼喊,他们充耳不闻,乃至想方设法堵我们的口,掩耳盗铃,自取灭亡;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中国股市危机一点点日趋深重、积重难返,一次次丧失改革良机,使改革可以腾挪的空间日益萎缩。
  现实印证:那时,上证综合指数为点,到2005年4月29日股改试点开始时,该指数已经下降到点,降幅为。
  预测评价:方向正确,但评论情绪化,气度和胸怀仍须历练,需要检讨。
  原文照登:
  1311点:是集体性“愚蠢”,还是国民性宿命
  当啤酒花黄色幻泡迸去,股市上证指数终于跌破1311点大关(此1311点已非彼1311,而是“注了水的猪”),笔者只能仰天长叹,悲痛莫名。
  仰天长叹,不知是该痛斥“本土庄家派”集体性愚蠢,还是哀伤股市参与者的“国民性宿命”,难道他们真的要在贪婪和投机的驱使下,一意孤行,导致最后的“多败俱伤,同归于尽”的宿命?
  早在2002年底,笔者便下笔评论:在“本土庄家派”全力阻击下,国有股减持阶段性成果被迫流产后,“国有股减持悬而未决,只有两个方法,一种是回避,宣布国有股减持搁置10年;第二种是必须正视,通过市场的方法使诸方达成妥协”。并预言:“保持僵持的现状,黑洞效应持续放大后,所有的人都会是输家,尤其是坚决阻击国有股减持的老庄家。”一年以来,那时的25只最强庄股,不少已经灰飞烟灭,然而当时却无人在乎。
  我们曾经警告啤酒花之类的强庄会崩溃,2002年2月,本版块《中国强庄们的前途和命运》一文敲起警钟:“中国的银行们在防范强庄们时一不留神栽了,拖累了自己,而强庄们防范银行危机引火上身,将是中国金融资本新一轮的高智商游戏。”如今啤酒花的崩溃,令不少银行深受其害,然而当时却无人在乎。
  我们曾经警告“国有股全流通的最佳契机”的堕落。2001年11月,本版块《最佳契机和最后盛宴》评论一针见血:“在国有股减持逼得我们已经无路可逃时,在社会智慧群策群力的契机闪现之时,我们其实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最佳契机。是改革的最佳契机,而不是内部人的最后盛宴,这是我们的期待。”如今最佳契机已经丧失,协议转让盛宴正热,国有股全流通仍如鲠在喉,然而当时不少利益集团却在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阻击国有股全流通,无人在乎。
  

作者股市预测与印证(9)
我们曾经警告庄家时代的终结。2001年7月,本版块《终结庄家时代,消解证券双轨》评论告诫:“中科系、亿安的崩溃正是警告这种危机已经日益逼近,中国股市已经到了非标本兼治不可的时候了。治标在于加强监管,尽可能增加庄家投机的成本,治本在于尽快消除证券市场的双轨落差,唯有消解后者才能真正终结庄家。”然而当时不少庄家却正在股市呼风唤雨,无人理解。
  一次次不断警告,却一次次无人在乎,我们就只能这样眼睁睁看着中国的庄家们一步步逼近深渊,我们大声呼喊,他们充耳不闻,乃至想方设法堵我们的口,掩耳盗铃,自取灭亡;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中国股市危机一点点日趋深重、积重难返,一次次丧失改革良机,使改革可以腾挪的空间日益萎缩。
  尽管伤心,尽管痛楚,然而基于传媒人的良知,出于士子的忧国忧民之心,我们仍要大声呐喊,大声警告:一、啤酒花担保圈的崩溃绝非吉兆,因为先逃者暴利,后逃者被套。上市公司之间恶性循环抽逃连环已迫在眉睫。当局必须对潜在的“艾克拉木·艾沙由夫”之类的危险人物严加管束,此为治标之策;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将是一场灾难。在如此弱市情况下,巨盘商业银行的上市只能使资本市场更加惊恐,加速担保圈的崩溃,从而祸及银行。终止四大商业银行上市,不仅能制止他们制造比上市融资更多的坏债,而且会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