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黑洞 >

第6章

黑洞-第6章

小说: 黑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因斯坦于1915年11月完善了他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并陆续于11月4日、11日、18日和25日在《柏林报告》(BerlinerBench比)上发表,他的理论从此走上了灿烂的历程。最早的两本有关专著于1918年出版,一本是在伦敦,作者是阿瑟·爱丁顿(那时,德国科学在英国受到冷遇,英国图书馆不再接收德国期刊。爱丁顿读到的爱因斯坦论文,是他的一个德国朋友邮寄的,可能是英国仅有的一份);另一本是在柏林,由赫曼·魏尔出ermann We 周写成。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的偏折,是1919年5月29日日食时在巴西的索布拉尔观测到的,这应感谢弗兰克·戴森(Frank Dvson)和爱丁顿的热忱。对爱因斯坦预言的证实是皇家学会于1919年间月6日在伦敦举行的一次著名会议上宣布的。
    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整个世界恶梦初醒、疲惫不堪,而又在寻求着新的理想。爱因斯坦理论以其关于弯曲空间的稀奇思想抓住了公众的想象,尽管一般人连其中的一个字都不懂。无数的科普文章出现在通俗的和专业的期刊上,人们都被迷住了,相对论成了时髦的话题。爱因斯坦成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无论是什么方面的问题,都有人去问他的观点。美国以隆重的仪式欢迎了他,他成了公众的偶像
    科学界的反应就复杂得多。有的人为爱因斯坦独行侠式的创造所倾倒,赞美之词超过以前之于牛顿。“思辨威力的一个最美妙的例证”,赫曼·魏尔这样宣称,并且又毫不犹豫地加上:“遮掩真理的墙已被推倒”。马克斯·玻恩(Max Born)则在1955年说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值得强调的是,在物理学家中,对广义相对论最强烈支持的是那些能够理解它的人。
    另一方面,那些拒不接受这个理论的人也是太过分了。很难不提一位物理学家波阿色(H·Bouasse)的令人惊讶的评论:“这种在我看来将是短命的赞誉,是由于爱因斯坦理论不属于物理理论的范畴,它是一种先验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不可理解的假设,给它的成功予以模棱两可的理由……最后,我们实验物理学家要说的是:我们只接受那些适合我们的理论,我们拒绝那些我们不能理解因而对我们无用的理论。”
    广义相对论的另一个激烈反对者阿尔瓦·古尔斯胜(AllvarGullstrand),是瑞典的眼科学家和数学家,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成员。这或许就是为什么1921年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是“特别由于他对支配光电效应的定律的发现”,而不是由于他的相对论。
    法国物理学家约翰·爱森斯塔(Jean Eisenstaedt)评论道:“这种偏见就像正派的绅士们憎恨本世纪产生的立体派、非图形派和达达派绘画。那些纳土们庆贺自己不懂新艺术,而嘲笑表示赞扬的人是不懂装懂的假内行。”
    这里,对科学和艺术创造二者的对照是恰当的。广义相对论常被比作一项优美的抽象艺术创作,然而一个理论的优美并不保证它的正确,注重实用的物理学家需要时间来确认它符合自己的原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它每三年举行一次全世界天文学家的大会)于1922年热情地设立了一个“相对论”委员会,它只开过一次会,然后就决定再继续活动是无益的。
    时至今日,论争仍未结束。然而相对论是在发展壮大,尤其是在过去的近30年里,其起因则是来自奇特的遥远星球的闪烁信号首次进入了大型射电望远镜。第二篇:火中凤凰
          星星是树上的金果,可望而不可及。
                  ——乔治·艾略特( Geofge Eliot)
     引言
          科学是以简单的无形来代替复杂的有形。
                  ——约翰·成林(Jean Perrin)
    几年前,一个天体物理学家在他的报告中这样宣称:“恒星是一种很简单的东西。”一个听讲者马上回敬:“你站到100光年之外,也会显得很简单!”
    后者的话是正确而又深刻的。尽管我们只能观察太阳的“皮肤”,仍可看到许多奇异的现象:米粒、黑子、喷发和日饵,只是由于巨大的距离,其他恒星才缩为夜空的点点闪光。地球上能收到的只是恒星的辐射,这是它们内部庞杂活动的一点隐约的微弱的反响。由这点反响中分析出来的信息是令人惊叹的,然而最终还是需要有理论家来弄懂恒星整体的行为。“理论”总是意味着“简化”,即去掉那些非本质的东西,以抓住问题的核心。本书也将以这样的方式来进入丰富多彩的恒星世界。
    按照这个简单化观点,一颗恒星可以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个巨大的热气体球。但是,这每一个词都有深刻含义,需要仔细琢磨。
    “气体球”意味着一种平衡态。例如,我们知道太阳在过去的50亿年中没有什么实质变化,这似乎出人意料,因为我们在地球上已经熟悉自由气体总趋于弥散并充满周围空间。与此截然不同,恒星的气体并不弥散,而是保持在一个确定的体积之内。“巨大的”这个形容词提供了解开这第一个谜的关键:对于恒星这样大的质量,引力完全支配着物质的结构,恒星中的每个原子都被吸引朝向中心,而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又保证了气体的粘结;类似地,只要恒星的自转不是太快,引力也决定了恒星的形状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球形。
    可能又会有人觉得奇怪:既然恒星中的所有粒子都被吸引朝向中心,为什么恒星不因此而收缩呢?答案就在“热”这个词上:热,作为一种能量,是在一个发光恒星的中心产生的。这种能量朝恒星表面传递,并且能够支撑恒星的重量,到达表面的能量就作为辐射而脱离恒星。
    在任何关于恒星的讨论中,有一个词会反复出现,即引力。它在恒星诞生时就存在,又是它导致恒星的死亡。恒星的一生就是对自身重量的持久、拚死的反抗。持久,是因为恒星在演化的每个阶段都能有新的能源来维持自己;拚死,是因为这个反抗注定是要失败的,或迟或早,引力终将获胜,恒星终将坍缩。
    引力对恒星命运的这种绝对威力也在更大得多的尺度上重现,支配着宇宙中所有的大尺度结构。恒星、星团和星系都在引力收缩中诞生,也在引力收缩中死亡。
    黑洞正是恒星的一种残骸。在我看来,它又是最精美的,因为它是引力收缩的极点,极端到几乎荒唐。所以,我把对黑洞的讨论推迟,而先对恒星的命运作一概述:它们如何诞生,如何发光,又如何死亡。第四章 从黎明到黄昏
     恒星的诞生
    像雨一样,恒星也是气体云中凝聚成的微滴。但是,如果把太空中的条件与地球上相比,就可以说恒星几乎是从虚无中产生出来的。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每立方厘米中有3000亿亿个原子,两星际云每立方厘米只有几十个原子。数百光年范围的星际云物质才够组成几千个太阳。星际云的化学成分也与空气不同,每16个红原子(常构成分子)对1个氦原子,另外还有微量的更复杂原子,如碳、氮和铁。
    星际云不仅稀薄,而且很冷,最高为开氏100度(开氏度是相对于绝对零度来量度的温度,绝对零度是理论上的最低可能温度,等于摄氏一273度,开氏
    100度因此就是摄氏零下173度)。这种气体云将无限期地保持稳定在这样一种状态上,即决定其平均温度的原子运动,与企图把原子拉到~起的引力相平衡,因此,只有在星际云受到抗动时,恒星微滴才能凝聚出来。
    有几种机制能使星际云浓缩并己践恒星的诞生。在所谓旋涡星系里,恒星集中在由星系中心孩球伸出的巨大旋臂上,旋臂绕着核球缓慢转动。太阳座落在猎户座旋臂上,绕银河系中心转一周的时间是二亿年。由于这些旋转的臂运送着物质,它们就在星际介质中传播着一个密度超出,因而导致星际云的收缩并引发恒星形成。
    另一个恒星形成模型是以这样一个美妙的主意为基础的,即一颗星的诞生或死亡会对大量新恒星的凝聚过程起催化作用。一颗恒星在星际云的中心诞生了,它的强烈辐射就会加热和压缩星际云的外部区域,造成一种凝聚的“传染”。一颗大恒星以超新星形式(见第6章)完成的激变式的死亡也有类似的效应:这颗星的碎片以每秒数万公里的速度推进,沿途冲撞,把星际云转变成许多新恒星。
    星际云一旦开始浓缩,就变成不透明的。这时它停止吸收别的恒星的光,并冷却到几乎绝对零度。云中的原子运动慢到几乎要冻结,它们的相互引力压倒了内部热运动,而云中物质的分布总是不完全均匀的,总有一些小团块,其中的原子比周围多几个;也有一些空洞,那里少了几个原子。物质产生引力,每个团块周围的引力场就比较强。这种不平衡的引力就把周围那些很冷因而运动得很慢的原子拉过来,捕获的原子又使引力进一步增强,团块就这样变成了更紧密的球,其大小有数十亿公里,含有几个恒星的质量。
    在这个阶段,一种关键的机制,即所谓金斯不稳定性,变得重要了:在弥散物质中,一个局部的密度峰在超过某一临界质量时会变得不稳定。这个峰于是与其余物质分离,并形成一个稳定的、由自身引力维持在一起的系统。这正是上面所说的球所发生的情况:它太冷了,不足以支撑自身的重量,于是它收缩,与星际云的其他部分脱离。在它收缩时,中心的气体被压紧,压强、温度和密度都增大。变热的气体开始辐射能量,原来黑暗的球现在发出了红光。
    一颗“星”就这样诞生了,但它还不能称为恒星,因为它没能辐射足够的能量以支撑自己。这颗原恒星因而继续收缩,尽管是以慢得多的速率。只有当核心温度达到1000万开氏度时,氢才开始通过热核反应而燃烧。这种新能量充满了原恒星的核心,使它稳定下来。它现在成了一颗恒星。
     火的抗争
    啊,太阳,是用烈火来争辩的时候了。
             ——归劳默·阿波里纳瑞( Guolaume APOllinaire)
    在反抗引力的持久斗争中,恒星的主要武器是核能。它的核心就是一颗大核弹,在那里不断地爆炸。正是因为这种核动力能自我调节得几乎精确地与引力平衡,恒星才能在长达数十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稳定。
    热核反应发生在极高温度的原子核之间,因而涉及物质的基本结构。在太阳这样的恒星中心,温度达到1500万开氏度,任强则为地球大气压的3000亿倍(地球大气压是每平方厘米1千克重)。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原子失去了所有电子而只剩下核,而且原子核的运动速度也是如此之高,以至于能够克服电排斥力而结合起来,这就是核聚变。让我们进一步看看这是怎样发生的。
    恒星是在氢分子云的中心产生的,因而主要由氢组成。氢是最简单的化学元素,它的原子核就是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还有一个带负电荷的电于绕核旋转。恒星内部的温度高到使所有电子都与质子分离,而质子就像气体中的分子在所有方向上运动。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质子就被一种电“盔甲”保护着,从而与其他质子保持着距离。但是,在年轻恒星核心的1500万开氏度的高温下,质于运动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当它们相互碰撞时就能够冲破“盔甲”而粘合在一起,而不是像橡皮球那样再弹开。
    四个质子聚合,就成为一个氦核。氦是宇宙中第二位最丰富的元素(地球上的氦已消失殆尽,它是一种稀有气体,可用来填充热气球。氦在恒星中产生并不是它在宇宙中丰度很大的原因。绝大多数氦是在宇宙最初的几分钟里,和氢以及其他几种轻元素一起形成的)。氦核的质量小于它赖以形成的四个质子质量之和。这个质量差只是总质量的一个很小部分(7浙),但是借助于爱因斯坦发现的质能等效性,这一点质量损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能量。l 千克氢变成氦时所释放的能量,与燃烧200吨碳所产生的相同,足以使一只100瓦的灯泡长明100万年。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一个巨大的核,在那里当然不是1千克,而是每秒钟有6亿吨氢变成氦。巨大的核能量朝向恒星外部猛烈冲击就能阻止引力收缩。
    氢变成氨的反应有几种可能的途径,或称为反应链。最常见的是质子一质子链(只需要氢核)和碳一氮一氧循环(一种用碳、氮、氧这些重元素作催化剂的闭合链)。太阳的能量主要由质子工质子反应产生,而质量更大的恒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