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向左向右飞 >

第21章

向左向右飞-第21章

小说: 向左向右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验了一次热气球升空,几名战士都说:“挺好的,能看出很远呢!”领导实在不好意思,再一次表示感谢。左丹也不想多飞。于是,让电视台记者和节目主持人上了吊篮,一加火,热气球飞向了蓝天,向城市方向飞去。

  地勤人员告别森警的官兵们,驱车去追赶、跟踪热气球去了。

  这一天,风不大,热气球才飞出2公里,风就停了,热气球在天上钉住了,往上往下都没有风层,没办法,第一次计划横跨市区的飞行结束了,他们在一家不太开阔的小院前面的鱼塘冰面上降落了。

2003年追求与探索 1
12月末,吉林市航协主席付嘉涛给老左打电话说:“2003年1月3日吉林市政府在松花江上举办‘2003年中国吉林首届冬季国际龙舟赛’,经组委会同意,将邀请航协热气球参加表演,以示祝贺。”

  航协付主席说:“这次活动是航协申请参加的,为的是热气球分会组建后,还没机会在市大型活动中亮相,是给分会创造个出场机会,进一步在江城广大群众中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热气球。”老左和左丹都同意付主席的建议,积极做准备,保证1月2日下午开幕表演。

  吉林飞球准备工作时间有限,左丹负责加燃料,调试燃烧器等,老左负责制作球体广告。广告词是:吉林市航空运动协会祝中国吉林国际龙舟赛圆满成功。下面是招商广告,广告是按球固定位置制作的。宽4米,上边长米,下边长米,呈扇形。制作过程老左亲自指导设计的。在电脑上把球体每条经线分割开设计组成。上边米,下边米,宽4米的6块小梯形合并在一起,形状就是扇形了。这种热气球球体广告制作挺麻烦的,制作时没有细心人认真去做,很容易变形,或尺寸不合体,在20多米高的球上不美观、不平整,影响广告效果。

  父子两人各忙各的,提前做好了准备。老左的妻子为他们防寒买了五套防寒保暖内衣每人一套,帽子、手套、鞋、服装也都让他们加了厚,怕在外面时间长了冻着。

  2003年1月2日早晨,左丹他们一行5人从桦甸出发,中午就到了吉林市。

  冬天里的吉林,具有独特的城市魅力,不但有传统的冰雪节,更有迷人的自然绝色,玉树琼花。经济体制改革,为老工业基地注入了新的血液,美丽的江城被打造得更加锦绣;而真正让人们叫绝的还是不冻的松花江,这里正准备着迎接“2003年中国吉林首届冬季国际龙舟赛”的开幕,松花江两岸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吉林市政府为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冬季水上运动——龙舟赛,特决定让松花江上游的丰满发电站开大了闸门,使江水略涨、水蒸气的含量增多,两岸树挂比平时更独秀,美丽的江城以这特有的姿色来迎接国内外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宾朋佳客。热气球的到来将为盛会又增添一个新的亮点。

  老左和航协主席付嘉涛取得联系后,他们来到市政府对岸,选择一块较大的场地,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车停靠在江堤路边,场地在江堤下的江边上,距离岸上100多米远,上上下下步步是台阶,而且,这里没人来过,雪都很深,到脚脖之上,环

  境给他们的准备工作增加了很大劳动强度。但是小伙子们没有一点畏难情绪,卸了车搬的、抬的、扛的干得热火朝天。付嘉涛主席感慨地说:“这帮小伙子真能干啊!”

  肖维也是左丹的好朋友,平时很少干这么出力的活,今天他也受到了锻炼。高明、张旭民一开始就和左丹飞球,他们俩也算老手了,而且地勤工作干的非常出色,该干什么他们都有数。在他们忙碌时谁也没注意到,就这么一会工夫,岸上岸下集满了许多观众。

  按照分工,各就各位,热气球在松花江江南岸冰封雪地里站立起来,醒目的白底红字大副球体广告,为龙舟赛增加了喜庆。

  左丹让地勤人员把球拉到江边,选好系留点。风从江面吹来,热气球在左丹操作下慢慢的升起。围观的群众都说好,没见过。

  付主席说:“14点举行开幕式预检。”他到江北岸看一下效果,然后再联系。

  江北岸的人越来越多,开幕式预检开始了。江北高音大喇叭在江南岸听得真真切切,锣鼓声,音乐声,伴随着松花江哗哗的流水声,虽然天气寒冷,但会场气氛热烈。江北岸观众看预检,江南岸观众看热气球,两岸都站满了观看的人群。

  付主席在江北打来电话说:“效果挺好,再升高点。”左丹他们冒着严寒,坚持在热烈氛围中。

  开幕式预检很简单,有领导讲话,致欢迎词,运动员代表讲话等。其它项目如比赛规则等都在预备会上进行了,所以,为了减少在室外活动时间,开幕式短而精地结束了。

  这次开幕式的摄像将和第二天比赛现场直播穿插到一起,漂亮的热气球被收录在开幕式的上空。

  左丹成功地在冰雪寒冷的冬季里进行了1小时的飞行,再看他们几个人的小脸,都被冻得干干巴巴,他们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把小绒帽拉到最低处,活象马戏团里的小丑。撤收时,往上抬、扛都比往下来更费劲,老左鼓励他们说:“加油干,一会就不冷了。”装完车,哥几个都累得气喘吁吁,当你看我,我看你的时候,大家都乐了,为了开展热气球运动,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真叫人感动!

2003年追求与探索 2
晚上,他们住在东关宾馆,吃的自助餐。这时有的领导还表扬了他们在寒冷的天气里进行热气球表演,为大会,为家乡做出了贡献。

  付嘉涛主席和市总会、体育局的领导来找左丹研究比赛时的飞行计划。付主席说:“明天上午8点钟准时比赛,比赛期间计划要飞几次,一是为赛会进行表演,热气球在松花江上低空飘飞。第二是记者进行航拍。”左丹说:“没问题,可以进行,但是不可能连续飞,上午飞行结束,就得去加燃料,下午飞完也得加燃料,只能在有保证的情况下进行自由飞表演、航拍。”

  领导们同意左丹意见。并强调一定保证飞行安全。领导走后,左丹看着市区图,分析明天飞行计划,然后说:“看明天是什么风向在定吧,最好是一个起落完成2个任务,避免燃烧器出故障,如果在外时间过长,阀门胶垫变形漏液就危险了。由于心里有了飞行预案,塌实多了,下午大家都很累,他们早早地休息了。

  人算不如天算,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天一早,左丹出门观察天气,一下子就感到完了,今天是飞不成了,外面刮起了大风,有5、6级以上,不知道是夜里什么时候还下了一层雪。雾气茫茫,能见度不足50米。于是,他找领导汇报天气情况,要求取消飞行任务,等一等天气变化在说,领导同意了。上午龙舟赛照常进行,大会仍按计划冒着零下30度寒冷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继续进行比赛。从电视屏幕上看到的比赛直播,赛舟如同在仙境中飘飞,看不到天,看不见水,只能朦胧地看见运动员一划一划的姿势,舟船在大雾中飞快地行驶。

  本来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在松花江上进行首届冬季国际龙舟赛是天下一绝,可老天不作美,极大地影响了比赛效果,只有茫茫的大雾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大风刮了一天,热气球无法进行表演,天气预报报3天内都是一个天气。左丹向领导说明情况,提前结束飞行活动,返回桦甸。

  有一天,老左去长春办事,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他叫张昕云,是吉林省电视台文体频道《体育电视周刊》的制片人。老左高兴地向他介绍了热气球情况,问他有没有兴趣拍个专题,报道全省第一个登记注册的热气球,也是吉林省体育项目的一个空白。张制片说:“手续都齐备吗?”老左说:“儿子左丹是中国热气球飞行员,中国航协会员,是在北京培训的,有民航总局核发的飞行驾照,球是国家指定厂家生产的定型产品,并由吉林市体育总会、民政部门批准组建的吉林市航空运动协会热气球分会。”

  张制片说:“这倒是个好题材,不过拍这个节目需要很大费用啊!”老左说:“正常费用你们报销,热气球方面的费用我负责,你只要在片中提到热气球将在全省各地进行商业飞行就可以。”张制片说:“带有广告性质的宣传可不好办。”老左说:“那就实实在在地报道热气球体育项目和用途就可以了。”

  于是,张制片翻看了一下最近日程安排说:“老左,你回去等着,1月12日北大湖有个‘吉林省首届青少年冬令营’开营仪式,我安排时间,给你打电话,你们开车过来,咱们在找时间具体研究怎么拍。”

  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老左想:“热气球能在全省报道,这宣传面就更大了。一定要把握好这次难得的好机会。”

  1月12日早晨,张制片从北大湖滑雪场给老左打来电话说:“能不能今天上午赶到北大湖。”老左说:“没问题,2小时内一定能赶到。”

  左丹听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装车,8点30分就赶到了北大湖滑雪场。老左带左丹去见了张制片和其他两位朋友,一位是编辑,一位是摄像。因他们还有事要忙一会,就让左丹他们先选择拍摄场地。

  左丹看了一下北大湖门前的广场,和老爸说:“场地到可以,但地势高,风大,在说这风也不稳定。”接着,他们又到了下面的一个河滩上,这里挺开阔的,如果风小一点可以起球。

  场地就选在山下河滩上了,场地确定后他们没什么事,就一起到了滑雪场地。几条大的滑雪道出现在他们眼前,上山、下山的索道车,载着人不停地运行着;许许多多雪上运动员和爱好者在雪道上脚踏雪橇飞流直下;平地上好多初学爱好者,穿上雪橇还不敢行走,东倒西歪地在学习;雪地摩托车拉着游人上下飞驰;最边上还有马爬犁,也有人好奇地坐在上面悠闲自得地享乐着。

  张制片他们忙完后,就跟左丹他们来到起飞场地。左丹把气候条件和张制片说了。张制片说:“你们先准备吧,能行就在这拍,不行咱们约个时间到桦甸再拍。“

  风是一阵一阵的,左丹让大家进行准备。器材一件一件从车上搬下来,摄像师一样一样地拍摄。组装后,一试火,还真把他们几人吓了一跳。摄像师说:“这是什么东西,这么厉害。”左丹从上到下都给他们作了讲解,“吊篮、燃烧器、球皮等等。”

  老左找到两个系留点,一处绑在车上,一处绑在小桥旁边的树上。左丹让大家准备起球。按说如果球立起来后,人上去几个起落也就完事了。谁也没想到,展开球后,还没等鼓风机发动呢,一阵急风刮来,热气球就快立起来了,左丹以为阵风,过去后还能停一会,所以他刚要点火,又来了一阵风,这阵风比刚才的还大,地面上轻的东西都被刮走了,热气球在没加热的情况下,突然而起,随风飘去。这时,只听啪的一声,绑在车上的系留绳断了,随后就是热气球象拖疆的野马,唰地一下由左向右前方飞去,一瞬间象摊煎饼似的,在地面上扫了足有100度角,大概是一根系留绳断时有一点缓冲,另一根绳绷得紧紧的,也因风停了,热气球才停下来。一个非常惊险的场面,让在场的人感到恐怖,左丹立即拉伞排气,老左跑上前去问左丹碰没碰到,左丹说:“我看情况不好,进了吊篮,没事。”这场面对左丹来说既是一种锻炼又是一种考验,也是潜在的事故苗头,更是经验的积累。 。。

2003年追求与探索 3
半个多小时白忙了。张制片和老左说:“桦甸风怎么样?”老左说:“肯定能拍。”张制片又说:“明天能不能来接一下,这个节目一定要做好,再说还得需要时间采访一下。”老左说:“明早你们准备好,来车接你们,左丹在桦甸做准备,争取一上午完成。”

  第二天早晨6点种,左丹给吕舟的长安之星面包车加满了油,吕舟开车拉老左去北大湖把张制片他们接来了。8点半,他们就来到了桦甸二实验操场,放下背包,准备器材,就和左丹他们配合起来。

  桦甸的气候好多了,热气球风调雨顺般地立了起来,一个崭新的倒滴水型的高21米、直径18米色彩鲜艳的庞大热气球展现在摄制组面前。这个标准的热气球落户在桦甸,引起他们极大兴趣。

  他们把热气球从地面上躺着,到热气球站立起来,全过程,里里外外都拍摄个遍。热气球升空表演,他们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于是,左丹邀他们上球体验飞行的感觉,他们兴致勃勃地上了球,在热气球上,他们对左丹进行了空中采访,左丹不停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