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湿润的文明 >

第4章

湿润的文明-第4章

小说: 湿润的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年来,若尔盖湿地的降雨并未减少,水却存留不住,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因素,就在牧民们再熟悉不过的小草上。
第12页 : 汇聚:每一滴露水
    汇聚:每一滴露水

    青藏高原…,拥有中国大陆上最年轻的土壤,经…过几千万年的风化,高原…的土壤才累积出20厘米的厚度。千百万年间,大量生物不断地生长和死亡,才使得土壤的肥力仅仅能够养育小草。在青藏高原…,随处可见的植被都极为低矮。它们把绝大部分的身体,都紧紧地扎在土壤里面,无形之中,植物就成了土壤的保护网,是它们固定住了土壤,也固定住了极易流失的水源。

    清晨,随着气温的回升,地表水开始蒸发,升腾而起的水汽,与地表植物接触后,凝结为水滴。水滴以极大的耐心慢慢汇聚,在太阳高照前,将水送入地下。这是青藏高原…水源蓄积的极为重要的方式。正是依靠这种坚韧的汇聚,青藏高原…的湿地才得以摆脱对季风降雨的依赖,均匀地向流经…的江…河输送水源,维系着近7000亿立方米的总储水量。〖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中共红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德海对此的分析是:植被的增加让土壤的含水量也增加了。含水量增加以后,水不会像狂风暴雨一样下来以后直接通过地面就流走,而是通过地面蓄水,然后通过地下的沉积、过滤的过程,最后通过泉水或者河流汇总到一起,是一个很慢的过程。

    然而,这种比直接降水更加普及的积聚方式却极为脆弱。一些小小的变动,足以引起大规模的植被破坏。

    张德海对此深有感触:“自然界的生态它都是相关的,尤其是在生物里头,它是一种生物链的关系,哪个地方要是失调了,环节要是断了,整个食物链在自然界里头就会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灾害。”
第13页 : 危机!湿地的退化
    危机!湿地的退化

    若尔盖,这个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中国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目前已有7。2万公顷的草场变为沙漠,而且沙漠化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过度放牧是造成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久以来,青藏高原…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不到1人,大片的无人区,应对这样一个特定的地域环境,分散的牧民们在观念上崇尚“多生孩子、多养牛羊”的习俗。

    接受采访时,余斯刚算了一笔账:1953年的时候是民主改革,若尔盖县民主改革,成立了若尔盖县,当时全县的人口是3万人,牲畜数量是33万混合头,湿地的草场面积为1212万亩。现在,全县的人口是7。5万人,牲畜增加到120万混合头,增加了4倍,而草场面积1210万亩,仍然没变。ω米ω花ω书ω库ω ;www。7mihua。com

    青藏高原…上,牧草的生长周期只有短短90天左右,而且数量有限,每只羊至少需要40亩的草场才能既不破坏植被,又能维持自身正常生长,为扩大可利用的牧草面积,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若尔盖湿地进行挖沟排水,累计开沟1000公里,仅这一项就使得若尔盖沼泽急剧退化。

    如今,空旷的草原…上,只剩下干涸的沟渠,排干水的洼地,再也长不出丰美的牧草。

    在整个青藏高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湿地退化也在发生,据统计,高原…的高等植物多达6400多种,仅西藏地区水鸟就有130多种,如果湿地退化,这些生物的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张德海认为,青藏高原…的生物链更为紧密,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直接对该区域内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为高寒地区本身是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寒、高海拔、干旱、风沙大、日照强等特点。这个地方的生物链更为紧密一些。少了一种植物,难以有其他的植物来代替。因此如果少一种植物可能就少了一片绿地,少了一片沼泽。

    危机正在来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正在面临全新的考验。据统计,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正以每年近8万亩的速度消失;荒漠化以每年5。2万平方米的速度扩大,迅速蔓延的荒漠化又加剧了水土流失,每年三江…源区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21平方公里。黄河、长江…两条大河的上游在青海省内每年平均输沙量接近1亿吨。

    如何留住青藏高原…的水土,成为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的影响还不止于此。雷光春认为,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状况健康与否,会影响到至少20亿人的饮水安全。如果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它本身储藏水的功能丧失,会带来更多的洪灾。整个青藏高原…有大量的泥炭地,我国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有三分之一实际上在青藏高原…,这样一片湿地如果有大量的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层中,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风险。

    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系统,2000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按照国家林业局的保护规划,已有数十亿元的资金被用于三江…源区的保护,后续投入也在加大。
第14页 :长江之子:杨欣
    长江之子:杨欣

    青海省,唐古拉…山镇。

    2011年8月,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的施工已经…进行了两个月,这座由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筹资150万元的保护站位于长江…流经…的第一个城镇。

    杨欣是“绿色江…河”的创始人。1986年,23岁的杨欣参与了中国第一次长江…漂流,之后,为了拍摄长江…风貌,他在十年的时间内先后5次漂流了长江。

    “索南达杰是可可西里的英雄。1994年,索南达杰为了保护藏羚羊,在与18个偷猎者激战后不幸牺牲。遇难时,他还一直保持着跪射的姿势,就像一棵不倒的胡杨。”流传在长江…源的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杨欣。1997年9月10日,杨欣在可可西里东侧建立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这是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也是当地反偷猎的最前沿。1997年夏天,杨欣在酷暑中完成了《长江…魂—一个探险家的长江…源头日记》一书。这本书的销售及义卖收入全部用于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建设。

    1999年,杨欣在四川注册成立了“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简称“绿色江…河”,以民间社团形式推动长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2001年,青藏铁路宣布动工建设。杨欣和“绿色江…河”志愿者在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沿线开展了“藏羚羊种群数量调查及迁徙保护”、“青藏铁路沿线垃圾情况调查”、“长江…源生态人类学调查”等调研活动。2004年3月,“绿色江…河”向国家环保局递交了《关于藏羚羊迁徙期间在青藏公路上进行临时性通道试验的报告》,探索了藏羚羊在当地的迁徙规律,并提出方案,建议D…助藏羚羊跨越公路和铁路。铁路建设系统对民间组织的呼吁和建议积极响应。

    2005年,杨欣和“绿色江…河”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冰川的退缩”。杨欣和长江…源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杨欣说:“我走遍了长江…所有的角落,我拍摄长江…最绮丽的、壮美的景观和人文环境,到今天为止我也敢说没有人能拍得过我。但是呢,长江…源出了一些问题,包括藏羚羊被猎杀,包括沙化,草原…退化等等这些,我感觉到一种无助,你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应该做一点事情,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

    长江…正源的困境

    杨欣的保护站建在沱沱河边,他所针对的是污染水源的垃圾。

    长江…发源于冰川,也许从冰川下滴第一滴水的地方开始,人们就能见到垃圾。现在,几乎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没有人的地方也可能有垃圾,是被风搬移过去的。

    沱沱河,即长江…正源这个区域,生活的常住人口其实并不多。但是,杨欣选择这一地理位置有他的考虑:沱沱河流域的代表性是比较强的,做好的话号召性也比其他地方要强。

    沱沱河,长江…正源,它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冰川丛中。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有两条大型山谷冰川,自东向西,沿着山谷向下延伸,形似螃蟹的两只前爪。这里就是万里长江…正源沱沱河的起点,姜根迪如的南北冰川。冰川在阳光下融化汇聚成沱沱河,沱沱河在向北流经…130公里后,受到乌兰乌拉…山的阻挡又掉头向东,一直穿过青藏公路的沱沱河大桥,在以下60公里处与当曲汇合,全长346公里。

    26年来,杨欣多次来过这里,2010年,杨欣从这里出发,考察长江…源头的冰川,那是一次让他震惊的行程。

    杨欣说:“一个人就往冰川里面走,然后就寻找什么呢,寻找我在16年以前,所拍摄的那张图片,我就走到了我拍摄的点,但是我回头望的时候,我感到一种惊讶。我感觉这个不像我以前拍图片的地方。我把那张图片拿出来反复地对比,就是这儿。

    它的变化相当大,在你眼前几公里长、1公里多宽的冰川,仅隔16年它消失了,只留下了零零星星的几座冰塔,我确实感觉到一种震惊。”

    1994年至2010年,岗加曲巴,冰川退缩4公里。
第15页 :星星之火:绿色江河
    星星之火:绿色江…河

    在沱沱河边建设垃圾分类回收站,通过宣传让当地牧民主动将牧区的垃圾带到站内集中处理是“绿色江…河”建立保护站的主要目的。

    保护站的施工已经…进行了两个月,但是主体建筑还未完成,再有一个月,高原…上的严冬就会来临,那时,高原…气温会骤然下降,水泥无法灌注,工程用胶的黏合度也会有问题。杨欣必须抓紧一切时间。

    而就在刚刚,杨欣又接到志愿者郭云哲的电话,绿色江…河从兰州订的7粗12细的水管,被司机拉…到了西藏拉…萨,3天后才能运来。如果这些水管无法按时运到,工程进度将受到严重影响。

    这只是一段插曲。为了长江…水源的保护,所有工地人员还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难题。

    对此,杨欣坦言:“我发现我的能力有限,可能长江…源最适合我,因为长江…源我走的次数比较多,可能作为外人来说的话,我应该说是比较了解长江…的,——所以说,虽然我们的组织在四川,我们在到处筹钱;但是我们做的项目几乎全部集中在长江…源。随着岁数增长,当然能力很有限,今天有朋友给我发短信说,哎呀,我们看了你照片,胡子都白了。我说我还能为长江…源贡献五年。”

    退让:另一种努力

    7月的清晨,若尔盖的气温只有零摄氏度左右。一大早,哈么当周的妻子和女儿就开始捡拾帐篷附近的牛粪,这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工作。

    自从2003年父亲哈么当周担任湿地管护员以来,甲巴泽仁承担了全家的放牧工作。但是,他所畜养的牛羊数量却被父亲从500多只减少到100多只。放牧的收入仅够维持全家10口人的生活。父亲给出的理由,甲巴泽仁却无法辩驳。

    “我给他说,现在不能这样走下去,我们还是学一点别的事情,别的事情还是可以挣点钱,就是这样。靠牛羊那事情是不很成的,现在是退化特别快,国家也说牲畜要减少,那个全球的影响肯定大,我们不能给全球威胁,他也慢慢相信我。不然的话他也不想卖这些牛羊。”哈么当周逐渐说服了他的儿子。

    8月底,花湖附近两个月的放牧生活即将结束,甲巴泽仁开始收拾帐篷,准备搬到下一个放牧点。哈么当周也来帮忙。大到帐篷,琐碎到牛粪,都是必须携带的东西,这样的搬迁一年要进行6次,牧民们这样频繁地轮换放牧地点,是为了寻找更丰美的水源。

    世世代代,河流湿地养育了这里的人民。而现在,或许轮到人们怀着感激的心情,去保护这片湿地
第16页 :无水的“水源”
    无水的“水源”

    —正在干涸的若尔盖湿地

    《湿润的文明》总导演…樊志远

    去过很多次内蒙古,但是我几乎没有见到过想象中的草原…,呈现在眼前的常常是裸露沙粒的草皮、被铁丝网分割包围的草原…、低矮的牧草、已经…定居的牧民—这一切都完全不同于“天苍苍、野茫茫”的诗句带给我的想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