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我要当老板 >

第4章

我要当老板-第4章

小说: 我要当老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普遍的需求中,找到独到的商机”,这就是成功之道。
  比如说:很多人要出国,培训班大赚其钱;很多人想出名,“超级女声”应运而生。平淡的热闹,在智者的眼中,往往意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只是我们不曾想过。
  在分析怎样才能当大老板时,要看一下自己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什么社会角色。
  市场经济中,人分为四种社会角色:被雇佣者、专业人士、企业家、投资(机)者。
  1被雇佣者。
  他的一生,都会在财富不自由中度过。
  我们前面讲到,哪怕做到CEO,失业两个月就顶不住了。在长江三角洲的大巴车上,每到周末,就会见到白头发的上海工程师,为了子女出国,为了住房,为了存款养老,而到乡镇企业打工。在全国各企业的培训班上,常有北京各院校出来的老教授为了挣钱而忙碌。
  2专业人士。
  如会计师、律师等从事自由职业或中介业者,会有相对好的生活,但是发不了大财。他们多数靠本事吃饭,有时开个事务所之类的小公司。因为中介必须依附于别的行业,他们有时自嘲为“高级要饭的”,有业务做就好办,没业务则还要养员工、发工资、交房租水电费。有时为了生存,什么审计报告都敢出,什么烂官司都敢接。
  3企业家。
  这是最可以发大财的人。
  他们发财的“技术”奥秘在于“网络”二字。
  从上游看,企业家有良好的政府、银行、媒体关系和供应商网络,可以优先获取信息,取得资源。资源整合后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从下游看,企业家可以自己建立或链接现有的优质销售网络,企业家利用上游的资源如产品、品牌等,驱动整个网络为自己工作。而与此同时,企业家本人可能在国外度假或打高尔夫。
  一家中型的企业,全国有200家总经销商、2000家分销商,每家分销商有10个员工的话,则这个企业家在度假打麻将时,“网络”上还有2万个不用他发工资的人为他创造财富。
  这也是联想可以通过收购IBM的笔记本产业,将PC业务扩张到全球;而房地产老板因为没有下游网络,坐等国家政策,害怕金融风险,“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原因。
  美国的沃尔玛,中国的国美、苏宁、华联,都有自己的下游网络。
  4投资(机)者。
  如果有钱,又不愿意像企业家整合资源那么累,或没有能力像企业家那样建网、链网、管网,很多人会投资股票、债券、不动产,或在企业家那儿参股做股东,以后还会参与银行保险业。这就是投资者或投机者,他们会取得社会各行业的平均利润,如果敢赌的话,投资新兴行业也有高额利润,这也是风险投资的由来。
  那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呢?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创业欲望是科学的还是盲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个角度
  3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科学认识自己才能当老板(1)
——在从低级到高级的职业生涯中发现真正的自我
  做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把它做到极致,就会成功!
  成功了,就可以兑换成财富。
  但是,如何发现什么是最适合自己做的事呢?
  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划。
  我们知道,游泳要学习、打球要练习、开车要拜师。
  那么,当老板,比游泳、打球、开车一定复杂得多。我们如何在职业生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并积累经验呢?
  已经有小孩的年轻父母都知道,几个月大的孩子哭闹起来,什么儿童心理学,什么幼儿教育专家都不管用,最管用的是外婆的土办法。
  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样,汗牛充栋的专业指导书籍,会看得你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这时候,“过来人”的几句话,看上去很土的办法,往往是最有参考价值的。
  如何从职业实践中科学认识自己?
  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可以通过科学规划来逐步训练、积累。
  我看了很多企业家的经历,他们起步当老板的最佳时间,是从17岁左右接触社会。
  他们有的跟表哥、堂兄远走他乡,在异地艰难地过着社会最底层的创业生活;有的在别人的企业里做学徒,打零工。因为这个年龄,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佳年龄,他们没有书本的束缚,直接在社会大学中摸爬滚打,完成自己的阅历积累,最后成就一番事业。
  我们现在的青年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国家教育体制把我们“圈养”起来了,我们的任务,除了交作业,就是花钱!再没有那么多的苦难,同时,也失去了那样的磨砺。
  那么,普通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如何在职业生涯中,通过辩证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来总结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做什么,从哪开始做老板呢?
  许多成功的老板的经历是这样的:
  22岁以前,受完整的国民教育,最好读完本科;
  22~25岁,掌握一到两门谋生的技能;
  25~28岁,试着跳几次槽,换几个行业;
  28~30岁,小试投资理财或创业;
  30~35岁,调整自己的选择,基本确定最后的方向。
  10%的创业天才例外。
  由于90%的人不是天才,我对以上这个成长经历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经常推荐给朋友。大多数人都认为有道理,我也觉得这是个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我是这么理解的。
  第一步:搭建知识平台( 22岁以前 )
  在我们精力充沛、记忆力最好、人最单纯的时候,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当然,这点知识对我们当老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有了这个“系统平台”,我们什么新知识都可以往里装。有了这些系统实用的知识,我们的起点就比较高了。
  第二步:学会独立生存( 22~25岁 )
  西点军校有门必修课叫野外生存。
  离开了学校,离开了父母,要自己生存了。我们除了学校那点知识,有没有在都市里让自己饿不死的技能呢?当然不是让你学修单车、补皮鞋,也不一定非要考个外语、会计师什么的。但是,一定要反问一下,自己除了天生的力气或姿色,一周之内你最有把握找到工作,让自己活下去的真本事是什么?有了这个本事,我们就心里有底,做什么事都可以从容不迫,对什么人都可以不亢不卑了。今后当老板,就有了立身之本。
  而很多人,毕业后由于没人管,也没人指导,要么看点闲书,要么上网泡吧,把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了。还有的染上不良嗜好或者交友不慎,误入歧途。

科学认识自己才能当老板(2)
第三步:找到创业绿洲( 25~28岁 )
  25岁左右,是一个会真正从实际出发、思考自己何去何从的年龄。
  如果对未来没有什么明确的把握的话,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的人脉资源,反思一下自己走上社会几年来的所得所失。我的体会是,在成功的道路上,贵人相助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一定不要让“自己性格不善交际”“没钱、也没时间去交朋友”等似是而非的理由,把自己长久地圈在家里或一个小圈子里。动起来,是成功之路的起点。
  如果在目前的工作或行业中,自己的发展空间很模糊,可以大胆地多换几个单位或行业。人改变不了环境时,一定不要让环境困死。如果认为目前的环境是沙漠,那么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绿洲,因为无论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想在沙漠里种出好东西来是很难很难的。
  而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困在一个地方,感慨怀才不遇。
  其实,才华这个东西,就像刀子一样,越用越亮,几年不用就生锈了。在岸上看别人游泳十年,不如自己下水试一天。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创业的绿洲,就要沉下心来,认真地“偷学”,边干边学,这样才不会浪费25~30岁这样宝贵的时间。
  第四步:理财或创业( 28~30岁 )
  工作几年后,人都会小有积蓄。
  如果收入稳定,工作又较顺心,这时候要考虑一下理财的问题。
  对于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财方案,前辈们是这样建议的:
  三分之一,储蓄;
  三分之一,消费;
  三分之一,投资。
  比如,如果你月收入3000元左右的话,1000元存银行,1000元用掉,1000元投点小项目。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说法,但是我觉得很有东方智慧。
  人如果不存点钱,有个病痛、急事什么的,一点转弯的余地都没有,所以储蓄很重要。
  如果这时候,自己要当老板的想法,不时来心里挠你痒痒,那就趁年轻放手一搏!
  关于创业当老板的条件,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这里我有两个建议:
  一要征求家里人的意见,二要循序渐进。
  因为创业无论成败,对你个人和全家目前和以后的生活,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在家人面前,既要描绘最好的打算,又要讲清最坏的结果,让他们对成败都要有心理准备。
  创业要冒风险,但是绝对不是赌博。
  可供我们创业者参考的博弈模型有三种。
  1。 赌博的输赢概率各占50%。
  这是等分均概率事件。在拉斯维加斯赌场老板的资助下,美国顶级数学家对赌博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最后研究的结论是:只有一种办法能稳赢,就是开赌场!
  大家赢的概率都是一半,但是钱再多的散户,与赌博集团比起来都是本钱有限,散户输了想翻本,赢了不想走,最后的结果,都是散户输光了才黯然离场。赌徒很少有见好就收的。
  赌博、*、烟酒、电子游戏(包括网络游戏)、夜场娱乐这些行业,都是与人性中的魔性有关,通过诱发人的欲望,使之形成嗜好,产生消费依赖。
  靠这些行业发家的企业家,虽然股票上市,地位显赫,富可敌国,但并不受人尊重。
  2。 彩票中大奖的概率最小。
  有百万分之几、千万分之几的,这是发行人早就计算好的,只不过媒体把个体的中奖事件,大肆进行渲染,让人看着眼热,无数次去作贡献罢了。彩票只能是消费与积德吧。
  3。 创业、投资成功概率最高。
  赢的概率要有70%~80%,就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说要有七到八成的把握,才能投资,如果贸然出手,就变成赌博。
  我们知道一个新产品出来,一定要经过实验室阶段,技术基本成熟了,会进行中试,根据中试结果再改良,各方面都达到技术标准,才能批量生产。
  我们创业,对个人及合伙人来说,是开辟一项新事业,比推出一个新产品要复杂得多。要想取得成功,最好先做点小投资,搞点小项目。通过这些生意的试验,对自己、对合作伙伴、对项目前景,特别是对自己资源的整合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估与判断。因为很多答应帮忙的人,很多理所当然的事,事到临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但是,很多人把它想得很简单,往往是头脑一热,就把钱砸出去了。
  也许你会说,商机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啊。
  而你没想到,创业要管理的东西是这么多,要整合的资源是这么复杂。这也是新公司5年市场存活率只有5%左右的原因,有多少有志向有抱负的创业英雄,倒在这个95%的破产率上。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与其过一两年光荣地死掉,何不当初科学地循序渐进呢?
  如果你失败了,亏空的是自己的钱,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这又何苦呢?如果亏损的是朋友的钱,你如何面对那么支持、信任你的江湖兄弟呢?
  看来,仅仅听了几场创业励志报告,看了几部成功人物传记,被几个朋友一鼓动,就信心满满的朋友,一定要在30岁前经过科学的创业指导。
  第五步:科学认识自己( 30~35岁 )
  经历了十几年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几年理财或创业的风风雨雨,有好人变成坏人众叛亲离的,有青蛙变王子、鲤鱼跃龙门的,有内向者变成演说家的,有狂妄者变成老好人的。
  其实,创业当老板出人头地也好,打工理财过平淡日子也好,人选择的是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状态。
  一个开心的打工仔,也可以有很好的生活品质。
  只要你开心,只要你愿意,任何年龄创业都不算晚,五十几岁创业成功的三株口服液老板吴炳新,传说中八十几岁出山的姜子牙,都是你的偶像和榜样。
  在30~35岁,这个承上启下的年龄段,对自己要有个符合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