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管人要靠恩威德 >

第9章

管人要靠恩威德-第9章

小说: 管人要靠恩威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赢得了信守诺言的贤德美名,又避开了楚国的锋芒,激励了本国军队的士气,通过德与威的得体运用,在这场著名的城濮之战中一举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李世民知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李世民不因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属下而大加杀戮,反而请他做谏官,让他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行为的得与失。这种恩、德并用的手段,不仅成就了魏征谏臣的美名,更成就了李世民敢于纳谏、从善如流的明主风范。另一位少年天子康熙,先是利用娃娃兵智擒了鳌拜,后又分化瓦解削平了“三藩”,实施“禁海”收服了台湾,先礼后兵剿灭了噶尔丹。
  大清入关以后,满汉之间的隔阂一直很深。康熙深深懂得,要收服汉人之心,首先要收服士人之心,于是,在康、雍、乾三世,恩、威并重,胡萝卜大棒满天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他们大兴文字狱,以“大棒”威服天下士人,有人写了一些类似“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游戏文章也被治罪,弄得天下仕士人人自危。另一方面,朝庭又对知识分子施以怀柔政策,开科举考试,网罗人才。对于那些自命不凡的高才、前朝遗老遗少和不屑参加科举的隐士,特开博学鸿词科,由地方官员推荐,皇帝直接面试。同时,朝庭规定,见了大学士,连皇族老老少少都要行半跪礼,称“老先生”,如果这位大学士还兼“师傅”,就要称“老师”,自己称“晚生”。
  第二节 最坏的“管”——低恩、低威、低德的
  “庸主型”领导
  剑说:有道是“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
  可国之兴破,与剑何干?
  连丽茹有段评书《阿斗为什么这么傻》,说是被刘备长坂坡“摔孩子”给摔的,结果留下了后遗症或脑震荡什么的。总之,连丽茹认为,阿斗之所以“乐不思蜀”,是因为他傻。但北京老张恰恰认为阿斗并不傻,甚至还颇有些大智若愚的味道。
  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中也有这样一个情节:内务府掌管皇帝茶叶的老太监说,这皇上可不能惯着,如果把他的嘴喂刁了,以后就不好伺候了。所以,每年的新茶来了,都要把它放陈了,而给皇上喝的则是去年的陈茶,久而久之,这皇上就会以为新茶就应该是这陈茶的味道。呵呵,这就像现在有些人给领导送假烟假酒一样,这领导抽惯了假烟、喝惯了假酒,偶尔给他点儿真的尝尝,他还会感到不适应呢。不过给领导送假烟假酒的风险要比给皇上喝陈茶的风险大得多,因为,只要“伺候”得好,皇上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新茶到底什么味道,而现在的有些领导则不同,因为他自己很有可能也是给他的领导送假烟假酒起家的啊!
  北京老张想说,永远不要把管理者当傻子,哪怕是庸主型的领导,也不要认为他傻。

第三章 两个极端(7)
可是,既然像阿斗这样的庸主都不是傻子,那他们是什么呢?前面我们讲到,明主型领导就像是一把好剑,能够断云绝地,匡正诸侯,天下归顺。那么,庸主型领导像什么呢?其实,庸主型领导也像是一把剑,只是剑柄不在自己手里罢了。《汉书?梅福传》有“倒持泰阿,授楚其柄”的句子,这就是“授人以柄”成语的由来。意思是说,把泰阿宝剑倒着交给别人,让别人把持着剑柄,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由于剑柄被他人把持,所以,管理者所特有的恩、威、德的使用权也就自然让度给了把持剑柄的人。这就是为什么管理者低恩、低威、低德的根源所在了。
  有人也许会问了:“倒持泰阿,授楚其柄”,还不是傻子吗?其实,“授人以柄”,责任并不都在庸主自身,纵观历史,凡有庸主,必有奸人。这剑“柄”就是握在了奸人手里。
  这里所说的“奸”,与传统意义上的奸还有所不同,这里“奸”的含义,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界定的。比如,汉献帝是庸主,但曹操却可以“挟天子”这把剑“以令诸侯”;刘禅是庸主,诸葛亮却以匡复汉室的名义去陷蜀魏两国百姓于多年的战乱之中,去实现他那根本就无法实现的梦想。这样看来,我们必须要颠覆几千年来对诸葛亮的认识,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论,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奸人”!
  三足鼎立之后,各国百姓都渴望休养生息,跟随刘备颠簸了半辈子的刘公子也巴望着享几年清福。可是,诸葛亮为了他那个水中月、镜中花般“恢复汉室”的梦想,偏不顺应天时与民意,置天下百姓于不顾,七出祁山,挑起连年战火。不仅如此,从《出师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大有“挟老天子”以令“新天子”、“挟死天子”以令“活天子”之嫌。好在刘禅公子天生“聪慧”,他知道“分久必合”是大势所趋,也知道诸葛亮折腾不了几年就会一命呜呼。不是说“巧者劳而智者忧”吗?你诸葛亮既巧且智,那就让你去劳、去忧吧,俺老刘赶紧抓住这不多的时间可劲儿地吃喝、泡妞儿吧。不是有首歌唱得好吗?“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嘛!
  那么,庸主这把剑为什么会甘愿被“挟”呢?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仔细分析,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授人以“柄”;
  二是被人夺了“柄”;
  三是任人把持“柄”。
  授人以“柄”的是因为自己自知庸碌无为,干脆让与能人为我操劳,自己乐得自在,如,前面提到了聪明孩子刘禅之把“柄”授与诸葛亮;被人夺了“柄”的其实自己并不想作别人手里的宝剑,而是自己力量不足,才致大权旁落、为人所用,如,汉献帝之于曹操、光绪帝之于慈禧;任人把持“柄”的是自己被赶鸭子上架当了皇帝,而自己其实并不想当皇帝,如,喜欢工笔花鸟和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赵佶,还有明朝那个喜欢做木匠活儿的天启皇帝朱由校。
  也许有人对以上观点会嗤之以鼻,认为俺不过是在散布一些标新立异的噱头而哗众取宠罢了。可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
  凡是庸主,几乎没有几个是得到善终的,不是被手握剑柄者所害,就是亡国后被起事者所杀,但刘禅即使是作了司马氏的俘虏,依然可以吃喝享受、玩乐泡妞儿,以至“乐不思蜀”。并且,刘禅不仅自己被封为安乐公,后人也还被封为驸马都尉,你说,阿斗难道是真的傻吗?也许阿斗小时候真的傻,刘备在长坂坡也真的是想摔死他算了。刘邦在逃命的时候不也两次把一对聪明伶俐的儿女扔下车吗?不想人算不如天算,刘备“长臂过膝”,摔等于是“放”,加上南方的土质疏松,千军万马踩踏之后,估计会有半尺多厚的浮土,所以,刘公子不但没摔死,反而一下给摔得开了窍,茅塞顿开了。

第三章 两个极端(8)
请记住以上所说的话:庸主型领导,并不一定就是傻子!
  1 庸主型领导产生的内部条件
  人类有两大悲哀,一是想得到的都得到了,二是想得到的永远得不到。因此,对于轻易到手的东西人们都不会珍惜,而对于那些通过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得到的才认为是最宝贵的。
  好孩子一流,管人末流
  如果你在北京各大专院校、重点中、小学校附近租房,你会感到这里的房租普遍要高于其他地区,因为这些求租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京“伴读”的学生家长。家长“伴读”的后果,是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性漫延。很难想象,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以后,他们真的会有“铁肩担道义”的意识和能力!
  北京老张曾向一位抱上孙子的朋友道贺,不想朋友却说:“自从有了孙子,自己倒真成孙子了!”的确,好孩子是家中的“太阳”,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都要围着他转,这些好孩子可以把家里人“管”得服服贴贴,但他们知道社会的复杂和“江湖险恶”吗?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好孩子”,因而也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对此,司马炎也很发愁,担心他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又有野心的女人,有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这与我们今天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孩子系鞋带儿、背书包、解难题有什么两样?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儿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的还是为私的?随从感到皇帝的问题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为官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为私的。”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惠帝却对报告的人说:“没有饭吃,为甚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肉粥呢?晋惠帝从小在宫里长大,受着各式各样的宫庭礼教的约束,哪里有过捉青蛙、逮蝌蚪这些乡野孩子们的快乐?加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两耳不闻窗外事,导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百姓的生活也自然就一无所知了。难怪他会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混帐话来,这和我们现在城里的孩子把麦苗当韭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对于像晋惠帝这样的庸主,北京老张却一点儿也不觉得他可恶,相反,倒有几分的怜爱。在“八王之乱”时,嵇康之子嵇绍随晋惠帝出征,兵败,护驾的群臣兵将纷纷逃命,作鸟兽散。最后,只剩下嵇绍一人,拼死保护晋惠帝。敌方将领冲上来要杀嵇绍,已经身中三箭自身尚且难保的晋惠帝竟拉着敌将的手高叫道:“他是忠臣,杀不得!”敌将不容分说,一刀砍下嵇绍的脑袋,鲜血溅了晋惠帝一身,晋惠帝当时就昏了过去。后来晋惠帝脱险回朝后,就一直穿着这件满是血污的龙袍不肯脱,大臣们劝他脱下来洗洗,他大嘴一咧就哭起来:“这上面是忠臣嵇侍中的血,千万不能洗呀!”多么好的孩子啊!

第三章 两个极端(9)
赶上架的鸭子不下蛋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们似乎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对于轻易到手的东西都不会珍惜,而对于那些通过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得到的才认为是最宝贵的。
  我们知道,包办婚姻一般都不会幸福的,原因是得到太容易了。相反,人们倒觉得“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罗密欧与朱莉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之所以凄美,就是因为他们爱得太辛苦、太不容易。由此北京老张想到,那些通过打打杀杀终于登上大位的人,都要想方设法保住已经到手的东西,如美国的总统选举,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取悦于民,为的就是入主白宫或争取连任。而那些来得太过容易的世袭君位或被人意外地推上君位的人,也多少有些包办婚姻的味道。
  宋徽宗历来被视为荒淫腐朽的皇帝典型,他的继位也相当有意思。公元1100年,宋哲宗驾崩,无子嗣。哲宗老爸宋神宗有14个儿子,当时在世的有5个儿子,必须从这5个宋哲宗的兄弟当中选一个做皇帝。大臣提议按嫡庶礼法立宋哲宗的同母弟弟简王赵似为皇帝,宋神宗的老婆向太后不同意;大臣又改口说按长幼排序立年长的申王赵佖为皇帝,向老太婆又不同意。其实向老太婆喜欢端王赵佶,因为这孩子天天给她老人家请安,显得聪明孝顺。于是向老太婆发话了,说简王赵似排行十三,不可排在他兄弟的前头,申王赵佖眼睛不好,就不方便当皇帝了,所以啊,还是立端王赵佶为皇帝的好。于是,这个“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赵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史称宋徽宗。
  徽宗即位后,把剑柄交由“四大奸臣”蔡京、杨戬、高俅、童贯把持,自己潜心于他的花鸟和书法去了,偶尔还到外面去与名妓李师师谈谈情、说说爱什么的。后来金兵大举入侵,徽宗不愿操那份儿心,就把帝位禅让给了儿子赵桓,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