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致青年朋友 >

第9章

致青年朋友-第9章

小说: 致青年朋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第17节:我们是志愿者         

  但在欢欣鼓舞之后,我们还要冷静下来。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在一项事业草创时期,提出自己的目标本身就会受到巨大的压力;而当事业得到承认与发展,这时候要坚持自己的目标也不容易,因为会有许多的因素介入,模糊甚至歪曲你的目标。因此,从事这样的事业的人,就必须有明确、自觉、强烈的目标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目标,不断地思考、诘问自己:〃我们是谁?我们要干什么?我们追求什么?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我们能干什么?我们的限度又在哪里?〃……这就是我今天要和朋友们讨论的问题。   

  我想从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思考。   

  (一)我们是志愿者   

  我们是自愿地选择了志愿者公益事业的。所谓〃自愿〃,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内发性〃,它是出自自我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出于外在的功利的诱惑;二是〃自发性〃,是自己的主动、自主的选择,而非外在的强制所致。   

  于是,又有这样的追问:我们为什么要自愿选择公益事业?是出于什么样的自我生命的内动力?   

  我首先注意到的,是今天的青年志愿者,其主力是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大学毕业不久的各行各业的青年,他们大都是〃80后〃这一代。这一代人是自有其特点,以及我所说的〃特殊的魅力〃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我和许多当代大学生作过讨论,发现〃生活缺乏目标,缺乏责任感〃是一个最根本的、让许多年青人最感困惑的问题。在讨论中,我反复强调一点:问题要靠这一代人自己来解决,而且相信这一代人一定能够自己解决;而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自由读书,最广泛地吸收民族和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另一就是适当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到社会的底层,到西部农村去,给那里的弱势群体以力所能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这块土地,土地上的文化和乡亲,建立血肉联系:这就会为确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目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我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一位最早参加西部阳光行动的大学生的日记,说自己在城市里长大,〃心中的西部是一种田园诗般的印象〃,但真的踏上了这块土地,〃用双脚去丈量现实〃,看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在此条件下挣扎努力的农民〃,面对〃因为辍学而哭泣的孩子〃,〃那一张张温暖稚嫩的笑脸,渴求知识的眼神〃,就觉得一切都变了,一切都需要重新思考……而新的人生也许就开始在这重新思考中。   

  因此,我们可以说,青年志愿者运动,实际上是一个当代大学生自己联合起来,在参与社会变革的实践中,寻求新的价值理想,确立新的人生目标的自我教育运动。   

  这首先是出于我们自己生命成长的需要。   

  (二)我们是民间参与者   

  〃民间性〃,这是志愿者运动的第二个本质特征。   

  这是出于这样一个信念:中国改革和建设事业必须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自下而上的民间参与、监督的相互促进与制约。这是改革和建设事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普通的中国公民,中国的年青一代,是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主人。〃参与〃既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权利。   

  我们既是〃非政府性〃的组织,同时,又是〃非营利性〃的组织,是人们所说的〃第三部门〃。它对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形成必要补充和制约,是所谓〃第三种力量〃。如论者所说,有效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是离不开社会领域里的发达的第三部门的支持的,而且它将在〃社会改革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参看徐永光:《中国第三部门的现实处境及我们的任务》)。这是可以肯定和期待的。   

  (三)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   

  如前所说,我们联合起来,首先是〃自助〃,但我们更要〃助人〃,在〃助人〃中〃自助〃;而我们〃助人〃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谋利益。   

  这同样是出于我们的信念。我们追求社会的公正、平等、社会正义。我们认同这样的生命观:全社会的每一个具体的生命的价值与幸福,是最重要的;只要还有一个生命不自由、不幸福,我们就是不自由、不幸福的。因此,我们是永远站在社会弱势群体这一边的,为他们呼吁,为他们服务,是我们自觉的使命。   

  我们因此特别关注〃西部〃,关注〃乡村建设〃,关注〃农村教育〃,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却又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我们为当今中国西部、中国农民、中国农村教育的恶劣的生存状态而焦虑,也就是为中国的未来焦虑。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中国的年青一代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担负起我们的责任。   

  (四)我们的〃先锋〃和〃桥梁〃作用   

  和政府部门相比,我们没有权力;和企业相比,我们没有经济实力;和知识界相比,我们的知识力量显然不足。这三点,构成了我们的限度。一位青年志愿者在下乡以后这样写道:〃我们在没有来这里以前,可能满腔热情,踌躇满志,一心想为村民干些什么。而真正到了这里之后,我们才发现我们的力量原来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我们对这一切是那样的无能为力。〃〃我们究竟来干什么的?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在丢弃了不切实际的自我期待以后,反而有了一种生命的实在感:〃踏在这片西部热土上,起初的激情,年青的冲动,都化作愈加沉重的脚步和更为踏实的工作。〃〃我们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唯有全心尽力地工作,才能或多或少弥补自己内心的沉重。〃〃在生活中,还没有这样的时刻,让我觉得如此重要,又如此渺小。〃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18节:书信五十通(1)         

  应该说,这样的感受,非常真切,这样的自我认识,非常真实:我们是〃渺小〃的,因此,在中国的农村建设、社会改造中,我们不是主力军,我们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我们更是〃重要〃的,我们有自己的特殊优势,我们有自己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有年青人的敏感与热情,因此,我们是首先觉醒者,我们意识到中国西部农村问题的重要与迫切,首先行动起来,就能够在学校和社会营造〃关心农村教育和建设〃的氛围,起到〃先锋〃的作用。   

  我们更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活动,促进〃政府〃(他们是乡村建设主导者)、〃农民〃(他们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他们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又具有支持乡村建设的巨大热情,却处于分散的状态)之间的结合与互动,我们的任务是为他们搭建平台,建立关系网络,用尚立富先生的话说,就是起一个〃绳子〃的串联与〃双面胶〃的胶合作用,也就是发挥〃桥梁〃作用。   

  下编 书信五十通   

  一   

  2000年在我遭到大批判、大围剿时,一位吉林的大学生来信说:〃我愿像朋友一样说,尽量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方法有许多,有用的未必有,但目的是使自己的心仍在跳动。〃〃支持你,你是一种自由。代表我,我不能代表任何人。〃   

   ××:   

  谢谢你的来信。   

  谢谢你对我的理解。   

  谢谢你对我的宝贵支持。   

  尽管有压力,但我仍然生活得很好。   

  我在工作。   

  曾经有人气势汹汹地问:〃他们要干什么?〃   

  我则想回答:我在做事,为中学生编一套大型的课外读物,要把我们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结晶,把最好的精神产品奉献给我们的孩子。   

  这是一件极重要,也极有诗意的工作。   

  我因此生活在〃诗〃中。   

  就以此,以心中的光明,来对抗外在的黑暗。   

  你的来信也给我带来了光明。   

  因此,我要再一次地感谢你。   

  而且,我们真的成了朋友了……不是么?   

  2000年5月30日   

  二   

  一位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几次来信,寄来了同学们自己编的刊物,述说着办刊的种种艰难,提出了今后的选择问题。一次在信封后题了一首诗,说是〃献给钱先生和他的弟子们〃的,诗题为〃行吟歌者〃,打动我的是最后几句:〃不管有没有人听见,/不管有没有人听见。/也许终于没有人听见,/也许终于有人听见。〃   

  ××:   

  我欠着你的信债,一直记在心上。今天终于有可能来偿还了。   

  首先要告诉你:我喜欢你们的《常识》,因为它毕竟说了一些真话,一些青年们想说的话。只是不知道它的命运如何:夭折或者变质,或者仍在苦苦挣扎?不管怎样,它曾经以这样一种方式、一种面貌存在过,在有关人的记忆中就不会消失。   

  我是相信中国的变革是通过一种〃合力〃的作用而不断推动的。每一个人只能在自己主客观允许的条件下,做一些首先为自己、对社会变革多少会起一点作用的事。因此,有的人偏于理念的批判与重建,有的偏于制度的改造与重建;在精神领域,有的偏于根本性的思考与批判,有的偏于具体社会现象的揭露与曝光;有的进入权力内部,推动变革,有的如你所说〃处于边缘位置进行对原有权力运作的打破与重建〃……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同时这样的意义与价值又是极其有限的。尤其它落实在个体生命的选择上,就更是如此。人们就是在这样的〃希望〃(因为毕竟有一点价值)与〃绝望〃(因为价值极其有限)之流的交汇、撞击中,艰难地走着自己的路。   

  这就是生活,真实的生活。   

  〃不管有没有人听见,?筑不管有没有人听见。〃   

  我存在着,我努力着……这就够了。   

  2000年6月1日   

  三   

  一位浙江的读者来信向我揭露了几位北大毕业生与在校研究生的一件丑闻。   

  ××:   

  你的来信确实让我感到震惊。尽管我早已意识到,并且多次谈及某些北大人的堕落,却没有想到已经达到了如此惊人的程度。这恐怕不是孤立的现象。我在一篇文章谈到,经过近二十年的经营,现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的最大特点是已无任何信仰、道德原则,一切都出于利益驱动。这利益集团中就有不少年青的所谓〃知识精英〃。你信中点出名来的这几位人士就是其中的成员,他们私生活如此糜烂与无耻……在政治生活中却是道貌岸然,俨然现政权的维护者,也同样无耻。   

  但正如鲁迅引用的爱伦堡的一句名言所说:〃一边是荒淫无耻,一边是庄严的工作。〃当这些〃精英〃在肆无忌惮地嫖娼,自己又充当政治、经济、文化娼妓的时候,也总有人在默默地艰难地进行着看起来不合时宜的精神的坚守。我想,这正是你、我,以及许多朋友正在或将要做的;而且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联合起来,互相支援。……   

  2000年5月30日   

  四   

  广西一位年青的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被某报刊退回,他寄给了我,希望我看看。   

  ××:   

  很有兴趣地拜读了你的大作,如你所自信的,〃它如果发表是不会辱没任何一个刊物〃的。文章从〃看足球〃切入,讨论的却是关于国民性的大问题。这正是当年鲁迅、周作人都尖锐批判过的非理性的迷狂。你当然是有感而发的。〃进行过分的爱国教育,往往培育出的是一批有着无端仇恨情绪的人群,培育出偏执的民族自大狂与奴性,只会有利于专制和独裁〃,这些话都是切中时弊的。你一再提及的〃皇帝的新衣〃,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处于世纪末的狂欢中,不能不时时想起的。         

▲BOOK。▲虹桥▲书吧▲  

第19节:书信五十通(2)         

  我要感激你写了这么一篇好文章,并且出于信任,把文章寄给我,我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请你相信,北方有一位老人,随时都愿意谛听你的倾诉。同时也期待着你,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坚守住精神的阵地。    

  2000年6月1日   

  五   

  一位多才多艺的家在重庆的女孩子给我寄来了她的文章:〃我有一个梦,圣洁的关于诺贝尔奖的梦,只有北大能帮助我,真的〃,〃我多么需要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