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致青年朋友 >

第6章

致青年朋友-第6章

小说: 致青年朋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这也是《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文章:《灾难告诉我们,人与人是这样相互依存的》(作者:广西市民范大中,2008年5月17日)。在这次救灾中,许多受难者都谈到,是〃一定会有人来救我〃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了死亡。文章的作者却问道:这样的〃别人会来救我〃的信念的〃理由〃是什么?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分析:理由就在相信〃你的生命与别人是有关的〃,〃灾难是平等的,不到它发生的那一刻,谁都不清楚谁是拯救者,谁是被拯救者。所以我们必须彼此守望、互为依存,这是个约定。你必须信守约定,以良知发誓让每一个遇难者得到救助,然后,当你某天遇到艰险时,才有理由在黑暗与恐惧中坚信别人一定会来救你〃。作者说,〃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的。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都是以这种默认的契约依存的〃,这就是说,我们所说的〃敬畏、关爱生命〃的观念,它还包含着一个〃生命相互依存〃的〃约定〃。作者说:〃或许,只有在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灾难面前,我们才有机会看清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相互关系。那就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群体之中、同一片天空之下,每一个人都同时是别人生命的一部分,你的伤就是别人的痛。在这个群体之中,任何一条生命的逝去,都会让所有活着的人悲痛,感到生命的减损。〃……这大概是所有的人在这次救灾中的共同感受,由此形成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其背后是一个普世价值观念:〃每一个人的不幸都与我们有关,每一个地方的不公正都是对我们的羞辱,每次对别人苦难的冷漠都是我们为命运自挖的墓地。〃   

  我要补充的是,这样的普世价值观念,也同时存在于中国的传统观念之中。正如一位作者所引述,孟子早就说过:〃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这就是古语中所说的〃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张载也说:〃凡天下之疲癃残疾、茕独孤寡者,皆吾兄弟之颠连无告者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大仁即大勇〃(胡晓明:《大地是病,大地是药》,2008年5月20日《文汇报》)。这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传统。这也是我多次谈到的,鲁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感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他说,一个真正的诗人是能够感受到天堂的欢乐和地狱的痛苦的。因此,鲁迅的生命有一个大境界,包含一种博爱精神,一种佛教所说的大慈悲情怀,既是独立的,又自由出入于物我之间、人我之间。这是一种大境界中的自由状态。   

  过去我在课堂里讲这些,同学们听起来总觉得有些隔膜,好像很难和自己联系起来;而现在,经历了这次大救灾,同学们大概就能领悟了。前不久,我和清华大学的同学有一次对话。大家都觉得,这些天,自己的精神境界仿佛经历了一次蜕变。在此之前,眼睛里只有周围的那个小世界,考虑的只是个人的发展、前途,所感觉的范围非常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鲁迅语)。就像大家自嘲中所说,沉湎于〃小资情调〃之中,自怜而自恋。这回地震,就一下子震出了一个〃大世界〃,突然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原来是和别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有无数的和自己一样年青的生命需要自己去救助,自己的生命也只有在和更广大的生命相互依存中才获得意义。也就是说,当你眼里只有自己时,这世界很小很小;当你眼里有了别人,你自己的生命境界就很大很大了……同学们应该珍惜这由数万人的生命换来的生命体验,将〃生命相互依存〃的观念化为自己的信念,并转化为更加自觉的义工、志愿者行动。所谓〃义工〃,就是将从事公益活动视为自己的义务;所谓〃志愿者〃就是以帮助别人为自己生命发展的内在需要,其内在的理念就是生命的相互依存,〃人溺己溺,人饥己饥〃,〃救人即救己,助人即助己〃。   

  第六,我们说生命视野、境界的扩大,也包括看到了中国之外的世界,而且也是那样充满了仁爱。如一位作者所说,我们突然发现,〃这里的〃地〃,已不只是中华大地,而是全球各地;〃人〃也不只是中华儿女,而是包括了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全球民众〃(顾顺中:《大难兴邦,震情唤醒公民意识》,载2008年5月17日《新民晚报》)。于是,有人想起了胡适六十年前留下的名言:〃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徐迅雷:《地球可以颤抖,精神不可颤抖》,载2008年5月17日《新民晚报》)。日本参议院议长说得好,这次中国四川的震灾,可谓〃全球之痛〃(新华社5月20日电)。在这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家、各民族之间,既有差异,有利益的冲突;更有利益的相关,以及生命的相通。有朋友说得好,通过这次救灾,我们不仅要〃感恩〃中华儿女,更要〃感恩世界〃,人以仁爱之心对我,我更应以仁爱之心对人。   

  这里,我想讲一件今天回想起来让我们颇为尴尬的事情……我本来有点犹豫,不知道在此刻谈这些是否合适;但我还是决定讲出来,因为经历了这次地震的洗礼,我们已经更加成熟,应该更能正视自己的问题。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今年龙卷风袭击美国时,中国的个别网民的反应。一位网民这样评论:〃活该!苍天为什么不把更大的灾难降到美国呢?这种虚伪的自以为是的国家原该受到诅咒!〃我尤其注意到一位四川成都网民的反应:〃美国怎么只死22个呀,为什么不死22万呀?〃我已经说过,这只是几个人,并不代表大多数中国网民和公民;但它所反映的人性的扭曲,却很值得警惕。这将自己不喜欢的国家视为敌人、〃你死我活〃的〃斗争逻辑〃、狭隘心态,这完全漠视他国人的生命、幸灾乐祸的杀戮情结,这样的心灵的毒化,是何以造成的:这不能不让人悚然而思。   

  第七,人性的扭曲之外,更有人性的美好。这次救灾所展示的人性的光辉,让我们所有的人为之感动而震撼,也是举世瞩目的。我们说人的生命之所以值得尊重,就因为它蕴涵着这样美好的人性。   

  但是,不能否认,人性中也有恶的方面。〃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争论,这里暂不讨论。我只说说自己的人性观。在我看来,人性是〃善恶并举〃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既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问题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社会,对人性中的善和恶,采取什么态度:是〃扬善抑恶〃,还是〃扬恶抑善〃?应该说,这一次救灾,就是一次〃扬善抑恶〃的壮举:每个人的内在的所有的人性的善良、美好,都得到淋漓尽致的爆发、放大,而且相互影响,形成〃人心向上、向善〃的环境、气氛,人性恶的方面,就得到了极大的遏止。我以为这提供了人和社会的改造的一个很好范例。   

  问题是,我们如何将这样的〃扬善抑恶〃成为一种价值理念,变成更自觉的行动?我以为,应该有三个层面的努力。首先是,我们自己要努力〃扬善抑恶〃,自觉地发掘、发扬自己内心最美好的东西,中国传统讲〃修身养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扬善抑恶〃。   

  还有在和他人相处中,能不能做到〃扬善抑恶〃。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自己要以最大的善意对待他人;二是在相处中要最大限度地释放对方的善意。这也是我经常说的,对方的弱点、毛病,以至恶的方面,心里要有数;但更看重他的优点、善处,以善相处;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相反。我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看得我心惊肉跳。他说,我们中国的社会里,有太多的违背人性的东西,我们却习惯于此,并且努力去适应它,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糟践〃,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弄得非常阴暗,并且以敌意看周围的人,甚至以〃恶意假设〃彼此对待,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基本的信任,自己释放敌意、恶意,又彼此交换敌意、恶意,就极大地毒化了社会环境。这样,就弄得自己活得累、活得烦、活得不快活;同时也弄得周围的人都累、烦、不快活。我想,在座的同学对这样的〃扬恶抑善〃的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都会有自己的体验,它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的生存常态了,以至我们的社会里充溢着怨毒之气,这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之感到心惊肉跳,就是为此。而这一次救灾正是一扫这样的怨毒之气,给我们提供了人与人关系的另一种方式,另一种可能性:以最大的善意对自己,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同时以〃善意假设〃看人,把自己的关爱和友善给予别人,又从别人那里收获关爱和友善。这样,热情友善地对人,成为日常生活,成为人与人相处的一般行为方式,至少我们可以活得轻松点、快活点。在我看来,这是并不难做到的,起码我们的义工组织、志愿者组织,就可以以〃扬善抑恶〃作为自己的基本理念,努力培育友善的气氛和环境,使我们在这个群体中生活得快活而有意义。   

  当然,还得有制度的保证。我说过,一个健全的社会,总是〃扬善抑恶〃的;一旦出现〃扬恶抑善〃,这个社会就出问题了。如何建立〃扬善抑恶〃的机制,应该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改革〃的重要任务。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还应该把我们这里讨论的〃生命至上〃的观念,变成一种治国理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问题是,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很长时期,我们奉行的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现代化路线。这固然是为了满足国家独立与富强的要求,自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对于人民利益的忽视,以及〃见物不见人〃的弊病是明显的,其后果也是严重的。这些年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说,这是治国理念上的一个进步;通过这一次救灾,我们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认识,可以有一个深化,应该更明确地指出,〃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个体生命的健全发展〃,这里的关键词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与〃健全〃,其内涵前已论述,不再重复。这次救灾,还有力地证明,只有实实在在地为每一个个体生命负责,为他们的生存、温饱和发展尽职,政府的权力才真正获得公信力和合法性。这都是需要另作专门讨论的,这里只能点到为止。         

BOOK。▲红桥▲书吧▲  

第12节: 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1)         

  4。 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   

  感谢这次征文的组织者让我参加评奖工作,给了我一个了解〃生于八十年代〃的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机会。   

  我在北大教了二十多年的书,比较熟悉的,是〃知青〃那一代(生于四、五十年代)和〃八九〃那一代(生于六、七十年代),现在,他们都是你们的父母、老师辈了。我在北大最后一批学生,是八十年代上半期,也即1980…1983年出生的,我已经不太了解了。而诸位大都是我2002年退休以后入学的,我们之间自然就相当陌生了。而这次征文却使我们相遇,以至今天我能走到你们中间,这也可以算是我晚年生活中的一件幸事吧。   

  第一次让我注意并思考〃生于八十年代〃这一代人,是前不久我看到了《中国青年报》发表的〃青年调查〃。其中有两点,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   

  首先是一个数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从1980年至1989年的十年中,中国约有2.04亿人出生。即使排除中途〃夭折〃的,〃80后〃也有2亿人左右,其中多数生长在农村。〃2亿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青年群体,何况他们将要或已经开始接班,他们中间的代表,像姚明、郎朗、刘翔,甚至已经成为中国形象的象征了。这自然要引人关注。         

▲虹桥▲书吧▲BOOK。▲  

第13节: 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2)         

  但这同时又引起了争论,主要是对这一代人的看法与评价。这份〃青年调查〃提供了一组数字,显示出〃〃80前〃看他们〃与〃〃80后〃看自己〃之间的同与不同,这是很有意思的。我注意到,有两点比较一致:一是〃重视外表,讲究穿着〃,〃80前〃有73.2%,〃80后〃有59.3%都这么看;二是〃生活离不开网络,QQ、网游是最爱〃,〃80前〃有78.3%,〃80后〃有48.2%,都认同这样的描述。但一进入评价,就显出极大的差异。比如,〃80前〃人普遍认为这一代人〃永远以自己为中心〃,〃道德观念、是非观念、责任感普遍不强〃,〃总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