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刀-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 1997年;一场席卷东南亚的经济危机爆发。这场危机中;日本本来有机会稳定日元的汇率;树立东南亚国家对日元的信心。然而;和美国一样,当外围发生危机后,美元是大规模的逃逸,加剧了危机的冲击力,日本在自保的同时,也选择了逃避,日元大幅贬值。
东南亚是日元全球化最重要的市场;然而日本在危机中的表现却失去了这些国家的信任。正如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建平所言:“日本当中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日本在东南亚资金全抽回。东南亚不稳;我抽回资金;抽回资金的时候日元也贬值;贬得比东南亚还厉害。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当中;东南亚对日元贬值是群起而攻之的。”
小试锋芒猎杀日元—1985年“广场协议”(6)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一部分国家在外汇制度方面已开始放弃盯住美元随美元浮动的做法;转向了浮动汇率制。各国又都在摸索新的通货体系;并有可能选择盯住货币篮子;随一揽子货币汇率浮动的办法。
在货币篮子制度下;由于亚洲各国货币的汇率将随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一起浮动;从而就为日元发挥亚洲基础货币的机能创造了条件,日元的国际化再次蠢蠢欲动。
1998年5月;在加拿大举行的APEC财政部长会议上;前大藏大臣松永在发言中提出了“采取紧急措施;进一步促进日元国际性运用”问题;随后;大藏省又提出了《关于推进日元国际化的政策措施》。以此为契机;日元国际化再次成了日本政府的政策课题。
但是,截至2005年;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超过了世界各国持有总额的1/3;成为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大国。然而;日元的国际化进展却并不成功,在国际金融市场以日元标价的;只是一直保持在可以忽略不计的7%左右。
而且,美国捍卫美元霸权的国家意志力是不容侵犯的。从尼克松单方面撕毁条约,取消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协议,就可以看出,对于日元的国际化,美国人心中是有数的。
“广场协议”其实还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因为日元升值是个相对概念。美元如果主动贬值,日元却与美元固定汇率,就达不到日元升值的效果;而且,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干预,日元不想升值也就升不了值。
所以,美国留下了一个“伏笔”,就是要解除日元汇率的“国家干预”武装,为美国的下一轮金融攻击打下了埋伏。
三、克林顿政府抄底日元
目前并不清楚,美国诱导日元升值是不是有更长远考虑,是不是货币战争阴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日元升值后的美日两国货币政策的互动和日本“失去的十年”。
“广场协议”后,美元开始有秩序下调利率。1986年2月,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沃尔克宣布开始下调利率。美国利用开放式利率平价4%原则的手段,迫使日本1987年以后进入利率25%的宽松货币政策,并一直压制至1989年。
日元升值虽然增加了国际购买力,使得日本能买下美国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美国洛克菲勒大厦和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但同时也带来国内房价和股价的飙升。
东京的商业地价指数从1985年到1988年; 在短短的3年间暴涨了近2倍; 其中中央区地价上涨了3倍。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1985年;日经平均股指只有14000点左右;但到1989年12月;已经达到38900点,上涨了近2倍。在地产和股市双重泡沫的压力下;日本银行开始不断降低利率。
1989年2月格林斯潘大幅提高美元利率50个基点,由65%到7%。同时,1988年后美国联合英国强制推行银行“自有资本8%”的标准,不执行此标准的银行不予交易。为执行该标准,国际银团贷款规模由1988年的1260亿美元降至1990年的1080亿美元。
随后,一个重要的“日美结构协议”开始在1989年谈判,后在1990年签订。协议主要涉及两国储蓄投资模式问题,其中,日本的问题在于改革流通市场、企业组织形态,促使开放市场。包括将银行公司持股标准由5%降到2%,反对垄断等等。。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小试锋芒猎杀日元—1985年“广场协议”(7)
在这些组合拳的打击下,闻风而动的日本银行资金于是开始抽离股市,很快波及实体经济。
1990年开始,日本股价与地价纷纷坠落。1990—1996年;银行业损失惨重; 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银行厅公布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高达50万亿日元。日本破产企业年均高达14000家左右。有统计显示;日本因股市和房地产暴跌而造成的损失达6万亿美元。而大批日本企业难以应对资金困局;不得不把以往购买的美国资产廉价出售。
“广场协议”之后的10年里;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就是有些经济学家口中的“失去的十年”。关于这方面各种版本的讲解就比较多了,在此不再赘述。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还需要有20% 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成功地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有人算了一笔账,假设我是美国财团,我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假设在1983年,我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4万亿日元,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日本经济的蓬勃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日元开始升值,到1988年年初,股市和房地产假设我已经赚到了一倍(5年才翻一倍是最低假设了),那就是48万亿日元。这时,日元兑美元升值到120∶1; 我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然后兑换回美元,那么,就是400亿美元。在5年时间中,我净赚300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那么日本呢?突然离开的巨额外资就导致了日本金融体系的崩溃——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
获利的资本400亿美元回到美国,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所以,日本“失去的十年”,却正是美国“兴旺的十年”。此言不虚,虽然美国经历的是所谓的“非理性繁荣”。
事实正是如此。美国赚够了,日元兑美元现在又重新回到了1∶140的位置上,美元依然和30年前一样坚挺。美元暂时性的贬值,并没有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场美日的经济战争,以美国完胜而告终。
故事还没有结束。
因为过度的升值之后;导致全球很多持有日元资产的这些投资者发现,日元这样大幅度地升值;那未来一定是要贬值的;所以就纷纷开始抛售日元资产;导致日元大幅度地贬值。
尤其起始于1997年的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日本从亚洲市场抽回资金,大幅降低利率,日元大幅贬值。虽然挡住了国际游资和热钱的进攻,但是当日元贬值到144日元兑换1美元时,盛传美国克林顿政府出手了,它动用了国家基金抄底日元。 1999年,仅一年时间,日元大幅升值,103日元兑换1美元,美国获利30%。
小试锋芒猎杀日元—1985年“广场协议”(8)
如果在这几年日元的升值贬值通道里,美元一进一出2个来回,利润率能达到200%。而日本损失了多少国民财富?
日本学者吉川元忠在《金融战败》一书中悲哀地写道:
太平盛世中,谁能意识到战争已打响?若是真枪实弹的战争,谁也不会将自己的利益亲手送给敌对一方,而在人们看不到摸不着的无形战争中,往往败就败在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对手还浑然不知,这样的战败更惨更痛。
四、日本“金融战败”对中国的启示
有媒体曾专门报道说,30年前的日本经济和今天的中国经济有几分相像:
当时,日本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境外;日本的GDP年均增速高达9%;日资的金融机构纷纷跨入全球十强之列。当时也有很多人乐观预测;日本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然而;30年过去了;曾经踌躇满志的日本却深陷经济低迷的困境难以自拔,漫长的衰退期使它的GDP总量至今只有美国的40%,日经指数在2007年重上高峰时也只有1989年最高水平的46%。与此同时;日本金融机构也纷纷退出世界十大银行之列。
一位有心的经济学家,还专门比较了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的相似之处:
1投资过热:岸信介内阁在1960年下台,换上了池田勇人内阁。当时的池田内阁提出了“所得倍增计划”,日本经济在这一时期迎来了被称为“岩户景气”的繁荣时期,从1959年一直持续到1961年,特点是设备投资急剧增长,带动经济繁荣。
2银行信贷量增加:为了满足旺盛的设备投资的需要,当时的金融机构增加信贷,形成了慢性信贷过剩局面。
3金融紧缩:日本银行在1961年8月和1962年1月两次下调官定利率,配合“所得倍增计划”,但这一做法却加速了经济的过热。1962年进口急剧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为此,日本银行在7月和9月两次上调官定利率,“岩户景气”从此宣告结束。
4经济恶化和放宽金融:在金融紧缩政策下,日本的物价逐渐回落,设备投资趋于减少,库存不断增加,生产出现了下降的局面。为此,日本银行转而放宽金融政策,结果,日本的工矿业生产开始恢复,设备投资逐渐增加。然而,设备投资增长水平并不及“岩户景气”时期,日本政府公布的1962年度经济白皮书认为,日本经济已经摆脱了单纯依靠设备投资促进增长的模式。此后,日本各银行又展开新一轮贷款竞赛。
5东京奥运会:1964年10月10日,东京奥运会在日本举行,政府为筹备奥运会而投入巨款。
6 1965年不景气:在恢复经济的同时,从1963年下半年开始,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再度出现逆差。12月,日本银行又一次紧缩银根,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在实行金融紧缩政策后,经济开始急剧衰退。
7证券危机:在1961年“岩户景气”结束前,日本证券市场一直呈现繁荣的状态。1958年年初,日本的平均股价指数为471点,到1961年7月上涨到1829点。然而,日本从1961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金融紧缩政策,导致债券价格急剧下跌,股价在1961年年末也跌至原来的2/3。
8发行公债:由于经济衰退导致税收不足,日本政府在制定1965年度补充预算时决定发行特别公债。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日本经济从1965年秋季开始走出谷底,再次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
小试锋芒猎杀日元—1985年“广场协议”(9)
9美元危机: 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旨在保护美元的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日本政府在外汇市场投入39亿美元进行干预,但到11月,日元汇率从原来的1美元兑换360日元一下子升到1美元兑换 308日元,升幅达1414%。由于担心经济衰退,日本政府实施了大幅度扩张财政和放宽金融的措施,结果货币供应量在1971年下半年以后增加了 20%,从而大大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日本股价和房价从1971年年末开始上涨。特别是日本土地价格在1972年上涨了251%。
10石油冲击:1973年10月,欧佩克7国将原油价格提高了21%。结果,日本到处刮起了涨价风,1974年第一季度的物价平均上涨了146%,物价上涨近乎疯狂。
将1965年前后10年的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的现状作一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经济与日本存在着以下的相似之处:
1中国政府也以“所得倍增”作为口号;
2中国从2003年开始投资水平就居高不下;
3中国从2007年开始出现消费拉动增长的势头,政府强调说,以往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