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千年财经 >

第7章

千年财经-第7章

小说: 千年财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国时代200多年,各国纷争,七雄僵持不下,而最后的统一进程只用了不到十年,六国授首。从最后的统一十年历程来看,前五年,只扫平了韩国、大败赵国;而后五年,则有魏国、楚国、燕国、赵国、齐国被灭,无论是在战国200多年进程,还是统一十年进程,均体现了加速的状态。
  当原有均衡一旦被打破,大量的资源、人力均向新的力量中心汇集,而新的力量中心也会愈加强大,非力量中心也会更加削弱,占领新领地后,秦国迅速将其纳入了郡县制、耕战制模式下,加速必然。
  纵观秦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秦国从落后区域,引进人才、制度,成功发挥其后发优势,超齐赶楚,变后发为先发,在稳居先发优势后,又优势汇集,堪称完美的发展曲线。
  

秦国一统  富豪陨落(1)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起、白起、孙子、李牧、王翦等等名将用剑、用驽、用马、用血纵横天下,百战不殆。
  与此同时,天下富豪也是风起云涌,用钱、用货、用计、用谋、用智慧行走江湖。还记得前几回,咱们探讨过的先秦富豪们吗?
  赢政一实现大一统,这些富豪以及富豪的子孙们,都歇菜了。
  战争本来就是对经济最具破坏性的一种人类行为,大兵过后,百业萧条啊,钱是要紧事物,命更要紧啊。小规模的、区域性的战争,你还可以逃、可以躲,这种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十年统一大战,你能躲那去啊?很多商人还都有极高的爱国热情、积极参政议政,父母之邦面临秦军兵临城下,那肯定是舍家卫国啊,碰到这种商人,秦军胜利后,能让你好过?
  铺天盖地的大变化、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啊,天地成了熔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好不容易熬过战乱,秦政府又出台新政策,对残存的天下富豪给予了致命一击,那就是“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把全天下的富人都迁到首都咸阳来住,这当然不是为了发展总部经济、推动规模效应、让富豪们加快兼并重组来的,这样做是为了把富豪们监控起来。
  秦国政府历来都喜欢大规模的迁徙人群,把自己盯防的人群迁的近近的,把自己不喜欢的人群迁的远远的。
  自秦惠王继位(公元前298年)始,至秦末七、八十年间,有记载迁民之举即有十四、五次,如秦惠王迁民四次,昭襄王迁民一次,秦始皇则迁民九次,其中如始皇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九年,处置嫪毐叛乱一案“夺爵迁蜀四千余家”
  十一年吕不韦饮鸩死,门人“窃葬”,则处以迁刑,“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
  而迁民规模尤大者为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徙黔首三万户于琅邪台下”;
  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
  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
  至秦末世,犹“迁不轨之民于南阳”,其迁民多少,虽不得知,然当不在少数。
  当然,统一之初这次迁豪富不是出于讨厌、处罚,而是出于防范、戒备的心理,所以也不是迁的远远的,而是把这些具备财力、号召力的“潜在造反源”都迁到了帝王的眼皮底下,天天盯着你,高压防范,几十万卫戍部队就在眼前,好好做良民吧你。
  凡是秦朝的,就是反动的
  说起项羽对秦王朝的感情,那叫一个深啊、深深的、几代人的血海深仇、国仇家恨啊,所以引发的结果就是项羽对秦朝的仇恨大于一切,在仇恨的怒火下,凡是秦朝的,都是反动的。
  所以项羽对秦军破釜沉舟;
  所以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
  所以项羽诛杀已经投降了的秦王子婴;
  所以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
  所以项羽对秦王朝的郡县制也看不上眼;
  所以项羽对秦王朝的争霸历史没有热情,没好好研究过,也没读过《千年财经》,所以对历史进程一团糊涂,哈哈;
  杀秦军、杀秦王,那或许是战争需要,但在一些经济、政治制度上玩倒车,那就不是小项羽能左右的了。倒秦朝洗澡污水的时候,把浴盆里的好孩子也倒掉了,所以,项羽栽了。

秦国一统  富豪陨落(2)
项羽做的第一大蠢事
  在灭掉秦国后,项羽干的第一大蠢事就是恢复封建制,不按郡县制出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少人惦记着分封诸侯,好称王称霸啊,结果赢政兄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这才是一个高瞻远瞩、胸怀天下的政治家眼光啊。
  项羽灭秦后,立刘邦为汉王,立章邯为雍王,立司马欣为塞王,立董翳为翟王,立魏王豹为西魏王,立申阳为河南王,立韩王成,立司马卬为殷王,立赵王歇为代王,立张耳为常山王,立黥布为九江王,立吴芮为衡山王,立共敖为临江王,立韩广为辽东王,立臧荼为燕王,立田巿为胶东王,立田都为齐王,立田安为济北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
  瞧瞧项羽干的这活,真他妈的烂!比秦始皇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春秋、战国打了几百年,才打成了战国七雄,奠定了统一的操作基础,他老兄一下子就分封出去了十八个国家。这个国家设置还特奇怪,混合了反秦战争的实力版图、以及战国时代的历史版图,所封的诸侯王里又是六国的遗老遗少,又是新兴的土豪力量,这十八路诸侯彼此就极大的不兼容,比如原本的一个齐国,被项羽分成了胶东、齐、济北三个国家,这能不打架?后来楚汉争霸的时候,正是后方与齐国战事不断,导致项羽两线作战、疲于奔命。
  揣测项羽的班底,那时节肯定觉得秦王朝灭亡如此之快,肯定是因为制度架构不好,但回归战国架构,项羽还不甘心,所以就弄出了这样一个不古不今的东西来。
  最后十八个媳妇闹起来,项羽婆婆生生被折腾死了。
  项羽做的第二件大蠢事
  有那样一个时刻,世界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但他没有把握住,不但没把握住,他还做了比“做一件蠢事更蠢的事”——做了两件蠢事。在分封诸侯的时候,项羽把巴、蜀、汉中区域封给了刘邦,而自己选择以彭城为大本营。
  当时的经济、政治中心,绝对是关中啊,秦王朝都城所在地,在项羽灭秦后,有人劝说项羽定都关中,但项羽觉得“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非要点顺子的《回家》,唱水木年华的《迷乡》,拱手把经济、政治要点让给了章邯等人。从项羽自己选择的大本营来看,彭城位于现今的徐州附近,确实是战略要地、交通要道,但该区域四面通达,很容易让敌方从各个方向发起攻击,给自己预设的战略腹地纵深不够。
  回归项羽那时候的思维,大概是认为六国故土各有六国后人和新兴力量继承,而秦国灭亡了,也不能让秦国后人继承故地,所以秦地就该重新划分,刚好刘邦最招自己讨厌,分封到那里去,省得他在眼前招自己烦,又分封秦国三降将分割关中,自以为彻底阻隔了刘邦进入中原的道路。项羽这孩子很天真啊。
  而刘邦被分封的巴蜀、汉中,咱前面讲秦帝国的时候已经说过了,那就是秦朝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区域,虽然交通不便,但易守难攻,后方稳固。最后的结果是刘邦先占据关中,打掉了雍王章邯、立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占据了主要经济区,以秦国的版图为基础,继续东进,等于是重演了秦帝国的统一战争,这次统一的更快,四年左右,项羽就别姬了。
  起步:混日子的混混
  刘邦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就一个字——“混”;外界对刘邦的评价就两个字——“混混”,整日里不事生产、爱热闹、喜欢和人分享快乐、贪酒好色,天天在老王家、老武家的酒馆里厮混,有钱了就多给,没钱了就欠着,到了年关的时候,老王和老武常常就把欠条一撕,放刘老二去吧,日子过得好不逍遥。一次到老吕家蹭饭、蹭酒的时候,吕公看上了这小子,把女儿许配与刘邦,这才有了叱诧风云的一代女主吕后。 txt小说上传分享

秦国一统  富豪陨落(3)
看纪录刘邦年轻时候的这些文字感觉很有趣的,让我想起了楚留香和胡铁花,呵呵。混混?侠士?有时候“仗义每多屠狗辈”,谁又能分得清啊。
  刘邦之所以投身起义大军,主要也是源于秦王朝的制度BUG——徭役制度,上文书说过,就是因为这个徭役制度,让秦王朝背上了大量的隐形债务,压垮了秦朝,刘邦所送的役夫逃亡太多,到最后就算把剩下的人送到目的地,刘邦也得挨处分,这种情况下,无奈落草了,随后赶上了大泽乡起义浪潮,也就趁势拉杆子了。唉,坏制度会逼所有人都做坏人的。
  成本最小 收益最大
  与项羽不同,刘邦和秦王朝没有什么血海深仇,在秦王朝统治下,刘老二蹭酒、泡妞,日子过得挺乐的,刘邦的抗秦,蕴含着投机、偶然的成分,“亡国贵族复仇记”这种悲情戏份和刘邦是没关系的,在没有仇恨情绪的干扰下,刘邦在抗秦过程中,完美的体现了一个投机分子的高尚品质——追求“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此时的刘邦团伙主要是由萧何、曹参这些沛县小吏担任高管,这些人的主要动机也是要借反叛事业谋个出路,为生存、为未来而战,不是为复仇而来。
  一个复仇、一个投机,两种情绪啊,所以虽然面对同一个敌人——秦王朝,但体现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项羽天天打硬仗,杀人无算,天下英雄闻名丧胆;刘邦一路和风细雨、招降纳叛,打什么打啊,能政治解决的,决不动用军事手段;能小战争解决的,决不来场硬仗。
  打仗过程中,偶然看见美女了,捎带手就抄到营中笑纳了,还没打到咸阳呢,郦食其找刘邦要求面试的时候,“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打进秦皇宫后,上千美女,乱花迷眼,差点就住进去、住下去了,被张良、樊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刘邦从宫里弄出来了。
  纵观刘邦抗秦、反楚的战斗历程,都没有任何理想化的色彩,都是为了生存、为了醇酒、为了美人,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战,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鲜明的口号(或者“约法三章”算一句吧);而项羽有理想(反暴秦、复故国)、有口号(破釜沉舟)、有魄力、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但偏偏就是他败了。
  为什么呢?除了前面说过的项羽两大蠢事外,还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吗?为什么是项羽做了蠢事?为什么相比更没有理想、更世俗、更无赖的刘邦却没有做蠢事?为什么呢?
  原动力和身份负累
  秦末,天下大乱。
  身处当时,谁知未来方向?人人都在雾中,怕谁都不知道。
  刘项原来不读书,就算读书了,他们也读的是法律、军事学科,连《论语》、《诗经》都没有,秦始皇兄烧了嘛。他们也没看过《管子》(还记得最早介绍的《管子》吧),没有受过任何经济方面的教育,对宏观调控、统一市场、成本、收益等概念一点点都不清楚。刘邦、项羽对未来社会模式、未来经济模式该怎样搭建都是一头雾水,边摸石头边过河。而个人的行为只能由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情绪支配。
  刘邦的人生经验、知识、情绪就是混、混好、混到醇酒、美人,最后是要夺取天下,夺取天下后,更好地享受醇酒美人,没什么大的规划。哈哈,是不是有点像放羊娶媳妇、媳妇生孩子、孩子继续放羊循环的那个憨小子。
  项羽则不然,在一片社会方向大迷雾中,他有自己的规划,他的情绪、他的知识、他的背景,决定了他会选择“封建制”(注:在本书中要严重注意,书中“封建制”和通常所说的“封建主义”不是一个概念,有严重区分。)作为自己的乌托邦,并为之奋斗。在当时的社会中,无数人,包括秦王朝的傻赵高,都看不懂社会进化的大方向,总觉得郡县制、统一局面、封建制、战国并存这些选项都是能随着自己的好恶随便选的,指鹿为马,那鹿就是马,只可惜苍茫大地,轮不到你主沉浮啊。

秦国一统  富豪陨落(4)
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混、混好、混到醇酒、美人。这样说,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人生、社会演化太无趣、恶俗了,那我换种说法,正是每一个社会个体为使自身以及与自己相关的利益群体获得更多幸福的过程,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发展,这就理解了吧?哈
  项羽的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