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大分裂 >

第74章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大分裂-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帝国政府因段匹  势力强大,仍盼望他能平定河朔(华北大平原),所以不给刘琨举行丧葬祭悼仪式。温峤上书说:“刘琨尽忠皇家,而自己家破人亡,应该褒扬抚恤。”卢谌、崔悦也委托段末柸的使节,代呈奏章,为刘琨申冤。但一直到几年之后,才追赠刘琨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高级咨询官,谥号愍(刘琨遂被称为刘愍公)。汉人和蛮夷因刘琨之死都反对段匹  。
  段末柸派他的老弟攻击段匹  ,段匹  率部众数千人南下,打算投奔冀州(州政府设厌次【山东省阳信县东南】)州长邵续,汉赵帝国骠骑大将军石勒,命他的将领石越在中途的盐山(河北省盐山县)阻截,段匹  大败,只好再折返蓟城固守。段末柸遂自称幽州(河北省北部)州长。
  当初,温峤携带刘琨的奏章前往建康(江苏省南京市),他的娘亲崔女士坚决留他,温峤不顾一切,强行出发。既到建康,不断请求返回蓟城报命,政府不许。正巧,刘琨死亡,政府任命温峤当散骑顾问官(散骑侍郎)。温峤听说娘亲也已逝世,道路阻塞,不能奔丧安葬,所以对被任命的官职不肯接受,苦苦请求北返。晋帝司马睿下诏说:“凡是坚持礼义的人,应该通情达理,而今,凶恶的叛逆还没有斩首,奉迎先帝(司马炽、司马邺)灵柩的各军还不能前进。温峤一个人的力量,对他个人的苦难,有什么帮助,而竟抗拒诏令!”温峤不得已,接受任命。
  14 最初,汉赵帝国青州州长曹嶷,占领青州,后来叛变,归降晋帝国(北方各将领向司马睿劝进时,曹嶷是其中之一,参考去年【三一七年】六月)。后来因建康距离太远,势不能支援,于是又倒向汉赵帝国,跟骠骑大将军石勒结合。石勒任命曹嶷当东州大将军、青州全权州长,封琅邪公。
  15 六月九日,晋帝国政府任命刁协当国务院总理(尚书令),荀崧当国务院左执行长(左仆射)。
  

三一八年  戊寅(4)
刁协性情刚烈强悍,跟很多人发生冲突,和高级咨询官刘隗同时受晋帝司马睿宠信。二人打算矫正当时的弊端,遇事往往尊崇君王,压制臣下,排斥豪门强族;所以深受王姓家族(以王导为首的王家班)的忌恨,凡是政府不得人心的苛刻琐碎的措施,大家就一口咬定是刁协、刘隗的主意。刁协又不自我克制,每每借酒装疯,凌辱高官,看到他的人,都不敢正视,心怀畏惧。
  16 六月二十三日,晋帝国封皇子司马晞当武陵王。
  17 汉赵帝国楼烦公刘虎(参考三一○年十月)从朔方(指山西省北部)侵入晋帝国所封代王(首府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拓跋郁律国境西部(拓跋郁律继位事,参考前年【三一六年】十二月)。
  秋季,七月,拓跋郁律攻击刘虎,大破刘虎军,刘虎逃出塞外;堂弟刘路孤率领部众归降拓跋郁律。拓跋郁律遂扩张领土,西方征服古乌孙王国的故土(伊犁河流域);东方征服勿吉部落(黑龙江下游一带)以西地区;士强马壮,雄踞北方。
  18 汉赵帝国皇帝刘聪病重,征调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刘曜当丞相,骠骑大将军石勒当最高统帅(大将军),一同主管政府机要(录尚书事);接受遗诏,辅佐中央。刘曜、石勒坚决辞让。刘聪遂任命刘曜仍当丞相兼雍州全权州长;石勒仍当最高统帅兼幽州、冀州二州全权州长;石勒再辞让,仍不接受。刘聪续任命上洛郡(陕西省商州市)人王景当太宰(上三公之一),济南王刘骥当最高指挥官(大司马),昌国公刘  当太师(上三公级),朱纪当太傅(上三公之二),呼延晏当太保(上三公之三);以上各官同时主管政府机要(并录尚书事)。又任命范隆代理国务院总理(守尚书令)、仪同三司(宰相级),靳准当最高监察长(大司空)兼京畿总卫戍司令(司隶校尉),轮流裁决国务院奏章。
  七月十九日,刘聪逝世(年不详)。
  七月二十日,皇太子刘粲登基(四任隐帝),尊右皇后靳月华当皇太后,上皇后樊女士当弘道皇后,武女士当弘德皇后,王女士当弘孝皇后。晋封太子妃靳女士当皇后,皇子刘元公当皇太子。大赦,改年号汉昌(之前是麟嘉三年,之后是汉昌元年)。把刘聪埋葬在宣光陵(山西省临汾市西南),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皇太后靳月华等,正在妙龄,都没有超过二十岁。刘粲遂跟她们上床,日夜欢乐,毫不悲伤。
  靳准心里另有打算,向刘粲秘密报告:“我听到一些消息,好像有人打算效法伊尹、霍光(指罢黜皇帝),先行诛杀太保(呼延晏),拥戴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刘骥)总揽中央大政,陛下应早日因应。”刘粲不理。靳准恐惧后患,教他的两个女儿(皇太后靳月华及皇后靳女士)向刘粲提出警告,刘粲才相信确有其事,于是,下诏逮捕太宰刘景、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刘骥(刘粲老弟)、刘骥同一娘亲的车骑大将军吴王刘逞、太师(上三公级)刘  、宰相(大司徒)齐王刘劢(刘粲老弟),全部处斩。太傅(上三公之二)朱纪、代理国务院总理(守尚书令)范隆,逃奔长安(投靠驻防长安的丞相刘曜)。
  八月,刘粲在上林御花园(上林)检阅大军,打算###骠骑大将军石勒。擢升丞相刘曜当相国兼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都督中外诸军事),仍镇守长安;靳准当最高统帅,主管政府机要(录尚书事)。刘粲常在后宫游乐欢宴,军事政治等国家大事,全由靳准决定。靳准假传圣旨,任命堂弟靳明当车骑将军,靳康当首都卫戍司令(卫将军)。
  靳准将发动政变,跟最高国务官(金紫光禄大夫)王延商谈,王延拒绝,扭头便走,将向汉赵帝刘粲告发,中途遇到靳康,被绑架回来。靳准遂下令他的军队紧急动员,冲入皇宫,到光极殿,派武装士卒逮捕刘粲,推到面前,一条条数出罪状,立刻诛杀(年不详),谥号隐帝。刘姓皇族,无论男女,不管老少,全体绑赴东城街市,斩首。又挖掘一任帝刘渊及三任帝刘聪坟墓,砍下刘聪人头,焚烧皇家祭庙(这是一幕可怕的巨变,即令成人应付出代价,孩童何辜?《晋书·刘粲传》载记形容当时惨景:“鬼大哭,声闻百里。”)。
  柏杨曰:
  靳准是中国历史上最凶悍也最成功的政治鲨鱼之一,他的鲨鱼性格和鲨鱼手段,尽善尽美,造诣之高,使人叹为观止。只端出一副忠贞嘴脸,献出三个美丽女儿,就把刘聪、刘粲戏弄了个够。靳准用主子的手,诛杀拥护主子的忠臣义士,等到主子把自己的手足爪牙全部斩断之后,他只轻轻一击,死主子就被掘坟,活主子就被砍头。
  靳准为什么发动这场政变,是一个谜,从他杀人掘墓的行为,可看出他对汉赵帝国刘姓皇族恨入骨髓的程度。不过什么事使他如此恨入骨髓,没有人知道。这个谜底,如果能够揭开,将提供我们更多和更宝贵的启示。
  靳准自称最高统帅、汉国“天王”,以皇帝身份,发号施令(称制),设立文武百官。对安定郡(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曙光乡)人胡嵩说:“自古以来,从没有蛮夷当天子的。现在把传国玉玺交给你,派你送还给晋国(晋帝国)皇家。”胡嵩不敢接受,靳准大怒,斩胡嵩。派使节告诉晋帝国司州(河南省中部)州长李矩说:“刘渊(汉赵帝国一任帝)不过是匈奴屠各部落的小丑,因晋政府内乱,假托上天旨意,致使二位皇帝死于幽暗。我就要率领大众,奉还二位皇帝的灵柩,请把这件事转奏。”李矩迅速呈报晋帝司马睿,司马睿派祭祀部长(太常)韩胤,出发迎接。汉赵帝国国务院执行官(尚书)北宫纯等(北宫纯归降汉赵帝国事,参考三一一年八月),号召汉人,在东宫(太子宫)集结,建立堡垒;靳康攻击,消灭北宫纯。靳准打算任命王延当左特级国务官(左光禄大夫),王延诟骂说:“你这个屠各叛奴,为什么不快点杀我?把我左眼放在西阳门(平阳城西门),看相国(刘曜)进城;把我右眼放在建春门(平阳城东门),看最高统帅进城!”(最高统帅指石勒。石勒再次辞让事,可能因当时没有大众传播工具,人尚不知。)靳准斩王延。
  

三一八年  戊寅(5)
相国刘曜得到政变噩耗,从长安率军赴难。骠骑大将军石勒,从襄国(河北省邢台市)率精锐五万人,西上###靳准,进抵襄陵(山西省临汾市东南)城北平原;靳准数次挑战,石勒坚守军垒,用以挫折靳准的锐气。
  冬季,十月,刘曜大军进抵赤壁(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太保(上三公之三)呼延晏从首都平阳投奔,跟太傅朱纪等共同向刘曜“劝进”,奉上皇帝尊号,刘曜遂登基继承帝位(五任帝),大赦,只靳准一家不赦。改年号光初(之前是汉昌元年,之后是光初元年)。任命朱纪兼任宰相(司徒),呼延晏兼任最高监察长(司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范隆以下,全恢复原来的官职爵位。擢升石勒当最高指挥官(大司马)兼最高统帅(大将军),加“九锡”(参考四年),增加采邑十郡,晋爵赵公。
  石勒进攻靳准盘踞的首都平阳,巴氐人、羌人、羯人投降的有十余万篷帐;石勒把他们全部迁移到他所管辖的郡县。
  汉赵帝国皇帝刘曜,派征北将军刘雅、镇北将军刘策进抵汾阴(山西省万荣县西南荣河镇),跟石勒共同###靳准。
  19 十一月十三日,太阳在夜里升起,高到三丈(这种天象变异,完全不懂)。
  20 晋帝国皇帝司马睿下诏,任命王敦当荆州(州政府设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全权州长;加授广州(州政府设番禺【广东省广州市】)州长陶侃当交州(越南北部)军区司令长官(都督交州诸军事)。王敦坚辞全权州长名义,政府准他改称州长。
  21 十一月十八日,晋帝司马睿下诏,命文武百官,上自三公,下到部长级官员以及普通知识分子,每人都要评估政治上的得失。总监察官(御史中丞)熊远上书,认为:“蛮夷丑类,扰乱中国,皇帝的灵柩还没有运回,而仍不能派军###;一误。政府所有官员,不把大仇未报当做耻辱,反而一味追逐享受,大摆酒宴;二误。任用官吏,不考查他的能力,只考查他的虚名;不物色有才干的人,只想到将来如何向他请托;官员们把尽责办事的人看作伧俗之辈,把遵守法令的行为看作苛刻,把对人有礼貌看作谄媚拍马,把反应迟钝看作潇洒高妙,把淫佚放荡看作胸襟豁达,把骄傲无礼看作坦诚率真;三误。于是,呈现的现象完全扭曲:大家所厌恶的,恨不得埋葬到水底泥泞之中;大家所赞扬的,恨不得飞到天空,直上云霄。国家万事都不能治理,风俗虚伪浇薄。政府当权高官,把顺服的人当成善良,对意见不同的人加以贬谪。假如政府中有耿直敢言的臣僚,知识分子怎么会没有为国做事的兴趣?古时候遴选官员,都要他们提出治理国家的方案。而今,只遴选而不考试,完全违背古人的前例。而且,推荐的贤才,永远跳不出豪门世家那个圈圈;法律的制裁,也永远落不到权贵身上。官员的才干能力,都不足以胜任他的工作;而贪官污吏,又从不受到惩罚。如果不能改正这些弊端,而希望救乱,难如登天。”
  之前,晋帝司马睿因为正逢天下大乱,人民流离,为了安抚和取悦人心,凡州政府、郡政府所推荐的“秀才”“孝廉”,到京师(首都建康)后,不再考试,全部任命当官。国务院执行官(尚书)陈  也上书说:“应该渐渐恢复旧有制度,考试他们对儒家学派经典的见解。”司马睿采纳,遂下诏:“‘秀才’、‘孝廉’考试不及格的,推荐他的州长、郡长,一律免职。”结果,没有一个“秀才”“孝廉”敢到京师,即令敢到的,也都借口生病。一连三年,没有人参加考试。司马睿打算特别挑选若干敢到京师的“孝廉”,直接任命当官。国务院助理官(尚书郎)孔坦上书,认为:“首都附近各郡的‘秀才’‘孝廉’,唯恐考不及格,会毁掉州长、郡长的官职,所以根本不来。而偏僻或遥远各郡的‘秀才’‘孝廉’,却盼望政府终于有一天会免除考试,所以抱着侥幸的心理,前往京师。如果全都教他们担任官职,是行为谨慎的人,失去应得的东西,而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如愿以偿。败坏风俗,伤害教化,恐怕从此开始。不如命他们一律回去,但特别为他们延长考期,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学习,则制度才公平,法令才有权威。”司马睿同意,命“孝廉”可以延期七年应考。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