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千古大运河 >

第8章

千古大运河-第8章

小说: 千古大运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墼拢扒ч赏蛩摇薄?ǖ牡谝荒辏ü撕邮渌偷奖本┑牧甘尘陀646万2990石。这意味着需要漕船6419只来运送,再算上往返,漕船次数一年在12000只以上穿行于运河之上。杭州与苏州的锦缎等丝织品,也沿运河而来;从江苏、浙江两省每年运载绸缎、天鹅绒、衣服的船舶即在三百艘以上。运河的漕运能力10倍于元王朝,迎来了京杭大运河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
  之后,会通河历经明清两代450余年的考验,始终不废。迄今数百年过去了,它仍然在发挥着无法估量的经济、社会会、科学、文化效益。这不能不说是白英这位“汶上老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治水奇迹。
  

会通河畅通!
喜讯传到紫禁城,明成祖龙颜大悦:“传旨,着工部尚书宋礼携汶上老人白英即刻晋京复命,朕要重重地赏他们。”
  宋礼携白英踏上了赴京复命、觐见皇上的路途。
  不料,宋礼一行走到德州桑园时,白英老人突然感到胸口疼痛,接着满脸虚汗淋漓。
  工部尚书宋礼一见,十分焦急,急切地招呼随从:“快!快!快扶白英老人躺下!”
  在宋礼随从的帮助下,白英老人躺在了船舱里。不一会,老人双目紧闭,呕血数斗。
  泪,立时溢出了宋礼的眼眶。他想到了白英在会通河工地上没白没黑忙碌的身影,他想到了白英监督熬制数十万斤米汁的日一夜夜,他想到白英为他贡献出的84个字的治水之策……没有眼前的老人,怎么会有会通河的大畅?没有眼前的老人,且无郭守敬之才的我宋礼又怎么可能立下这不世丰功呢?
  想到这些,宋礼用心呼唤:“白英!你醒醒!”
  “白英!你醒醒!”宋礼摇着白英老人的胳膊,大声呼喊着为会通河鞠躬尽瘁的老人。
  白英睁开了眼睛。然而,身边的人全是模糊的影子。他再使劲睁,这才终于看清宋礼的面孔。他用微弱的声音对宋礼说:“尚书,我得感谢你。是遇到了你,才能实现我这辈子治水的念想,才使我这一生没有遗憾。”
  说着,又吐出几口血来。
  “我不行了。我们是在彩山见的面吧?我喜欢那地方。我死后,请求你把我葬在彩山之阳,以便我视汶水,看戴坝,望三湖……”
  “放心吧,放心吧,本官一定照办!还要告诉你,本官早就想好啦,本官百年后要葬在南旺,葬在你的身边,和你做伴。你不寂寞,本官也不寂寞,我们还可以在一起再……”
  说到这里,宋礼停住了。他开见白英泛着紫色嘴唇合起了,握在自己手心里的手变冷了……
  由于为会通河操劳过度,时年56岁、正值壮年的白英老人合上了他的双眼,永远地走了。
  突然,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没有任何预告地遮天盖地的卷来。雷在低低的云层间轰响着,震得人的耳朵嗡嗡作响。闪电,不时用它耀眼的蓝光,划破黑沉沉的天幕,照出在暴风雨中狂乱地摇摆的田河。一刹那间,电光消失了,天地又合成了一起,只有哗哗的豪雨在肆意倾泻……
  得知白英仙逝晋京途中,永乐皇帝很是哀伤,他降旨工部尚书宋礼:朕封白英为“功漕神”。延迟回京复命,即刻扶柩南下,遂老人之遗愿,葬白英于彩山之阳。
  宋礼换去官服,着素衣扶白英灵柩沿运河返回。
  载着白英灵榇的官船缓行在运河上。得知消息的沿岸百姓、十里百里外的百姓,扶老携幼,披麻戴孝,自发地站在运河两岸,从德州桑园一直站到济宁,绵延400里,目送着灵船通过,送他们的亲人、大运河的儿子——白英老人的英灵归去。
  灵船驶入会通河。每过白英生前设计修筑的坝闸,守坝官员和送灵百姓便燃起数千响的长鞭,告慰这位虽没有显赫身世,但却功勋卓著的普通老人……
  没有鸿篇巨著传世,所见者只有明清文献记载的83个字的“白英策”,但白英老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实践为中国水利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名字与会通河工程一起永留在青史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落四起战黄河(1)
永乐年间明王朝自迁都北京,并完成会通河等河段的改造和疏浚后,京杭运河成为明王朝赖以维持统治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也从此开始,明王朝倾尽心力,维护着京杭大运河的畅通无阻。
  运河穿黄河南行,受黄河的影响最大。
  在颤抖的悠悠岁月里,黄河赋予中华民族的一半是血泪,一半是黄金。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大自然是“双面像”,这在黄河身上展示得淋漓尽致,表现得无以复加。翻开尘封的典籍,搜寻关于黄河的书页,每一页的正反面上写满的都是“水患”二字!更有甚者,黄河,稍有不快便更辙易道,随意夺口,时儿北走天津,时儿南下江淮,沿黄百姓痛苦不堪。
  此时,有着三百万年河龄的黄河下游却十分紊乱,主流迁屣不定,或者北冲张秋(今属山东阳谷,明代会通河与大清河交汇处)运道,或者南夺淮、泗入海。到了嘉靖前期,黄河下游走的主要是“南道”,即自今河南开封而东,到江苏徐州注入泗水,南流到淮安汇淮河,流入黄海。而京杭大运河呈南北流向,在淮安一带黄、淮、运十字交会。这有有利的一面:徐州以南运河水量不足时,可以得到黄河水的补济;但不利的一面更大:黄河泛滥时,会立即造成运河淤塞,漕运中断。
  一匹快马,奔驰在潼关至洛阳的驿道上,马背上的骑手不住地大声呐喊:“汛情——汛情——”
  快马以一昼夜行500里的速度(快于洪水的推进速度),向下游接力传递水情。
  快马越过洛阳,向开封、徐州、淮安、宿迁奔驰!
  快马过处,响起一片报警的锣声:“黄河涨水啦!黄河涨水啦!”
  仿照奏报边防军情的做法,自明朝开始,“凡患害急缓,堤防善败,声息消长,总督必先知之,而后血脉贯通”。(《明史·河渠志》)
  此时的黄河、淮河与运河在黄河下游像麻花一样拧在一起,要保运河畅通,必须治住不停摆尾、不时泛滥、桀骜不驯的黄河。
  长期以来,明朝廷一直把保证大运河畅通作为治黄的主导方针。后来,又出现了“护陵”任务,即保护凤阳、泗州的祖陵不被侵灌。——祖陵高于运道,高于民生,这就是封建王朝“皇上”的心胸,就是“官”与“民”的关系。——提出了“首虑祖陵,次虑运道,再虑民生”的治黄方针,采取“北堵南疏”和传统的“分流杀势”治黄方略。
  “北堵南疏”,就是修筑和加固皇家的朱氏祖坟所在一岸的大堤,而任凭黄水来时向另一岸泛滥。
  “分流杀势”,就是将泛滥的黄河水向多处分流,以减轻洪水对运河的威胁。
  无论是“北堵南疏”,还是“分流杀势”,都是消极的,种下了更大的祸根:嘉靖晚期,黄河在徐州以上河段一度分岔13股南下,河患十分严重。在黄患最严重的6年中,明朝政府因负责治河官员不力,接连换了6人,可是,只要治黄指导思想没有改变,换人又有什么用?灾害依然如故。
  嘉靖四十四年(1565)7月,黄河在江苏沛县决口,沛县南北的大运河被泥沙淤塞达200余里,徐州以上纵横数百里间的中原大地成了一片泽国,灾情空前严重。
  这一年的11月,朝廷第一次任命佥都御史潘季驯总理河道,协助工部尚书兼总理河漕朱衡抢险救灾,畅通运道。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29岁中进士,入仕途,授九江推官,宦海沉浮,累官至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44岁的佥都御史潘季驯走马上任。
  他深感责任重大,国家的安危在他心中,百姓的生死在他心中,自己上任之前一年换一人的教训也在他心中,他不想使自己成为被朝廷换掉的第7人!
  生长在东海之滨,根本不了解黄河、淮河的潘季驯上任之后,立即带人到河患最严重的地方慰问百姓,实地查勘,沿河而上,访问有经验的当地乡官、老农和老河工,详细了解水情,征询治理意见。
  

三落四起战黄河(2)
这天,潘季驯坐着一位老船工驾着的小船,再次深入灾区勘察。潘季驯坐在中舱,左右鼓棹,向中流进发。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黄河叠浪千层,一望无际,潘季驯乘坐的小船如一片飘在浪涛之上的树叶,被埋在浪里颠簸。突然,巨浪打来,小船被卷入旋涡,潘季驯和老船工都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潘季驯慢慢醒来。睁开眼一看,不幸中的万幸,自己和老船工都被挂在树梢上,幸免于难。
  经过实地考察,潘季驯提出“开导上源,疏浚下流”的治河方案。
  很快,上报朝廷的方案批了回来,同意“疏浚下流”,而“开导上源”不在批准之列。
  为什么?
  没人告诉他。
  潘季驯无力追问不予批准另一半的原因,治河要紧,他配合工部尚书兼总理河漕朱衡,指挥9万余民工,全力投入已批准的一半工程施工中。
  此役开新河140里,修复旧河52里,建筑大堤3万多丈,石堤30里。
  当治河大功快要告成时,黄河又来了一次大水,冲开了新修的大堤,河水漫入沛县。
  消息传到京城,是为了证明朝廷一年换一年不是被换的人的无能,而是黄河实在难治,朱、潘也不例外,还是因为朝廷本身就阴暗,就诡诈?总之,一些朝臣闻讯幸灾乐祸,纷纷上折弹劾朱、潘,要求重惩二人。
  老皇帝明世宗朱厚熜闻讯很是焦急。
  就在世宗为要不要接受朝臣的要求,惩处朱、潘左右难夺时,灾区的喜讯传到了:在潘季驯的督导下,决口很快被堵塞,治河工程终于大功告成!
  闻讯,明世宗非常高兴,立即嘉奖这两位河总,并晋升潘季驯为右副都御史。
  世宗皇帝的嘉奖令和擢升旨传来,潘季驯松了一口气,不为自己的擢升,而是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11月,正在治黄一线的潘季驯接到了乌程老家传来的噩耗:母亲病逝。
  泪湿衣襟的潘季驯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按照朝制回籍丁忧,为老母亲守陵去了。
  话说到了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7月,黄河在沛县决口,次年7月又决邳州(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运河100多里淤为平陆。
  工部尚书兼总理河漕朱衡将灾情奏报朝廷,登位第三年的穆宗朱载垕惊慌失措。
  惊慌失措中想到了先皇重用过的潘季驯。8月,第二次任命潘季驯总理河道兼提督军务,速速赶往灾区,再次协助工部尚书兼总理河漕朱衡抢险救灾。
  接到皇命,带着丧母的哀痛,丁忧尚未期满的潘季驯赶回赴任。
  离任三年的潘季驯到任后,仔细地研究现状认为,根本之计在于“筑近堤以束水流,筑遥堤以防潰决,”提出“加堤修岸”和“塞决开渠”两种办法。工部尚书兼总理河漕朱衡觉得此方案可行,决定着手实施。
  潘季驯亲自督率民工5万余人,堵塞决口11处,解除了河患,徐州至邳州西岸修筑缕堤3万余丈,疏浚匙头湾(在古邳镇附近)以下淤河,并恢复旧堤,河水受束,急行正河,冲刷淤沙,使河道深广如前,漕运大为畅通。
  像上次堵塞决口一样,就在工程快要完成时,突然,河水暴涨,堤防潰决,险恶万分。此时,潘季驯正患背疮,趴在床难以动弹。闻得险讯,潘季驯拨开劝阻他的人,披衣而起,忍着剧痛,直奔险地。
  洪水滔滔不绝,肆意漫过堤顶。
  “潘总,撤吧!危险!”
  潘季驯沉着冷静:身为朝廷大员,怎可临危而惧,张慌退缩,置运河于不顾,置百姓的生命财产于不顾!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决不下堤!
  在潘季驯无惧无畏精神的感召下,一些已逃离大堤的民工又返了回来。他们按照潘季驯的指挥,将一筐筐装满石块的篾织条笼推下决口处……
  经过几昼夜的奋战,终于度过了险情。
  分流与筑堤,历来是治河争论的重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落四起战黄河(3)
黄河是条地上悬河,加之古有大禹治水的成功经验,因此,自古以来“分流杀势”之议就十分盛行。后来主张“分流”的人,虽然大都不排斥筑堤,但仅是用堤坝来约拦水势而已。在潘季驯治河之前,这种论点一直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他们认为,黄河源远流长,洪水期间,波涛汹涌,下游河道过洪能力小,常常漫溢为患,“利不当与水争,智不当与水斗”,只有采取分流的办法,才能杀水势,除水患。这些分流论者,只知“分则势小,合则势大”,却忽视了黄河多沙的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