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第一日不落帝国 >

第189章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189章

小说: 第一日不落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穿越众赚大钱的产业已经够多了,马甲性质的帝国资产管理公司只要能保持社会平均利润甚至低于这个数字也不要紧,反正只要能资产稳定增长不倒退就行了。

    帝国资产管理公司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在提供更好更多公共服务上的,专门投入到那些投资回收周期超长、注定利润微薄、技术门槛极高、投入规模巨大的私企不愿意也不可能投资的行业(环境卫生、安全事业。如垃圾清除、污水处理、防洪、消防等。交通运输事业。主要是公共旅客运输,如地下铁道、电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停车场、索道、道路、桥梁等。自来水、电力、煤气、热力的生产、分配和供应。其他公共日常服务。如文化体育场所、娱乐场所、公园、房屋修缮、邮政通讯、火葬场、墓地等等;特别是耗资巨大的高科技研发,例如基础物理研究的巨型粒子加速器、射电天文台、火箭和卫星发射、超大风洞、)。这些公共事业和牟利为核心的私人企业相辅相成推动社会稳定发展才是丰亨豫大的整体背景的来源。

    绝大部分人只能看到结果和现象,能看到发展过程和未来的人只是极少数的精英,能够看到原因和本质人才有资格成为帝国的掌舵者和决策层。

    中国的自古以来都崇尚圣贤治国,盛世就是证明治国者是圣贤的成绩单,乱世自然就是证明治国者是渣渣的成绩单,把盛世治理成乱世自然就是渣渣中的渣渣,而把乱世治理成盛世的治国者当然就是圣贤中的圣贤了。穿越众虽然不是圣贤,但是超越世界千年的观念和见识也能把渣渣中的战斗机变成圣贤中的神。

    老话说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政府要做这些微利甚至亏本的买卖实际上为的不是赚钱或者扩大再生产,而是为了社会效益,一条亏本经营的高速铁路虽然每年要政府补贴才能维持,但是它产生的效益不能直接流到政府手中但是可以通过铁路线眼线带动发展起来的餐饮、旅游、物流、商业等企业增加的收入来增加税收,这部分增加的税收绝对是远远超过补贴的数额的。

    藏富于民不是一句口号,一个国家要苦练内功也不是一句空话政府越来越富的同时怎么才能让民众也富裕起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低收入的人开支下降,公共交通和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保持低价就成了最好的手段。严格的限制私人的博彩产业和涩情产业,绝对严厉的打击毒品和软毒品的产销。提高社会福利和严格的打击各种小偷小摸的行为,从根本上杜绝犯罪动机。

    由辰基集团控制的经济领域秩序和组织力量才是成功的保障,没有这种秩序和严格管理,无序竞争和重复投资会毁掉大量的资源和机会。

    统治阶层高层的虚假繁荣堆积的丰亨豫大一点意义都没有,社会整体的繁荣和可持续才是真正的盛世。要是这样算起来,中国的盛世就是极少的了。康乾盛世就是一个一戳就破的谎言。按照史料的记载和中外官史和野史的对照,只有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嘉佑之治、元丰盛世也就这么几个堪称天下太平且大部分地区民间繁荣的时代。

    而到了今天,穿越众控制下的帝国,朝野一致的认为是自共和元年以来,最大的盛世。文治武功就不说了,那是朝廷的。民间的富户和社会繁荣已经前所未有了。真正实现了孟子的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帝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者,不必为己;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是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未完待续。。)
281章 全球繁荣的根基
    281章 ;全球繁荣的根基

    帝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彻底的和平,无论是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都消失了,就连英法百年战争这样的大势都被终结了(得益于两国王室的新联姻关系和苏格兰爱尔兰两国合并给英国带去的补偿,战争被一系列的合约终结了。后面章节将会介绍详细的内容)整个世界一片和平。外患没有了自然就要看看内患。帝国有内患吗?显然是没有的。

    国家境内外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平稳的运作下去就是政府的唯一追求了,升官发财就只能慢慢的熬资历和按部就班的工作了,想什么依靠战功和政绩突出加快升官发财的速度只能是属于那些有魄力胆识的强势人物的办法,而那些弱势人物溜须拍马攀龙附凤的古典时代手段渠道统统都被制度和监督堵住了。

    盛世自然而然的在内外环境十分稳定的情况下出现了,这不仅仅出现在华夏帝国境内,整个世界都迎来了黄金的时代。

    不论是欧洲的几个“大国”还是赤洲的玛雅联合王国(即将改组为玛雅王国,最大的玛雅潘土王彻底搞定了其余城邦的权贵,建立了一套虚封实职的政治体系,偷换概念的让这些权贵交出地盘的治权和武装力量,成为各自地盘文官和军官,然后让出玛雅潘的文武官员的位置,用富庶的都城吸引胸无大志的权贵前来定居,无耻的抄袭路易十四的大招。然后让那些不放权的权贵领着财政发放的薪资担当城市官员,一旦这些官员犯了错就会失去职务,这意味着中央权力拥有了人事任免权。关键在于让他们交出武装。职务赎买和薪资发放收买中下层军官和士兵,煽动被克扣军饷士兵杀掉那些反对派和不开眼的军官,种种措施之后权力就被集中到了可可姆家族手中)和奇穆王国都成为了非常强劲的经济增长极。

    它们非常占主场优势地区资源(玛雅的热带经济作物、木材、石油,奇穆的硝石、铜矿、银矿)让华夏帝国的投资和合作项目取得了远远超过境内的投资收益。

    是不是和平的环境就能带来繁荣呢?加上资源丰富呢?看看以色列吧。

    华夏帝国一直处于扩张状态的现实让国人的劳动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很多投资这些国家和邻近三级国土的项目获取超额利润的根源还是来自这些国家相对于移民廉价充足的劳动力供应。这些国家不仅仅让不值一文的富余劳动力换区了大量外汇和进口商品,还极大的提高了本国的经济地位和劳动者技能水平。

    对内对外的大规模单纯商品倾销时代在建国之后打开各国国门仅仅只持续了5、6年就变成了资本输出和技术出口了。原因很简单,帝国的急速扩张让领土超过了世界的大部分面积。全世界所有的贸易市场有80%到90%都是国内贸易额,对外的倾销仅仅只是为了剪羊毛,实在是剪不了多少羊毛。停留在石器时代的玛雅和奇穆与停留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欧洲与中东盟国能提供多少羊毛呢,一个进入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工业化的吕宋群岛殖民地仅仅依靠出口经济作物和矿产进口工业机械和日用消费品就能提供这些盟国贸易额的总和。

    帝国对外的商品倾销很快就让这些盟国流失了大量贵金属货币,陷入了通货紧缩的他们几乎被榨干了。为了剪更多的羊毛,资本家们自然要大量的投资和建设这些地区的市场。搞起了市场培育。

    事实上穿越众控制的看得见的手只看到了国内。对国外的事情根本不想投入精力去管。一想到庞大的殖民地经济就头大的参议院经济领域相关的委员会头头们根本没有精力去管这些盟国的事情。第一代的盟国权贵子弟留学已经陆陆续续的回国搞起了试点特区或者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拿着帝国各个公私机构贷款和投资款的带路党很快就将国家卖的一干二净。

    除了少数的聪明人在带路的过程中配合密切深受赏识,抓住机会装满了自己的腰包,成为了祖国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和第一批新寡头,其他绝大部分的留学生还是成为了打工仔和买办。

    旧时空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这样记述到:“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穿越众建立的这个大帝国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准。李基的学生。著名的经济学家王百川在报纸上写到‘北方的游牧民族被我们的贸易驯服,老老实实的为我们牧羊养牛。东方的高丽和日本也放下了脆弱的自尊成为了帝国的臣民,成为了职业的渔夫和伐木工;南方的群岛和大陆无数的原住民为帝国开辟了品种众多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每年输入本土的蔗糖、香料、橡胶、热带水果、棕榈油、麻料多达百万吨。古老的中南半岛佛国和三藏法师的取经道路上的诸国都成为了帝国的大米、棉花产地,西方的伊斯兰诸国也因为贸易充斥着帝国的文明光辉。只要有海岸线的地方就有帝国公民的身影,只要有港口的国家就能享受帝国贸易带去的繁荣,殖民地的红木、象牙、玳瑁、大理石、皮革、装点着公民的房间,海外领土的翡翠、黄金、白金、白银、宝石、珍珠充斥着淑女们的梳妆台,盟国的可可、咖啡、甜酒、调味品和山珍海味丰富了民众的餐桌。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时代。’

    这段话侧面显示了进口的货物性质都是原材料。有些时候强调海外的繁荣也是为了掩盖资本输出和倾销工业品的遮羞布。只有投资和减少剪刀差。提高贸易伙伴的购买力才能持久的剪羊毛。没有多少媒体会说本国出口了多少万的工业品和高精尖设备,这无益于提高国民荣誉感自豪感,反而让人认识到剪刀差的巨大和剥削程度。

    帝国本土提供资本、技术、工业品、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食品、劳动力、原料、能源、市场的简单分工就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全球化格局了。

    穿越众在推动第二次工业化的电气革命中自然而然的挑选那些开采成本低的表层油气田。放弃了那些储量小、成本高的油气田。那么全球采油成本最低的地方自然是海湾地区了,为了支持塞尔柱和萨拉森的石油开采、运输和提炼能力,穿越众在海湾地区建立了大量的工程和学校。这些让当地人致富的工程和学校很快就成为了新兴的城市中心和中国城。到处都是中文的招牌和路标,几乎和直布罗陀等免税港没什么区别了。

    这里的开发也是建立在帝国在建国之初就选定阿拉伯语为第一外语的教育方针结果之上的。这个时空不是21世纪的旧时空,没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日不落殖民帝国的文化扩张,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的半个旧大陆世界都是说阿拉伯语的国家和伊斯兰化的国家。不光塞尔柱、伽色尼、萨拉森三国说阿拉伯语,玄洲(非洲)大陆有一半的地区都通行阿拉伯语。尤其是北部和东部的诸多伊斯兰化的小国、城邦、部落官方语言都是阿拉伯语。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文化共同体,阿拉伯语地区是帝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二名的梵语区不相伯仲。

    人口密度远远大于阿拉伯语地区的梵语区面积只有前者的一半。但是人口相差无几。孟加拉地区的波罗王国只有塞尔柱王国的十分之一的面积,人口却高达千万,比塞尔柱的一半人口还多。两国对帝国的贸易额却差不多。

    原因很简单,波罗王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国家。进出口能力有限。就算人口多。只能出口一点粮食和染料之类的农产品,进口一些奢侈品和建材杂货之类的,也没什么购买力和消费力。塞尔柱则是一个新兴的前工业化国家,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每年出口大批的石油、羊毛、矿产和进口齐全的工业品让它的经济发展很快。来自帝国的大批投资也让这个国家高速的发展起来,早就超过了波罗王国这个老早就和帝国建立贸易的落后国家了。

    为了远交近攻,弱化邻国,让邻国的经济单一化、越来越依赖帝国的贸易是基本国策。而逊尼派的塞尔柱和萨拉森与什叶派的埃及的敌意是天然的军火销售和制衡背景。

    只要维持中东的均衡。加上傀儡一样的所罗门王国的微调,帝国就能像调整砝码一样左右天平的状态。

    至于赤洲大陆那就更不用说了。遍地原住民部落的蛮荒时代非常好搞定,移民潮、淘金潮、殖产兴业大潮的冲击下,人口、武力、凝聚力全方位落后的红皮土著很快就成为了矿工、农夫、伐木工、雇佣兵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