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的残影 >

第5章

帝国的残影-第5章

小说: 帝国的残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文版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出版后,欧美各地纷纷跟进推出,各语种的版本不计其数。单法国一地,自1798年起,便由巴黎Buisson公司出了法文版,且一版再版。其早期版本为四卷本,目前的售价较低,在6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间;稍后出了五卷本,目前售价较高,在2,0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间。
  市场实例
  四卷本
  照片所示的为《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法文版(Staunton; Sir George Leonard;VOYAGE DANS L'NTRIEUR DE LA CHINE; ET EN TARTARIE; FAIT DANS LES ANNES 1792; 1793 ET 1794; PAR LORD MACARTNEY; AMBASSADEUR DU ROI D'ANGLETERRE AUPRS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 。。。 RDIGS SUR LES PAPIERS DE LORD MACARTNEY; SUR CEUX DE SIR ERA*E GOWER; MANDANT DE L'EXPDITION; ET DES AUTRES PERSONNES ATTACHES A’ L'AMBASSADE。 1~4。 Paris; F。 Buisson; 1798。)此书为巴黎Buisson公司1798年第一版,由J。 Castéra翻译成法文。目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家古旧书店挂牌出售,售价780美元。
  五卷本
  意大利某古旧书商目前有一套五卷本的法文版在售,为第二版。该书的外部尺寸为 8 1/8×5 1/8英寸,原始封面,一半蒙皮,一半为仿大理石纹纸板。第四册及第五册后面有折页地图,内里的书名页完整。整套书品相完好,书脊无开裂破损,内页只有极轻微少量的印渍,总体干净。该套书于2008年4月在Ebay推出,最后以610美元成交。
  二.《英使来华记》
  (Aeneas ANDERSON; A Narrative of the British Embassy to China; in the Years 1792; 1793; and 1794; Containing the various Circumstances of the Embassy; with Accounts of Custom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and a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Towns; Cities; &c。 &c。 New York; 1795)
  马戛尔尼使团回国后,最早面世的相关著作,并非官方版本的《英使谒见乾隆记实》,反而是马戛尔尼跟班安德逊所著的《英使来华记》。安德逊的书,是英国书商雇记者孔博为“枪手”,根据安德逊的日记整理出来的。使团回国的次年,该书便匆匆出版,显然是为了迎合英国公众一睹为快的迫切愿望。但出书的速度固然够快,质量却难说是上乘的。而且,安德逊作为马戛尔尼的跟班,于外交活动之核心内容,自然所知有限。此书在时间上拔得“头酬”,替出版商挣到一票,却因价值不高,较早淡出了公众及学界的视野。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中英首次官方接触(4)
《英使来华记》共二十五章,以日志为形式,叙述了1792~1795年马戛尔尼使团的在华活动。书的内容为乾隆接见马戛尔尼使团的过程、使团在中国境内航行所经市镇及作者目睹的中国生活百态与风俗习惯。该书于1795年由伦敦J。 Debrett出版;同年纽约的T。& J。 Swords、费城的 Dobson及瑞士巴塞尔的J。 J。 Tourneisen都据该本重印;1796年都柏林J。 Debrett公司重印。
  市场实例
  《英使来华记》各种版本在市场上都能觅到踪迹。目前,波士顿某古旧书行有一本伦敦J。 Debrett第一版在售。该书为四开本,正文278页,封面为原始的牛皮蒙面硬板,边角全部破损,无封底,书脊松散,靠胶带粘住。内页有少量印渍。该书标价785美元。
  巴塞尔的头版,目前售价介乎数百美元至2,000美元之间;美国各地出的头版,售价也在数百美元左右。本书图示的为该书巴塞尔公司1795年版,标价2,018美元;另一本为纽约T。 & 年第一版,标价800美元。
  三.《中国旅行记》
  (John BARROW; Tr*els in China; containing descriptions; observations; and parisons; made and collected in the course of a short residence at the Imperial Palace of Yuen…Min…Yuen; and on a subsequent journey through the country from Pekin to Canton。 In which it is attempted to appreciate the rank that this extraordinary empire may be considered to hold in the scale of civilized nations。 printed by A。 Strahan for *is; London;1804)
  巴罗生平
  巴罗(John BARROW,1764…1848)是马戛尔尼的秘书,据《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介绍,他与丁维提都是“娴熟天文、力学和其他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他们在这样的旅程中有很大的作用。”
  巴罗的出身贫寒。他13岁即辍学,到利物浦一家翻砂厂当职员。因为性喜探险,几年后辞去工厂工作,到一艘格陵兰捕鲸船当水手。后经努力学习,他终于成为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的数学老师,其职业取向,仍紧贴航海事业。后经一位学生家长的介绍,他进入了政府公务员的行列,第一份工作,便是以马戛尔尼秘书的身份,随英国使团前往中国。
  回国后,巴罗便撰写了《中国旅行记》,一炮而红。对于巴罗的能力,马戛尔尼一直非常欣赏,当他赴南非开普敦任总督时,又邀巴罗同往。巴罗在非洲的所作所为,广遭后世诟病,被指为帝国主义分子的典型。他的自传对非洲土著用语恶劣,作出*裸的种族攻击,以今日观点看,是活脱脱的殖*义反面教材。
  有趣的是,巴罗对南非这块土地,倒是陷入深爱,在开普敦附近成家立业,准备永久厮守。不想,南非于1803年再次落入荷兰人之手,他只好返回英国。回国后,才知道自己在好望角的作为居然大获国人好评。不久,海军部委任他为部长第二秘书,在皇家海军中位高权重。他盘踞这个高位整整45年,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在全球疯狂扩张,派出无数探险队,前往地球每个角落,包括南极和北极。他说服了海军,使上下都认同,英国必须控制每一条贸易航线,使其他工业国一概臣服。
  1845年,根据巴罗的建议,约翰·富兰克林率领24名军官,110名水兵,分乘两艘军舰,从格陵兰出发,往北冰洋测绘航线图,结果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此事给巴罗沉重一击,使他深陷无尽的自责。从此,他将所有探险活动一概停止,集中精力于政治及社会活动,加入的各种社团组织无数,并参与建立了皇家地理学会。
  他一生著作浩繁,大都影响深远。他死于1848年11月,享年84岁。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巴罗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于《中国旅行记》
  巴罗的《中国旅行记》出版时,英国使团离华已十年,可见他作为科学人才,面对写作一事,态度比较严谨。在马戛尔尼使团中,巴罗可能是对中国文化真正感兴趣的人。他的书篇幅达600多页,全书共十章,前三章叙述使团与清政府的外交活动;第五章是作者对皇宫以及皇家园林的见闻。其余七章记述使团从北京出发,沿内河河道返回广州的沿途见闻,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法律、财政、税收、对外贸易、军事、建筑、民情风俗、宗教、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其中对于民情风俗、宗教、语言和文化尤为详尽)。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可与18世纪法国传教士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 (Jean Baptiste du Halde;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媲美。但是,两人对中国的态度则判然有别。那位法国人是极尽赞美之能事,而这位英国人却多持批判眼光。在巴罗看来,应该被称为“蛮夷”的不是西方人,而正是“不进则退”的中国人自己。
  巴罗的笔触,还专门指向中国的同性恋现象,他写道:“对这种可耻及反自然的罪行,中国人竟然少有羞耻感,也不觉得微妙。许多高级官员坦承有此癖好,并无任何犹豫。这些官员常常有童子持烟斗服侍左右,大多是些俊美男孩,年纪在十四至十八岁之间,衣着华美。”西方文献中,这是对中国官员恋童癖的较早描写。
  市场实例
  《中国旅行记》首版存世量不多,但市场上一直有货。若书本保持原始状态,品相完好,价格都在3,000美元以上。本文图中所示的,为伦敦A。 Strahan公司1804年出版的巴罗《中国旅行记》第一版。该书为四开本,共632页,内含三幅折页地图,及五幅亚历山大绘画的雕版印刷图,翻新的封面,半摩洛哥皮,半大理石纹。该书目前在美国马里兰州某古旧书店出售,标价2,300美元。
  

第四章 残酷的中国(1)
近现代的西方把世界分成三种人:文明人、野蛮人和半野蛮人(Civilized; Barbarian; Semi…barbarian)。中国人一般被视为半野蛮人。不仅西方的主流意见如此,即便《共产党宣言》也是这么归类的。对此,中国人自然是愤愤不平的。中国的文明史有三千多年(因夏朝之存在至今未获考古实证支持,故“上下五千年”并非学界的说法),文字久远,书画绝伦,圣贤辈出,典籍焕然,饮食精妙,却被历史远较自己为短的西方称为半野蛮人,是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的。
  但自视文明的中国人,皇帝和官府可以视生命如草芥;男子可以随意三妻四妾,妇女被迫缠小脚,三从四德;国民卫生水平状如猪狗;生产方式千年不变;神鬼迷信主导一切事物,对世界及宇宙的认知极度蒙昧。这种状况,要让西方人称之为文明,确实勉为其难。面对中国人此种文明分裂症,当时西方人为难之下,只有采取折中,将其归入半文明、半野蛮一类了。
  王朝时代的中国,被西方视为野蛮之最的,是举国上下对生命的普遍藐视,对人民的普遍残暴。西方各国在战争状态中,对敌方、敌国和敌族固然也会杀戮,但太平盛世而对本国人民恒久施暴的,世界主要国家中,估计只有中国一国了。古代中国司法不独立,官府判案粗疏,贿赂横行。更有甚者,官府视杀人为平常,动辄砍头,挂上旗杆。若判定罪恶深重,还要一片片割肉,凌迟处死。至于政争中触怒皇帝的罪臣,常常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一杀数百人。而中国的所有罪名,都有相应的肉体刑法,一定要将罪犯折磨到死去活来。与*人的鞭刑、斫手斫脚相比,中国人的虐待方式便显得高度发达与完善,堪称傲视环宇。
  如前面章节所述,耶稣会士入华以来,对中国的描绘原以粉饰为主。正是这些描述,使其国内史学界得出一种印象,以为中国于明朝以前,无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直是雄踞世界前列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团里的英国人终于用笔揭穿了这层假象。而抨击最烈的,是马戛尔尼的秘书约翰·巴罗。他在使团回国十年后,出版了《中国旅行记》,矛头直指中国封建统治的残暴。该书指出,中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怖之中;他们把妇女关闭起来,并给他们裹脚;他们残杀婴儿,并犯有其他违情背理的罪行。他们胆怯、肮脏并残暴。英国的《爱丁堡评论》欢呼说,此书使中国这个“半野蛮的”帝国“声誉扫地”。(见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三联书店,2007,第427页)。从此,“半野蛮”便成了西方对中国的定论。
  马戛尔尼使团抵华后,清朝对犯人的折磨,给英国人上了震撼的一课,头一次懂得,原来人是可以折磨出如此多花样的。于是,本着探究精神,这些刑罚的花样被英国人一一记录,并精笔描画下来,编撰成书,供世人开眼。这便是1801年在伦敦出版的《中国酷刑》一书。
  此书的先河一开,英国及整个欧洲的出版物,便时刻都要把兴趣的焦点,集中到清朝的刑罚体系上来。比如,英国领馆翻译密迪乐在《中国人及其叛乱》(Meadows; Thomas Taylor;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bellons; London; 1856)中,便描写了三十三名叛军被砍头,又详细交待了剐刑的过程,如何从头上划刀,到*被割,到大腿肉一片片割去,最后将尸首卸下十字架,一刀把头剁去。稍后,《泰晤士报》记者柯克在《中国》(Cooke,George Wingrov; China; Being The Times Special Correspondence from China in the Years 1857…58; London; 1858)一书中,写到随额尔金目睹清朝监狱的恐怖:“(监狱)屋内的恶臭几乎让人无法忍受,而那情状则无法让人再看第二眼。屋子中央躺着一具尸体,上面唯一新鲜部位的乳房,已被老鼠吃掉。尸体周围上下是一群腐烂的人,他们居然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