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云-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佑白,你以后想在报业发展吗?”郑正秋放下手里的酒杯,凝视着张佑白问道。
听到这里,史量才也严肃起来,紧张的望着张佑白,心说一定把这个满腹才华的青年招到自己名下,不然将来一定会后悔一辈子。
最为后来人,张佑白清楚的记得,此时的郑正秋正处在人生最低估的时候,自己的最佳拍档张石川和他的朋友正忙于开办自己的电影公司,而自己一手创办的新话剧社却几经挫折,正面临倒闭的窘境,直到一九二二年和张石川重新合作,创办明星影片公司,才摆脱困境,从而走向人生最辉煌的时期。
“正秋兄,我前一时间旅居国外,看到电影文化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流行潮流,其影响之深远、获利之稳健,真是闻所未闻,因此,我想在这上面有所作为。”
“你想拍电影,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一是没有拍摄经验;二是缺乏电影拍摄器材;三是投资颇大;四是演员难找;并且就算拍成了,观众也不一定会喜欢。”郑正秋惊诧到。
张佑白心说开什么玩笑,记得在以前的历史上,也就是在明年中国的第一部商业电影《阎端生》就要浮出水面,虽然是粗制滥造的影片,但却万人空巷、大卖特卖,所以上海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想到这里,张佑白抚了一下袖间的衣衫,淡淡的笑道:“正秋兄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我们却可以反其道而思之。就是因为拍电影很困难,他才设置了很高的进入门槛,正因为如此,只要拍成功了,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利润。令则,一个国家电影水平的高低,其实就代表了一个国家影响力的大小,他反映了一个国家最先进的文化,所以不管是为国为己,我都会做下去。”
“好,佑白说的有道理,我看不如咱们三人成了一家电影公司,二位意下如何?”史量才手抚微髯,望着两人说道。
郑正秋望着窗外黄浦江的雾气,慢慢的思索着,心里渐渐的产生了意动,也许话剧真的过时了,为何不尝试一下呢?于是慢慢的、凝重的点了点头。
张佑白心里真的非常高兴,自己的第一个理想就要慢慢实现了。有这样两个可以结为知己的朋友,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随后三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根据张佑白的提议,公司取名凤凰电影有限公司,意即凤凰涅盘重生之意,史量才、郑正秋个以一万银元入股占股分别为30%,张佑白以剧本和一万银元入股,取得40%股份,当然那一万元现欠着,一年之内存入公司帐户即可。
转眼已是华灯初上的光景,三人都已经满眼醉意,于是相约来日在聚,各自蹒跚着回去。
这一刻,张佑白开始崭露头角---
这一刻,张佑白的心已醉了-----
这一刻,上海滩将铭记这一刻-----
&;#8226;附:郑正秋电影年鉴
o1913年:难夫难妻(与张石川合作)
o1926年:小情人一个小工人
o1927年:二八佳人血泪碑杨小真
o1928年:黑衣女侠侠女救夫人血泪黄花(前集)
o1929年:血泪黄花(后集)刀下美人战地小同胞
o1930年:桃花湖(前后集)
o1931年:红泪影玉人永别
o1932年:自由之花
o1933年:春水情波姊妹花
o1934年:再生花女儿经
&;#8226;电影剧作:
o1922年:滑稽大王游沪记掷果记(劳工之爱情)大闹怪剧场张欣生
o1923年:孤儿救祖记
o1924年:玉梨魂苦儿弱女好哥哥
o1925年:最后之良心小朋友上海一妇人盲孤女早生贵子
o1927年:挂名的夫妻侠风奇缘山东马永贞车迟国唐僧斗法
o1928年:美人关火烧红莲寺(第一集)大侠复仇记女侦探
o1929年:新西游记
o1930年:娼门贤母
o1931年:恨海
&;#8226;导演影片:
o1927年:梅花落(上中下集)
o1928年:白云塔碎琴楼
o1935年:热血忠魂(与张石川、徐欣夫、吴村等合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第五章 柳氏姐妹的烦恼
(1)柳如梅、柳如霖两姐妹所在的家乡柳河镇,也是一片凄凉。那以前婀娜多姿的柳河想一个老妇人一样,早已失去了往昔的颜色。柳氏姐妹的父亲是一个满清的落第秀才,靠在私塾教书为生。可遭遇大旱光景,家家饭都揭不开锅,那里还有钱供孩子读书,因此,迫于无奈的柳氏夫妇只好含泪同意了柳氏姐妹到上海的远房亲戚那里谋生,以补贴家用,这一年柳如梅十七岁、柳如霖十五岁。
没有到过上海的人,是永远不能领略什么叫做大都市的繁华。那滔滔的黄浦江、能容许五辆马车并行的阔马路、充满异国风情的各式楼房,对柳氏姐妹来说是那摩新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那个在泗水街开水果店的远房亲戚,根本没想过帮助柳氏姐妹,只是把她们介绍到一家制烟厂就应付了事。想到远方的父母,两姐妹只好含泪坚持做了下来。
谁只柳氏夫妇本来就身体很差,再加上心情抑郁,竟然一病不起,柳氏姐妹那点微波的工资怎抹负担的,只好借了高利贷给父母治病,坚持了一个月柳氏夫妇还是撒手西去,两姐妹真实痛苦万分,而那高利贷又岂是好还的,俗话说借了高利贷不死也要托层皮,因此两姐妹整天以泪洗面。
该来的终究要来了,最后还款的日子已经到了,那放高利贷的奸商带着几个恶棍流氓来到里弄里追讨还债。
微风吹过他的脸颊,张佑白感到了一丝凉爽的暖意。脑子里的醉意已经慢慢消散,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那熟悉的里弄。
只听见一阵吵闹声自前方传来,抬眼望去,只见有两帮人在小巷里对峙着,一个穿着长袍马褂、头戴文明帽,满脸肥肉的矮个子男人,正在那里大声叫嚣:“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事。柳氏姐妹,今天不把钱换上,就别怪我刘某人不仁义。”一旁跟着的一群小混混也怪叫着起哄,“哥几个,我听说春风院的王三爷正缺姑娘,我看这两个小娘皮莫样挺翘的,王三爷见了一定欢喜,说不定我们也可以经常过去乐呵乐呵。”“对老子几天都没近女人啦,正好拿这两个开开荤,哈哈,”又是一阵大笑。
对面是以叶飞鹏为首的街坊们,大家都紧握拳头、怒火在胸口燃烧。中间站着正是泪眼婆娑的柳氏姐妹,留着起耳短发,一向端庄秀丽的姐姐柳如梅,正视着前方说道:“刘老板,请您在宽恕几天,钱我们一定会还您的。”
“还,你们拿什么还?就凭你们每月六七块钱的工资,你们还得起吗?实话告诉你们,前街卖卤水的钱胖子看上了你们,愿意替你们还这两百块大洋,所以乖乖的跟我走,跟了钱胖子将来有你吃香的喝辣的,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了。”说着,那胖子就要身边的小混混拿人。
看到这里,张佑白知道不能在等下去,“慢,钱我替她出,明天中午200快大洋准时奉上,”说着,张佑白手扶长衫,从众人后面走了出来。
“你是那一路子的,也敢跑出来撒野,还不滚一边去,”一群小瘪三叫嚣着。
深深的看了一眼那刘老板,张佑白谈定的说道:“兄弟张佑白,刚从南洋归来,正准备和史量才史老板、郑正秋郑老板,合伙做点生意,还请看在薄面上,担待一二,明天我会派人把钱准时奉上。”
那刘德昌放高利贷多年,知道适可而止,不能把人逼得太急的道理,再说也不知对面的年轻人什么来头,因此点头说道:“好,明天中午12点,如果我还没有收到钱,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说着领着一帮打手离去。
“佑白,你有那摩多钱吗?”叶飞鹏急问道。
充过英雄之后,张佑白慢慢镇定下来,淡淡的笑道:“大家不用担心,别忘了我可是从南洋归国的,在这边有几个有钱的朋友,所以钱不是问题。”
这时柳氏姐妹也从紧张中醒过神来,感激的说道:“张先生,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一为报,只愿以后能永远服侍在您身边。”
“如梅、如霖不要这样,否则我和那刘德昌又有什么区别,帮你们,是我新感情愿的,不要放在心上。”
";不,以后您就是我们的主人,除非您不想要我们了。”说着,柳如梅、柳如霖又哭了起来。
“别哭了,在哭就不漂亮了,我答应你们,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你们就如我的亲妹妹一样。”张佑白结果会这样,真是哭笑不得。
“触他娘的,别装了,两个大美女,你到还不乐意了,哈哈。”叶飞鹏在张佑白肩上使劲拍了一下,开玩笑的说道,众人也哈哈大笑起来。
柳如梅、柳如霖站在张佑白的身旁,秀丽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红晕。
张佑白在大家的欢笑声中,却想起了一句着名的香港电影台词:“一个男人,他的能了越大,责任就越大。”看着身边柳氏姐妹如花的容颜,听着耳边的欢呼声,张佑白喃喃自语到,就算为了他们,我也要做出一番事业。
大时代的风雨也许就要来临了-----
(1)第六章 筹拍第一部电影
(1)如丝的暖风、和着轻微的昆虫的叫声,上海的三月已经来临。帮柳氏姐妹搞定了高利贷的事后,张佑白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思剧本起来,而且顺便写了二十几篇文章,稍微整理了一下,变成一本书,取名《文化苦旅》,然后委托史量才代为出版,所以这一个月张佑白忙的头都要炸了。当然也有不小的收获,随着《文化苦旅》系列文章的出版,现在的张佑白也可以说是文名初现吧,在上海的文化界也算小有名气,要不是忙着写剧本,和文化界的名流聚会,那是怎么也要去的。还好,随着书籍的出版,张佑白现在经济上终于有了宽裕,于是就让柳氏姐妹从烟厂辞了工,帮助自己整理一下文稿,并且一日三餐也不用自己操心了。最后在两姐妹温柔的照顾下,剧本终于写成了。
这个剧本主要讲述了一个乱世悲情红颜的故事。
一对姐弟俩,在父母逝世后,流落到上海滩。为了照顾弟弟,姐姐只好去夜总会做舞女,就这样白天忙着接送弟弟上学,网上又要去浓妆艳抹、心中留着泪,强作欢颜的陪客人跳舞、喝酒,还要忍受那些男人无尽的骚扰,心中的苦可想而知。后来弟弟在上学期间接触了革命思想,参加了学生运动,被反动势力抓走,姐姐为了救弟弟,出卖了自己身体从警察局长手里把弟弟带了出来,但弟弟却不理解姐姐的良苦用心,不能接受姐姐做舞女的现实,从而不告而别。姐姐在伤心至余,在一次被警察局长糟蹋的过程中,拿出刀子扞卫了自己的尊严,和警察局长同归于尽。
张佑白在剧本了运用了大量特写镜头,着重突出姐姐白天和晚上的两种人生,把主人公矛盾的心里刻画的淋漓尽致。表现了底层人们的悲惨命运。电影的名字就取名为《红磨坊》,也就是主人公晚上所去的夜总会的名字。
写好以后,张佑白就带着剧本去了申报报馆,史量才看了以后大喜过望,等郑正秋来了后,三人就商量电影的筹备工作。
重所周知的原因,电影在当时还远远没有在中国普及。虽然作为西方工业文明象征的电影,诞生伊始就就被介绍到中国来。据史料记载,1895年12月28日,“电影之父”路易斯·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正式放映了《墙》、《工厂的大门》、《水浇园丁》而被公认为世界电影的诞生之日。1896年8月10日,上海徐园就在中国第一次放映了西方人所经营的电影,上海《申报》副刊广告栏在8月10日到14日所刊登的广告,意味深长地将这种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命名为“西洋影戏”。但就算是在当时的上海滩,电影还算是个新鲜事物。
所以当时摄影器材不但贵而且难买,所以三人决定先借一套用着,器材稍后再买,最后,史量才通过关系,从商务印书馆那里借来一套摄影器材。郑正秋本来就拍过电影,所以演员场务什么的都归他负责。
张佑白还真小看了上海人潮流,没想到找演员的广告一打出去,应聘的人来了好几百,把个申报社的门口围的水泄不通,史量才既高兴又心痛,高兴地是看来这部电影有那摩多人关注,痛苦的是人太多了,影响了报社的正常营业,最后还是张佑白相处点子,凭号面试,每天只面试一百人,这才把人流解散。
面试了三天,终于把大部分角色给确定了,可就是女主角还没有合适的,三人都急得不行,面试一个有一个,就是不能把女主角的复杂的形象刻画出来,最后还是郑正秋想到了一个办法,“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