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知青终结 >

第13章

中国知青终结-第13章

小说: 中国知青终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东。 
我感到一道光亮从心底的天空划过,一瞬间让我看到希望。另一个大名鼎鼎的蛮光监狱暴动主犯蔡东终于浮出水面。平心而论,他的出场称得上光彩照人,可以说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简直有一点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三十多年前,一场突起的丛林大雾帮了游击队员的忙。敌人去远了,蔡东背着宫齐在山里转了两天,终于归队。“一撮毛”蔡东的英勇行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嘉奖,因为他的功劳被违反纪律擅自行动的错误所抵消。伤员宫齐被送进后方医院,他的腿经过抢救治疗,其中一条变短了一点。鉴于他不再适合重返前线,上级将他调到后方监狱看守犯人。 
那座关押犯人的两层土楼名字就叫做蛮光监狱。  
                  
 4。看守
 关于瘸腿的监狱看守宫齐,我在国内收集到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归纳起来几乎都是义愤。一个打过仗流过血的游击队员,他没有理由调转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啊! 
“背叛”就是把灵魂出卖给魔鬼。宫齐不仅出卖自己,还杀死那么多战友,因此他的罪恶灵魂已经被牢牢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我的目光透过袅袅升起来的火锅水雾,我看见面前这个叫做邓宇辉的老知青一脸沧桑,表情疲惫而艰辛。我认为他更像一个为生计而奔波的芸芸众生,一个为了养家糊口而辛勤劳碌的小职员。我仔细研究他的表情,希望找到读解过去那部血腥历史的蛛丝马迹,然而我失望了。我看见这是一个温和、谦恭和忍辱负重的中年人,没有野心,没有雄心壮志,也没有吞吐世界的气魄和舍生忘死的抱负,除了生活和岁月风雨留下的磨砺痕迹外,他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只蚂蚁。我不禁怀疑,许多年前那个皮肤上挂满像章的红卫兵,那个“赤遍全球是我家”的游击队员哪里去了呢? 
老邓讲了一个故事,守备队日常工作有外出筹粮,执行这个任务很艰苦,金三角山大林密,部落群众极为贫穷,途中常常还会遭遇战斗。有次宫齐不幸染上一种可怕的丛林疾病,俗称“出血热”的恶性疟疾,同行的守备队夏队长连夜背了一百多里山路将他送进游击队医院,而另外一个中国知青王永强也寸步不离地守护着他。在生死关头,“战友”一词的含义就是血肉相连。 
我说:你并不应该仇恨游击队,你对战友也没有深仇大恨呀? 
老邓抬起头来,我看见他的目光很沮丧,像个绝望的自杀者。我说:请告诉我,你在当监狱看守期间遭受过什么挫折吗?比如批评处分、与人不和、受排挤打击、对上级不满等等。还有你恋爱了吗?遭遇失恋打击吗? 
他摇摇头说:在蛮光监狱,我是个尽忠职守的好士兵,好看守,没有任何遭受处分的记录。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曾经是个理想主义者,否则我为什么要越过国境来参加游击队呢? 
我说:可是夏队长、王永强还有许多战友都被你们打死了呀?你该作何解释呢? 
老邓好像被人打了一巴掌,脸上现出一种疼痛的表情。他的目光迅速暗淡下去,好像将要熄灭的炭火。我听见他嗫嚅地回答说:有时候……年轻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啊。 
有人告诉我,夏队长与宫齐关系亲密,宫齐曾经教过夏队长双胞胎女儿识汉字,女孩亲切称呼他为“阿哥”。但是这个知青阿哥却亲手杀死了她们的父亲,把她们变成孤儿。 
还有人说,守备队是个团结战斗的大家庭,战友待宫齐亲如兄弟,但是宫齐却亲手毁灭了这支部队。这难道不是恩将仇报和恶贯满盈么? 
老邓把自己变成火锅里的一条鱼。他脸色绯红,血管暴胀,五官被坚硬的疼痛挤歪。我相信这是个注定要遭受地狱之火煎熬的灵魂,他活着比死去还要痛苦一万倍。  
                  
 5。夏队长
 夏队长是汉人,但不是中国人,他是个金三角“小汉人”。 
金三角“小汉人”就是汉人移民后裔。相传明朝末年,大批忠于明王朝的汉人为反抗清朝入侵逃进金三角。这些勤劳勇敢的汉人沿着萨尔温江两岸定居下来,开荒种地,建造房屋,经过几百年繁衍生息,终于在金三角形成一个特殊的汉人移民群落。这些汉人世代讲汉话,写汉字,遵循祖训,穿戴汉人服饰,以汉人道德习俗相传,因此当地人称其为“小汉人”。 
夏队长是个老资格游击队员,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他到过中国,无比崇拜中国领袖毛主席,决心以中国革命为榜样把金三角人民的解放事业进行到底。他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成为游击队一个优秀指挥员。数年前他妻子分娩难产,等他打完仗从前线赶回来,妻子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留给他一对没有睁开眼睛的双胞胎女儿。 
正是因为这对失去母爱的双胞胎,前线部队的夏营长才变成后方蛮光监狱的守备队长。夏队长是个爱兵如子的好长官,如果战士生病,他必定会亲自嘘寒问暖,吩咐伙夫干老三加做病号饭,让你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但是如果你不幸违反纪律或者犯下错误,他会毫不留情地惩罚你,像暴君那样当众抽打你,关禁闭,甚至关进黑牢,给你留下铭心刻骨的教训。 
夏队长还是个以身作则的好长官,他把部队管理得井井有条,监狱看管得滴水不漏。他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无论春夏秋冬每夜必定起床查哨,察看牢房,无论犯人玩弄什么阴谋诡计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蛮光监狱自创建之日从未发生过犯人越狱或者逃跑的恶性事故,因此守备队常常受到上级表扬。 
守备队员不用行军打仗,不用上前线冲锋陷阵,这支部队基本上画地为牢,只要牢牢地盯住犯人就行了。犯人也绝没有脱逃或者越狱的可能,倒不是监狱多么坚固结实,而是犯人一旦入狱往往不用一两个月就要进行快速甄别。 
甄别是决定犯人命运的大事。战争年代,形势风云突变,敌人在进攻,前线硝烟弥漫,哪里顾得上一道道繁复程序?何况“大清洗运动”之后,牢里犯人剧增,所以这种快速甄别就尤其显得重要和关键。 
甑别犯人的工作通常由保卫部特派员来执行。特派员身穿同战士一样的绿军服,表情很严肃,军帽很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然后打开犯人卷宗来一个个叫名字。叫到的犯人出列,接受甄别。 
其实甄别也没有多少依据,一是卷宗材料少得可怜,许多犯人被一张薄薄的纸片就送进监狱来了。二是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游击队天天打仗,谁来调查研究呢?既然没有足够的依据,那么特派员只好依据自己的感觉和印象,也就是判断力来决定一切了。如果特派员判定你有罪,那么你就有罪,反之则无罪。由于后方监狱不能无限期关押犯人,所以快速甄别的结果一般只有两个:枪毙,或者释放。 
特派员就是犯人的上帝。如果特派员掏出右边口袋里的蓝钢笔来,那就意味着你的幸运降临,比方我的朋友刘义也就是侯景贤在经过几次提心吊胆的问话之后终于看见特派员的手伸向蓝钢笔。但是如果那只手伸向插着红钢笔的左口袋,那么你的悲惨命运就此注定了。你的名字将被打个红*,被当作反面教员当场枪毙。 
刑场空地上事先挖好大坑,喝令死刑犯跪下。如果是中国知青,宫齐的心会掉进冰窟里,尽管他自己好好活着,没有谁来拖走他,打碎他的脑袋,但是他心里还是狠狠地疼。  
                  
 6。命运
 命运是一双手,分别叫做偶然和必然。必然决定命运,偶然改变命运。 
许多年前一个月华如水的夜晚,宫齐身背冲锋枪站夜岗。一个细小的声音好像从遥远的火星传来,蚊蝇一般嘤嘤嗡嗡地钻进他的耳朵。声音说:宫齐……是你吗? 
宫齐拧开手电筒一照,在一团黄糊胡的光晕中,他看见监牢窗口露出一张不怀好意的笑脸。尽管这张脸被暗夜严重扭曲,像幅年久失真的潦草画像,但是还是有个相当熟悉的东西一下子撞进心里,令他险些叫出声来。那是一颗难看的痦子,痦子上一撮黑毛像筷子一样戳进他的眼睛。 
他钉在原地不动了。 
犯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救命恩人,“一撮毛”蔡东。  
                  
 1、资料
 ……上海知青慰问团在我省农场部分连队进行卫生健康调查。调查结果,知青健康状况普遍较差。例如勐捧农场八分场五队,现有上海知青64人,验血结果,贫血者达43人,约占百分之七十。血色素男生平均九克,女生平均八克,最低 只有五克。另外,知青几乎百分之百患有胃病,风湿关节炎,肝肿大和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 
……边疆农场建设步伐太慢,知青最早来的已有十年,但是仍有百分之 
五十到七十仍然住在阴暗潮湿的茅草屋里,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缺少油 
、菜、肉,一到雨季就断菜,天天喝盐水汤。平均每月吃一回肉,最差的连 
队一年只能吃到半斤肉……(略) 
——云南省知青办 《情况反映》(摘要)  
                  
 2、病退
 知青病退之风始于1972年。 
所谓“病退”,就是“因病退回原籍城市”之意。政策明确规定某些重大疾病为病退理由,比如肺结核、肺痨、癌症、高血压、心脏病、肾盂肾炎、严重胃溃疡、胃穿孔等等。这是当时一项重要的知青政策,体现人道主义关怀。 
有政策就有对策,只要能回城,什么方法都一样,反正条条道路通罗马。有知青从城里开来盖着医院公章的证明,干部明明知道他一顿能吃两斤饭,但是无法对他进行质疑。还有的知青,“除了思想不好哪里都好”(当地干部语),但是当他拿着医院证明来来病退,谁也对他无可奈何。那个时期的知青民谣唱道:医院大门是通往回城的胜利路,医生是知青的大救星。 
一位学者记载这段中国青年史上最奇特的病退风潮: 
刚兴起办病退时,最流行的是弄成“肺穿孔”。操作极方便,弄点香烟锡箔贴在背心上,*光机一照就是一个洞。不过这一套用多了就不灵了,只要医生把你多照几个方向马上就露馅儿。接着知青搞起新操作法——透视前连抽几支浸泡碘酒的纸烟,效果不错。但这样干未免有损革命本钱,弄不好落个肺癌,那才活该冤枉。往后流行的是制造高血压,操作简单,行之有效——量血压时臀部微微离座,双腿呈马步半蹲。心中尽力使劲,但脸上要显若无其事。但医院对此也有对策,只要是知青复查,就要你睡一觉,躺着量。 
有一阵最时兴的是肾炎。一滴血,两滴蛋清,半瓶尿,摇转摇匀,神仙都查不出来。复查时再熬几个通宵,皮泡眼肿效果更佳。再有就是胃溃疡,头天吃点猪血,第二天作个大便常规,起码三个*。当然其他名堂还多,不过一来技术复杂,而来还需要点表演天才,整不好反而弄恰成拙。 
要是复查时遇到那种较真的医生干部,亲手把着瓶子来接你的尿,病退可就办不成了…… 
——杜鸿林《风潮荡落——中国知青史》 
这是一场知青病退回城的淮海战役。知青充分调动聪明智慧和天才想象力同医院和医生作斗争,说到底是同命运作斗争。据不完全统计,1972——1978年,全国约有一百三十万病退知青幸运地突破各级医院层层拦截,然后浩浩荡荡地返回城市。  
                  
 3、蔡东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老知青蔡东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根本没有资格进入历史,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境外知青,一个来去匆匆的历史过客罢了。 
人们对我说,蔡东所以成为暴动分子和游击队叛逆是有深刻原因的。他胸无大志,不读书学习,思想境界低下,甚至在游击队驻地偷鸡摸狗,致使当地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他们举例说这伙人某年某月竟敢偷吃游击队机关养的狗,哪里还有一点游击队员的样子? 
一个老知青说:你见过什么是“杀人不眨眼”吗?告诉你蔡东就是。他简直嗜血成性,有次抓到一个替敌人做事的俘虏,他不顾那家老小苦苦哀求把枪管塞进俘虏嘴里,扣动扳机的时候他居然还在笑。 
我说:滥杀俘虏为什么没有受到惩罚?他们不出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游击队常常纵容它的士兵大开杀戒。 
还有人说,蔡东常常下山去嫖妓,搞女人,他后来染上杨梅大疮住进医院。 
一位女战士说:这个脸上长着一撮黑毛的人,看女孩子的眼光像苍蝇一样叮在你脸上,想想都叫人恶心。 
采访渐渐在我头脑里形成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外号叫做“一撮毛”的老知青像个面目可憎的坏蛋。至少像个反面人物。但是我的同学曾二杜对这个饱受非议的战友表现出少有的宽容,他说:蔡东打仗勇敢,不怕死,多次立过战功。这个人江湖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