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鹿青藏 >

第36章

逐鹿青藏-第36章

小说: 逐鹿青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失,这条约签得总是让西藏僧俗统治阶层心有不甘。他们对“独立大业”与“统治特权”的追求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放弃,只要不从肉体上消灭这些人,他们就总会寻求新的努力和尝试。到了1959年,与中央政府磨合了8年的西藏僧俗统治集团最终还是选择在全藏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结果还是一败涂地。
  叛乱失败后,十四世###拉木顿珠…丹增嘉措与当时支持西###立的僧俗势力不得不流亡印度。在印度尼赫鲁政府的默许下,###及其追随者以印度的达兰萨拉(Dharamsala)作为海外流亡活动的大本营,开始发起旷日持久的西藏分离运动。
  达兰萨拉(Dharmsāla,意为休息室)是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的一个城镇,为西藏流亡政府的政治中心。因此,达兰萨拉时常以“小拉萨”闻名;在中文语境中,达兰萨拉往往是西藏流亡政府的代名词。
  1959年,十四世###喇嘛在反对中国统治的暴动失败后离开西藏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允许###及其支持者在达兰萨拉建立流亡政府。数以千计的流亡藏人因此迁入达兰萨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上达兰萨拉(Upper
  Dharamsala,又称McLeod Ganj)的地方,并建立了庙宇和学校。印度政府给予他们免税等一系列优惠待遇。
  ###在1959年发动叛乱失败后,带领8万跟随他的藏民仓惶出逃到印度,被印度政府安置在北部喜马偕尔邦的山区小镇达兰萨拉。
  到本世纪初,经过40多年的繁衍,加上陆续出逃的少数藏民,目前流亡的藏人共约13万人,其中在印度有10万人,其余的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尼泊尔、不丹、欧洲和美洲等地。
  达兰萨拉位于喜马偕尔邦的西北山区,背靠终年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麓,全区爲山谷、河川、农田、茶园所点缀,而四周则被高山和原始森林覆盖,风景秀丽,景色别致。喜马拉雅山区凉爽而湿润的空气,赋予达兰萨拉独特的四季分明的气候。达兰萨拉盛産大米、小麦、绿茶等农作物。
  达兰萨拉分爲上下二部,下达兰萨拉地区海拔1250米,名爲科特瓦尔巴扎,主要居民是印度人;而上达兰萨拉地区约海拔1800米,名爲麦克###吉,这里距科特瓦尔巴扎约8公里左右。麦克###吉居住的主要是流亡藏人,同时也是###喇嘛的居住地和所谓“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流亡的藏人把麦克###吉叫作“小拉萨”,显然有怀乡意味。
  流亡印度的藏人幷不都居住在达兰萨拉。这个偏僻的高原小镇容量有限,所以多数藏人只好整体分散、相对集中地散居在印度各地,其中以南部居多。真正留在达兰萨拉的藏人也就1万多人。
  达兰萨拉的藏人总的来说生活水平还可以,主要是因爲它已经成爲一个国际旅游城市,无烟工业的旅游每年为这个小镇的居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这里有着其它旅游城市所具有的设施,如网吧、酒吧、夜总会、餐馆和旅游纪念品商店等等。
  每年的5月到9月是印度最热的时候,可这里由于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脚,气温一般都在20多度,气候凉爽,因此吸引了大量来自印度和世界各地的游客来避暑度假。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游客还在此地租下房屋,组成“国际村”,他们常年居住于此,或学习修炼瑜珈,或写作绘画。但由于这里是个“三不管”地带,所以也吸引了不少有钱又空虚的外国游客到这里来逍遥放纵,如酗酒、嫖娼、吸毒等等。
  旅游在给达兰萨拉带来钞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垃圾、废气和脏物,使这个过去清净的佛门之地染上了太浓的商业化气息,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污染、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过去这里空气清新,但现在不少当地居民在出门时甚至戴上口罩以遮挡混浊的汽车废气。
  在“小拉萨”,藏人开办了许多小餐馆,生意红火,有地道的西餐和藏餐,还有各种面包店和蔬菜市场。和印度其它一些旅游城市一样,印度人开办的瑜珈课堂是少不了的。山上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小商店,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首饰以及风格有别的服饰。
  不难发现,达兰萨拉的藏人虽然身在异乡,有许多中青年是在当地出生,却都在努力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小镇的主街就叫“拉萨路”。他们尤其喜欢喝酥油茶和奶茶,也喜欢吃糌粑。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本世纪初,这里居然也能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了——在前几年这是不可想象的。尽管“中国制造”早在印度其它地方随处可见,但在达兰萨拉劫一直属于“禁品”,严禁销售和购买。一位“流亡政府”官员说,他们自然不喜欢让当地的商店充斥着中国商品,也担心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化解流亡藏人对中央政府的怨恨,动摇“流亡政府”的根基。
  但是,自从2003年后,“禁令”就开始松动了,各种“中国制造”的商品开始进入麦克###吉,在藏人开设的小商店里公开出售,像玩具、文具、小家电等都摆在货架上。
  当地藏人对“中国制造”的産品很喜欢。他们不能直接从内地进货,只好从新德里的商人那里批发中国货品。一些游客和记者说,中国商品如此大举进入达兰萨拉,甚至连中国内地拍摄的电影都可公开放映,真是大势所趋,也透着“流亡政府”的无奈和没落。
  和生活在印度其它地方的藏人相比,在达兰萨拉的藏人生活稍微好些,但也富不到哪里去,因爲他们除了旅游业和农业,没有其它工作可做,许多人依然在温饱在线挣扎。
  真正富有的,是那些所谓的“流亡政府”“官员”。他们靠税收和国际援助“发财致富”。他们白天穿著红色的袈裟办公或接待客人,天黑以后,就到酒吧和俱乐部鬼混,甚至吸毒。
  流亡藏人对这帮毫无道德和良知的“官员”的腐败早已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他们气愤地说,援助有一半以上被这些蛀虫用于吃喝嫖赌了,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分不到多少援助。
  在印度其它地方的藏人或经商,或务农,或开小商店爲生。据报道,在印藏人共租用了2万多英亩的田地用于种植农作物。他们当中虽然有不少人是在印度出生,但永远只能是难民身份,也不能永久性地购买和拥有土地及房産,只能租借。
  有记者在印度北部和南部旅行时,就经常看到一些藏人在旅游景点开设小店,出售有西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首饰、银器、转经筒和服饰等。比如,在喜马偕尔邦首府西姆拉,就有不少藏人在繁华的街道旁集中摆摊设点,出售衣服和首饰等物品,被当地人叫作“西藏一条街”。
  他们大多数都是小本生意,惨淡经营,勉强糊口。他们经过多年的“洗脑”,虽然依旧敌视中央政府,但对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幷不满意,希望能有朝一日返回故乡,结束客居异乡的生活。
  细细想来,不难发现流亡在外的西藏人其实活得挺惨的。
  首先,他们不管是第几代生活在印度,只能永远拿难民身份,不能加入当地国籍,只能是客居他乡,寄人篱下,漂泊感始终在心头萦绕不散。
  其次,他们因爲是被人收容的“客人”,所以不能拥有土地和不动産,一切都只能靠“借与租”。本世纪初,喜马偕尔邦政府就批准###的“流亡政府”可以再租借达兰萨拉的土地50年,让流亡藏人暂时还有个栖身之地。
  但是,毕竟是长期生活在别人的土地上,一大批人要吃要住要生活,自然就要占据土地和生産生活资料,这样与当地印度人争土地争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虽然有印度政府调停,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印度官方还曾公开表示坚决反对流亡藏人在印度从事任何反中国政府的活动。不过,这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的印度政府可是巴不得这些西藏人能够拿起武器,和中国政府开战呢。但这事又不好明的说,更不好明的从武器库里拿出武器弹药来装备这些西藏人。
  现在,这些西藏人和当地人争夺土地的行为更趋白热化,虽然流亡的西藏人不能长久拥有土地和其他不动产,但他们的占有欲却不是那么容易熄灭的。现在,印度政府已经知道,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了。几十万流亡藏人,子子孙孙都只能以难民的身份生活在印度这块土地上,不能不说是印度政府的一块心病。###死了,转世灵童回到了西藏内地,而仍留在印度的藏人,即不想回到西藏,又入不了印度国籍,且没有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每天不知道为什么活着,这对印度社会的稳定,隐藏下了极大的隐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了让印度政府头痛的头号大事。
  ###死后,虽然指明了灵童转世的方向,但最终寻找的结果,却是在西藏境内的林芝县。流亡政府虽然也弄了一个所谓的转世灵童,但没有中央政府的册封,是无论如何也是服不了众的,也最终成不了藏民心中的精神领袖。如此一来,达兰萨拉的藏民,就成了一盘散沙。
  如何把这盘散沙聚拢来形成一股合力,也是印度政府眼下的要务,因为,大水将至,印度不往喜马拉雅山上走,哪往什么地方走,而这些藏民,本来就是住在喜马拉雅山上的人,肯定要把他们往那地方赶喽,至少,可以给中国政府造成一些麻烦,让他们接受这些藏民,不但印度可以腾出一些地方,也省去不少麻烦,就可以把这些麻烦丢给中国政府,让中国政府也头痛一下。
  “四水六岗卫教军”,又被重新武装了起来,武器杂七杂八,使各种枪支的都有,这到不是印度政府没有统一的武器装备,而是要掩人一下耳目罢了。
  “四水六岗卫教军”是1960年9月,###集团在尼泊尔木斯塘重新组建起来的,在中国边境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事袭扰活动,其首任总指挥公布扎西在其回忆录《四水六岗》中写道,“组织了一系列向中国哨所的进攻”,“有时,一二百人的西藏游击队的活动深入中国占领区达一百英里”。这些行径对国内藏、汉人民而言无疑是极大的灾难,但###喇嘛为此还是亲自撰文对公布扎西进行了赞扬。
  当时中央政府对西藏流亡运动的态度也异常鲜明,就一个“剿”字。举例来说,1973年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访华期间,毛泽东就一再催促尼方尽快肃清其境内的西藏流亡运动的军事力量。1974年7月尼泊尔政府军开始包围进剿木斯塘营地,俘虏了大批西藏流亡运动追随者,最后一任木斯塘叛军司令旺堆嘉措也在突围去印度途中被尼泊尔军队击毙。
  但是,当年的所谓“四水六岗卫教军”就不是人民解放军的对手,到了今天,由这些乌合之众组成的“卫教军,”就会是人民解放军的对手吗?印度政府当然心知肚明,但这不是没事找事吗,管他什么的,先搅乱一下中国的边境再说。反正这些藏民也要为印度政府做些事了,他们的人口也太多了,需要用战争的形式削减一些。
  喜马偕尔邦位于印度西北部,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东部同北方邦及我国西藏相邻,南部与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相连,西部和北部同克什米尔地区连接。
  这天下午,卫教军一千多人,从达兰萨拉出发了,这些藏民,离喜马偕尔邦政府同意再租给他们五十年土地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三年的时间了,不在这三年时间里,为印度政府做点事,只要时间一到,他们的土地就要被收回,他们又将成为无地之人,到时,他们就只能成为一群乞丐,终日无家可归,到处乞讨度日。
  达兰萨拉的夕阳,分外地血红,离这个山区小镇是那样地近,几乎伸手就能摸到。那光芒,就像流下的一片血雨,把整个达兰萨拉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恐怖活动,这些卫教军,打着“雪山狮子旗”,稀里糊涂地朝中印边界开进,在进入中国境内后,不听边防战士的劝阻,一意孤行地往中国境内冲。边防战士不得不鸣枪示警,但在边防战士鸣枪示警后,他们竟朝边防哨所开枪,意欲占领哨所。
  在情况万分危机之时,在向上级请示之后,边防战士开枪自卫。一个班的边防战士,在早就修筑好的工事里,顽强抵抗,在打死几十个卫教军之后,他们这才撤了下去。但是,等他们再组织起冲锋时,边防军的援军赶到了。
  在训练有素的边防战士面前,这些没有任何军事素质的藏民,就像一个个活靴子。
  印度藏民武装入侵的消息传到北京,让中共中央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几十年过去了,###集团的势力早已不复存在,愿意回国的也回了国,难道这些剩余势力是吃了豹子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