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工业学大庆始末 >

第1章

工业学大庆始末-第1章

小说: 工业学大庆始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向毛泽东汇报(1)
1956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苏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的逐步暴露,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要探索中国自己的经济建设道路。为了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正确指导即将全面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1955年12月起,刘少奇开始分别约请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的汇报,详细了解经济领域以及其他方面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问题。这项工作也是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八大”做准备。毛泽东很赞赏刘少奇的这一做法,从1956年2月中旬到4月底,毛泽东也先后听取国务院34个部委的汇报。
  按照日程安排,2月16日毛泽东要听取石油工业部的汇报。上午9时,石油工业部部长李聚奎准时来到丰泽园颐年堂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同时听取汇报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和薄一波。
  毛泽东听得很仔细,不断提出问题,追根问底。中午没休息,让炊事员给每人做了一大碗面条,边吃边谈。李聚奎当石油部长还不到半年,有些问题回答不上来,感到不太好意思。毛泽东看了看李聚奎,笑着说:“你谈得不错嘛!才去了5个月,有些情况不知道,不能怪你,时间太短了嘛!”下午散会后,毛泽东意犹未尽,决定安排时间再谈一次。李聚奎请示说:“下次再来汇报,让我们的部长助理康世恩一起来好不好?”毛泽东点头同意了。
  2月26日,李聚奎带领康世恩再次向毛泽东汇报石油工业情况。毛泽东这次在中南海勤政殿听取汇报。同时听取汇报的还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等。
  为了这次汇报,康世恩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春节前夕他从苏联考察回国,刚进家门就接到李聚奎要他向毛泽东汇报的通知。康世恩听说有些部门已经汇报过了,便打电话给水电部部长刘澜波和国家计委副主任孙志远,问他们应该如何汇报。刘澜波是在2月15日,也就是李聚奎汇报的前一天向毛泽东汇报的,那天他从上午9时40分开始汇报,一直汇报到中午13时左右。然后毛泽东去勤政殿会见柬埔寨客人,等到晚上19时以后又继续听他的汇报。刘澜波对康世恩说,毛主席问得很详细,曾问他电是怎么发出来的。而计委的孙志远则告诉他,从石油如何生成,是什么样的矿藏,怎么勘探、开采,直到石油发展战略,都要详细准备。于是康世恩便利用春节假日期间,抓紧准备资料。他对炼油方面有些问题不太清楚,又找来炼油化工专家侯祥麟请教。为此,他还整理了一份汇报提纲交给中央办公厅。
  汇报开始后,康世恩拿出准备好的提纲念了起来,没想到刚念了开头的一段,就被毛泽东打断了。毛泽东说,你不要念了,我这里也有本本,就随便说吧。
  孙志远的告诫果然有用,毛泽东开始就问康世恩地质年代如何划分,根据是什么。康世恩说,主要是根据地球发展不同时期的地质标本。毛泽东又问,那为什么叫第三纪、白垩纪、侏罗纪?康世恩解释说,这是按照世界统一的化石标本来划分。比如白垩纪的代表地点是英国出露的地层;侏罗纪由于法国和瑞士之间的侏罗山而得名;震旦纪来自中国南口的出露地层,等等。毛泽东听后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问他石油是怎么生成的。康世恩讲了世界上关于石油生成的两派学说,一是有机生成说,一是无机生成说。毛泽东问康赞成哪一种学说,康说自己赞成有机生成学说。接着毛泽东又问有机物为什么会变成石油,怎么找石油,什么叫构造等问题。康世恩拿纸边说边画,说明各种不同类型储油构造。
  关于中国怎么找油的问题,康世恩着重汇报了西北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当时新疆黑油山已有一口井出油,正在继续勘探;玉门老君庙油田是主要生产基地。毛泽东说,美国人讲中国地层老,没有石油,看起来起码新疆、甘肃这些地方是有的,怎么样,石油部你也给我们树立点希望?康世恩汇报新疆、玉门都是戈壁、荒滩。毛泽东说,搞石油艰苦啦!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
  康世恩在汇报中还介绍了苏联的石油工业情况。他说,苏联老巴库油田,已开采100多年,这个油田有几十个油层重叠在一起。毛泽东说,这是架起来的楼房啊,比单层油田更好,开起来更省钱,你们也要找几个楼房式的油田。
  康世恩还汇报找油从普查、详探到开发三个阶段,我国才开始第一步的普查。毛泽东说,看来你们需要一个县发一台钻机,叫他们到处凿一凿。毛泽东的意思是要在全国广泛开展石油勘探,这对于以后在更大的范围内勘探找油起了重要作用。康世恩汇报到苏联一年打井很多,石油投资占总投资的12%。毛泽东问李富春,我们的石油投资占多大比重?李富春说只占百分之几。毛泽东说,我们全国一年要钻100万米进尺。康世恩汇报石油部成立晚,干部少。毛泽东当即插话说,调一些给他们,各部门要平衡。毛泽东还要求石油部搞区域勘探要有全面规划。
  毛泽东两次专门听取石油工业部负责人的汇报,表明他对石油工业的高度重视。他提出的发展石油工业要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成为石油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座右铭。他所期望找到的几个“楼房式的油田”,后来随着大庆油田及华北、辽河等多油层油田的发现,也已经变成了现实。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向毛泽东汇报(2)
此前,刘少奇也曾专门听取石油工业部的汇报。在谈话中,刘少奇说:“搞石油的人要正确处理好人、机器和石头的关系。”要求他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主观与客观很好统一起来,多打井,多找油。
  毛泽东听取石油部领导的汇报后,3月6日,陈云召集李人俊、何长工、康世恩等讨论落实毛泽东的指示,研究李四光提出的关于加强石油勘探的意见。李四光把自己的地质力学理论运用到中国大地找含油构造,有很多独到的建树,他给中央领导写信,要求加强石油勘探工作。中央领导很重视他的意见,陈云还专门写信给李聚奎,并附上了李四光的信。陈云提出,要在两三年内找到一两个广大的油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 邓小平的战略构想(1)
由于历史上中国最早的石油开发与利用都是在西部,加上建国初期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国民经济恢复及“一五”时期,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重点仍集中在西部地区。这种状况虽事出必然,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西部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运输很不便利。而国家经济建设的用油大头,都集中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要,石油工业必须实行战略东移,即把勘探、开发的重点由西部偏远地区,转移到沿海和重工业重地的东部地区。这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向石油工业提出的历史性要求。
  50年代上半期,李四光等中国地质学家和一些苏联专家,曾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沉积盆地作过不少研究,主张尽快展开石油勘探工作。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工业部先后在华北平原与松辽盆地开展勘探。经过几年的勘探工作,对中国东部地区含油远景有了初步的认识。
  为了加快石油工业的发展进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调整和充实石油工业的领导力量。
  1958年1月,在一次会议休息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将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余秋里叫到一旁,对他说:“我们准备让你和李聚奎同志对调一下,请你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当时在中央高层领导中间,人们都知道石油部长是个责任重大的职务。余秋里后来回忆说:“我当时思想毫无准备,稍加考虑后说:‘总理,这个任务我可承受不了啊!’”周恩来也没有时间再多说什么,只对余秋里讲了句:“你考虑考虑,毛主席还要找你谈话。”
  按照新近出版的《余秋里与石油大会战》一书披露的材料,由余秋里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是彭德怀提议的。书中介绍说:在一次由周恩来主持的国务院会议上,与会者分析了我国工业的发展形势,会议气氛很热烈。可是一谈到石油工业,会议骤然冷场。在一瞬间的沉寂之后,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突然冒出一句:“我建议余秋里同志和李聚奎同志对换一下,由余秋里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然后他就开始介绍余秋里的情况。他讲完了,周恩来对与会者说:“彭德怀同志提议余秋里同志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同志们觉得怎么样?”大家都表示同意。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1月下旬的一天,中央办公厅通知余秋里当天下午到毛泽东办公室开会,并特别嘱咐要早一点到,毛泽东要与他谈话。
  下午,余秋里按中央办公厅的通知,准时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毛泽东让他坐下以后说:“总理他们提议,调你到石油部当部长,我们都赞成,总理和你谈过了吧?”余秋里说:“总理和我谈过了。我考虑,我从来没有搞过工业,石油在地下,情况更复杂,这个任务我恐怕承担不了。军队中比我强的人很多,是不是另选一个人?”
  毛泽东没有直接回答余的话,只是问了句:“你今年多大年纪了?”余回答说:“43岁。”毛哈哈一笑说:“43岁,儿童团嘛!”接着毛泽东严肃地说:我过去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
  毛泽东稍停了停又说:我们军队的高级将领,很多都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成了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和政治工作干部。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打仗、搞经济建设都是如此。毛泽东还幽默地问了余秋里一句:“你是不是不愿脱军装啊?”余秋里赶紧说:“不是。”毛泽东又说:“部长以上干部调动,是中央决定,不是转业。你如果转业,要发一笔财呢!”
  毛泽东又说:“李聚奎同志是个很好的同志,他年纪大了。你年轻,精力充沛。中央决定,你们两个换一换。”
  这时,参加会议的人们陆续来到了毛泽东的办公室,谈话也该结束了。余秋里表态说:“主席,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我一定按照你的指示,在实践中去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好。”
  毛泽东满意地说:“好!就这么定了。你如果缺干部,可以指名要,军以上干部你愿意选谁就选谁。”
  几十年后余秋里回忆起毛泽东与他的这次谈话,记忆仍很清晰。他回忆说:“主席和我谈话的时间不长,但给了我深刻的启示,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余秋里为石油工业部部长。
  余秋里还没有走马上任,1958年2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又作出了一项与石油工业关系重大的决定,中央决定由总书记邓小平主管石油工业。邓小平从成都打电话到北京,要地质部和石油部派人到成都向他汇报四川石油勘探的情况。接到电话后,何长工和康世恩立即赶赴成都。何长工当时担任地质部副部长,康世恩已升任石油部副部长。当时地质部在川中岳池打了一口浅井,一天出油200至300公斤。何长工汇报了这口井的情况,对四川找油表示乐观。邓小平听了满意地说:“这个油找得好!比克拉玛依值钱!”邓小平所说的“值钱”,显然是说在四川找到油,距离工业重点近,使用起来更方便。
  

第一章 邓小平的战略构想(2)
从四川开会回到北京以后,2月17日、18日,邓小平又用两个下午,在中南海居仁堂听取石油部的汇报。参加汇报的有李聚奎、余秋里、唐克、翟光明等。李聚奎此时虽已接到新的任命,但还没有离任,余秋里也还没有在石油部正式上班,唐克当时担任石油部勘探司司长,翟光明是位地质师。
  会上,李聚奎汇报了石油工业的形势和基本情况,唐克汇报了各地区的勘探开发情况,重点汇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石油勘探部署。邓小平听得很仔细,不时作些记录,有时提问,有时插话,对石油勘探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作了许多重要的指示。
  针对石油系统长期存在的以发展天然油为主还是以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