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遗事 >

第203章

大宋遗事-第203章

小说: 大宋遗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止税肷危堇锊糯鲆桓觥扒搿弊帧W雍窆矶W吖┨茫且桓龊芸沓ǖ耐ピ海彩腔痉鍪琛T鹤泳⊥罚攀翘谩R桓龈鸾淼琅邸⒉还辶哪昵崛耍⒃陂芟鹿в雍瘛N堇锏淖酪巫只薏还乓庀羧弧W蠼歉幸患苎伲椒⒊某鲋魅说某鍪狼榛场T倏茨侵魅耍淙荒昵幔从植环铣桑桓幸恢制拘橛绲奈锿馓逄萌艘患淹∽雍癫挥勺灾鞯叵氲溃骸罢庠谝霸诔媸翘焐系叵拢〗械惫俚目矗揖褪堑谝桓龀蛔栽诘娜肆耍】杀绕鹫馕徽徘蹋壹蛑彼椎貌荒茉偎琢耍 蹦俏灰豢醋雍瘢涣城謇噬⑼阎绞看虬纾趺匆膊幌嘈耪饩褪浅⒌牟旆檬梗『迷谒昂紫性乒吡耍缫哑肫揭磺校成喜⒚挥幸凰烤臁K郊扔辛苏饷匆恢种本酰奚び猩涣髌鹄矗匀桓缬愕盟恕
  子厚说起始末,张翘微微一笑:“朝廷用人,往往犹疑。大人虽有授权,还该重新申述,直待白纸黑字,方可作为凭据。”
  子厚谢了。又问方略,张翘也是一笑:“眼下事情,略有不同。富州、峡州等地事机已失,潭州梅山在急,大人或者应该先图梅山?蛮夷如小人,近之则狎,远之则怨;宠之则无度,严之则生隙。当在恩威软硬之间。为大人计,则应先招抚,后临兵,招而不就才临之以兵。招抚之后,则应以子民之礼相待,养之教之,爱之畏之,使他们真正归化,与大宋融为一体。失其一步,就会前功尽弃,他们也就要重新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了!那样,我也就成了千古罪人,万劫不复了!”
  子厚请他出山相助,他却婉言谢绝了:“山野之人,计尽于言,不堪驱使,还请大人原谅!我有一个朋友李资,逞才使气,一诺千金,是荆轲、苏秦一类角色,大人或许用得着。我已经请他帮助您,另有一封信也请您转交给他。只要待之以礼,他比我有用多了!”说着,已拿出信来交给了子厚。
  子厚原是好道的人,见他无意出山,自然不愿勉强,只好说道:“先生志存高洁,下官不敢勉强,只好改日再来奉教,少不得还要麻烦先生!”
  

大宋遗事 第九十七回(4)
张翘莞尔一笑,也不说话,一直将章惇送出数里之外。临分手时,才又拿出一卷图纸:“大人礼贤下士,山野之人感戴不尽!这是一幅荆湖南北两路地图,是我闲时画的,大人或许用得着,且作纪念吧!还有一言,请大人一定不能忘了!李资虽然才大,却好使酒误事,只能参谋,难以独当一面,千万千万!”
  说完这话,张翘也就叉手道别,扬长而去了。
  子厚回到沅陵城里,细想张翘的话,竟像是久在朝廷做事的老吏!朝廷做事,可不是犹疑不定是什么!这次南来,说是全权经略蛮夷之事,并没有文字根据,真正委出的名目,不过察访农田、水利、常平等事而已!将来万一有事,如何扯得清楚?当时就给朝廷上了个折子,正式请求朝廷,凡荆湖路招抚蛮夷一应事宜,诸如招抚南北江蛮夷首领、钱粮犒赏应付、称职不称职官员的选择调移、亡命罪犯的赦免及有功者的褒奖擢用,等等,是否可以明令授权,准许自己便宜处置?因为安石一再主张,皇上到底同意了,并且专门下了一道敕书。有了这道旨意,子厚应付一切果真顺当多了。
  子厚做的第二件事,是登门拜访李资。叫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李资竟是沅江的一个渔民,暴睛虬髯,臂阔膀奓,声如雷鸣,一副大将模样!见过礼,说明来意,子厚又将张翘的信交给了他。谁知那信刚一读罢,他就号啕大哭起来!哭得子厚不知所措,赶紧问道:“先生这是怎么了?”
  “先生,先生,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李资答非所问,子厚更莫名其妙了!
  直到情绪逐渐稳定,李资才将张翘的信递给了子厚。子厚一看,原来是一封告别信,劝李资为国效忠,收复荆湖一片飞地。至于自己,则说:“蛮夷”难以理喻,招抚或者不免刀兵相见。生灵涂炭,全在自己一念之间,罪不容赦!虽有功于社稷,却不免亏于私德。从此只索销声匿迹,寄浮生于造化,以洗罪愆了!子厚读罢,也黯然神伤!幸亏李资还痛快,愿意为国驱驰,子厚才多少有些释然了。当时就带着李资回了衙门,让他且在自己身边做了一名参谋。再派人去小酋山张翘住处打听,早已人去屋空,再没个踪影了!子厚与李资,少不得又是一番感慨!
  不久,梅山“蛮夷”果然重新起事,四处骚动。与别处一样,这里的骚乱也非止一时,早在嘉祐年间就闹得沸沸扬扬了,同样时好时坏。文彦博与冯京接到荆湖路转运副使蔡烨的报告,以为梅山事积重难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了当的,只该慎重行事,立马慌了,赶紧报告皇上,说梅山事积久成痈,非同小可,非细致妥当人不能料理,请求委托蔡烨全权打理梅山蛮事,不必有劳他人。皇上原来就对子厚的帅才将信将疑,听他们又说得颇有道理,也就另下了一道命令,让蔡烨料理梅山诸事,只叫子厚专管辰州,了当之后再往潭州。
  安石一得到消息,就赶着去问皇上:“陛下,荆湖诸事陛下已有成命,叫章惇全权处理,现在又另换别人,是不是听说了什么?临阵换帅,外面知道不无嫌隙,乘机捣乱,这事可就不好办了!”
  皇上还真没想到这个!可他还是说道:“先是因为没人,才叫章惇全权负责。现在既有了更妥当的人,自然该换换。”
  文彦博、冯京也附和说:“是呀,蔡烨确实比章惇更细心周到。”
  安石皱着眉头一笑:“吴王当年用人,赏及闾巷。及至用兵,人人都做了将军,唯有一个周邱被冷落在一边,没给他一兵一卒。吴王根本看不上他,认为他没法儿倚靠。可结果呢,带兵的谁也不如周邱!人才各有所能。不拘小节,未必就粗疏不当,不好轻易就下结论!何况,梅山事情千载一时!不乘机了当,一旦迁延生奸,失去机会,再想了当,可就难了!建国至今,已慎重了一百多年!还要慎重,无非是维持现状罢了,还能有别的结果吗?梅山事虽不算大,却关系辰州及整个荆湖全路。梅山一了,两江震动,辰州与整个荆湖路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梅山不了,两江观望,荆湖一路可不又要成为泥潭,让朝廷难以拔足吗?”
  皇上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蔡烨是想抢头功,朕差点儿叫他误了大事!”当时又另下了敕命,取消前令,只叫章惇专任,责成蔡烨与潭州知州——梅山原属潭州,协助章惇,同心协力,共建功业。临阵换帅的一场风波,这才最终平息了。
  子厚位子坐稳之后,就与李资商量招抚进兵的事了。张翘的地图,将相关险隘要道、“蛮夷”聚兵囤粮等情况,早一一标示清楚了。李资则又不啻是一幅立体有声的活地图,举凡山川土地、民情风俗等无不了然在胸。他与当地许多豪杰的交往亲情,更是化解各种矛盾的最好利器。子厚与李资先将人马悄悄带进梅山,吩咐各军头领:分兵进击,只围不攻;劝降无效,才准约时总攻。一来,兵临城下,先威夺人;二来,领兵将领得了命令,都想兵不血刃,立功邀赏,往往甘愿冒险深入溪寨劝降,诚意感人。一来二去,竟是主动投降的多,舍身拼命的少,一大半地方都不战而定。子厚自己与李资,也双骑并行,独闯司徒岭,劝降了梅山第一号头领苏方。旬日之内,东自宁乡司徒岭,西至邵州白沙寨,北起益阳县四里河,南到湘乡佛子岭,数百里土地的“蛮夷”都归顺了大宋。子厚乘胜而行,招抚之地如水湮沙,梅山一线很快就全都归顺了。为了巩固战果,子厚又在潭州设了安化县,将七星寨升格成为七星镇,等等。
  

大宋遗事 第九十七回(5)
梅山一了,果然两江震动。子厚又带着李资回到辰州,着手解决南北江的事情。
  因为梅山的经验,子厚仍然只以劝降为主,攻略为辅。可也就因为梅山过于顺当,子厚有些忘乎所以,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派一兵一卒,就让李资单人独骑,去锦州麻阳镇说服“蛮夷”投诚。李资一走,子厚很快就坐卧不安了: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只是一味心神不宁!直到噩耗传来,李资已被麻阳头领砍头示众,子厚幡然醒悟,不禁大哭起来!
  左右问他原因,他才哽咽着说:“是我送了李资性命!张翘推荐他的时候就千万叮咛,说他气大才高,决不可单独行令,今天果然送了性命!我实在愧对二位先生!传令下去,全体官兵为李资先生披麻戴孝七天!”
  细报到时,果然是李资酒后大言,得罪了对方,叫他们害了性命。李资丧事一毕,子厚就考虑着手报复了。他对荆湖“蛮”事的态度,也因此多少有些转变,更倾向于武力镇抚了。
   。。

大宋遗事 第九十八回(1)
草泽民议建市易司
  层檀商演说化外事
  大国政治,从来纷纭复杂,经略边事与国内治政多半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就在王韶、章惇经略西北、荆湖“番狄夷蛮”初见成效的时候,朝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变法运作:京城市易,紧锣密鼓地开张了。率先提起这话头的,竟是一个草泽细民魏继宗。
  这魏继宗排行老三,东京人口顺,一般都称他魏三爷。能被人以爷相称,总是有些声势地位。世俗之间,要受人抬举,主要无非两样东西:或官,或钱。一无所有,想让人打心里敬重,难!一文莫名的吃槽头光棍,人家虽也敬你三分,那是被逼无奈,更多的是怕,敬而远之,心里其实恨你。有些钱垫底,再加上肝胆侠义,敢作敢为,才能混个人模狗样儿,进去出来才有人恭维。继宗既无官职,这爷的身价,是否与钱有些关系了?他确实有几个钱,靠着祖上也是个官儿,京城留了几处房产,京外留了两处田地,钱虽不是很多,倒也够他优游足岁、逍遥日月了。也就因为这一份闲适,尽管读过不少书,却对仕途经济什么的一点儿兴趣也没有,整天只在三教九流中混,广结广交,丝毫不带什么功利目的,只是图个热闹,人缘好。遇到不平的事,视其轻重缓急、凶险大小,也往往会横插一杠,纯粹尽义务,帮人一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遇到解不开的难结,也多有找他帮忙的。这样一来二去,渐渐就有些声望了。算起来,他该是那第三种人:靠钱外加交游、修为,替自己混了个人人称爷的身份。
  那天闲来无事,他照例又踱进州桥边上的山海客茶坊,在靠里面对门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这也是他的老位子。茶博士过来正要招呼,继宗一扬手:“老规矩。”茶博士也就住了脚,转身准备去了。眨眼工夫,就端来一盏新茶与四碟小茶点。他一向只是喝点茶——就是泡茶啦,不喝煎茶,茶叶照例是玉叶小芽;茶点,则是他一向爱吃的南味小吃。他端起茶盅还没喝呢,几个熟客就找来了。
  “我们去府上,才知道三爷一早就到这儿来的,真正有福人!”说话的叫孙财,一个南方茶叶商人。
  “几位都是大忙人,轻易不进茶坊。这一大早,有什么急事吗?”继宗一看几位都是行商,知道一定又有什么急事了。
  “急倒在其次,问题是难!”孙财说,一面坐了下来。
  “都请坐下谈。茶博士,给这几位爷上茶。你们要什么?煎茶还是点茶?什么佐茶?”继宗问。
  “谢谢三爷,茶照您,点心就免了吧!”孙财说。
  “每人一客点茶,随意带几样茶食,统记在我的账上。”继宗吩咐。
  几位谢过坐下,茶与点心也都陆续上好,继宗才又问道:“说吧,遇到什么事啦?只要魏某能帮得上忙,一定鼎力而为。”
  “咱们这些行商,是越来越没日子过了!”刘维皱着眉说,他是一位柑橘商人。
  “又叫那些人黑了一把?”继宗已经明白了大概。
  “可不是吗,惨透了!这次,三爷一定要替我们想个辙儿。要不,我们真是没个活路了!我的茶叶,刘老板的一船柑橘,李老板的绸缎,还有他们——多了!都叫他们压得惨不忍睹,连本都赔了!朝廷再不给条活路,咱们这生意只好再也不做了!”孙财说,哭丧着脸,眼泪都快下来了。
  “且请喝茶。这次,我一定想个辙,好歹给大家一个交代!朝廷现有王丞相主政,皇上年轻有为,先后做了多少大事,相信一定会有办法!”继宗说。有这话,几个人的眉头才稍稍舒展了。
  说到商人而分行商、坐商两种,话可就长了。坐商,顾名思义,就是坐地经商,是在地头开店做买卖;行商,是行销,大抵从事长途贩运,将货物从产地运到消费地点供坐商消化。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