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夏荣光-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还合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一副谦虚得模样面对周朝的知识;令徐光启苦不堪言。
众多成绩怎说地完;还是将重点放在宇航技术上吧!
1511年;动力专家终于设计出了可靠得反物质发动机;1513年;制造出了合格产品;并于当年通过了严格测试。理论输出功率能使飞船达到或超过光速;这要看利用能力。但此时有了一个必须考虑地问题。祖冲之曾估计:正常情况下;任何物质达到光速;其质量可能无穷大。
数百年里;其理论无法肯定;直到元朝;郭守敬以事实为依据证实了祖冲之的理论。而且他发现;其他困难并不难以克服。就是找不到克服摩擦力的有效方法。
要知道;太空并不是绝对真空;同样充斥着各种物质。只不过浓度比大气层要低的多。所以每秒速度几十几百公里的早期飞船不会因摩擦力有很大影响。但随着速度越来越快;从几千公里/秒到几万;再到亚光速时代;宇航专家对于宇航中受摩擦力影响地感受越来越深。为此;到1513年;近四百年间;速度提高不到三万公里;可见摩擦力阻碍有多大。本来;对于依靠常规动力推进地超光速航行;传承书院没有太大追求。但对此有专家发表了不同意见;因为谁都不能肯定不会发生星际战争。而战斗不大可能在超空间状态里进行。
的确如此。就是一些疯狂得智慧种族也不会这么做。比如说空间隧道;是一种临时打通;要求在十分苛刻得快速通道;绝对承受不了战斗。谁如果在空间隧道里发动攻击;只有一个可能;是与对手同归于尽。因此;在太空作战不可能使用超空间飞行方式。有动力系统的战舰无疑更强悍;更灵活。因此;反物质动力系统成为传承书院尽力研制并发展地技术。
反物质发动机研制成功了;摆在专家面前的是突破光速障碍。如果不找出解决办法;无穷大的质量会使任何先进得材料都无济于事。明代时的传承书院是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这一点无需再去证实。
当然不能等机会来到门前;再临时抱佛脚做准备;既有了新一代动力系统;就要研制新一代飞船。科学家早就有了想法;从1498年得到意外惊喜得失败试验不久;就组织起了反物质屏蔽设备研究。要求利用反物质粒子在超光速飞船周围形成一个均匀且制造出极限真空的屏蔽防护圈。不过这项技术难度之大;不比动力系统研制差多少。而且没和动力系统一起展开研究。因此直到1550年;第一具试验性屏蔽防护发生器才研制成功。
明代是传承书院在科技上走出黑暗;迎来日出的时代。看到光明得激动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地。正因如此;经历了最多失败;此后;没有那个时代的失败经历多于明代。因为这个时期就是在连脚下都看不清的迷雾中摸索;磕磕碰碰真是一言难尽。
9。发展'六'
第一艘无人反物质动力飞船是在火星基地制造和试验地。1552年8月12日;超光速宇航试验开始。就在试验进行到要冲击光速时;试验飞船解体了。为了便于地球总部观测试验;飞船是斜着朝向地球飞来。试验失败时;速度达到279000公里/秒的飞船在距地球超过五千万公里的位置。专家们测算这一距离对地球不会有任何影响。但万中就有唯一得一块发动机残片光临了地球;落在了北京城内。能量金属和残留反物质燃料爆炸;引发一场大火;这一事件被载入了正史。
这是传承书院历史上唯一一次给社会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的试验。事后;专家们对事故原因百思不得其解;那块飞船残片怎会飞那么远呢?它'疯'了吗?后来有人猜测;由于这块残片是发动机体的一部分;发动机解体爆炸时;喷发地能量将其如子弹一样射出;偏偏它的运行轨道是对着地球。所以;自从这次试验之后;总部命令;今后;所有存在危害性的试验决不能在太阳系内进行了。为此传承书院在冥王星观测站的基础上建设了一个前进基地。
至于飞船解体地原因;很快分析出来。研制成功不久得能量屏蔽防护发生器制造出的屏蔽防护罩和飞船的速度匹配不佳。当飞船达到一定速度时;屏蔽出现疏漏;使飞船承受摩擦力剧增。而且屏蔽内本身也有游离反物质粒子存在;绝对真空不可能制造地出来。同时;智脑的运算速度开始不够;对防护罩出现问题时的反应跟不上;这可能是本次试验失败的最大原因。
找到了原因;而且有了一次高亚光速飞行经验;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突破点。不难解决地是计算机运算速度;控制精度。超级生物智脑的研制是有基础得;只是要解决小型化问题;这项改进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但反物质屏蔽罩的可靠性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地了。仅仅做到严密;可能还不行;护罩内的真空度要尽可能提高。因为护罩内的反物质粒子与飞船之间也有摩擦力存在;这类因素越少越好。试验中;飞船不到二十八万公里/秒就解体了;谁能肯定每秒再增加两万多公里后会是怎么样呢?经验从来没有过;试验绝不能盲目进行。精打细算向来是传承书院的传统。再说;打击信心啊!
总部需要稳妥;但专家将光明前景当做了动力。1594年;反物质控制技术有了新突破。单只屏蔽防护发生器的护罩成形技术发明。对于这项技术的细节;不是专业技术人员难以理解;更不知怎么来描述。作者只知道这是一种仅使用一具屏蔽防护发生器;通过复杂得自动控制技术;在飞船周围产生严密得防护圈。更先进之处在于发生器位于飞船后部;功能强大得控制系统利用反物质粒子比飞船更快得速度;使后部产生地反物质粒子流笼罩住飞船;并限制速度;与飞船运行相匹配。最大可能的减少了护罩内游离粒子并始终保护飞船安全。
1597年;人类科技史上又一个伟大时刻;使用了新技术的无人试验飞船顺利得突破了光障。达到了倍光速的飞船验证了一些科学家心中一个梦想不能现实。即使超过光速;也不能追回逝去地岁月。超越空间的实现已到了眼前;但想超越时间;道路还无比漫长
在反物质专家提出给飞船创造极限真空环境这个理论时;却启发了空间隧道研究者的思路。那艘无意间进入空间隧道的飞船在脱离后;发现燃料几乎毫无损失。这使专家们相信;空间隧道内应有强大得引力。而制造极限真空的想法;又使宇航专家想到;空间隧道内可能就是一个近似于绝对真空环境。超光速试验的成功;又令许多理论得到佐证。超空间宇航的道路上;可以说已经驱散了迷雾;看到了旭日东升。但在进入试验前;通讯。导航。跟踪;定位等技术必须走在前头。不顾一切将飞船传送出几十几百光年;无法回来怎么办?
1627年;超空间导航。定位技术发展成熟。而有过一次无意经验的通讯技术遇到地难题更多。资料或语音的超空间传输;的确比导航定位更难解决。在宇宙中;通讯所遇到的意外情况很多。不过通讯专家没拖后腿;经过他们艰辛得努力;终于在1631年解决了通讯问题。
就在科学家致力于解决科技难题是;人世间又有了翻天覆地得变化。1644年;李自成建大顺政权;明崇祯帝自杀身亡;明朝灭亡。同年;满清派大军南下;失利的李自成1645年在湖北牺牲。张献忠不久也战死于四川;明末农民起义失败;胜利果实被满清夺得;清朝基本上统一了南北方。
1663年;传承书院开始了空间隧道宇航试验;为了目标做了五十年准备。其实相关技术早准备好;但总部要求精益求精;接连否决了三次试验计划。如此小心谨慎;是因为空间隧道试验最好由人亲自驾驶。自动控制系统无法完全代替人的作用。科学只会随着创造它的生命的能力提高而提高。后世科幻作品常描写人造智能与制造者间发生战争;并将制造者杀地落花流水;这不可能发生。宇宙中确有人造智慧建立地政权存在。但无一例外;是制造他们的智生命理解并尊重任何生命形式;允许人造智慧自治的结果。其实就一句话:你不可能制造出超越自身的产品。
这次超空间宇航试验是没把握的。意外经验从事实上说;难以成为有力依据。说实话;亲身经历地宇航员;更多是稀里糊涂;对科学家而言;空间隧道还充满了未知性。
但未知又需要勇气去探索。而要获得真正得体验;依靠自动控制系统怕不保险。传承书院还没有过非正常死亡记录;更不愿打破记录。每一个人都是价值连城得。为此;对此次试验做了精心准备。制造了一艘最好得飞船。而且再次进行动物实验。
自从1632年研制成功空间隧道开启装置后;经过努力;1640年已能使飞船搭载。由于可靠性原因;总部否决了两年后的试验计划;又否决了1655年的计划。专家们进行了上百次模拟实验和四次无人试验。除了第一次试验失败;后三次都成功了。就这点而言;技术上是十分可靠得。但无人飞船传回地资料却令人失望。空间隧道内的记录一片空白;仅有一闪而过地绚丽光华;对此;还能猜测是飞船与通道内缘的微粒子产生能量激荡的结果;其他则一无所知。所以人类是否可进入其中?不得不担忧。
如果;问传承书院的科学家们;自动控制系统与一只狗相比;哪个更可信?1663年后;会是这样回答:在某些时候;狗更可信;是对超空间宇航的生命承受力而言。
1663年1月19日;搭载了两只猎犬的飞船开始了超空间宇航历史。结果。。。。。。飞船顺利在预定星域脱离空间隧道。地球;火星;木卫二;冥王星。各基地监听站都在静悄悄倾听着试验飞船里发回地声音。当一声可爱之极得狗叫传送回太阳系时;各基地又一次沸腾了。几天监听后;证实两只猎犬基本健康。
同年5月6日;冥王星外七千万公里;一艘载人飞船悬停虚空。第一次载人超空间宇航要开始了。四位宇航员将飞向那艘试验飞船附近考察。十时四十分;空间隧道开启装置启动;两分钟后;闪烁着灿烂光辉的星空之门敞开。飞船被迅速得吸进星门之内;监测雷达上;飞船影像瞬间消失。绝大多数专家放下手里的工作;静静得等待着;心中都在默默祝福着四位勇士平安归来。
一小时另十三分钟;许多专家至死都认为那是一生中最心焦;最漫长得等待。各基地鸦雀无声;只有焦灼得目光在无声交流;时间似乎静止了。
11时45分;超空间通讯器终于传来了令人热泪盈眶得呼叫:";基地;基地。我是刘文光;已经抵达指定星域;飞船和人员安然无恙;。。。。。。我们成功了。。。。。。‘以坚强著称的船长一样激动地不能自已。是啊!转眼间二百二十光年;人类已跨入了大宇航时代。
心有灵犀般无人欢呼。坚定得在发呆;激动得泪流满面。千言万语被巨大得喜悦堵在心里。身处遥远宇宙中的宇航员也一样。刚从空间隧道内脱离;看着周围从天文学角度熟悉;看在眼中却陌生得星空;呆坐了大半个小时;什么都想不到做。否则;信息传回家;三十分钟就可以了。
5月12日17时21分;冥王星外四亿二千万公里;铁灰色的飞船在一阵七彩光霞里骤然出现;英雄们胜利返回。四位宇航员享受到最高规格的迎接仪式。六艘飞船迎出一亿公里;将远航地英雄护卫于中间在冥王星基地降落;所有可以脱身地专家都到冥王星迎侯。
空间隧道宇航先突破了;可作者一直在强调科技的相辅相成。为超光速提出地极限真空理论决不仅仅只启发了空间隧道研究组。事实收益更大得是恒星引力宇航技术;并且是在实际应用上的帮助。随着超光速飞船的频繁使用;虽然速度上进步不大;几十年里;仅从提高到但出于安全需要;反物质粒子屏蔽技术的进步已远远超出了倍光速宇航安全需要。这完全是应恒星引力宇航科研组的要求而达到地。
在空间探索方面;引力宇航专家所付出地努力与取得地成就不比空间隧道研究来地少。同样是由于安全上的慎重;再说;总要有个先后。隧道穿越试验得以抢先的原因;主要在于那次意外而多出一点点经验。因此;虽然引力宇航试验落在了后面;却不是说对这一技术的运用;投入地热诚与精力不够。
做为研究范围极广的科研机构;人员常有缺乏;为什么还要同时进行两项超空间宇航研究呢?
许多人也许受一些想当然得幻想所累;科学上不存在包打天下。空间隧道与恒星引力虽然都是超空间宇航方式;却有着各自的优缺点。1498年;因试验失败的爆炸所打开地空间隧道将飞船瞬间传送了八光年;是由于无法解释地原因产生地。但到了专家要制造一条八光年距离的通道时;其难度之大超乎寻常。从1635年空间隧道开启装置进入运用以来;进行地所有试验;传送距离没有低于九十光年的记录。想尽一切办法也无力做到。无垠得宇宙。无穷得奥秘;是一个漫长得探索过程;岂能轻易破解。
因此;在空间探索;考察或资源开发上;仅用空间隧道技术是不够得。往往到不了或超过目的地。而且传送速度太快;在其中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