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历代名女传 >

第112章

中国历代名女传-第112章

小说: 中国历代名女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靖康之难后,宋徽宗的第九千康王赵构,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称帝即位,在金军饱掠北归的情况下;理应快速进入汴京,安抚军民,整顿国政,恢复局面,以图复兴,然而他却南逃到扬州,准备渡江,建都建康,想凭着长江天堑,苟安一时,殊不知,黄河不足恃,长江也就不足恃,徒然使人心离乱,中原鼎沸。当时宋高宗赵构刚到扬州,金军便跟踪而来,如果不是晏贞姑父女浴血苦战,在千钧一发之际大挫金军,宋高宗能不能渡过长江,建立南丰政权就很难说了。

  晏家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其祖先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到晏贞姑的父亲晏孝广时已毫无家世可言,以从事农业生产为生,但晏家却仍为乡里所重,晏孝广生得浓眉大眼,虬髯满腮,他武艺高强,嫉恶如仇,他只有一个女儿,于是自幼就对她悉心调教,晏贞姑小小年纪就已练就一身武艺,尤其善使雌雄双剑,舞动起来,只见一团白光,不见人影,她秀丽中不掩英勇之气。

  中国历来不乏慷慨男儿,也不乏巾帼女子,尤其在大敌当前时。金军骚扰黄河流域一带,各地抗金义旗不断出现,尤以太行山王彦的“八字军”最为著名,他们人人脸上都刻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以示抗金决心。晏孝广父女也激于义愤,揭竿斩木,树起义旗,号召有志之士团结起来对抗金兵,在金军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宋军守将不战而溃,弃城逃跑的情况下,晏孝广的义军曾与金军数度交手,每次都取得胜利,渐渐地“晏家军”的名声在金军中流传开来。原来金军本是要假道仪征包抄扬州的,但由于不想与晏孝广父女领导的义军遭遇,而改道由高邮,沿洪泽湖南下,进逼扬州。晏家父女侦知了金军的动向,连夜整备人马前往扬州增援,黎明时分抵达扬州城外。这时宋高宗一行正从扬州城内仓皇外逃,准备渡过长江,此时金军已抵达扬子桥的北岸,相距只不过数里,宋高宗身边的卫戍早己成为惊弓之鸟,各地的勤王之师又还没有赶到,可说晏家父女来得正是时候。

  晏家义军一面派人护送宋高宗由瓜州南渡,一面摆开阵势迎击金军。两军在扬子桥上相遇,晏孝广一马当先,挥舞长矛,冲到桥心阻挡金兵的进路,晏贞姑挥舞雌雄双剑,冲过扬子桥杀入敌阵,直扑金军先锋主帅。要不是金军统帅粘罕带着主力部队适时赶到,金军先锋部队就可能全军覆灭。粘罕稳住阵脚,听说只是一支民间“义军居然把先锋部队打得如此惨败,勃然大怒道:“数万大军,百员猛将,岂可受挫于一个乡野老儿与民间弱女!”下令务必将晏家义军彻底消灭,以解除后顾之忧。

  金兵如潮水般涌来,数十员金将一字排开,向前逼进,晏孝广把长矛挂在马前的枪钩上,从腰间解下七星锤,凌空舞动,高呼一声“着!”但见金光闪动,冲在最前面的金军悍将立即应声落马,晏孝广绰起长枪,晏贞姑舞动双剑,乘势反击,金军阵脚立即混乱起来。看到晏家父女的勇敢,粘罕大为恼怒,一条毒计也在他心中形成。粘罕下令金军后退,晏孝广一见,认为机不可失,挥兵追过扬子桥北,晏贞姑立即劝阻父亲:“敌众我寡,似不宜涉险冒进,况且金军并没有溃不成军,或者金军有什么计。”但晏孝广自恃武艺过人,此时又报国立功心切,那里还听得进他女儿的劝阻,说道:“我们已连伤十四员金将,金军看来也不过如此,我要让他们知道大宋臣民的利害!”晏孝广当先开路,晏贞姑押阵过桥。

  果然金军是有预谋,粘罕在下令金军后撤时,专门派两队精悍的弓箭兵埋伏在前面道路狭隘的地方,眼看着晏家父女疾如迅风般的追来,一时梆子响,万箭齐飞,冲在前面的晏孝广饶是武艺高强,也变成了一个刺猬,事后从他的尸体上拔下来的箭簇就有两升。在后面压阵的晏贞姑看到父亲惨死,义军伤亡已经三分之二,且身处死地,绝无后退之路,于是舞起双剑,奋勇冲锋。她稍微把剩余的部队集中一下,下令士兵分散,匍匐前进。因为义军装备低劣,没有挡箭牌,希望用这个办法避开金军的弓箭,逼近金军,肉搏拼杀,以己之长,制敌之短,晏贞姑没有读过兵书,没有受过领兵作战的训练,但居然发明了“游击战”的方法,居然一举成功。

  义军分散悄悄地逼近金军,突然之间在金车的前后几乎都出现了义军,金军的弓箭已失去作用,长枪大盾也发挥不了威力,义军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在金军队伍中冲杀,白刃翻飞,如虎入羊群,直杀得金军血肉横飞。晏贞姑夺得一匹战马,专门对付金军将领,活象一匹失去幼狮的疯狂母狮。晏贞姑目标直指粘罕,粘罕又怒又惧,喝令帐前四名猛将合力阻挡。这时晏贞姑已血染绣袍,头发散乱,两眼布满血丝,已毫无秀丽的模样,几个回合下来,一个金将被削去头颅,一个敌将被劈成两半,一个敌将被刺中心窝,剩下的一个哧得转身就逃,晏贞姑追上去,背后一剑将他杀去,粘罕大惊失声,又急令八员大将出战,这八个金将与晏贞姑一照面心就已跳个不停,为之胆寒,不敢逼近晏贞姑,只是将晏贞姑团团围住,车轮一般地四处游走,以消耗晏贞姑的体力和意志。晏贞姑看破敌人的心思,乘机蹈隙,连斩三员敌将落马,剩下的五将心胆俱裂,粘罕又急令二十四员金将加入战团。这时义军已全部壮烈牺牲,晏贞姑自己也精疲力竭,她流下了两行热泪,手执雄剑往颈间一抹,就此为国牺牲。

  还在晏贞姑父女护送宋高宗过江的时候,宋高宗不知是哪一路军马,十分感激地询问晏孝广的官职及姓名,意思是以后一定论功行赏,晏孝广回答:“我们只是山野草民,住在仪征一带,我先祖曾追随太祖,现在金兵已近,最要紧的还是陛下先走。”宋高宗曾不停地对天感叹。可是他一到建康,就把这一切都忘了,特别是定都临安后更日日声色犬马。宋高宗听信秦桧的话,与金议和,给金大片土地,每年给金岁币白银五十万两,特别是还要向金称臣,这时他心中是否也想到过那些不愿事敌,甚至直接为他献身的那些人。

  花想容、晏贞姑的事情一般人都不大知道。





《中国历代名女》——奇女传……申屠希光为夫报仇



申屠希光为夫报仇

  这是个宁静的夜晚,风是静的,树是静的,只有月光如洗,只有楼头的少女听着激扬的笛声,心神俱醉。

  吹笛的是威武军侯官县(今福建省境内)的读书人,名叫董昌,他母亲早亡,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又一病去世。他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大的家业,薄薄的几亩田产,仅堪食粥膏火,而他的后娘徐氏贪食性懒,不肯勤苦持家,董昌对她敬而远之,于是外出游学,一味苦功读书。、

  南宋时候,福建一带虽然还算宁静,但由于金人的不断南侵,整个国家却战事不断,民不聊生,董昌也是个关心天下的读书人,这晚有感于国事如麻,把笛子吹奏得那样悲凉慷慨,那样壮怀激烈。

  听笛的女子叫申屠希光,威武军长乐县人,她的父亲申屠虔,以诗礼传家,渔耕为业,不慕荣华富贵,但求苟全性命于乱世。申屠希光有一个哥哥申屠希侃,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妹恭,和乐融融。申屠希光是远近知名的孝女,也是远近知名的美女,更是远近知名的才女。这晚她闲来无事,独立楼头,想不到居然被一曲笛声深深地打动,她感慨良多,欣然赋诗:

  夜月沉沉月满庭,是谁吹彻绕云声;

  呜呜只管翻新调,那顾愁人泪眼倾。

  她也渴望见一见那吹笛人的模样,她把这一番心事在第二天悄悄地告诉了哥哥。她哥哥多方打听,知道了那晚吹笛的是游学而来的侯官人董昌,哥哥知道妹妹的心思,便通过别人索取到董昌的诗文,带回给申屠希光看,申屠希光十分欣赏,表示愿意嫁给此人。于是他们的父亲申屠虔亲自找到董昌,说明来意,就这样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转眼又是盛夏来临,万物孳孕发育。在这种情况下,最飘忽轻渺的恋爱,也不能不变成缠绵热烈的深情。本来就一个有心、一个有意,现在更叫周围的景物烘得如痴似醉了,夫妻俩恩爱非凡。就是在这样的时候,董昌决定带申徒希光回自己的老家,临行前申屠希光对从小和自己玩在一起,赶来送行的女伴说道,我还会回来的。

  申屠希光随丈夫董昌到了侯官。新人进门,迎龙接宝,交拜天地祖宗,三党诸条,一一见礼。只有董昌的继母徐氏,没有出来受礼,徐氏心性刻薄,她不出来,董昌夫妇也要去三请,但董昌为人落拓,竟没有去理会,徐氏心中更加痛恨,从此,天天寻事聒躁,捉鸡骂狗,一股怒气发在新娘子申屠希光的身上,申屠希光随她乱闹。只是和颜悦色,好言劝解,不与她一般见识。

  董昌娶了个如花似玉又贤淑刻苦的妻子,一般人都羡慕不已。但也有心怀不轨的人,听到申屠希光的才情与美色,垂涎三尺。郡中的方六一,财雄势强,是个放荡轻浮的纨绔子弟,一个不择手段、毫无心肝的调情者,她自见到申屠希光后,便天天在董昌家的房前屋后乱转,有意无意地想和申屠希光接近,或许是痛苦得太久了。他压制不了自己的饥渴,他愤愤地对别人说:“董昌何物小子,怎么能消受这样的绝代佳人!”

  方六一为了获得申屠希光,在一个专爱播弄是非的,与董昌有仇的长舌妇姚二妈的帮助下,逐步展开一场有计划的阴谋。

  这天董昌刚要出门到学校中与人谈论文学,只见一人捧着拜匣走进来,取出两个柬贴递上,董昌看时,却是一个拜帖,一个礼帖,那礼帖上写着许多贵重的礼品,一看送礼人的姓名是方春,董昌一看不认得这个人,还以为是送错了,就在这时方六一踱将进来,一阵恭维话,一阵推让,硬逼着董昌收下了礼品。没有办法,董昌到第二天也备了几样礼物去答拜,秀才人情,尽管只是些书、文、扇之类,方六一尽都收下。一来二往,方六一便套上了交情,方六一这样的纨绔子弟本来是绝不和董昌这样的穷读书人交往的,但这次方六一殷勤备致。自来读书人最爱奉承,董昌见方六一这样小心克已,便认定是个好人,日亲日近,竟视为莫逆之交。

  第二步棋走完,随后方六一买通一批强盗,叫他们诬告董昌策划谋反,又在自己所在县的衙门买通一批衙役,要他们不断地向县老爷吹风,说董昌谋反,让县老爷先人为主。再假捏地方邻里人的口气,做一个证据说董昌常和一些异言异服的外地人来往,行踪诡秘,举动叵测。终于一举告倒董昌,那些当地衙役与方六一都是酒肉朋友,方六一乘机叫他们连董昌家的妇女都带进官衙。

  董昌被押到衙内,还莫名其妙,听了县衙的审讯连声反驳,触怒了县令,三十大毛板打得他皮开肉绽。这时方六一又通过衙役放出风声,说是衙里还要捕捉董昌的余党,哧得董昌亲族中个个潜踪匿影,就连仆人也走得一个不剩。于是方六一托着董昌的名头,在申屠希光中间传言送语,假效殷勤,对申屠希光说:“董昌的事,已探访确实,是被泉州一伙强盗,招扳在案,行文到本县缉获,就快要解到泉州审问,听说泉州太守极是廉明,一定会把事情弄清镣,我亲自陪他同去,一切盘费使用都由我支付。”

  事实上是方六一怕事情久了露出破绽,再花一大笔钱,买通各路关节,将董昌火速送到泉州,又在泉州,花钱买通各路关节,终于把董昌送到黄泉路上,可怜董昌临死之前,还把家里的事托方六一好好照顾。

  董昌死后,方六一又假惺惺地装出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样子,极力为董昌鸣冤,那些受他贿赂,与他勾结的人自然心领神会,解除了董昌亲族的连坐罪,把董昌的家人,包括申屠希光释放回家。董家的亲族故旧,对于方六一的鼎立相助自然是感恩不已,这时的申屠希光,她的生命线分明是两股:一股是绝对的痛苦,对丈夫的含冤而死,悲痛莫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替丈夫昭雪,替丈夫报仇。一股是些许的欣慰,觉得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有方六一这个人来帮忙,直到一件偶然的事情才使她改变了看法。

  申屠希光的哥哥听到妹妹家遇到大祸,特地赶来探望妹妹,路上就听到有人正在议论这件案子,其中就有人提到董昌是屈死的,是当地的纨绔子弟方六一垂涎申屠希光的美貌设下的陷阶,不仅使董昌屈死,还使董昌全家对他感恩不尽,特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