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的故事 >

第6章

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的故事-第6章

小说: 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沿着金沙江行进,正好可以眺望江对面凉山的情景。我们能够看到那边的几座碉楼。4天来,在凉山那边一直进行着一场部族间的战争;从这边可以听到清晰的枪炮声。有几座碉楼被烧毁了……

  这时,他们昭通教会学校已经招收了100多个男女学生。一天,一位名叫龙涌泉的学生家长来访。告诉他最近凉山几个家族之间马上又要爆发一场战争。他请求柏格理前去调解。

  长期的祷告得到回应,柏格理立即象狼一样咬住了这个机会。。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章 强渡金沙江
第四章:强渡金沙江

  不屈不挠的彝族妈妈

  1903年的四川凉山,这个流淌着美丽的安宁河的地方,在彝族封建土司的统治下成为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封建土司对农民实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同时,几十个土司之间因为仇杀和争夺地盘,经常发行冲突和战争。

  这一年阴历7月,几个土司率领几百人,突然侵入哲土司的地盘,烧杀抢劫,打死了3个奴隶,掳走了许多人和牲畜,烧了一些房屋。血债要用血来还!否则就不能算作彝族男人。哲土司的手下纷纷要求报仇雪恨。对于彝族男人来说,拿起抢来报仇雪恨是他们最向往的事。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哲土司和居住住在昭通炎山的彝族土司龙涌泉是亲戚。他经常听龙钦佩地提到柏格理的名字。有一次,他半带嘲讽地问龙涌泉:你一个彝族男人,甘愿追随这个外国人,是因为害怕,还是有其他原因?

  龙先生回答说:我之所以追随这个外国人,乃因为他是一位可以无处不在,甚至能够上天的打不死的奇异人物。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彝族老人,一方面,哲土司希望打败敌人,保住自己的脸面。一方面,又不愿意流太多的血。这时想到了柏格理。他深信通过相应的安排部署,柏格理能够帮助他兵不血刃地赢得胜利。

  于是,他派人送信给龙涌泉,希望他尽快护送柏格理前来凉山。

  龙涌泉是那个时代昭通彝族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的家位于今天的昭通市炎山乡,从昭通西行约80公里,他的寨子就建在炎山面向金沙江这边的斜坡上。

  龙涌泉的妈妈是彝族妇女的典型。龙涌泉刚出生,他的父亲就过世了。他刚满两岁,一位苏姓土司欺负这对孤儿寡母,企图强行霸占他家的土地和财产。龙妈妈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她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委托一个忠实的家人,把儿子送过金沙江,寄养在凉山亲戚那里。儿子安全了,年轻的妈妈勇敢地投入战斗。一次又一次,苏姓土司带领他的人马向她的寨子发动猛烈的攻击。有两次,敌手已经攻破了寨子的外墙,还有一次,敌人甚至冲到了碉楼门口,防守的侍卫害怕了,扔下武器开始逃跑。关键时刻,龙妈妈,这位不屈不挠的彝家女人,顺手从地上抓起一支抢,装上超量的火药,猛扣扳机,散弹击中了好几个敌人。这个不要命的女人只用一枪就打掉了对手的气焰,重新鼓起自己人的勇气。敌人仓皇逃走。

  后来,龙妈妈,为了维护儿子的产业,又勇敢地走上法庭,赢得了一场又一场官司。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她去世时,将产业完整无缺地交给自己的儿子

  妈妈的性格对孩子的性格有着巨大的影响。彝族妇女的坚韧、顽强、不屈不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不管是龙先生,还是柏格理都不知道哲土司会以那种方式欢迎他们,也不知道柏格理此行能给哲土司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柏格理下定决心要过江去看个水落石出。

  金沙水拍

  1903年11月23日,柏格理一行来到金沙江的一个渡口:新厂沟。一个彝族妇人告诉他们一个可怕的消息:她的一个亲戚专门从金沙江北岸过来,让她转告柏格理,凉山有些彝族人已做好准备,只要外国人敢踏入凉山一步,就立即杀死他。

  坏消息接踵而至。在柏格理一行来到新厂沟之前几天,满清负责金沙江防务的官员从他的驻地四川米易来到这里。他从新厂沟田保长那里获悉有个外国人正企图进入凉山地区。就命令田镇长不惜任何代价,务必阻止这个外国人过江。

  田保长使出浑身解数,命令船夫和当地有名望的人劝告柏格理,凉山的蛮子是多么喜怒无常,此行有多么危险。柏格理不为所动。最后,田保长亲自出场,但柏格理明确地告诉他:无论如何,他明天早上都要过江。

  田保长回到住处,和他的人商量对策。一个人建议干脆将渡船凿坏。但这个办法的缺点是回中断第二天的营运;另一个人说要不弄断船底部的几块木板,让船沉入水中;田保长不同意。最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船夫按计划送这个可恶的洋鬼子过江,等到了金沙江中心的漩涡那里,船夫突然船夫失足落水,游回岸上。而小船必将带着讨厌的洋人冲进漩涡……

  柏格理知道他面临着危险,但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对手会这样穷凶极恶。后来,他在《未知的中国》里写到:

  我们采用了以往面对各种困难时经常使用的老办法,就是在敌人面前睡大觉。当你对敌手的阻挠采取如此的冷漠态度,即把他们丢在一边去安然歇息,会使你的敌人摸不着头脑。我们把舞台让给田保长他们,让他们完全按自己的意思表演。同时,让他们明白地知道,不管他们怎么做,我们明天还要在这里和他们继续较量。我们的信心是无需怀疑的。

  阴谋家忙着去策划阴谋,柏格理祷告后,在惊涛拍岸的金沙江边坦然安歇。

  阴谋家遇到了难题

  1903年11月24日,柏格理天不亮就起来,吃早饭,准备过江。田保长决心让这个洋鬼子从地球上消失。但这时,他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难题。

  读者有必要了解那时中国的历史背景:整个中国干柴遍地,长江一线活跃着哥老会袍哥组织。事情的复杂之处在于田保长既是满清的地方官员,又是哥老会一个分舵的舵主。

  柏格理一行人中,有一位刚满19岁的年轻人,名叫龙绍洲。是龙涌泉先生的表弟。他虽然生的极不起眼,个头矮小,又瘦又黑,三句话问不出了屁来。但却是哥老会另一个分舵的舵主。田保长可以借口船只失事,致这个既给他带来麻烦,又让他没面子的外国佬于死地,但如果同船的龙绍洲失事,他一定会遭到龙的兄弟们的残酷报复。

  当柏格理一行做过江前的准备时,田保长走近龙绍洲,和他构肩搭背地套近乎:兄弟,你们有20个人和一头小牛,人太多了。这样过江怕有危险。我老哥子怎能让你一个小兄弟冒险呢?要不这样,你们分成两批,让那个洋鬼子先过去,老哥给你再调一只好点的船。

  龙绍洲不听他那一套。田保长盘算很久,只好暂时打消他的如意算盘。

  柏格理刚上船,田保长立即着手两件事:一、给金沙江防务官发出一份加急电报,报告说可恶的外国人已经强行夺取渡船,并用武力迫使船夫送他过了江;二、挑选几名信使迅速过江,赶在外国佬前面,劝说凉山暴烈的彝族土司,杀掉这个胆敢冒犯他们土地的外国人。

  19岁的龙绍洲就这样不经意间救了柏格里的命。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团队的重要性。柏格里无疑具有冒险家的气质,但他也是一个凡事精心谋划准备的人。过了几年,龙绍洲把一批用来制作棺材的木头顺着金沙江贩运到云南水富,卖了300两银子。用这些钱,他拜那一代赫赫有名的汉人拳师张得胜为师,苦练武功。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他进入云南讲武堂读书。1914年,他因打败法国拳师而蜚声中国。

  这个19岁的彝族少年在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他就是云南王龙云。

  我们是一家人

  船靠岸,柏格里一踏上他渴慕已久的凉山土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帽子,向全能的上帝表示感谢:

  全能的主啊!我要向你献上感恩和赞美。你顾念你仆人的心思意念,让我平安地踏上凉山的土地。主啊,我祈求你伸出你大能的手,赐福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求您拯救他们的灵魂,化解他们的代代冤仇,让他们晓得彼此都是弟兄姊妹,让他们不再相互仇恨,而是彼此相爱。

  主耶稣,我知道是您派我来这些人中间。求你赐给我,你的仆人智慧、勇气和力量,让我在这些人中做你美好的见证。愿在您大能的保佑下,凉山从此成为没有硝烟的和平之地。

  柏格里一行逆金沙江走了几里路后转而向右,沿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前行。溪水银光闪烁,叮咚有声。但是脚下的道路却十分难走,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把脚踩入岩石表面凿成的一个个浅浅的脚窝。在一个地方,一根圆木搭在河的两岸,当他们一个个手脚并用爬过去时,一个成员扑通一声掉入河中。

  不久,他们遇到一个彝族土司的佃户。那人告诉他们一个惊人的消息:新厂沟田保长派来的奸细已成功地说服这里的彝族土司,一个名叫若黑的首领正带着一大帮人向这里赶来,要杀掉柏格里。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前有强敌,后有大江。怎么办?略一犹豫,柏格里决定继续前进!

  他们在一个山谷里和若黑的队伍不期而遇。柏格里站在队伍的前面,龙先生走上前去和若黑打招呼。若黑向着柏格里走过来,他的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突然,没有任何预兆,若黑开始放声大笑。

  若黑足足笑了一刻钟,笑得腰都直不起来。最后,他指着柏格里,对龙先生说:“黑熊!简直是黑人熊!幸好是在这里碰见。若是在森林里,我肯定会把他当成一头熊,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所有跟随若黑的彝族人都用手指着柏格里,笑得死去活来。柏格里看看自己,一下子明白过来,也忍不住放生大笑。原来临来凉山行前,柏格里听说彝族人特别仇恨汉人,决定脱下一来到中国就一直穿在身上的中国衣服,换上在箱底压了10几年的黑色西装。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笑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然后,若黑问柏格里:

  “柏,我们听说你的夫人不像汉族女人裹着小脚,而是生着一双大脚。是不是?”

  “不错!”柏格理开怀大笑。

  “柏,我还听说她不穿汉人那样的长裤,经常穿着一件长裙?”

  “对的对的。完全正确。”

  若黑爽朗的笑声又开始回荡在山野。笑完了,他立刻得出结论,肯定柏格里不是汉人。因此一定是彝族。一个长着大脚又穿长裙的女人的男人不是彝族还能是那个?

  所有的人都得出结论:柏格里是他们民族失散在日落国的兄弟。柏格里过江来的目的是为了看望他的兄弟们生活的如何,并给他们带来神奇的消息。这个好消息已经改变了柏格理生长的那个地方世的面貌,使人们梦想的那一天成为可能:到了那一天,所有人都将成为兄弟。从此没有战争、没有流血、没有压迫、没有眼泪……

  既然是一家人,若黑马上给柏格里取了一个彝族名字:罗洪胛胛。意思是罗洪家族的成员。终其一生,彝族人都亲切地称柏格里为他们的罗洪胛胛。

  紧接着,若黑招待自己的亲人柏格里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午餐过后,柏格理开始虚心地向若黑学习彝语单词。当柏格理试着和若黑用刚学来的彝话交流,说错几个单词的时候,旁边的彝族人马上会爽朗地大笑。柏格理也跟着大声笑起来。笑完之后,柏格理总会找出那个笑的最大声的人,请求他说一两个英语单词。

  柏格理还试着将一首赞美诗翻译成彝话。这样,当他们穿过一条欢腾的河流时,大家用彝语唱起一首优美的赞美歌:

  “在耶稣里,我们是一家人

  在耶稣里,我们是一家人

  从今天直到永远,

  在耶稣里,我们是一家人

  ……”

  欢乐的海洋

  傍晚时分开始下雪,柏格理一行冒着飘向山川田野的片片雪花,来到一个彝族村寨。

  主人给这伙客人以最高规格的接待。穿过院子,柏格理进入客厅。屋子的一边有一个相当大的石砌火塘,锅庄台上放着一个直径超过60公分的铁制三角架。三角架上摆了一口大锅。火塘里的木材噼啪作响,烧的正旺。

  走了一天,柏格理真的有些俄了。他四处看了看,心里想,晚饭在那里呢?这时,几个汉子从门外进来,牵着一只洁白肥胖的山羊。柏格理后来回忆说:

  它就是晚餐。活生生且十分不情愿地来到房子的中央,朝着放置铁三脚架的火塘。当你的晚餐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