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鸦片战争实录 >

第3章

鸦片战争实录-第3章

小说: 鸦片战争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人,都要加一个“人”字,而在谈到野蛮的国家时,仅以夷、狄、戎等来表示,不加“人”字。不过,经常有例外。如僖公三十三年载:“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殼。”这就是例外。
  人们对这个例外作这样的解释:给中华之国晋加人,对夷狄的姜戎不加人,这是遵照一般的惯例。但对中华的一国秦也不加人,这是因为秦在这次战争中搅乱了人道,因此不给它加人,意思是把它视同夷狄。相反,野蛮的国家因有善行,有时也称作狄人。
  在记述无关紧要的事实的文章中插进激烈的历史批判,正是公羊学所重视的。随着历史批判精神的增强,这种学风必然带上政治的色采。不仅是对历史,对现实的政治也投以批判的眼光。所以学习公羊学的人,一般都是从历史批判开始,对现行的政治体制进行研究和批判,在行政组织、国防、经济、漕运、产业等各个领域中,对实际政治表示深刻的关心,并不断地加以评沦。
  中国在宋代完成的朱子学被视为正统的学问。朱子学的重点是放在文献批判上,终于产生了象南末王应麟那样的考证学者。清朝因袭明朝的制度,也把朱子学当作官学。
  清代的学问可以说是清一色的“考证”,清代学术的精华就是考证学。考证需要严格的批判精神和合理主义,因此可以称之为近代的科学的学问。但是。其末流还是堕落到为考证而考证。拼命地进行考证,但这究竟有什么用呢?——在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的中国知识分子当中,自然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作为考证学的反动,逐渐研究起批判实际政治的公羊学。不过,一直到清朝末年,公羊学并未能取代考证学而成为学问的主流。

第一章:衰世(5)
当时公羊学的泰斗是刘逢禄。龚自珍是刘逢禄的门生,同门的英才魏源也是宣南诗社的同人。鸦片战争的主角林则徐,以及可以说为鸦片战争起点火作用的黄爵滋,都是该诗社的同人。
  据龚自珍的年谱记载,道光十年(一八三零)四月九日,于花之寺会诸友观赏海棠花。这次聚会是徐廉峰和黄爵滋召集的,有魏源、朱椒堂和潘曾莹、潘曾绶兄弟等十四人参加。这一天大概商谈了结社的问题,因而五月诞生了宣南诗社 。
  据魏源的年谱记载,五月的聚会除了上述朋友之外,还有林则徐、张维屏等人参加,会上成立了“宣南诗社”。并互相以诗唱酬。另外,六月二日龚自珍将同人邀集到龙桥寺,举行了酒会。
  当时正是公羊学的泰斗刘逢禄去世的第二年,  所以也可能商谈了刊印恩师遗稿的问题。这件工作决定由魏源一个人来承担。
  林则徐虽:喜欢社交.但他没有参加宣南诗社成立前的花之寺的聚会。他暂时在故乡福建服父丧,这一年的四月才回北京。四月九日赏花时,他可能还没有抵达北京。
  宣南诗社的同人都是当代的英才。在他们聚会的席上,不可能只是诗酒应酬,同人中既有龚、魏这样公羊学的双璧,也有象林则徐、黄爵滋等那样充满朝气的官吏,不难想象,在他们中间会谈论“衰世”的问题。
  “这样下去行吗?”
  “一定要想办法!”
  “那么,想什么办法呢?”
  公羊学的特点是,排除抽象的言词,进行符合实际的考察,所以他们肯定会作以上的交谈,议论种种改革现状的办法。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主要同人在结社当时的年龄和地位。
  林则徐,四十六岁。因父亲去世,辞官眼丧。在这以前任江宁(南京)布政使,宣南诗社成立三个月后,任湖北布政使.离开北京。各省的长官为“巡抚”,巡抚不仅管行政,而且掌握军权。巡抚的下面有布政使和按察使,前者负责一般行政和财政,后者辅佐司法,相当于副省长。在宣南诗社的同人当中,他的官位最高。
  龚自珍,三十九岁。前一年刚中进士。曾被任命为知县(县长),因不愿去地方工作,留在北京担任原来的职务——內阁中书。中国的县比日本的县要小得多,大体相当于“郡”。内阁中书是从七品官,林则徐担任的布政使是从二品官,叮见他们的官位相差很大。
  魏源,三十七岁。跟龚白珍同样是从七品官的内阁中书,但未中进士。当时他作为公羊学者已经名声很高,但中进士却是在十四年之后,那时他已经五十一岁。
  黄爵滋,三十八岁。翰林院编修。他于道光三年(一八二三)三十一岁时中进士,未去地方工作,进入了翰林院。在中进士的人当中,成绩优秀者才能进翰林院,其他的人都被任命为地方的知县。可见龚自珍虽中了进士,但他的考试成绩并不佳。林则徐二十七岁中进士,因成绩优秀(在二日三十七名进士中,名列第七),在翰林院待了九年。黄爵滋在翰林院完成了进修任务后,又就任编修。这个官职虽不过是正七品,但作为步上青云的阶梯,等于是未来的远大前程有了保证?
  由以上叮以看出,在宣南诗社成立时的同人当中,具有向皇帝上奏文资格的只有林则徐,但他在北京仅待了三个月就去厂湖北。所以,宣南诗社的同人们虽然在大谈政治,而他们的意见并不能反映到实际的政治中去。他们在那里不过是在进行政论的训练,有时练习练习奏文的文稿而已。
  关于录用官吏考试的“科举”制度,宫崎市定先生写过一部专著(《科举》,收入《中央公沦新书》)。
  通过府试、乡试等几层艰难的考试及格,即成为举人。只有举人才具有参加三年一次的会试的资格。会试及格才成为进士。每次会试有上万的举人参加,中进上的只有二百人左右,这道难关之难过是完全叮以想象的。
  道光年间科举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年岁最大的军机大臣曹振镛的性格,除了要求通晓四书五经之外,其重点是放在要求认真写字上面。据说:“遂至一划之长短。一点之肥瘦,无不寻瑕索垢。”叮见拘泥于文字的书法甚于对文章内容的要求。
  当时的各种书籍中也有记载这种情况的文章。如:“专尚楷法,不复问策论之优劣。”(《燕下乡脞录》)“举笔偶差,关系毕生之荣辱。”(《春冰室野乘》)
  考生和官吏都全神贯注于书写端正的楷书,虽一点一划也不能疏忽大意,政策或文章的理论被置于次要的地位。
  所以,写不好端正楷书的人,不管具有多么杰出的才能,也很难考中进士。中不了进士,这在当时就意味着堵塞了当高级官僚的仕途,登不上政治的舞台。
  作为学者,魏源或龚自珍都要比林则徐更为杰出。但林则徐二十七岁就以优秀的成绩考中了进士。而龚自珍三十八岁,魏源五十一岁才中进士,其成绩都未达到能进翰林院的水平。
  龚自珍和魏源都留下了笔迹,他们的字确实很难说写得好,虽然不能说十分拙劣,但确实有不少毛病。他们很难通过最重视书法的考试,不是没有原因的。
  科举的考试,对于象林则徐那样循规蹈矩的正统人物是有利的,对于象龚自珍那样感情用事、艺术家风格的人物则是一大难关。人们所渴望的“破格的人材”,首先就会被录用官吏的考试刷落下去。所以人们说道光年间的政界情况是“厌厌无生气”,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一旦中了进士,就要终生把当年会试的考官尊之为“师”。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中的进士,当年的考官就是那位楷书迷曹振镛。看一看林则徐的日记,就可了解他对这位老师是衷心效劳的。
  当时的派阀和人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由这种禺然的因素来划分的,并不怎么考虑思想或抱负。不过,宣南诗社并不是同人们偶然的汇集,而是一群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朋友们的集团,所以他们在思想或抱负上都有某种相似之处。
  黄爵滋升官的可能性最大,同人们都鼓励他说:“快点升官,使你能有写奏文的资格!”
  在皇帝独裁的时代,所谓“政治”,就是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即呈递奏文。
  林则徐已经具有呈递奏文的资格,同人们对他当然抱有很大的期望。固然,他在诗社成立后三个月就去了湖北,但同人们碰到什么问题。一定还会这么谈论的:
  “希望林公能考虑这个问题!”
  “要是林公的话,他将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呀?”
  在野的人士或官位低的人,要想把自己的抱负反映到政治上去,只有通过高级官僚这条途径。
  从这个意义来看,林则徐可以说是宣南诗社寄托期望的人物。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午睡之友(1)
畸形的通商
  日本在德川时代实行闭关自守,据说这是为了对付天主教而采取的政策。
  中国清朝也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但这主要是来源于“中华思想”。
  英国对与中国贸易十分热心,早在十八世纪末,就派遣马戛尔尼来北京,名义上是庆贺乾隆皇帝的八十寿辰的使节,实际上要他谈判改善通商。
  清朝政府对什么对外贸易根本不予关心。
  当时乾隆皇帝托马戛尔尼勋爵交给英国皇帝乔治三世一封“咨尔国王”的敕渝。其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意思说,我们天朝物产丰富,什么也不缺,本来没有必要同外国通商,互通有无。而且还认为,外国没有茶叶、瓷器、丝斤(生丝和丝织物)等生活必需品,他们是为了谋求这些物品而航海来中国,天朝不过是根据“加惠远人,抚育
  四夷”的慈善精神而同意交易的。这是一种单方面施加恩惠的思想,丝毫没有平等互惠通商的根本精神。
  从当时交易的实况来看,清朝的进口商品也确实大多是叮有可无的奢侈品,清朝出口的茶叶是西欧的生活必需品。
  茶是十六世纪初由海员和传教士传到欧洲的。最初是在药店中当作贵重药品用戥子称着出售,后来饮茶的习惯在一般人当中逐渐地普及,特别是在英国,进入十九世纪以后,“饮茶休息”已成为每天的习惯,茶的需要量猛增。
  当时,茶的供给来源只有中国,好多年之后才开始在阿萨姆 和饧兰等地种茶,所以英国必须为从中国进口茶叶而付出巨大的金额。
  可是,英国方面没有适当的抵销茶叶的出口商品,虽然想大力进行毛织品的出口,但这种商品显然不适合中国人的爱好,出口量难以增长。至于钟表和望远镜等,正如乾隆皇帝的敕渝中所说的那样,那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
  这样就变成了中国出超、英国入超的所谓的“畸型贸易”。由于没有抵销的出口商品,  购买大量茶叶的价款就必须要用现金来支付。这样,英国船就载着墨西哥银元和西班牙银元去广州,然后载着茶叶返航。
  这里说明一下清朝的币制。
  清朝是采取银本位制,货物的价格足以银多少两的方式来表示。这里所谓的“两”只是重量的单位,一两等于三七?三一二五克。比如要付银十两吋,可以付十两重的银块一个,也可以付二两重的银粒五个。政府基本上不铸造银币,所以其形状不论是扁圓形的银币,还是球状的银粒或马蹄形银块,都无关系,只要银的纯度和重量符合规定就可以。所谓“足银”,是指纯度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银子,并不是银币的名称。
  实际上清朝也不是从来没有铸造过银币。据文献记载,乾隆末年曾铸造过三种银币,但地点是在边远地区西藏,数量当然也很少,可能没有在中国内地流通过。鸦片战争后十五年,上海的商人王永盛和朱裕泰等人曾经铸造过一两重的货币,称作“银饼”。
  既然私铸都可以自由,纯度一定的外国银币使用方便,当然受到欢迎。
  清朝对于铜钱的铸造,完全采取国家垄断的政策,而对以其为本位的银钱,却一向抱着自由放任的态度。其原因是对铜实行控制可以防止武器制造,而银不能成为制造武器的原料,所以允许私铸,甚至同意外国货币的流通。
  清末曾在吉林、武昌、长沙等地造过官铸的银币。但吉林银币未怎么流通;武昌银币铸造了六百四十八万枚,但很快就收回了。大概是因为出现了伪造品。
  中国银币的正式出现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当时出现了大量带有孙文或袁世凯头像的一元银币。前者称为“孙头”,后者称作“袁头”。
  这些姑且不说。当时流通最多的是墨西哥银币,这种银币因有鹰的图案,所以被称作“鹰洋”。“洋”是洋银,即西洋银币的意思。
  这种洋银作为出口茶叶的价款而流进中国,并且直接在社会上流通。国内充溢现银时,平民比较容易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