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龙墩上的悖论 >

第8章

龙墩上的悖论-第8章

小说: 龙墩上的悖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谷园千古传扬,在洛阳可说是妇孺皆知。不过,要考察它的遗址所在,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天,我在文友的陪同下,沿着邙山南麓,信步走到凤凰台村,顺着金谷涧东南行。据信,当年的金谷园就坐落在这个范围里。而今,除了细水潺潺,悠悠远去,一切一切,都已荡然无存。真个是:“豪华人去远,寂寞水东流。”早在初唐时期,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已经慨叹“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何况今天,毕竟已经过去一千七百多年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血腥家族(7)
在无尽感慨中,我口占了四首七绝:
  圮尽楼台落尽花,谁知曾此擅繁华?
  临流欲问当年事,古涧无言带浅沙。
  残墟信步久嗟讶,帝业何殊镜里花!
  叩问沧桑天不语,斜阳几树噪昏鸦。
  茫茫终古几赢家?万冢星罗野径斜,
  血影啼痕留笑柄,邙山高处读南华。
  民意分明未少差,八王堪鄙冷唇牙。
  一时快欲千秋骂,徒供诗人说梦华!
  五
  这是一个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万方多难、世路维艰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突破百年的统治意识,重新寻找和建立理论思维的时代,是一个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解放、最拥有智慧、最富于艺术创造性的时代。
  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社会呈现出多元、紊乱、无序、开放状态。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是儒学的禁锢日益衰弛,汉代经学五光十色的神圣光圈黯然失色,读书士子在经常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的同时,得以解脱“名教”的束缚,而获得相对独立的自由,个体的智慧、才情有机会受到承认与重视。
  西晋一朝的士族阶层,物质生活比较优裕,而由于礼法的疏弛,精神生活则是闲适而宽松的,这颇有利于精神生产的繁荣与发展。那些思想家和学者,活动范围十分广阔,视野大大地扩展了。他们开始集中地对人的个性价值展开了探讨与研究,个性解放的浪潮以锐不可挡之势,冲破了儒学与礼教的束缚。一时,思想空前活跃,个性大为张扬,防止了集体的盲目,增强了创造、想像的自主性,开始有意识地在玄想与清谈之中寻求内在超越之路。
  魏晋文化,上接两汉,直逼老庄,在相似的精神向度中,隔着岁月的长河遥相顾望,从而接通了中国文化审美精神的血脉。同时,又使生命本体在审美过程中活跃起来,自觉地把追寻心性自由作为精神的最高定位,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实现生命的飞扬。体现着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有许多戛戛独造之处。当我们穿透历史的帷幕,直接与那些自由的灵魂对话时,会在一种难以排拒的诱惑下,感受到审美人生的愉悦,自由心灵的驰骋。
  魏晋名士大都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他们思想活跃,机智通达,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出言清通简要、玄澹高渺。后人常以奇松、峭石、琼枝、玉树喻之,反映出他们行为举止的超拔特异。这在被鲁迅先生称为“名士的教科书”的《世说新语》中,有最充分的展现。
  时代的飙风吹动了亘古的一池死水。一些作家、诗人,生当战事连绵、生计艰难、流离转徙之际,得以丰富阅历,深化思想,从而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政治上的不幸,成就了文学的大幸、美学的大幸,成就了一大批自由的生命,成就了诗性人生。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迸射出生命的光辉,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值得叹息也值得骄傲的文学时代、美学时代、生命自由的时代,留下了文化的浓墨重彩。清代诗人赵翼在《题元遗山集》中有“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之句,深刻地揭示了这种道理。当然,这也正是时代塑造伟大作家、伟大诗人所要付出的惨重代价。
  大抵文学史上每当创作旺盛的时期,常常同时出现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旧传统的结束者;一个是新作风的倡导者。曹操、曹植正是这样的两个人物。(范文澜语)由于曹氏父子倡导于上,加之本人都是大文学家,当时又具备比较丰裕的物质生活和有利的创作环境,那些饱经忧患、心多哀思的文士们,创作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出来。于是,建安才士源源涌现,多至数以百计,他们的诗赋文辞,特别是以曹植为代表的五言诗,达到了时代的高峰。这为西晋时期文学事业的飙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魏晋时期一个特殊现象,就是文学“家族化”十分显眼。许多家族一门多秀,文人辈出。他们一方面以家学渊源和文人化的创作形态,为时代增光溢彩;另方面,又以世代相传的相近或相似的创作风格、创作经验,使文学链条得以延续发展。
   。。

血腥家族(8)
单以西晋而论,如傅玄父子、潘岳叔侄、陆机兄弟、张载三兄弟、左思兄妹等,都是相竞而生,并肩发展的。正如南朝诗学大家钟嵘所说的:“太康(晋武帝年号)中,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一时文华荟萃,人才辈出,流派纷纭,风格各异。继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之后,相继活跃在文坛诗苑中的正始诗人、太康诗人、永嘉诗人,薪尽火传,群星灿烂。
  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概括汉魏以来以迄唐宋的主要诗家以及流派,一一加以论列。其中,至少有五分之一,说的是西晋诗人。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这里说的是,建安文学的流风余韵,多存留于晋朝,也就是说,晋诗传承着、赓续着建安遗风。你看那大将军王敦,酒酣耳热之际,拿铁如意敲击着唾壶以为节拍,歌唱曹操所作的乐府诗,以致壶口尽缺,足见晋人之风流倜傥。至于钟嵘对晋人张华的诗的评论,“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就未免过于褊狭、苛刻了。如果他所说的是真,那么,晚唐诗人温庭筠、李商隐的诗,又将奈何!他们的“新声”里的缠绵悱恻之情,可是远远超过张华呢!
  西晋一朝,###不宁,为时短促,但是,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却是巨大的。“竹林七贤”多有名篇佳作传世,其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阮籍和嵇康,他们的《咏怀》诗、《大人先生传》和《幽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一直传诵至今。“金谷二十四友”中为首的潘岳,与陆机齐名,是“太康体”的代表性作家,为西晋最有名的诗人,三首《悼亡》诗,笔墨之间深情流注,真切感人。就中尤以辞赋的成就为最大。左思《三都赋》一纸风行,时人竞相传抄,遂使洛阳纸贵。陆机的《文赋》,不仅是一代文学名作,而且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是一篇重要文献。书法艺术方面,嵇康、邯郸淳等书写的古、篆、隶《三体石经》,乃世所罕见的书艺珍品;钟繇的楷书也是独步书坛,盛名久擅。
  魏晋时期的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一直流传至今的许多最重要的儒家、道家经典的传疏,如何晏的《论语集解》、郭象的《庄子注》、王弼等的《周易注疏》、杜预的《春秋经传解》等,均成书于此时。陈寿的《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被历代史家誉为最好的正史之一。西晋玄学、黄老,对后世都有颇深的影响。
  著名哲学史家任继愈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安世高所传佛教小乘学说,投合了当时某种厌弃社会人生、超脱现实的悲观主义需要,那么,支娄迦谶(支谶)所传佛教大乘学说,则是用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去顺应急剧变化着的社会条件的混世主义需要。” 就是说,当日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在中原大地上的出现,正是以汉末社会的大动荡、大混乱为其背景的。佛教文化之所以能在魏晋时期舒根展叶,同样也借助于当时有利的内部、外部环境。其时,儒学统治渐近废弛,崇玄、“贵无”、不执一端的思想普遍蔓延,这都予佛学广泛传播以可乘之机;而社会###、政治腐败、人心浮荡,“名士少有存者”的恶劣的社会环境,则为复兴先秦老庄诸子之学和接纳异质的佛教文明,提供了顺利条件。
  魏晋时期,自然科学成就也颇有可观。数学家刘徽的《九章算术注》,运用了验证、类比、演绎推理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晦涩难懂的原著加以明白晓畅的阐扬,并进一步提出许多意义深远的新理论。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不仅在中国影响巨大,而且,先后于公元六世纪、十一世纪、十七世纪传到东亚、中东和欧洲,对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
  就在那些帝子王孙、公侯贵胄骸骨成尘的同时,竟有如此显赫的学术成果、诗文杰作积淀下来,并流传广远,辉耀后世。这种“存在”与“虚无”的背反,是历史的吊诡,更反映出一种文明的规律。
   。 想看书来

血腥家族(9)
照应文章开篇说到的北邙墓地,我想到了西湖孤山上的林和靖的墓地,连同元代诗人陈孚为它题写的一首七绝:
  北邙翁仲拱朱门,玉碗时惊古帝魂。
  谁似孤山一抔土,梅花依旧月黄昏。
  林和靖是宋代的诗人、隐士。论权势,无法与威威赫赫的帝王相比;他的墓园,除了寒梅、月影,也没有“朱门”、“玉碗”的豪华点缀。可是,北邙山上那些帝王将相的朽骨枯骸,又有哪个还能留得一丝一毫的残迹!倒是林和靖孤山墓上的一抔黄土,连同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却能历久不磨,长存万古。
  

陈朝的两口井(1)
荣辱兴亡两口井,龙头鼠尾一局棋。想那开基创业的陈霸先,南北驰驱,出生入死,费煞移山气力,夺得万里江山;可是,坐上龙墩不足三年,便撒手尘寰。而到了末代皇帝后主手中,什么祖传基业,国脉民心,统统视之为轻烟,弃之如敝屣;整天拥着娇姬美女,伴着文人狎客,沉缅于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骄纵奢侈,荒淫无度,过着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他每时每刻,都以风流才子、浪漫诗人自命,根本就没把君王、国主当回事。在他看来,哦诗度曲才是正业,至于“国家事”,纵不是“管他娘”,至多只能作为“副业”,偶一为之罢了。陈霸先如果地下有知,当会痛悔当初:所为何来?
  一
  六朝上承两汉,下开隋唐,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代。一千多年来,谈论它的话题,数不胜数,就中以诗人骚客的寄志抒怀,最具主观色彩,浓缩着多重意蕴,多种感慨。
  唐代诗人杜牧风流倜傥,酿就了诗性人生,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来状写他所倾心的千里江南的无边秀色。而亲历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改朝换代的诗人钱谦益、龚鼎孳,或借金陵观棋以寄寓兴亡之感,叹息着:“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或兴铜驼荆棘、世事沧桑之悲,苦吟着:“兴怀无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都是寄慨遥深,语调沉痛而凝重的。
  在这名篇络绎、万喙齐鸣的六朝诗册里,域外的文人、学者也不甘沉寂,最为脍炙人口的应属日本诗人大沼枕山的七绝,有句云:“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代表了相当多数人的一种艺术追求与审美情趣。
  本文的话题,也是紧扣着六朝,讲述的是这一历史时期最末尾的陈朝的两位皇帝。他们虽说也都是“六朝人物”,却大抵属于“另类”,谈不上什么超逸洒脱,俊采风流。这两个人,一为创业奠基的开国皇帝,金戈铁马,叱咤风云,多的是王气、霸气、英雄气,而少了那种空灵俊逸的“六朝烟水气”;一为末代亡国之君,一个地地道道的纨绔子弟、花花公子,通身满脑袋都是“六代绮罗”、“秦淮金粉”,整天沉迷于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同传统的“魏晋风度”,更是毫不沾边。倒是同他们有着直接关联的两口古井,还有两种美食,脱除了那种朽腐、发霉的气味,也许还“任是无情也动人”吧!
  二
  先从古井说起。
  一口井叫做“圣井”,坐落在紧靠着太湖的浙江省长兴县。它的声名鹊起,与陈朝的奠基人陈霸先有着直接关系。
  霸先庙号高祖,史称陈武帝,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出生于长城县(今长兴县)下箬里。据宋嘉泰年间《吴兴志》记载:
  陈氏故宅原有井五口,其一为永嘉中陈氏远祖所穿,武帝初生之日,井水涌
  出,家人即就井旁汲水以浴之,后遂得名为“圣井”。
  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