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清真相 >

第21章

大清真相-第21章

小说: 大清真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还死心塌地做那大清的平西王,竭尽全力剿杀南明,其凶、狠、坚、硬,皆令人叹服也。唉,原来一个人是可以变化这么大的,难怪有人说,这世上最摸不透的就是人心了。

先把三藩逐个看(2)
如果说清人入关靠的是当时东亚军事界的“梦之队”——满洲铁骑(确切说是满蒙铁骑)的话,那后来*华夏大地抗清之火的中流砥柱,就是先后降附的汉军了,而吴三桂便是那柱中柱。
  不管追剿李自成,还是张献忠,以及其他抗清武装,西北、西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辽阔大地上,无处不见平西王吴三桂那立马横刀的伟岸雄姿,特别是攻灭南明最后一个永历政权时,他更是居功至伟,首功一件呢。
  最后逃入缅甸的永历帝朱由榔,就是被吴三桂索回并绞杀的,南明抗清擎天柱李定国跟着也忧愤而死,华夏大地抗清之火至此(1662)基本熄灭;待到两年后残存的夔东十三家败亡,全灭也。
  征战终于结束,立此大功,怎能不受主子的奖赏?康熙元年(1662)六月,清廷正式晋封吴三桂为亲王。
  大清最高的爵位,按规定,只有宗室积大功者方才能得,可他吴三桂,一个汉人竟破天荒享受这等崇高的荣誉,实在令人仰慕!要知道,有清三百年(包括后金),总共也才两个汉人有过此殊荣,另一个还在他后面。
  还有实的呢。云贵大地尽在其脚下,军事财政皆归其所有,不仅是朝廷的亲王,更是货真价实的云贵王。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再一次改变其命运的根本之所在。
  有关吴三桂奇诡人生的最后一段,咱们先放一放,卖个关子,先来说说那其余的二藩吧。
  话说有清三百年,汉人被封为王的只有五人,吴三桂便是其中之一,孙可望(见《摄政卷》)也算一个,其他三人则是大名鼎鼎的“三顺王”了,前文已多次提及,这里再次隆重推介一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与“智顺王”尚可喜。后者就是老吴之外那个仅有的汉人亲王了。
  要说他们仨投靠新主子后,功绩比不上吴三桂,但也卓著得很呢,特别是坚决贯彻执行了清廷“以汉制汉”政策,为*南方“乱党”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
  顺治六年(1649),“三顺王”们改了封号。孔有德做了定南王,出征广西,顺治九年(1652)被李定国围困于桂林,*而亡,因无子承袭,爵除,后女婿孙延龄据广西加入了三藩之乱。
  尚可喜作了平南王,随大军再征两广,后镇守广东二十余载;耿仲明作了靖南王,南下途中因部下隐匿逃人畏罪自杀,其子耿继茂袭爵镇守福建,病死后孙子耿精忠再袭了爵位。这两支加上吴三桂,便被时人合称为清初“三藩”。
  且说这孔有德三人,投清后忠贞度绝对高于吴三桂,死心塌地得很。孔有德战败自杀,耿仲明因部下犯法畏罪自尽,都是喜欢自行了断的主;后尚可喜也是坚决抵抗吴三桂起义的,只是最后被儿子软禁,古稀之年忧愤而死。三人一个字,“忠”。
  虽然他们的民族气节令人唾弃,但他们能够甘心为异族而死,却不愿忠于本民族之举,也由不得不让人深思呀。大明之亡需要检讨的东西多矣。
  

走狗迟早要被烹
南方抗清之火扑灭后,三藩们征战沙场二三十年,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汗马功劳在手,又封疆裂土一方,朝廷倚为镇守南方的基石,荣华富贵哪能不滚滚而来,享用不尽呢?
  他们是为数极少的真正能与满洲贵族比肩的汉人,尤其吴三桂,都是最高级别的亲王了(尚可喜大乱爆发后才是),实力又最强,权势俨然已进入帝国最高阶层,够令人叹为观止的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人呀,毕竟不是机器,大半生连轴转下来,也该停一停休整休整了。孔有德、耿仲明没赶上,吴三桂、尚可喜身体还倍儿棒,之后尽情享受他们开国王爷、封疆大吏的幸福生活去了。耿精忠?第三代的小字辈了,三十岁左右,年轻得很,生活之状况,就更不用多说了。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是不是就应该这样美好下去呢?有人想,有人却不愿意,当政的满洲贵族岂能放心得下?
  历代开国之初,立威疆场手握兵权的功臣们,都是帝王严防死守的重点,为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嘛,自己都是这么过来的,当然害怕他们也照葫芦画瓢学了去。于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周而复始、川流不息地上演着。除了刘秀、赵匡胤等少数手腕高明之主,君臣之间无不是两个字,“杀”与“血”。
  何况这些兵权在握的功臣,又是他族分子呢?作为被征服且需要最严加防范民族的一员,朝廷要不常惦记惦记他们,倒还怪了,不正常了。
  所以康熙拿下鳌拜亲了政后,便把处理三藩问题作为第一要务,从维护满洲贵族统治、大清安定团结的角度看,一点都没有错。不管三藩们有没有谋反之心,是否蠢蠢欲动,隐患总是有一点的吧,还是妥善解决为好。
  毕竟他们要地盘有地盘,南方云、贵、两广、福建数省呢;要兵马有兵马,还是经历过无数次风雨考验的呢;要反心好像也有,他们可是才统治不久的、内心还有点不甘心的、又比主体民族人数多了好多倍的汉人中的一员呢(其实完全不然)。
  关键是何时解决、怎么解决的问题,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法,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这就需要考验当政者特别是最高领袖康熙的水平了。是“雄”还是“熊”,拉出来,真刀真枪下见高低,光吹牛皮可不行。
  可咱们的康大帝又是怎么做的呢?唉,简直就是崇祯的翻版,无论性格上还是手腕上都是如出一辙,只是幸运指数不同罢了。
  虽然即位之初同样面临权臣问题,解决后又有更大问题在那儿等着,但崇祯的形势要更严峻,任务要更繁重,也就更加棘手难搞一些。
  不像康熙,崇祯接手的是一个衰落的帝国,要处理的矛盾和问题实在太多。当务之急,外有满洲虎视眈眈,内有民众起来起义,他一个都怠慢不得;再看康大帝,面临的只是个需要解决却又可以从长计议的事儿。不过结果都一样,一心想把事干好,到头来却是一笔糊涂账。
  不要说具体事宜的处理了,大方向先就搞错了,你说这事还能办得漂亮吗?崇祯他老人家始终未能把攘外与安内孰先孰后的问题搞清楚,终被两线作战的泥潭淹没,而咱们的康大帝,却忘记了历史上已用无数经验教训浇灌筑就的“戒争用忍”的人生警示,急吼吼地上路,每一步又那么轻率浮躁,怎能不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事后还文过饰非。什么《圣祖实录》之类,出于对伟大圣君的爱和对乱臣贼子的恨,把那所有的脏水都往老吴的身上泼,所有的屎盆子都向老吴的头上扣,反正他已经脏过了,也不怕脏得更厉害些。
  封疆之内专擅大权、惟我独尊;广殖货财、崇奢纵欲;一己之私、边疆构衅;轻财好士、广收人心;蓄养甲兵、整军经武;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他吴三桂早已包藏祸心,谋反在即了。
  多亏圣祖英武,明察秋毫,雄健威猛,果敢凌厉,早发现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不仅及时揭露吴三桂们谋反的真相,还坚决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为大清王朝的和谐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创造了更佳的环境,功在千秋,泽被后世啊。
  再加上有些后人出于这样那样的目的,不仅随声附和,还添点油加点醋,于是一个很简单很明了的事就这样被搅和得面目全非,真假难辨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啥时想过要叛乱(1)
看那三藩,尤其吴三桂,哪是什么有大志向大出息的人,更非胸怀国家民族、有高尚情操者。能够拥有现在的一切,再理想不过了,充其量也就想同明代镇守云南的沐英家族一样,在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中,受着中央王朝管,却把子孙代代继。
  没有熬到做三藩之一的定南王孔有德,顺治时就已两次上疏,请求北归安享余生了;只是南方*抗清斗争依然艰巨,朝廷没有同意,结果就在最后一次上疏的那年,被李定国败困于桂林,城破*而亡。
  平南王尚可喜,顺治时也两次申请北归而不得,以后不要说大乱前,就是乱中也坚决不反,对大清一直忠贞有加,赤诚一片。反的是他儿子尚之信,且根子还在康熙身上(以后再讲)。
  靖南王耿仲明与儿子耿继茂早已逝去,孙子耿精忠乱前两年(1671)才承袭爵位,要是早看到反相不是扯淡,还能扯什么呢?
  再看吴三桂,以后大乱的核心人物,如果就指认其谋反的一件又一件被润色得看起来很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个接一个加以反驳,不累死才怪,且也没这个必要。事实面前,只要不带有色眼镜,大体看一下便知。
  老吴真要反,当年扑灭南明绞杀永历帝时(1662),才是最佳时机。功业辉煌到了极点,人气极端高涨,声望攀至巅峰;手下都是跟着他西讨南征、百战锤炼过的主儿,兵精将勇;更难得的是,战争的尘迹还未洗尽,锋芒还未有丝毫销蚀,仍保持着骁勇威猛的惯性。
  就老吴个人来说,年龄刚届五十,身体健康,精力仍然充沛,领袖水平无论政治还是军事皆处巅峰期,远非十一年后垂垂老矣时可比。综合一看,帅、将、兵,皆处顶峰也。
  相反,大清这一头,正值新老君主交替之际,咱们的康大帝也才八岁,四大臣帮着辅政,虽说朝政稳健,根基牢固,但总比国家历经战后九年(从夔东十三家败亡算起)休养整顿,根基进一步打牢,且康熙已经亲政、正值年富力强时差些吧。这样此消彼长,形势变化就大了。
  可他老吴哪有什么反心,一心只想舒舒服服做他的亲王兼云贵王呢。问题是你想,别人不干。反过来,你还得经常把心提着点,生怕做错了什么。
  于是,吴三桂与朝廷之间便处在了一个很有趣的相持平衡阶段。表面上,君臣和睦,俨如一家,彼此毫无芥蒂;私下里,又各怀心事,互相猜忌,暗中较着劲。
  朝廷严防吴三桂势大甚至谋反,威胁大清统治,处心积虑想削弱乃至剪除他;而吴三桂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用尽一切办法想打消朝廷的疑虑,同时欲世代守着云贵,担心朝廷不履行诺言,撤其藩地。
  双方你来我往,明和睦、暗斗法,不知有多少回合。大体上乱前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朝廷举措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康熙亲政前的四辅臣时代(1661—1669),采取拉与打、放与制相辅相成的稳健之策。一方面,对整个三藩,不仅对吴三桂,百般笼络,依赖他们镇守南疆广袤之地,严防大陆抗清之火死灰复燃,以及对付海上台湾郑氏及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土司。
  另一方面,时不时用一下杀威棒,敲打敲打他们,尤其对吴三桂,从而逐渐削夺其权力。比如把吴三桂的心腹爱将们调离云贵,异地任用;对其精心建置的忠勇、义勇两营来个釜底抽薪;等等。当然,做得肯定会柔和一些,总得让老吴有台阶下吧。

啥时想过要叛乱(2)
你还别说,这一招还真不错,效果很显著,朝廷越来越占据了上风。毕竟位置不一样,只要你措施不过激,不把三藩特别是吴三桂逼反,后者终归是臣下,还是只能被动接招的。
  再来看看老吴又是怎么接招的。你不是担心俺有兵马吗,好吧,俺就裁个五千来人给你看看;你不是害怕俺权力过大吗,好吧,俺就辞去总管云贵两省事务,并交出用*。
  有人认为吴三桂是欲擒故纵,不足为信。太高看老吴了吧?不错,他的基础仍在,不然以后也造不成反,但年复一年下去总有枝不繁叶不茂、触及根本的时候,他老吴不会不知道这个理吧?但这么多年依然老办法照旧,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出他吴三桂到底有多少无奈与反心了。
  如果朝廷就这样稳健下去,和平解决三藩应该不是问题。也许吴三桂这一代不行,毕竟是他自己打的“江山”, 根深叶茂,坐得当然更稳当些,但人总在老去,你看后来的结果,就是不反,吴三桂又能活几年?
  待下一代上来,威望、实力、根基什么的,可就差多了,解决也更方便些;要是还有下下代,那就更不用说了。
  但事物的发展哪有想得那么好?康熙时代正式开始(1669)后,当朝政策便迅速改变了。告别了稳健,迎来了冒进,三藩之局很快动荡起来,和平解决之路渐行渐远,铁血之决马上来到,短短四年,战争便爆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