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84章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84章

小说: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朴实的口语,并巧妙地调动矛盾冲突,作为一种刻画阶级不平等的艺术手段。
例如,在他的短篇小说《二十一个》中,他准确地抓住了士兵与军官之间的
矛盾冲突。张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春风》②中,将一所小学作为阶级压迫的
缩影加以刻画。这种讽刺显得愈加强烈,因为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断片的教
育机构,应当是最少腐败的。然而在张的故事里,教师们凶狠而狭隘,而来
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成了教师压迫穷苦学生的帮凶。


① 引自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第 1 卷,第 232—233 页。
② 关于老舍的研究,见西里尔?伯奇:《老舍:自我幽默的幽默作家》,《中国季刊》第 8 期(1961 年 10—12
月),第 45—62 页;兹比格涅夫?斯卢普斯基:《一个中国现代作家的发展》;兰比尔?沃赫拉:《老舍
与中国革命》;和胡金铨:《老舍和他的作品》。
③ 关于巴金的研究,见奥尔加?兰:《巴金和他的作品:两次革命之间的中国青年》。《家》出版以来曾
印刷 23 次(李牧:《三十年代文艺论》,第 202 页)。又见西德尼?夏皮罗译的《家》的英译本。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223 页。
② 张天翼的这部小说,连同吴组湘的小说《樊家铺》和其他,收入夏志清编《20 世纪中国小说》。



这样,张天翼在这篇小说以及其他小说中,得心应手地描绘了仗势欺人
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展示了他对人类恶行的真知灼见,而这些行为最终归咎
于社会的大环境。在这一点上,他与另一位坚定的左翼作家吴组湘有共同之
处。吴的笔法很少带有张的滑稽或者讽刺色彩,但是它具有“大胆的象征”
与“猛烈的挖苦”的内在力量。①例如,在《官宦的补品》中,一个地主的孱
弱的儿子确确实实依靠农民们的血液和乳汁而活了下来。在《樊家铺》里,
作者大胆地把贫与富、势利与苦难之间的明显差别,表现为母亲与女儿之间
一场生死冲突。②他把那位母亲刻画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城市,并吸收了雇主的
剥削思想的守财奴,从而发出了即使在血亲之间,也存在阶级对抗这样最强
烈的富于戏剧性的宣言。为了强调其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吴设置了杀母的悲
剧性高潮,并让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位农家妇女谋杀生身母亲是无罪的
吗?吴就这样通过迫使读者作出肯定的裁决,点出了迫切的经济需要这个关
键问题。
吴组湘采用耸人听闻的手法,当然不是为了这种手法本身。在这个“左
翼作家当中农民小说的最初实践者”③的作品中,悲剧的强度突出了他对革命
事业的强烈的政治使命感。然而,像茅盾和张天翼一样,吴组湘与其说是热
心于革命的前途,不如说是革命前的痛苦与磨难的现实,尤其是在乡村群众
之中,使他苦闷。吴组湘的作品是小说界一个新趋向的代表。比较有良心的
左翼作家,已不再能躺在上海咖啡馆的安乐椅中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家
了。虽然他们大多数仍住在城里,但他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乡村;越来越多
的作家开始表现乡村题材。根据来自台湾的一个国民党学者的表格,在 30
年代小说的三个主题——乡村的状况、知识分子以及抗日爱国主义之中,乡
村主题支配了大多数作品。①这些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五四的主观个人主义
——集中于城市知识分子个人思想情感——的直接遗产被赋予一个社会取
向,这是随小说的范围扩展到农村,以及“现实主义”获得真正的乡村韵味
而出现的。
一种新的文学流派正在逐渐呈现——“地区文学”,作者力图摄取一个
特定的农村地区——常常是作者家乡的泥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乡土)。一大
批创作可以归入这一范畴。除吴组湘的小说、张天翼的某些作品和茅盾的农
村三部曲(都以长江下游的乡村为背景)外,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些突出范例,
如沈从文关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的作品(《边城》以及他关于苗族人的故事),
老舍以北京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一种以乡土用语描绘的城市环境),以及沙
汀(关于四川西北部)、艾芜(关于云南)、叶紫(湖南西南部的村寨)和
其他许多作家的短篇小说。在所有这些作品中,对“大地”的强烈的爱是与
敏锐地意识到社会经济危机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大多数作家确实来自他们在
小说中所刻画的农村地区,他们对自己生长环境根深蒂固的热忱,使乡村的
艰辛和苦难变得愈加悲切。在有些情况下,例如沈从文对乡土的怀恋,是由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282—283 页。
② 关于 1919—1949 年吴组湘的小说和其他许多作品的英译文,见刘绍铭、夏志清、李欧梵编:《现代中国
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1919—1949 年》。
③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 286 页。
① 李牧:《三十年代文艺论》,第 201 页。



作者对城市居住环境感到强烈不安和生疏引起的。②在另一些情况,如茅盾和
吴组湘,乡村几乎被有意识地描绘成为城市罪恶的牺牲品;西方帝国主义的
经济势力从沿海城市对中国农村的掠夺,令人们痛苦地想起革命行动的必
要。但是无论他们的动机如何,中国城乡之间的显著差距——这个 20 世纪
30 年代的社会经济危机的根源,被这些与国民党政府格格不入的文学界的知
识分子痛苦地观察到,并生动地表现出来。这样,他们的乡村文学无论是讽
刺的,田园牧歌式的,现实主义的,或鼓动性的,事实上几乎都成为对那个
极少注意改善人民生活的政权,表示抗议和不满的文学。
日本人在 1931 年侵占了东北三省(满洲)。随着一群流亡作家从东北抵
达上海,这种新型的地区文学的政治重要性得到了有力推动。这些年轻作家
处于迅速席卷全国的爱国主义旋涡之中,他们身为日本侵略的最早见证人,
几乎一夜之间便成了名人。他们的作品描绘了遭到异族霸王蹂躏的东北乡
村,为地区文学带来了新鲜感和生命力,并且在流行性和知名度上几乎取代
了城市风格的“无产阶级文学”。
这个东北作家群的领袖是萧军,他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除了是第
一个战争小说的样本以外,还以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而
闻名。①这部长篇小说在鲁迅的支持下于 1934 年出版,它的简洁的艺术结构
得力于法捷耶夫的《毁灭》。但是如鲁迅在序言中评论的那样,“[它]严肃,
紧张,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
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②情感的真挚——萧
军亲身体验的激情,是这部作品立刻流行的原因。但在 26 岁的年纪,萧军只
是一个初学者,他的艺术在后来的作品中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他的短篇小
说《羊》和长篇小说《第三代》。
在东北作家群中,一位天资远胜萧军的作家是他的妻子萧红。她的处女
作是一部题为《生死场》的中篇小说,也是在 1934 年出版的,但不那么流行。
①萧红凭着她对东北地区的方言和习语运用自如,成功地展示了一幅围绕季节
更迭与人类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生、老、病、死——转动的农民生活的
可爱的画卷。但是这一自然节律被日本兵打断了,日本兵的出现残酷地破坏
了这个自然与人的和谐的世界。在萧红的其他故事和小品(尤其是《呼兰河
传》)中,农民的生命周期体现在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身上——学童、猎
人、土匪、年迈的农妇、新婚的姑娘,甚至俄罗斯人,在她看来,她们也都
体现东北人民的原始活力。这位很有天才而不幸早逝的女作家,凭着她对故
土的气息和声音的敏感,给读者带来了生动的东北意识;失去东北既是对个
人的打击,也是国家的悲剧。
另一位东北作家端木蕻良是萧氏夫妇的朋友,一个可能更有雄心的小说
家。长期以来,他的作品既未能在商业上流行,也未引起学术上的注意,一


② 关于沈从文对湘西看法的详细研究,见杰弗里?C。金克利:《沈从文对中华民国的幻想》(哈佛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1977 年)。
① 田军(萧军):《八月的乡村》,由埃文?金译成英文,附有埃德加?斯诺的序言。关于萧军的研究,
见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 11 章。
② 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 228 页。
① 关于这部小说的英译本,见萧红著,葛浩文等译:《中国东北的两部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关于萧红的研究,见葛浩文:《萧红》。



直到最近。②端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写于 1933 年,当时他
才 21 岁。但是这部小说不同于立即得到鲁迅支援的萧氏夫妇的作品,它直到
1939 年才得以出版。如果说,萧红以素描画家的精细描绘了东北的风物,那
么,端木蕻良对故土的处理甚至更有雄心地将史诗般的恢宏灌注其中。这部
长篇小说是一个地主家庭,从其最早定居东北,直至日本入侵前夕的爱国主
义觉醒的编年史。这部散漫的小说,以其端庄的散文笔法并借鉴电影的技巧,
加上对典型人物的刻画,本来可以达到民族史诗的地位。但端木也许是一个
过于急躁和雄心勃勃的年轻作家,未能磨炼好讲述生动故事的技巧。这个明
显的缺点,损伤了一部否则堪称辉煌的长篇小说——一部功亏一篑的伟大杰
作,它本来可能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继《科尔沁旗草原》之后,端木蕻良创作了另外两部主要的长篇小说,
《大地的海》与《大江》,还有几篇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他进一步展
示了他作为一个“有描写力的抒情诗人”的才华——一种“以抒情诗式的严
格描写风景和肉体感觉的能力”。《大江》里的两章,被夏志清赞为“现代
中国散文的代表作”。①如果没有八年漫长的中日战争(这场战争耗尽了整个
民族的精力,并剥夺了中国现代作家发展艺术的稳定环境),端木与其他人
的才能会把中国现代小说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诗歌

中国现代诗歌的早期阶段,是以从传统诗歌格律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不
懈努力为特点的。新诗人急于试验新的形式,经常自由表达,不顾诗歌的意
境。胡适、康白情、冰心等早期的五四诗人,具有一个共同的弱点是构想简
单和想象贫乏。②
直到徐志摩于 1922 年从英国回国,使用西方——主要是英国的——诗歌
形式的实验才认真地开始。③徐的早期小诗,如收在他的诗集(《志摩的诗》,
1925 年)里的那些,是“喷涌而出,无拘无束的激情”的迸发,套用从英国
浪漫主义诗歌借来的夸张做作的形式。他的诗歌技巧在后续的诗集——《翡
冷翠的一夜》(1927 年)和《猛虎集》(1928 年)中变得较为精致。虽然他
在诗歌的韵律与节奏上取得了更大的自由和创新,但他那种受华兹华斯④、雪
莱①和济慈②感发的突出的“外国”情感,读起来奇怪地使人觉得缺乏独创精
神,尤其对西方诗歌的习作者来说是这样。当徐在《重别康桥》和《翡冷翠
的一夜》等外国韵味浓重的诗中,传达令人愉快的异国情调时,或者,当他
将听觉与视觉因素混合以造成一种怪诞的境界时,如在《海的韵律》(受济


② 夏志清教授从事战争小说的全面研究,有两篇论端木蕻良的论文已经完成。
① 夏志清:《端木蕻良的小说》,第 56—61 页。
② 朱莉亚?C。林:《中国现代诗歌:概论》,第 1 章。
③ 关于徐志摩借鉴英诗的分析,见西里尔?伯奇:《徐志摩诗的英中韵律》,《大 亚细亚》新 8 卷第 2 期
(1961 年),第 258—293 页。
④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 年),18、19 世纪之交英国浪漫 主义运动最伟大和最有影
响的诗人——译者。
① 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 年),英国诗人,哲学家、改革家和散 文作家——译者。
② 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 年),英国诗人、也是 19 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 — 译者。



慈的《无情的美妇人》启发而作,后来由赵元任谱成曲》)中,徐达到了他
的顶峰。但是当他在后期的诗作中,试图更富有哲理或者将外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