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

第30章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30章

小说: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给国民党控制区的企业家造成严重困难。例如,1927 年上海 182 家华商
烟草公司,截至 1930 年足有 2/3 歇业——业主一般认为主要原因是南京政权
的税收过重。棉纺厂家也感受到棉纱统税的沉重负担;并于 1934 年再三恳求
减低税率。棉纺厂家的税款负担至今不明;但是,1936 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③ 约翰?K。张:《大陆中国的工业发展,1912—1949 年》,《经济史杂志》,第 27 卷第 1 期(1967 年 3
月),第 73—81 页。
④ 道格拉斯?S。帕乌夫:《国民党与经济停滞,1928—1937 年》,《亚洲研究杂 志》,第 16 卷第 2 期(1957
年 2 月),第 220 页。
① 杨格:《中国的建国成就》,第 163 页。
② 同上书,第 317 页。
③ 弗兰克?M。塔马格纳:《中国的银行业与财政》,第 211—212 页。



的纳税额足占总收入的 38.7%——这样的负担是这个家庭的业主们不堪承受
的。除法定税收外,各公司还不时受到给政府或官员以报偿或“送礼”要求
的折磨。①
所有这些事实引起人们大为怀疑称之为南京的“诱导增长措施”的功效。
从 1912 到 1936 年整个期间,工业生产通常以一个不变的速度增长,②这一事
实也让人认为南京政权的政策不可能显著地促成工业的增长。它表明,基本
的社会和经济力量正在朝着工业发展的方向起作用,而与政权或政府的政策
无关。
在南京的 10 年,国民党政府在管理经济企业方面越来越起着直接的作
用。这种趋势的经济影响还不清楚,但是政治含意却很明显。最初在 1927
年以后,政府很少参与经济企业。然而,1935 年对银行业漂亮的一击之后,
政府迅速插足经济的其他领域,截至 1936 年底,在全国至少取得了中国人拥
有的工业的 12%的所有权。政府甚至更广泛地插手商业企业,在中日战争爆
发前几个月,政府在现代经济部门所占份额正在迅速增长。
政府参与工业经济的主要工具,是中国建设银公司。该公司是宋子文在
1933 年组织的一家私人股份公司,宗旨是筹集中外投资,支援中国的经济发
展。该公司起初因未能吸引到大量资金而陷于困境。然而,在政府控制了银
行业之后,由政府控制的银行向该公司大量投资。该公司资产从 1934 年末的
1260 万元跃至 1936 年 6 月的 1.15 亿元,政府控制的银行提供了所增资产的
约 9000 万元。①拥有这笔资金,该公司向电力、采矿、水利及其他企业提供
贷款,并共同管理。由于该公司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多数大股东不是政府
官员(如孔祥熙),就是政府控制的银行主管人员(如宋子文),政府从而
直接地、积极地插手经济。
政府参与工商业的其他重要工具,是中国银行和实业部。中国银行当时
由宋子文主持,在 1935 年政府控制了银行业之后,该行是政府控制的银行集
团的主要成员。1937 年战争爆发时,中国银行经营纱厂 15 家,占华商纱厂
纱锭总量的 13%。此外,该行还在面粉、肉类加工、电话、造纸及植物油等
公司拥有投资。
孙逸仙在他的有关经济建设的演讲中曾教导说,只有重工业、运输及通
讯系统应国有化。但是孙逸仙的规定未能受到尊重,常常是破坏多于执行,
因为政府直接间接插手经济,大多不是在轻工业就是在销售和投机方面。例
如,由宋子文主持、政府间接控制的中国棉花公司,在 1936 年和 1937 年是
中国最大的商品贸易公司之一。实业部也在上海设立了中央渔业市场。这一
政府与私人合营的企业,实际上完全垄断了华中的鱼类贸易,为实业部及获
准投资该企业的私人获得巨额利润。实业部还经营植物油、纸张、茶叶及各
种土产。②
南京政府追求总收入——加上官员个人谋求致富——显然是这些冒险企
业插手轻工业及商业的主要原因。在政府的大量经济企业中,只有蒋介石的


① 谢尔曼?科克伦:《在中国的大买卖:卷烟工业中的中外竞争,1890—1930 年》,第 188—190 页;布
什:《国民党中国的工业与政治》,第 250 页;科布 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第 155 页。
② 约翰?K。张:《大陆中国的工业发展》,第 66—67 页。
① 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第 220 页。
② 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第 245—246 页。



国家资源委员会似乎既与孙逸仙的经济模式一致,着重发展重工业,又严格
受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推动。资源委员会创立于 1935 年,是蒋介石的军事委
员会的隶属机构,宗旨是建立支持国家武装力量的工业基础。为完成这个目
标,资源委员会在 1936 年拟定了工业化的五年计划,计划投资 2.7 亿元。资
源委员会的工作重心是在被认为是安全的内地建立工业区,远离易受敌方攻
击的沿海中心城市。在中日战争爆发前两年,资源委员会最有雄心的项目定
在湖南,并开始建厂,生产钢铁、重型机器及无线电和电气设备。生产煤、
铁、锌、锡及铜的矿山,也计划建在湖南、湖北、江西及四川。
然而,从一开始资源委员会就深感财力不足;计划投资 2.7 亿元,该委
员会仅收到 3000 万元。由于资金短缺,该委员会仅建成三个新工厂,15 个
设计项目仍处于计划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该委员会最明显的发展要归因于
几家原有的私营企业——几处煤矿、一处铜矿、一处油田及一家电气公司—
—这些企业,部分地通过没收由该委员会接管,然后经营。不然的话,该委
员会的工作在战争爆发时就仍基本上处于筹备阶段。①
由国民政府参与这些经济企业,在中国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在整个清
朝时期,很多时候商人被降到次要地位,往往受皇帝的官吏支配和恐吓。在
19 世纪末自强运动时期,官吏深深插手经营若干受西方启发创办的经济企
业,即使有些企业表面上为私人所有和管理。在这些企业中,政府的利益和
钱款与领导官员的私人利益和钱款混在一起,无法区分。然而,在军阀时期,
政府和经济的这种密切关系已经松散。由于政府权能的削弱,私人企业家得
以少有地免于官方的干预和控制。但是,在国民党人至少部分地恢复了政府
权力的时候,政府又开始参与经济。像宋子文和孔祥熙这样的官员,既在职
务上又在私下开始插手经济企业,与李鸿章在 90 年代的作为并无二致。所
以,国民政府作为企业家的作用日益增长,实际上是再次坚持传统的政治行
为方式。①























① 科尔布:《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第 235—240 页。关于(地质学家翁文灏 领导的)资源委员会的
秘密来历及国民党利用德国军事及工业支持的计划, 见威廉?C。柯尔比:《德国与中华民国》中的全面研
究。
① 科布尔:《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第 259…260 页。



中国的新心态,1936—1937 年

从 1936 年秋开始,一种新的乐观情绪及国家统一感弥漫全国。转折点是
南京政权在同年 6 月至 9 月平定了两广反叛。两广是公然宣告反对南京统治
的最后两个省;随着两广的失败,中国自 1916 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了统一。而
且,这次平定反叛基本上是和平的,使许多中国人——这时深深厌倦内讧—
—相信南京当局并非只是一些军人,并且相信蒋介石是一位英明能干的政治
家。
形成这种新的国家心态的第二个原因,是蒋介石本人如今似乎已与当时
盛行的抗日情绪一致。而在此之前,蒋介石一贯强调中国太弱和四分五裂,
无法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并且还利用所能调动的一切手段,包括秘密警
察和检查官员,镇压批评他的绥靖政策的人。然而,两广反叛者的抗日姿态
迫使蒋介石在 7 月 13 日宣称,中国不会在领土上对日本再度让步,准备作出
“最大牺牲”,全面抗战。虽然蒋介石无疑安排好时机发表这一宣言,以便
解除民众对反叛者的潜在支持,但是,宣言很可能事实上来自蒋介石坚定了
抵抗日本进一步侵犯的决心。例如,1936 年日本企图在绥远省建立附庸国,
傅作义将军指挥的国民党军坚决抵抗,未让其得逞。同年 11 月和 12 月,中
国外交部长张群又毫不畏惧地拒绝了日本一系列的要求,从而显示出国民党
在南京时期从未有过的对抗日本的姿态。无疑,蒋介石仍然希望推迟一般认
为不可避免的对日战争。然而,在民众间,也许还特别在他的军队内,强烈
的爱国情绪促使蒋介石采取从未有过的坚决抗日的姿态。
第三个促成中国新的国民心态的因素,是中国从 1931—1932 年冬季以来
的经济萧条困扰中解脱了出来。1935 年 11 月,由于白银为外国人收买而大
量外流——从而严重损害公众对法币的信赖——南京政权放弃银本位,改为
管理通货。这一措施使南京政权得以增加钞票发行量以满足财政上的需要;
仅在一年半之内,法币流通增加了两倍以上。其影响是助长了通货膨胀趋势,
从而到 1937 年中期使农产品价格恢复到了 1931 年的水平。农场信贷如今也
更容易获得并且利率下降。这样,虽然币制改革引起的通货膨胀是南京财政
专家没有预见到的,并且事实上也不是他们所需要的,但是,这一改革却启
动了整个经济走上复苏之路。
与 1936 年和 1937 年农产品价格上升同时出现的,是几乎 20 年以来最大
的丰收。由于丰收和高价双喜并临,1936 年中国农产品收获值高于 1933—
1935 年的平均值达 45%。随着农村的相对繁荣,农民开始购买 1931 年以来从
不敢企望的工业品。这对城市经济也是一个新的刺激。
1936 年秋的经济好转,连同国家统一的加强和政府的决心抗日,这些都
对国民精神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撒尼尔?佩弗在
1936 年 10 月报道,“这时,中国人处于自信和爱国的热情之中”。①同样,
中国一家持独立立场的大报《大公报》社论,也在同年 12 月说,“在最近几
个月内,国人的信心好像又死而复苏了”。②
蒋介石是这种新国民心态的主要政治受益者。在这 10 年之初,蒋介石被
普遍视为缺乏教养、只追求个人权力的军人。如今他被誉为有远见的领袖,


① 《纽约时报》,1936 年 10 月 4 日,第 25 页。
② 《大公报》,1936 年 12 月 13,第 1 张第 2 版。



只要国家因内乱而四分五裂,他就英明地避免与日本对抗。蒋介石第一次成
为一名颇孚众望和似乎不可缺少的领袖。
然而,南京政权在处于这种新的声望之巅的时候,却因蒋介石于西安被
扣,而突然被投入一场虽为时短暂但从未有过的危机之中。蒋介石虽曾表示
决心抵抗日本的进一步侵犯,但他所惧怕的仍然是共产党人。他确信只要再
进行一次战役,共产党人——在完成长征后驻在陕北,武装人员减到 3 万—
—可被最终消灭。但是,他派往去进行这一战役的西北剿匪部队拒不执行他
的进军命令。张学良统率的这支部队主要由东北当地人组成,对反共战役缺
乏热情。他们深信,真正的敌人不是他们敬重的真正的爱国者共产党人,而
是侵占他们家乡的日本人。
蒋介石无法从南京推行他的命令,于 12 月 4 日乘飞机前往西安,规劝张
学良发动进攻。然而,东北军坚定不移,认为他们应同共产党人一致抗日。
当恳求失败时,东北军在 12 月 12 日黎明前制伏了蒋介石的卫队,扣留了自
己的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
蒋介石在西安被软禁两星期。激进的东北军青年军官要求处死蒋介石,
但是,张学良较冷静的意见占上风,他并不谋求除掉蒋介石,而只求改变他
的政策。张学良已达到这一目的的说法从未得到正式承认,虽然现在已很清
楚,蒋介石确曾口头答应停止进攻共产党,并抵抗日本的侵略。最后,在 12
月 25 日,在参与不断商议的共产党代表的同意下,蒋介石获释,乘飞机返回
南京。①
西安事变对中国人来说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