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作物大幅减产,有的甚至减产50%以上。
山东是革命圣地,历史上曾有无数著名事件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发生。比如:新莽末年,在琅邪郡海曲县(今日照)发生的吕母起义和莒县樊崇领导的赤眉起义;隋朝末年,邹平王薄、兖州徐圆朗、章丘杜伏威等分别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朝末年,濮州(今鄄城)王仙芝、曹州冤句(今菏泽)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曾推翻唐王朝的统治;宋朝,郓城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至今被后人传颂;近代,义和团起义、幅军起义、黑旗军起义、甲午海战;辛亥革命期间,山东同盟会的成员领导了山东独立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期间,山东百姓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等等。齐鲁儿女为反对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从没停止过斗争。
今日的山东是一个三面环海、总面积约1567万平方公里、人口达9000多万的全国大省,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栖息和回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孔子故里曲阜、齐国故都临淄、人间仙境蓬莱、道教圣地崂山、风筝都潍坊等。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1)
所谓的齐鲁文化,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融合。从时间上看,齐鲁文化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源头来看,鲁国产生了儒家思想学说(以孔子为代表),齐国则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相对来说,齐文化崇尚功利,讲求革新;鲁文化注重伦理,尊重传统。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两种文化逐渐交融,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第一节齐鲁文化概述
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齐,负责治理夷人(意味着本地原来的东夷文化开始向后来的齐文化演变);周公旦被封于鲁,以护卫周室(标志着宗周文化在鲁国的完整保存)。因此,从此时开始,泰山南北的东夷人虽然都臣服于周室,但他们却一分为二,山南以鲁为首,山北以齐为头。而且,由于两国诸侯的施政方略不同,泰山周围的夷人风俗也出现了戏剧性的分化。
周公旦治鲁讲究“尊尊而亲亲”,大力改造当地的夷人风俗,夷人们几乎彻底执行周礼,放弃了原有的文化。姜太公治齐讲究“尊贤而尚功”,对周礼的执行较为淡漠,所以齐国的夷人没有得到彻底改造,部分保留了原来的夷人文化。
周公雕像
此外,从地缘政治的观点上看,泰山之南的鲁土地肥沃,适合农耕,很容易与重农的周文化相结合;泰山以北的齐土地贫瘠,难以实行农业文化,导致工商业较为发达。因此,鲁人逐渐被周人同化,最终成为中原文化的典型;齐人则较多地保留了东夷人的文化传统,又借鉴了中原文化,使本土的东夷文化有了新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说,齐、鲁两地的文化是泾渭分明、各具特色的。
春秋时期,齐鲁文化的核心——儒学产生于鲁国。战国时期,孟子二度游学于齐,在齐国居住了十几年,他的学术思想受到齐文化的熏陶。此外,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在丰富和完善儒学思想的同时,通过学术交流将儒学思想在齐国的文士阶层传播开来。在此背景下,齐文化和鲁文化开始走向融合,共同构筑了辉煌灿烂的齐鲁文化。
第二节齐文化
作为齐鲁文化的一部分,齐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齐文化的。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齐文化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文明……
一、“齐”名的来历
当时,齐国位于泰山之阴,以临淄为都城,南至泰沂山区,北到渤海平原,西靠黄河古道,东括山东半岛(包括今天的胶东、鲁北地区和鲁西大部),疆域占今天山东省的2/3,堪称“疆土辽阔”。
对于这样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姜子牙为什么要以“齐”为国名呢?
其实,早在殷商之时,临淄一带就被称为“齐”。也就是说,“齐”的名称在姜子牙被封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齐国之所以称“齐”,只不过是沿袭了旧称而已。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时期中心区域图》中,“齐”被标注为城邑。郭沫若考证后认为:“齐当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更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由此可见,齐国的国名“齐”是源于齐地之“齐”的。
既然国名“齐”来自于地名“齐”, 那么齐地之“齐”是从何而来的呢?由于齐地的“齐”在古籍中没有详细的注释,所以学术界目前还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2)
第一种观点:“齐”字与天齐渊有关。《齐记》记载:“临淄城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有异于常,言如天之腹齐也。”《史记·封禅书》言:“齐之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在古代,“齐”字与“脐”字相通,因此“天齐”就有了天的肚脐、天的中心之意。由于临淄附近有天齐渊,当地先民将之看成“天之腹脐” 、世界的中心部位,因此临淄地区便得名“齐”。
第二种观点:“齐”字与小麦等农业种植有关。首先,“齐”的古义是“禾麦吐穗,上平”;其次,甲骨文、金文中“齐”的字型很像小麦吐穗的形状;最后就是临淄地区自古就以农业为主,且极为发达。正因为上述三种原因,才有了“齐地”之称,也就是“小麦种植区”的意思。
第三种观点:“齐”字与弓箭和东夷人崇尚武术的习俗有关。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齐”字很像三枚箭头,再加上“夷”字的字型体现的是人背大弓,蕴涵了东夷人发明弓箭、崇尚武功等史实,后人因此得出齐地是“崇尚弓箭的东夷人所居中心之地”的结论。
不论“齐”由何而来,生活在齐地的齐人都坚信齐地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区,并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二、齐文化的特性:功利性和空灵性
齐文化中的功利色彩较重,却以空灵为基本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在:虽然注重事功、物利,却从未使人产生肃穆的压抑感,而是带有极大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于恢宏的气势中透出无所不在的空灵。也就是说,这种功利性是以不拘一格的空灵性表现出来的,具有随意性和实用性。主要原因就在于齐国系神仙方士的发源地,海内三神山的传说是由这里产生的,战国至魏晋时期出现的著名方士也大多是齐人。由此可知,齐文化中带有很深的“空灵”烙印。
关于“三神山”,司马迁在所著的《史记·封禅书》中写道:“自(齐)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用今天的科学知识来解释,所谓的“三神山”应该是海市蜃楼,也就是幻景。战国时齐国的方士们正是从这种空灵斑斓的幻景中受到启发,创立了仙道学说。
当时的燕、齐一带盛行神仙观念与方术,就连统治者也十分热衷于求仙活动。加上战国属于社会剧烈变革与动荡的时期,许多人都对现实感到茫然、苦闷,想躲开这个“恶浊的世界”。但是,这个现实的世界是躲不开的,吃饭、穿衣等众多实际问题都需要解决。于是,人们利用玄想制造的“吸风饮露,游乎四海之外”的仙人便产生了。
与此同时,战国时期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规范与秩序,出现了思想解放,个人不但在政治上取得权利,在经济上获得保障,还脱离了贵族的羁绊、“上天”的束缚,获得了相当的自由,由此产生了“做仙人,服不死之药,从此无拘无束,与天地相始终”的思想。
此外,空灵、缥缈的仙境也寄托着人们在仙道思想影响下对现实纷扰、人生短促的超越、解脱心理。的确,人们越是向往“老而不死”的仙境,仙境就越发神奇、华丽,引起人们无尽的企盼,且这种企盼越强烈,人们求仙寻道的活动就越疯狂。在战国至汉的这段时间内,尽管人们从未找到过实际存在的神山仙境,方士们的预言也屡试不灵,尤其是封建帝王为寻得长生不老之药而耗资百万,却屡屡受骗上当,但寻仙求道的活动依然非常活跃。其原因在于:这种活动既符合普通民众躲避现实的愿望,更满足了封建帝王希望长生不老、永为人主的心理。。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3)
从上述内容可知,相对于其他地域文化,齐文化带给人的是一种由空灵构筑的仙境,又由于其中注入了功利的因素,这种仙境逐渐演化成人间仙境。在这个仙境里,原有的社会价值规范被逐一打破,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更多自由和想象的空间,也更加不看重世俗的约束。
三、功利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齐文化中的功利观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所反映,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经济上农商并重、政治上尊贤尚功、学术上兼容包并。
1经济表现
齐国依山傍海、经济繁荣,但在姜太公刚刚受封时,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地薄人少、经济较为落后。面对这种状况,姜太公通过实地考察,决定因地制宜,制定出了农商并重、五业俱兴的政策。这实际上是出于齐人希望获取更多物质财富,以此来推动以经济繁荣为出发点与终级目标的功利观念。
在姜太公的努力下,齐地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极大增强。姜太公之后,几代齐王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这种政策。因此,齐国最终以春秋首霸的姿态成为东方大国。在齐国由兴盛至灭亡的800余年中,虽然天下纷争不断,但是齐国始终以国富民强而闻名于世。这些均体现了齐在经济文化上因地制宜、不守陈规、随时而化、力求发展的功利主义色彩。
2政治表现
齐国政治讲求“尊贤尚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不计出身,唯才是举;以功以尚,不重名分。这既与齐始祖太公的出身不显赫有关,也与齐国的文化土壤及统治者的远见卓识密不可分。
齐国的历史上有两位功绩显赫的贤相——管仲与晏婴。前者原本是小商人,后者也不是齐国贵族,但两个人最终都跻身齐国的显赫权贵之列。尤其是管仲,最初只是桓公君位竞争者公子纠的老师,还曾参与过谋杀桓公,只是在公子纠失败后才转入桓公手下做事。管仲的待人处事原则与当时士大夫们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他追求自己的功名,为了使自己“功名显于天下”,可以“不羞小节”。这里的“小节”,就是事君主的忠、参战争的勇、分财物的谦让、为人处世的尊严等,这充分表现出他的商人特性。
齐桓公重用他,不仅是看重了他在贫困时积累的丰富经验与追求利益时的灵活智能,更钦佩他为追求功名而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些事情正体现出齐国政治文化的功利性。
3学术表现
齐文化的功利特质在学术上的突出表现就是兼容并蓄,具有多变性、接纳性与融合再生性。具体体现为姜太公刚刚治理齐地时,实行的“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和“因其俗,简其礼”方针。这一方针虽然与老子的道家思想颇为相似,却表现出各种思想兼收并蓄的形态。比如:管仲似法、晏婴近墨、邹衍创阴阳、淳于髡如道家、公孙丑实为儒家,他们均不属于一个道统。
此外,在齐国800多年的历史中,几乎没有一种思想能够取得独尊的地位而一贯到底。 “百家争鸣”虽然是人们用来形容先秦学术交汇盛况的,实际上也是对齐文化兼容包并特点的高度概括。
先秦诸子思想能在齐国的稷下形成百花齐放的争鸣局面,充分体现了齐国学术的“集百花于一束,熔众家于一炉”的特点。而这个特点也正好表现出齐文化兼收并蓄、不尚道统、讲求事功的特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4)
四、黄老之学与齐文化
黄老之学是齐国土生土长的学派,即把黄帝学说与老子学说结合起来。它既和原始道家老子画像
有很深的渊源,又不同于原始道家,因此在学术上被称为新道家。
在齐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黄老之学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据考证:黄老学派大约形成于战国的齐威王和齐宣王时期。当时,取代姜氏政权的田氏政权为了维护自己合法的统治地位,进一步争霸天下,极需维护自己统治的历史根据与思想武器,于是将黄帝抬了出来,宣称黄帝是田氏的始祖。既然黄帝是田氏的祖先,姜氏又是炎帝的后裔,因此传说中黄帝战胜炎帝的故事就成为田齐取代姜齐的历史根据。